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姝谋》苏绾宁 君逸 > 第235章 抓住绾宁这棵救命稻草

第235章 抓住绾宁这棵救命稻草

2025-03-31 15:46:31

接下来的两日,瘟症的人一下多了许多。

原因是城西有一口井没有检查出来,被忽略了,许多人都用了这口井的井水。

一下子医馆便住满了人。

太医院署乌云密布,若再如此下去,超出医馆的接待范围,怕是会出大问题。

像这些瘟症的病人,最好是集中统一管理治疗。

若有好几个医馆,一是老百姓一看病人越来越多,容易造成恐慌。

另外一个是人一多且分隔两地,管理和治疗都增加了困难,人手也怕不够。

这件事由丞相许怀义直接负责,医馆的负责人当即便找到了许怀义。

许怀义记着之前给自己的信上说的话,当即拍板,毫不迟疑,把自己的府邸也作为医馆的一部分让了出来。

因为当初为了便于管理,把医馆建在了自己府邸的旁边,现在场地不够用,他直接让人把一面墙打断,连通着丞相府。

丞相府很大,万一实在医馆不够用,丞相府绝可以顶一阵。

老百姓们听闻这个消息,心中都对许怀义感恩戴德,无不说丞相的好处。

朝中正人心惶惶,听着这事,人人都对丞相许怀义刮目相看,只觉得他在朝中这几十年,像是第一日认识他一般。

皇帝更是。

若说从前,他只是把许怀义当做一条听话有用的狗,那现在他对许怀义的看法已经和从前迥然不同。

这样的许怀义,堪当大任。

对于这一切,许怀义都不知道。

没有人知道,其实他心里也忐忑的很,只不过事到如今,他已经没有退路了而已。

信上面怎么说,他便怎么做。

他没得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只希望一切如信中说的一样:有惊无险。

所幸,第三日,局势就稳定了下来。

许怀义这才擦了一把汗。

情势和给他的信中说的一模一样,此时他不敢再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只一心一意的做好信中交代的事情。

他知道这或许无异于与虎谋皮,但是同时他心中更清楚,这件事情,带给他的,还有巨大的果实。

医馆再没有新的病人出现,而第一批瘟症的病人因为救治及时,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没有更严重下去。

从瘟症开始迄今为止,京城没有出现一例死亡,这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壮举。

医馆里,有两三个身体强壮的,在没有对症药方的情况下,已经自愈了。

这无异于给了大家莫大的希望,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朝廷也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而此时的苏府,却是一片阴霾。

苏雨澜的院子院门紧闭,丫鬟们都不往这边走,稍微挨近一些,便脚步加快跑起来。

那一日,苏雨澜从贴身丫鬟红叶口中听说了外头的消息,心中嫉妒愤恨直接晕倒了,这一晕倒竟发起高热来。

府医诊断,是因为急火攻心,又加上前段时间的风寒没有好完全,所以这会一下爆发出来,便直接病倒了。

吴氏急匆匆的赶来,听了府医的话,不确定是不是瘟症,一颗心提了起来。

再没有心思自怨自艾,只想着苏雨澜快点好起来。

苏长荣听说了之后,生怕是温症,把苏雨澜的院子封了起来,每天由外头的人送吃,里头的人不许出来。

苏雨澜从偏院搬过来之后,没过两天安生日子,又成了庶女,一应规制减半,院子里都没几个人了。

苏雨澜一病,乱糟糟的,若是平时,吴氏肯定要整治一番,现在,哪里有心思。

此时,苏雨澜躺在床上,整个人都病恹恹的,看起来像是睡着了。

吴氏在床边坐下,给苏雨澜喂了两口水,就听见苏雨澜开始说胡话,仔细去听却听不出什么,只看着神情激动。

看着这样的苏雨澜,吴氏急得直掉眼泪。

她想不通事情为什么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她变成了姨娘,苏雨澜成了庶女。

苏雨澜病成了这样,苏长荣都没有过来看一眼。

对于苏长荣的无情,吴氏已经领教过,只是她万万想不到,苏长荣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也这般冷血。

早该想到的,绾宁作为苏家的嫡大小姐,十六年关在府里,苏长荣也真的不闻不问。

后面只是京城传出些流言,他就能直接把人逐出苏府。

苏长荣并不知道绾宁的身世,他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吴氏早该想到的。

吴氏坐在苏雨澜的床边守着,看着床上的人睡着都还不安分,哆哆嗦嗦的,那副委屈又愤恨的模样,吴氏看了,无比的心疼,但是现在她没有任何办法。

只盼着苏雨澜的病能早些好起来,只要人好好的,一切再筹谋。

但是事情往往事与愿违,越不想发生什么,什么就越会来。

过了两日,情况不对了,苏雨澜身上开始出现了瘟症的症状。

这一次,府医来例行检查,当发现苏雨澜身上的症状,和瘟症对上了七八分的时候,也吓了一跳,赶忙去让人禀报了苏长荣。

苏长荣当即就要把苏雨澜送到苏府旧宅去。

吴氏求到门前,哭得肝肠寸断,翻出了这十多年的夫妻情分,求苏长荣,苏长荣半点不为所动。

吴氏想到绾宁,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把绾宁搬了出来。

现在的绾宁,是国公府的女儿,还是未来的逸王妃。

虽然已经逐出了苏府,但是在外人眼里,绾宁还是苏府的血脉,这一点毋庸置疑,吴氏赌苏长荣会有所忌惮。

果然,苏长荣听完有些犹豫,吴氏说的对,现在的苏府旧宅因为绾宁的原因,被许多人盯着。

现在的苏家,是要越低调越好,千万不要再往前凑。

吴氏哭喊着求他:老爷,我现在只有澜儿了,求老爷,千万不要把澜儿送去苏府旧宅,没人照顾她,她会死的。

妾身已经失去了一个女儿,不能再失去第二个,妾身会把院子围起来,妾身亲自照顾,一定不会出事的,医馆里的人就是这么做的。

老爷你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咱们的女儿有事对吧,如今宁儿已经被逐出苏府,若澜儿有个三长两短,那外人会怎么说苏家,会怎么说老爷你?求老爷网开一面,妾身保证,绝对不会影响到苏家人。

吴氏泪如雨下,苏长荣嫌恶的看了吴氏一眼:罢了,看在我们十几年的夫妻情分上,便让她留下来,记住你刚刚说的话,好好的待在偏院,别连累了其他人。

以后,也别再拿这十几年的夫妻情分说事。

吴氏闭眼,心痛难当,却不敢表露出来,忍住情绪应下:是。

苏长荣提步离开,路过吴氏身边的时候,特地绕远了些,仿佛她是什么污秽一般,生怕沾在身上。

吴氏看着这样的苏长荣,后背拔凉拔凉的,想到苏长荣说的话,更是心如死灰。

这十多年的夫妻情分,就这么没了,只是保住了苏雨澜能待在苏府里,不被赶出去。

而从苏长荣口中说出来,便是他的恩赐一般,就好像苏雨澜是她一个人的女儿,他让苏雨澜留在府中,是生是死都不关他的事。

吴氏痛心,当初吴家门楣低,她靠着国公府才攀上苏府这门亲,还使了一些手段,如今看来,真是讽刺啊。

吴氏从地上爬起来,身形有些踉跄,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

第236章 苏梓月难产,和夫人没有任何关系吴氏跌跌撞撞的回到苏雨澜的院子。

一路上下人们见着她都敬而远之。

柳姨娘坐在不远处,见着她只当没看到,还和其他人有说有笑,这在以前,是万万没有过的事。

这种无视比直接奚落更让她感到窘迫和难受。

吴氏想到明明在不久前,她还是当家主母,苏府所有人见着她都毕恭毕敬,才短短几日功夫,自己的处境便如此难堪,心中唏嘘不已。

她不知道,她刚刚去见苏长荣的事已经传出去了,大家知道她被嫌弃,她院子里的下人,都在柳姨娘的撺掇下走得差不多了。

只剩一个一直跟在身边的嬷嬷。

这嬷嬷是吴家本家人,也姓吴。

和王嬷嬷一样,是吴氏出嫁的时候一起跟到苏府来的,只是另外一个王嬷嬷在上一回吴氏和苏雨澜去郡主府闹事的时候,替苏雨澜顶了罪,已经没了。

苏雨澜这边也没了人,原本有个奶娘,折在了策王府,后面为了哄骗绾宁入宫,她自愿住进偏院的时候,身边的丫鬟都遣散了许多,只留下贴身的几个。

如今成为庶女,有了刚刚苏长荣不待见吴氏那件事,加上自己又病着,有些怕死的求到柳姨娘跟前去,一个个都调走了。

吴氏回来,整个院子就只剩下她们四个人。

看到这一幕,心里是又气又觉得可悲。

心中暗暗发誓,等一切好了,她一定要柳姨娘付出代价。

屋子里,吴氏一进去就听到苏雨澜的声音,水……水……水……吴氏瞪了一眼门口的红叶,红叶吓得脖子往后一缩,赶忙抓起一旁的衣服下去干活。

如今苏雨澜得了瘟症,大夫说了有一定的传染风险,她一个丫鬟若是染上了,可没有小姐这般好运有人伺候着,人都是惜命的,趋利避害是本性。

大家都走了,她也想走,但是她从小就跟着苏雨澜,家里也没人了,走都不知道去哪里,而且她是贴身丫鬟,其他人吴氏可能不计较,但是肯定不会放过她。

吴氏虽然成为姨娘了,但是收拾她还是绰绰有余的。

她不敢走,但是,这不代表她就能为了苏雨澜送死。

挨着苏雨澜的活,她是能躲就躲,不能躲的,只能自求多福。

吴氏眼中愤愤,也没有精力去责骂红叶,赶忙进了屋,倒了一杯水,走到床前,给苏雨澜喂下。

苏雨澜喝完水,安分了一些,但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

连呼吸都不平缓,有些急促。

早先大夫来的时候,已经说过了,这瘟症虽然目前用药可以控制,但是得了瘟症的人,也依然非常难受,身体极不舒服。

有时会觉得呼吸困难,浑身乏力,想起却起不来有脱力的症状……吴氏看着这样的苏雨澜,为她擦了擦额头,别过眼,抹了一把泪。

外头吴嬷嬷端着吃食进来,两碗稀粥,两碟青菜一看就是放久了,叶子已经发黄。

吴氏愣住,她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吃食,连见都没见过。

小时候吴家虽然地位不高,但是也没有穷到这个地步,她万万没想到,自己出嫁十多年,居然有一日会过上这样的日子。

吴嬷嬷看到这一幕,面色有些无奈。

夫人先吃些吧,吃饱了才有力气,小姐可还指着你呢。

吴氏的目光落在那一盘饭菜上,屈辱的泪水汹涌而下。

苏雨澜昏迷着,吴嬷嬷又是从她出嫁便跟着来苏府的老人,四周也没有什么人了,她一时悲凉涌上心头,再也忍不住呜呜呜的哭起来。

吴嬷嬷,你说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就变成了这样?这么多年,我为苏家,殚精竭虑,一心一意。

为了苏家,为了他。

但现在呢,十多年的夫妻情分,竟落得个这般下场。

我自问对苏家毫无亏欠,没有一丝一毫的对不起苏家,为什么最后却得了这样的结果?报应啊,都是报应。

如今都报应在澜儿身上了,铮儿好端端的却成了庶子。

吴氏毫无顾忌的大哭起来。

哪里有曾经那个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威严样子,一眼看去,狼狈不堪,憔悴不已。

嬷嬷,你说若没有宋芸和苏梓月的事,澜儿和铮儿是不是都会好好的?吴嬷嬷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的四处看了一眼。

走近吴氏,压低声音说道,夫人可别乱说,芸小姐是自己掉进了湖里,苏小姐……苏小姐难产,都怪不上夫人。

吴氏缓缓抬起头,发髻散乱,毫无半点往日威严的形象,她苦笑了一声:夫人,现在我算哪门子的夫人,姨娘……,以后就是姨娘了,我是姨娘啊……吴氏一边说着,一边心痛难当,又痛哭起来,仿佛要把这些日子的委屈都撒出去,才甘心。

澜儿和铮儿无辜啊,他们都是被我连累的。

吴嬷嬷劝到:夫人千万别这么想,为了小姐和公子,夫人都要振作起来,若夫人有个三长两短,小姐和公子才真叫可怜呢。

小姐如今有陛下赐婚,是恒王府板上钉钉的侧妃。

公子在学堂也学业甚好,夫子常常夸赞,夫人,当下如何不要紧,好日子都在后头呢。

你是小姐和公子的依靠,小姐和公子是你的指望,夫人可一定要振作起来……吴嬷嬷苦口婆心的劝慰着。

吴氏听到这里,猛的抬起头,用袖子擦干了泪,眼睛看向床上的苏雨澜。

对,嬷嬷说的对。

我还有澜儿和铮儿,他们也都还需要我。

澜儿要嫁人,铮儿要娶妻,要建功立业,若铮儿有本事,这苏府也没什么要紧的。

吴嬷嬷看吴氏想开,赶紧应道:是是是,夫人能这样想那才是好的,现在当务之急是小姐的病。

说到苏雨澜,吴氏看了床上的人一眼,又擦了一把泪。

她转过身,端起一旁凉了的茶水喝了一口,我已经让人打听过了,这一回的瘟症没什么可怕的。

有许丞相在,早早的便做好了安排,到现在京城也没有出现过一例人命,可见治好的把握是很大的。

只要好好照顾着,就一定会没事。

吴氏越想越觉得激动,看着床上躺着的苏雨澜,内心又燃起了希望。

她有儿有女怕什么,只要能好好的,以后什么都会有。

当主母这些年,她除了打理好苏府,也为自己藏了许多私房。

还有苏雨澜和苏铮一直都有为他们打算。

没了嫡子嫡女的身份是大事,但是也还没有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苏雨澜身有婚约,而且是皇帝赐婚,无论如何,恒王都必须要让苏雨澜进门。

而苏铮更不必说,学院里的每月老师陈词都是对他的夸赞,说他前途无量。

吴氏想到这些,心中底气更足。

她起身,走到桌前,皱了皱眉,端起桌上的粥,就着那碟已经发黄的小菜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