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亲人来京

2025-03-31 14:03:53

大刚他们回去的路上,郑红梅一路都压抑着自己的怒气。

她想清楚是一回事,可周青萍不和她商量就擅自做主又是另外一回事。

一到家,郑红梅就怒气冲冲说道:周青萍,枉我这几年对你这么好。

你连句商量都没有就定下在京都办婚事,你这当众下我面子让我的脸往哪搁。

周青萍就知道婆婆会生她的气,毕竟这件事是她做的不对。

她诚心道歉道:婆婆,这件事是我的错。

我之所以没提前和你说,也是怕你不答应。

我也是不想看到大刚左右为难,胜利也是说在京都办和县里办没什么区别。

年前在京都办完酒,胜利还能在京都过个年。

郑红梅的怒气稍稍消散了些,她重重叹了口气道:青萍,大花还没嫁进来呢。

就指使大刚和我们对着干,这要是真嫁进来了。

就你这性子,可得受她欺负。

周青萍摇摇头道:婆婆,那你就看错了。

大花这孩子虽然看着比较冷漠,可心里最重情重义。

她以前的遭遇我也听过一些,这孩子太惹人心疼了。

更何况,她要是性子不好,我大姐能对她那么好吗。

郑红梅想着青萍说的也在理,可她心里还是有些堵得慌。

大刚这孩子,现在一心向着大花了。

武大刚听着屋里传来的声音,生怕他奶奶和他妈妈吵架。

掀起门帘就跑进去了,看着郑红梅两鬓的白发。

大刚跪在郑红梅面前,愧疚说道:奶奶,是我不让妈和你说的。

你要怪就怪我吧,是孙子不好,让你伤心了。

郑红梅的怒气早在大刚跪下的那一刻就消散了,连忙扶起大刚道:大刚,以后得日子是你和大花过。

奶奶不掺和那么多了。

奶奶真的不生气了,奶奶就等着你给奶奶生个曾孙呢。

大刚看着他奶奶笑吟吟的样子,确信他奶奶是真的不生气了。

又哄得他奶奶笑的合不拢嘴,才回了屋睡觉。

杨志伟给杨秀花和杨国栋都发了电报,电报上还打了他四合院的地址,没过几天杨秀花一家就到了京都。

他们一家在火车站租了个车来四合院,杨秀花看着门口这恢宏的大门。

有些迟疑道:建国,我们是不是走错了。

小弟他们住在这么好的地方,这也太让人羡慕了。

王建国看着眼前的四合院,有些不确定道:秀花,拉车的是按照纸上的地址把我们拉到这的。

应该没错了,我们敲敲门再说。

王建国刚说完话,铁柱就跑过去敲门了。

他们这次来京都,就带了铁柱一个,红燕和海燕留在家里了。

他们夫妻俩带不了那么多孩子来京都,看着红燕她们哭的伤心,也只能狠心走了。

不一会儿,旺财就来开门了,旺财看着门外的铁柱他们。

惊喜道:大姨,大姨父,铁柱你们来了,我好想你们啊。

旺财刚说完话,就跑进院子大声喊着大姨他们来了。

杨秀花和王建国此时走进了四合院,就像进了天堂一样。

这院子修的可真是漂亮,还有这么多房子。

经过一进院,杨秀花看了一下,好家伙这房子也太多了。

这座四合院和杨秀花和王建国太大的冲击了,怪不得志伟要把爸妈都接到京都去。

这么大座院子,全家的亲戚来了都住的下。

周红萍他们还没有回来,苏然听着旺财的喊声。

想着这么久没见大姐了,心里激动,起身时竟差点摔了。

杨志伟立马扶住她,关心道:然然,你小心点。

大姐他们过会就到堂屋了,你别着急。

你现在可是双身子,先坐下。

苏然此时也有些后怕,乖乖听话坐下了。

杨秀花和王建国走进堂屋,两人一路走来还没有看够。

铁柱早就跟着旺财去屋子里玩了,苏然眼含笑意道:大姐,大姐夫,快坐下。

你们奔波了一路,累坏了吧。

杨志伟也走过去和他们打了声招呼,帮着他们把行李卸下。

杨秀花看着眼前的苏然,肚子已经高高耸起。

可脸色依旧红润,一看就知道日子过得不错。

杨秀花看着苏然想着起身,急忙走过去扶着她道:然然,你可别吓我,乖乖做好。

这肚子快要生了吧,一晃就过去这么久了。

又转头看向在倒茶的杨志伟道:小弟,你们可真厉害。

住上这么好的院子,我这一辈子都没想过会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杨志伟看着王建国一脸沉思的样子,心想大姐还真是语出惊人。

大姐,你这不就住上了。

我早就说让你来京都玩玩,你不来。

杨志伟打趣道。

杨秀花白了他一眼,随后和苏然两人一起唠家常了。

等到周红萍和杨翠花回来后,又是一场洒泪的场面。

杨秀花看着如今的杨翠花,心里一阵惊讶。

翠花看着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看着比以前自信多了。

过了几天就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杨国栋和孙传芳也到了京都。

杨志伟陪着杨国栋好好喝了几杯,一时之间竟然真像回到了大杨村一样。

吃饭时,杨国栋一个劲地夸奖杨志伟,说他年轻有为,年纪轻轻就住上这么好的院子,不愧是他们杨家的种。

杨秀花回到屋后,翻来覆去睡不着。

王建国看着她这样,叹了口气道:秀花,你怎么了,这么晚了还睡不着。

杨秀花沉闷的声音传来:建国,这几天我去商铺帮忙了。

商铺随便拎出一个人的工资都比我多多了,我看着内心十分不是滋味。

你说我们要不要来京都,最近供销社都在裁员了。

杨秀花来京都的第二天就被周红萍抓壮丁了,让她去商铺负责收钱。

还别说杨秀花在供销社干久了,在商铺里一下就上手了。

王建国很久没有出声,杨秀花都以为他睡着了,冷不丁响起他的声音。

秀花,拖家带口来到京都没那么容易。

现在厂里的效益虽然不行,但是好歹也是铁饭碗。

王建国劝道。

杨秀花也知道王建国说的有道理,可她内心已经有了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