首页 > 《失忆毒妃重生后,杀疯了》赵明仪 陈淮 > 第109章 战事起(结局倒计时1)

第109章 战事起(结局倒计时1)

2025-03-31 13:11:51

午后太阳毒辣,淮南王府最凉快的地儿便是沈方知住着的寒窟了。

如今沈方知算是她制毒的老师,她又敏而好学,趁着陈淮去往郊外军营训练军队之时,她带上制毒工具,去找沈方知去了。

沈方知正躺在玉榻上自己和自己玩叶子牌,见赵明仪过来眼都不抬,便一嘴醋味的说道:如今你倒是滋润,那日你俩在院子里干的啥我可是听的一清二楚。

赵明仪一愣,思绪飘到了中秋那个夜晚,立马羞得抬不起头。

那日她百般央求让陈淮回屋,可他就是不听,这下好了,丢人丢大发了。

她不再理会沈方知充满醋味的调笑,将制毒的工具放在桌子上,而后说道:咱们不是商议好了,每七天上一次课的。

那咱们还商议好,说让阿淮陪我去游湖呢,结果呢?沈方知叫嚣着,他将手中的叶子牌一摊,气嘟嘟的不理会赵明仪。

一个大男人怎能这般小女儿态,赵明仪一哆嗦,立刻闪到沈方知面前,一脸姐妹情深的模样:你的阿淮最近不是特别忙嘛,他忙着争天下,等到天下初定后,还不是有大把时间?沈方知向来好哄,见赵明仪又这般许诺,不自觉的又上了当。

他拿起制毒的工具,勉强答应道:那便再信你一回。

今天赵明仪要学的,乃是听话蛊。

大理巫医不仅擅长制毒和巫术,还擅长下蛊。

沈方知见赵明仪在这方面天资甚高,也不留余地的全部教授给他。

毕竟他是个断袖,此生大约不会娶妻生子,然而沈家只留下了这一根独苗,他也不想去祸害别的女子,这样将这一身传世之术教给赵明仪,也算是传承。

赵明仪在寒窟里待了一下午,等出来时已经是日落西山,乍一出来还不适应,还未走几步就看见阴沉着脸的陈淮。

他一身铠甲,见赵明仪是从寒窟出来的,气得咬牙切齿。

怎么一个断袖的醋他也吃,换做最近是陈淮,那还不得酸死。

她三步并两步的来到他跟前,见陈淮满脸都是细汗,心疼的擦拭的一番,怎么,生气了?陈淮单手将赵明仪扛起来,赵明仪见周围这么多丫鬟在偷偷的笑,赶忙拍打着他的后背说道:阿述律我错了好不好?夫君?阿淮?陈淮!你放我下来!就这么一路进了卧室,此刻卧室内还有几个房中丫鬟在打扫,她们似乎已经见惯不惯了,捂着嘴便出了门。

陈淮一身盔甲,但真是膈人,将她放下来后整个肚子都磨得火辣辣的疼,她捂住肚子不服气的说道:我还没生气你在东宫里有小情人呢!这番话直接把陈淮给逗乐了,他脱下外边的盔甲,用指腹点了点坐在床榻上一脸小媳妇模样的赵明仪:我可是被你下了蛊,若是有小情人当即身亡的。

见赵明仪不理会他,他转换了方向,将人抱在怀里:东宫的那个人你也认识。

他继续说:是你曾经救下的齐蔷薇。

赵明仪这才反应过来,她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是蔷薇?肚子硌到了?陈淮伸出大掌轻轻揉搓着,末了才说道:往后少跟着沈兄,我吃醋。

赵明仪笑了,她转过身娇嗔着:你还吃醋?你喜欢的是谁你心里不清楚?手臂环上他的脖颈,她接着说道:我多学点制毒之术,往后对你也有帮助。

繁星点点,尽在陈淮眼眸。

他很庆幸,如今的赵明仪已经不再是当初那般模样,现在的她明艳动人,少了抑郁,多了明媚。

轻轻蹭了蹭鼻尖,陈淮再三思量还是没能将明天的打算说出口。

罢了,明日再告知她,今晚让她睡个安稳觉。

翌日天还未大亮,习惯躲在陈淮怀里睡觉的赵明仪一摸身边已经没有了热气,刚一起身,就见他一身盔甲。

外头,似乎传来了马蹄踩踏之声。

阿述律,你这是要?陈淮将手边的太阿剑放下,捧起赵明仪的脸来仔细端详着,陈润还有后手,如今他知晓我还未死,用安国公隐藏的兵力围攻兖州了。

陈润以为我在兖州。

他已经等不及了,今早探子来报,说是昨日他闯进长生宫,用剑斩杀的陛下。

经历了这么多事,陈淮再也不愿喊皇帝一声父皇。

今天,是他的登基大典。

赵明仪没有想到一切来的如此突然,但她终究不能阻止他的脚步,伸出手心安放在陈淮胸口处:阿述律,你一定要平安归来。

陈淮拉过她,紧紧的搂住腰身,他轻抚过她的发丝:好好在金陵等我回来,不出一个月为夫便来接你回京。

萧元青会留在金陵镇守,若金陵有异动也不必惊慌,我留下了一支暗卫在。

院外的刘铖再三催促陈淮赶紧动身,赵明仪亲手替他悬挂上佩剑,站在府门处远望。

陈淮,你一定要平安……赵明仪知道,这场仗不论何时,是一定要打的。

既然如此,那身为他的妻子,绝对不能躲在他的身后寻求庇护。

她也有她的傲骨,也有她的仇该报。

小桃,用完膳后备下马车,咱们该去看看南山的长一了。

长一如今在南山,已经成为南山寨的二把手,赵明仪身为大当家,理应要去看一看训练的成果。

小桃记得陈淮的嘱咐,尽量让小姐少出门,可耐不住小姐的恩威并施,她还是妥协了。

折腾了一个时辰,才终于到了南山寨。

此刻正是南山寨的早训,山上寒冷,长一等人早就披上了皮子,一瞬间竟真有一副土匪的样子。

长一,你带上一半人从太行山绕路前往京城,到了关口亮出宋家的牌子,自然会放行。

剩余的人跟着我前往博陵。

春秀早就传来消息,称是崔氏家主口风甚严,她们前往调查了许久,也只是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昨晚陈润弑父,会不会是发觉了什么,好断绝滴血验亲的可能。

博陵,她必须亲自去一趟。

陈淮起兵,仍有许多人唾骂他为乱臣贼子,若是这个时候爆出陈润并非皇室血脉,那这起兵,便会名正言顺。

那时起,陈淮便不再是乱臣之流,而是匡扶皇室血脉的忠臣。

所以,无论陈润血脉如何,他都必须是梅贵妃的私生之子。

(没多久就要大结局了,温馨小日常会放在番外)第110章 明仪赴博陵,兵围金陵(结局倒计时2)八月中旬,对外宣称薨逝的淮南王在兖州现身,声称太子残暴,为得帝位大肆诛杀群臣,弑父等几十条罪名齐发,并联合如今已经身在西北的丰宁长公主一同向京城发兵。

朝廷中,太子听闻淮南王死而复生,大怒。

一边派兵前往兖州绞杀逆贼,一边接着在朝中诛杀反对他登基之人。

大理战事胶着,宋泽和昌平王已经派兵援助,却不知援助的并不是朝廷的军队,而是大理的军队。

这日,陈润登基,尊生母梅贵妃为皇太后,太子妃为皇后,新进宫的吴良娣为贵妃,而云锦和赵明荣则被分别册封惠妃和淑妃。

礼部的官员自然小心翼翼的遵守,在半城尸体半城血中的一日,为陈润掏尽国库,举办了空前绝后的登基盛典。

这些消息自然瞒不过在金陵的赵明仪。

如今他登基已经成定局,只能想方设法的把他从这个位置薅下来。

因此她前往博陵的消息,自然瞒不过镇守的萧元青。

凌晨、淮南王府。

萧元青夫妇二人前来做客。

让人意外的是,萧元青并不是来阻止的,反倒是颇为赞成。

王妃此去博陵虽然凶险,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见萧元青并不反对,反倒是赵明锦担忧的不得了:怎么能时间好事,如今博陵是暴帝的地盘,大姐姐过去岂不是送死?暴帝,是民间送给陈润的外号。

萧将军所言甚是,明锦放心,姐姐不会有危险。

只是我走后,已经安排人在淮南王府假扮,还望将军盯紧城门,防止贼人偷袭。

萧元青自然抱拳受命,一脸凝重的说道:王妃安心,既然是王妃嘱托,在下定会赴汤蹈火。

外头陈萍已经收拾妥当,小桃和春兰已经在马车上等候,见赵明仪从后门出来,才紧张的望向四周。

此行目的,是万万不能透露一丝丝的风声。

行差一步,便是深渊。

长一带着人马昨日已经出发前往京城,而剩下的人马则由南山原本的大当家岳莽跟随赵明仪前往博陵。

便是陈淮留下的暗卫,赵明仪分下班队每日在金陵巡逻,另一半先去博陵探路。

以求万无一失。

刚从侧门出城,就见陈萍坐立不安。

京城的消息传来后,她就一直睡不着。

赵明仪轻握她的手,示意她不要害怕。

如今陈萍的父兄都去往了大理,而昌平王妃被如今的太后梅双燕强行留在的宫城。

郭太后并未加徽号,和温太皇太后一样还未改变称呼,整日被幽禁在宁寿宫不能出去。

因为先皇暴毙,太皇太后伤心难耐,白发人送黑发人已然是时日无多了。

如今朝廷出兵兖州,兖州留守的乃是清玉长公主的养子梁开原……三嫂,京城会如何,兖州……又会如何?赵明仪知晓她是担心这个,因此也并未将事情的严重情况告知于她,只是说道:昌平王已经派人寻找时机救出你母妃,兖州……你三哥去支援兖州,定然会凯旋而归。

晨起并未用膳,行了一路后赵明仪才觉出饿意,几人分食了一小筐奶饽饽后才继续上路。

此刻已经到了金陵郊外,树枝茂密,小道隐藏在半山腰,对倒是看得城中清清楚楚。

赵明仪掀开车帘,向远处眺望,忽而在山下的官道中看到一队人马慢慢前进,那队人马像是整装待发,便是手边还放着安营扎寨的物件。

而他们手中的拿的军旗,赫然写着谢。

谢家仍然存有余孽!恐怕陈润处斩谢氏一族是假,暗地里培养自己的势力是真。

因此就算是损失了谢谅和谢修隽,就算是陈淮拿到了证明张侯和梁侯身死的证据,陈润也不怕。

他早就做好了破罐子破摔。

恐怕陈淮发兵如此匆匆,定然也是察觉到了陈润的诡计。

停车!陈萍不解的望着赵明仪,她还未问出口,就见赵明仪拿出口哨轻轻一吹,隐藏在暗处的岳莽便现身。

岳莽,你让岳鹰带着春兰赶紧回金陵告知萧元青准备加固金陵兵防,若有危险立刻将人转移。

春兰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她接过赵明仪给的令牌,又嘱咐着小桃定要好生照顾赵明仪。

小姐,博陵路远,春兰怕是不能照顾了。

春兰会在金陵等小姐平安归来。

如今留守或者离开,都是危险重重,但好歹金陵还有萧元青的庇佑。

安排好一切事物后,小桃依依不舍的挥着帕子阔别春兰,这才重新上了路。

三嫂不必惊慌,金陵易守难攻,又有萧将军骁勇善战,定然平安无事。

赵明仪握着手中的佛珠,看着前往未知的路,紧皱眉头。

金陵城内,萧元青亦是感受到了不平常,此刻天已经完全大亮,春兰和岳鹰快马奔腾,才赶到萧府汇报消息。

萧元青眉头紧皱,在不知对方实力如何不敢贸然出兵,他派出探子想要安排赵明锦等人出金陵躲避,却被赵明锦拒绝。

此刻赵明庭亦是知晓了金陵的消息,他原本是负责后方粮草补给,前往蜀地转运粮食,陈润一登基他便深觉事情不对劲,加紧办完后匆匆赶往金陵。

陈润这个时候派兵包围金陵,大约是声东击西之举。

他应该知道金陵如今已经没了什么,但还是义无反顾的派兵,只怕是有一个目的。

赵明仪。

赵明仪如今是陈淮的正妃,捉住赵明仪便是有了对付陈淮的王牌。

然而他千算万算也没想到,赵明仪早就离开了金陵。

于是赵明庭和萧元青一合计,便打算制造一些金陵防守薄弱的假象,在将所有百姓撤离到南山寨后,任由陈润的队伍进城。

他既然想要赵明仪,那便放出消息说赵明仪就在淮南王府内,降低敌军的防备,从而来一个关门打狗。

用最少的兵力围剿陈润仅存的军队,此举甚妙。

不过这都是几天后的话了。

(结局倒计时了各位宝宝们,感谢一直以来陪伴良时的读者。

你们就是良时的动力!)第111章 井陉关大捷,崔府往事(结局倒计时3)一路颠簸,赵明仪用了最快的速度赶往博陵,此时前线传来捷报,称是陈淮五战五捷,联合西北的军队就要逼近京城。

陈润不信邪,不顾群臣阻挠硬是要御驾亲征,结果在井陉关重伤。

博陵距离井陉关不远,赵明仪害怕自己过去分心,便死死的瞒住了陈淮。

井陉关、两军对峙。

陈淮紧抿着唇拉扯着手中的缰绳,底下的将士已经是蓄势待发,他一脸杀气,盯着此刻站在城墙上的人。

井陉关上的将士皆严阵以待,此刻陈润立在城墙之上,虽身负重伤,可还是不管不顾的出现,手中还拿着弓箭,随时瞄准陈淮的眉心。

二哥,别来无恙。

还未祝二哥登基之喜。

陈淮见陈润手中已经拉满了弓,侧头示意身旁的副将,随后说道:咱们兄弟二人隔着生死相见,怎的二哥就要取我性命?陈润眼神猩红,体内躁动的心已经压制不住,他大笑着站在城墙之上,便是守城的将士再三劝说赶紧撤军,他依旧是一动不动。

下一秒,陈润三箭齐发,且箭箭直对陈淮眉心。

而陈淮身后的将士像是得令一般,都嘶吼着前往攻城。

与此同时,陈淮用剑击落了两支直冲他眉心而来的箭,最后纵身而起,在接过最后一支箭羽后拿过背后的弓箭,射向了在高处的陈润。

狼子野心!陈淮,天下已定,如今朕是天下之主,这是谁都逆转不了的。

陈润来不及躲避,那箭直直的插入肩膀处,他闷哼一声,似乎感受不到疼痛一般似的,竟徒手折断,下令开关迎敌。

镇守井陉关的将军无法,若是不听从陈润的指令便只有一死,在他前头已经死了三位将军了。

开关既死,谁人都明白的道理,然而这个新皇却丝毫不明白,否则也不可能从兖州一路输到井陉关。

井陉关破,那么京城便再无遮挡的关卡。

新皇情绪不稳定,三两下就被陈淮激怒进而做一些愚蠢之事,也不知道凭他这个脑子怎的成了皇帝。

开关迎敌!开关迎敌!陈淮知道陈润又冲动了,他这几日命令探子往陈润的鹿血酒里下了十足十的料,如今陈润这般模样,已经算是压制的不错的了。

换做平常人,随时随地就会爆体而亡。

陈淮抽出太阿剑,见城墙之上的陈润已经被守将护送离开,他计算着时间,带兵杀入井陉关口之时,一声巨响袭来。

井陉关内,已经是四分五裂。

保护妇孺。

陈淮带兵驶入关隘内,却见内部狼藉一片,因为爆炸的威力导致诸多士兵被压在石头之下。

副官,将受伤士兵带去医治,带领一些人继续追陈润逃脱的军队,其余人休整三日。

三日后,发兵京城!…………博陵崔府。

七日前博陵崔家带领全城人投降,崔家虽然是世代簪缨,守备博陵,却无一兵可用。

为保平安,只得投降。

今日,便是崔氏家主之女崔兰熙出嫁之日。

崔兰熙一嫁了安国公的长子梅玄殷,因为受尽苛待而果断和离。

她原本便是世家贵族之女,便是二嫁也能得到好姻缘,此次她要嫁的乃是崔妇人娘家子侄,荥阳郑氏的大公子郑少兴。

赵明仪行至崔府,见新嫁娘已经出了门,崔家正在宴请宾客。

她一身王妃制服,还未踏进崔家便被生生的阻拦下来。

放肆!吾乃明惠郡主,谁人敢拦?陈萍一瞪眼,守在门房的小厮便是一哆嗦,赶忙去正厅禀报。

没多久,崔夫人便亲自来迎。

原以为只有一个明惠郡主,崔家上下还纳罕着平常并无交集,怎的今日来喝了喜酒。

到了门口才发现,不仅是明惠郡主到了,就连淮南王妃也来了。

崔夫人一时间僵硬住了,几日前陈淮才来过博陵,已经是吓得城中众人魂不守舍,如今淮南王妃过来,谁知道意味着什么。

她笑脸相迎,赶忙带着两位贵客进了内庭。

赵明仪抬手,示意不必如此。

崔夫人,今日前来有两件大事。

这一嘛,自然是恭贺兰熙小姐觅得良人。

至于这二……赵明仪抬眼看着不远处站着的家主崔始,从袖中的荷包处拿出一对玛瑙耳铛。

一时间,崔始和崔夫人脸色大变。

崔夫人自然认得这是谁的耳铛,她脸色难看的转身望向崔始,拉着他便来到了赵明仪身边。

几人来到了后院的花厅,见崔始未言一句,崔夫人倒是憋不住了。

王妃,我郑氏一族效忠的便是正统皇族,便是淮南王起兵亦是得了郑氏的支持,自然别无二心。

她撇了一眼还有脸坐在那里喝茶的崔始,冷笑着说道:妾虽为崔家妇,但夫君与妾并不一心,王妃要问的亦是妾所好奇的。

崔始猛一拍桌子,刚要动手却被赵明仪拦住了。

她笑意不达眼底,一脸探究的问道:都道崔大人同当今太后曾青梅竹马,定下生死婚约。

当年太后之貌冠绝京都,只可惜一朝选在君王侧,从此萧郎是路人。

崔始咬牙,王妃此话何意?大人之深情,当真体现在家中姬妾身上,一路走来见到崔府的姨娘,竟有许多都和太后娘娘甚是相似呢。

崔夫人嫁与崔始这么多年自然饱受苦楚,他们二人本就是世家联姻的产物,当年崔夫人何尝不是端着一腔深情来到博陵,却被现实击的粉碎。

新婚之夜,崔始醉酒叫出的名字便是梅双燕。

今日天色不早了,夫人替王妃收拾出来院子。

崔始不怀好意的看着赵明仪说道:远来是客。

赵明仪亦是不甘示弱回礼道:如此便多谢大人招待。

见崔始匆匆离开,崔夫人再也忍不住了便哭诉起来。

王妃今日来所谓何事,妾大约已经知晓了。

因为数日前殿下也曾来探听过,当日为了崔家前程妾并未说出口,但今日妾不得不说了。

当今陛下,并非皇室血脉,而是梅双燕和崔始的私生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