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公孙易何在

2025-03-31 13:24:56

四月初六,清晨,唐小白怀着一颗送娃面试世界五百强的心,忐忑不安地送走了她家小祖宗。

人都走远了,她还在门口望个不停。

有阿爹和阿兄陪着,你操心个什么?唐娇娇实在看不下去了。

唐小白踌躇半晌,叹气:我就是怕有人要他摘面具…………陛下面前如何能遮遮掩掩?便是面容有损,天子威重,难道还见不得一点损毁?侍中郑师道慢条斯理地驳回唐世恭的请求。

唐世恭见皇帝点头,温和一笑,道:既如此,臣便命他摘下面具。

皇帝嗯了一声,道:让唐宵进来吧!唐宵是燕国公府奴仆出身,如今也是燕国公府的门人,身份低微。

因此皇帝召见,按礼,先召见燕国公府的主人唐世恭询问几句,再见唐宵的主人唐子谦询问几句,最后才见唐宵本人。

此时已经询问过了唐世恭和唐子谦,再次传唤,终于轮到了唐宵本人。

四月初夏,白日里天光渐盛,人从殿外进来时,披着日光,有一瞬的耀目,不由教皇帝眯起了眼。

待看清时,饶是他见惯了出色的少年郎,看着眼前这少年,也忍不住一愣,暗赞一声好容色。

身姿如竹,肌肤如玉,目似点漆,唇若涂朱,神清骨秀,比之世家子也不差毫厘。

只是眉眼之间,依稀有些熟悉感。

唐宵,陛下面前,不得遮掩,你且小心摘下面具。

唐世恭道。

李穆低声应是,微垂着脸,抬手摘下面具。

面具褪去的一瞬,皇帝及宰相眼神都变了变。

那样好颜色的少年,面具覆盖之处却狰狞如恶兽,如同被剥去人皮,又重新缝了一块鳄鱼皮上去,不但丑陋,且令人发寒。

还不戴上面具!勿殿前失仪!侍立皇帝一侧的李枢瞥见皇帝的脸色,忙低声喝令。

李穆默默地戴上面具。

这个妆容,还是唐小姑娘给出的主意,说不求最丑,只求恶心,让人看了第一眼就永远不想看第二眼。

只要皇帝不丧心病狂地要给他验伤,以假乱真是没问题的。

而他今天是来接受嘉奖,不是受讯,就算看在燕国公的面子上,皇帝也不会当场要求给他验伤。

见他戴上面具,皇帝才将转开的眼转了回来。

青玉面具,白玉肌肤,又是个赏心悦目的美少年了。

皇帝暗暗松了一口气,道:你就是唐宵?李穆上前两步,依礼下拜:唐宵拜见陛下。

皇帝点点头,道:《河东治灾十策》是你写的?…………陛下顶多问几句文章怎么写出来的,问完就回来了,只要那文章是他写的——说到这里,唐娇娇皱了皱眉,悄声问,是他写的吧?当然是他写的!唐小白瞪圆了眼睛喊道。

虽然她有出过主意,但也只是出出主意,整理思路,撰写成文都是小祖宗一个人的功劳,御前应对肯定没问题!那就是他写的吧!唐娇娇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是他写的,答几句话能有什么问题?唐小白捧着脸叹气:答几句话是没问题,我就是想,他要是答得太好了,陛下非要赏他官做——……你小小年纪,见识不凡,又有这等为国为民之心,赋闲读书着实浪费!皇帝十问罢,不由目露激赏,言辞之间,竟是要封赏官职。

便是李穆,也有些意外。

竟然被二小姐猜到了。

宣召他进宫面圣的消息昨晚就下传到燕国公府。

得了消息后,唐小姑娘找到他,说如果皇帝要封赏官职,让他好好把握机会。

说这话时,小姑娘的脸上,既有鼓励,又带着失落。

李穆确实是有先振声名、后入朝为官的计划,这个时候出仕也未尝不可。

但记起她眼里的失落,李穆又觉得不急,便朝唐世恭瞥了一眼。

他名义上是燕国公府家奴出身,就是皇帝有令,也是主人先答话。

唐世恭得了暗示,笑道:唐宵年岁尚小,臣也是想着过两年有机会带去凉州历练历练,好为国效力。

皇帝笑着摆了摆手,道:甘罗十二为上卿,他年已十四,不小了,何必过几年?看着李穆的眼,竟带上几许热烈。

李穆心念瞬息数转,猜到了几分皇帝的心思。

他也是李氏皇族中人,也志在天下,更容易看清朝中局势。

眼下的朝堂上,世家盘踞,党派林立,皇帝虽然用着青学和郑氏,却也受青学和郑氏掣肘,真正手里能用的人屈指可数。

就连开科取士,取中的也多世家子弟,寒门出身的不但少,而且很难扶持起来。

这也是当初皇帝这么看中赵景的原因之一。

现在见他年岁还小,受燕国公府恩泽不多,皇帝就起了抢人的心思。

想通之后,李穆便拜道:陛下恩典,唐宵感激涕零,只小子年岁尚小,恐不能服众,日后当发奋读书,待来年进士登科,以报圣恩!小子有此志向,陛下应当玉成。

王茂昭抚须笑道。

郑师道亦点头。

皇帝看了看李穆,也浮起笑容点头:如此,朕便等你两年!说罢,笑容倏然一收,问:朕听说,有人诬告唐宵为突厥奸细?金口玉言,诬告一词说出,不必再审,就已经定了性。

皇帝对这少年的维护之意,便是郑师道也动了容,答道:是户部一名主事,名唤公孙易。

皇帝噢了一声,问:公孙易何在?殿内忽然静了片刻,一时无人答话。

唐世恭正要开口,突然,殿外传报:陛下,京兆尹求见!李穆心中蓦然一跳,不自觉眉间微蹙。

京兆尹……发生什么事了?……你说谁死了?谁死了?唐小白连声追问确认。

公孙易,新任户部主事公孙易死了。

唐小白愣了半会儿,忙问:怎么死的?死在哪儿?死在晋昌里西门附近,被勒死的,身上还有十来道鞭伤,李行远抬手用手指比了比,这种粗细的鞭子——唐小白看着他比出的粗细,心头猛地一沉。

还有倒钩。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