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有人想杀陈嬷嬷

2025-03-31 13:54:16

楚夜离对于沈云溪向来纵容:你想见她们倒是容易,等回头我让人替你安排,只不过这段时间她们已经遇袭好几次,那刑部大牢跟筛子似的进过好几拨刺客了。

刺客?沈云溪惊讶,杀王氏和陈嬷嬷的?楚夜离点点头:年前的时候就去过两拨,不过手段粗劣,宫宴后就越发厉害。

昨天夜里还有一拨人混进了衙卫差役里头,在狱中饭菜里动手脚,险些为着毒死陈嬷嬷弄死了整个刑部大牢里的犯人,好在我派去的人及时发现。

只可惜混进去的人服毒死了,没抓住活口。

沈云溪没想到还有这事儿,惊讶道:这么狠?沈家人干的?她说完之后,没等楚夜离回答就自己摇头,不对,沈家那边没这本事。

倒不是沈家的人不狠,端看他们对林氏还有原主的手段就能知道,沈家骨子里也是狠绝至极的。

只是沈黎安下狱,沈老夫人又得罪了林家。

这段时间沈家上下都被他们派人盯着,哪还能有这么厉害的手段去收买刑部大牢的人,为着害死一个陈嬷嬷就弄死整个狱中之人的。

沈家的人不要命了,那被收买的人还要呢。

刑部之中关押的大多都是朝廷重犯,其中一些还牵连甚广,一旦牢中的人真的死绝了,所有看押罪犯的狱卒、看守大牢的衙差,差甚至刑部上上下下官员都逃脱不掉关系。

事情闹大之后,上面必定会追查,与之有关的人一个都逃不掉。

沈家没了沈黎安后,沈老夫人跟沈嘉懿一个半大小子哪有那么大的能耐去收买人替他们冒这么大的风险?而能做的出来这么狠,又有这能力的……沈云溪抬眼说道:是庆云帝干的?楚夜离淡然点头。

还真是他?沈云溪连忙坐正身体,陈嬷嬷关乎的只有沈黎安的生死,他跟沈黎安怎么回事,居然费这么大力气去帮沈黎安?楚夜离淡声道:沈黎安握着他的把柄,还能为着什么。

宫宴上沈云溪将沈黎安告了,按理说罪证确凿,又这般卑劣,庆云帝就算当场问罪也不为过。

可他仅仅是将沈黎安下狱而已,而且还特意让刑部那边拖着沈黎安的案子,说要等着年节之后才开审。

如今想要杀了陈嬷嬷,甚至除了王氏,为着的不过就是想替沈黎安铲除了后患,让他罪不至死。

楚夜离说道:沈黎安如今的罪名只是停妻另娶,欺瞒林家,论真起来顶多也就是人品败坏。

按照朝廷律例,他这种情况严重些也就是摘了脑袋上的官帽子,说不定连那沐恩侯的爵位都能保留下来。

可如果是骗婚在前,又杀害发妻在后,谋夺发妻嫁妆意图谋害亲女,甚至连带着当年林家失踪的那些人,以及那几个稳婆的命都折在他手里。

这林林总总算下来,沈黎安就真的是死罪难逃了。

这么十几条人命,要是做的干净没被人发现也就算了,可一旦败露之后追究起来,就是一品大员那也得论罪处斩。

沈云溪听着楚夜离的话满心疑惑:沈黎安握着他把柄,那他直接弄死了沈黎安不就得了,干嘛费尽心机的去弄死陈嬷嬷他们?她可是记得,楚夜离虽然让人看着王氏和陈嬷嬷那头护着她们的命,可却没让人盯着沈黎安。

庆云帝要真是有什么把柄握在沈黎安手上,直接弄死沈黎安不就一了百了了,再想办法处置了沈家上下也就没了后患,干嘛大费周章的去让人处理陈嬷嬷她们,却还要保住沈黎安的命?说到这里,沈云溪坐直身体好奇,对了,宫宴那天你换了血书,将沈姝月写的那张血书让人临摹下来,上面添上去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沈云溪那天原本是打算把沈姝月的血书呈上去的,可后来楚夜离却在开宴之前,让三宝过来拿着后来那张血书将沈姝月的血书换走了。

而送上来的那张她也看过,上面只写着偶听伏牛岭,铁崇山有异几个字。

沈云溪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却也相信楚夜离不会害她。

那血书上与沈姝月所写的那张血书的内容大体一致,只是多了这么一句话,而她当时呈上去时也看出来,庆云帝原本是没打算处置沈黎安,或者是没打算重处。

只是当看到那血书之后才变了态度,直接将沈黎安下狱。

沈黎安被抓起来时的神态也很耐人询问。

他喊冤枉的时候虽然惊慌,可更多的却是愕然和不敢置信,就好像他本来就算被人状告停妻另娶庆云帝也不会动他的一样。

他凭什么会这么觉得,又倚仗的是什么?还有这次,庆云帝居然为了保住沈黎安的命,不惜拿着那刑部狱中所有人陪葬也要弄死了陈嬷嬷,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能让庆云帝为着沈黎安做到这种地步?沈云溪满眼好奇:那伏牛岭和铁崇山是什么意思?跟沈黎安有什么关系,庆云帝又为什么会这么忌惮?楚夜离神色冷淡:你之前应该听说过安国公府廖家的事情吧?沈云溪愣了下:是听过一些。

安国公府上下皆是武将,而老安国公更是军中悍将。

安国公府廖家的人为着大晋征战四方多年,后来听说在一场大战之中府中所有男儿全部战死沙场,如今留下的就只剩下安国公夫人以及廖少夫人她们几个女眷。

当初廖少夫人出事,那孩子险些保不住时,整个安国公府的人都险些恸哭出声,只因为那是安国公府唯一的独苗苗,也是安国公府仅剩的血脉。

而后来得救之后,安国公夫人泪洒当场,那些老安国公麾下之人磕头道谢的场面,她到现在都还记得。

沈云溪想到这里,猛的抬头:那句话该不会跟安国公府有关吧?楚夜离冷然道:让老安国公丧命的那场大战就是铁崇山一役,而安国公府十数男儿以及麾下数万大军战败之后葬身之地,就在伏牛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