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姝谋》苏绾宁 君逸 > 第298章 攀国公府

第298章 攀国公府

2025-03-31 15:46:33

梅府。

发生这种事,不少大人们都得回去办公,也没了玩乐的兴致,纷纷告辞回家。

男宾区这边一下少了一半人。

女宾区这边也受到波及,周太傅第一时间让人来传了周六小姐。

周六小姐面色凝重,和几人告别,谢绮有些担心。

六姐姐我送你吧。

一句六姐姐,可见二人关系密切。

周六小姐摇摇头:不必。

说着她又看了一眼绾宁。

多谢你出言劝慰,若不然现下我肯定乱了手脚。

如今爷爷唤我回家,我心里也并不怕。

绾宁看她此时一脸沉静,点了点头:合该如此。

周六小姐应了一声,对着几人福了福身,离开了。

谢小姐心中不放心,但她作为一个外人说不上话,去了也是添乱,只得轻叹了一口气。

绾宁开口:谢小姐和周六小姐的感情真好,羡煞旁人。

谢绮笑了笑,宁小姐和郡主的感情也亲如姐妹。

说来不怕宁小姐笑话,其实一开始我只是遵循哥哥之命和周六小姐交好,接触下来,便发现她的好来,我是真心喜欢六姐姐。

绾宁为她的坦诚微微侧目,心中却是道:今日来的正好。

谢小姐的真诚令人动容,以后也别宁小姐宁小姐了,便叫我绾宁吧,阿宁也可以。

谢绮脸上满是惊喜。

其实今日跟绾宁接触下来,她非常喜欢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大小姐。

承蒙厚爱,那我就厚着脸皮,交这一个朋友,那宁小姐以后也别客气,便叫我阿绮吧,我父兄都是如此唤我。

绾宁:好啊,那你还宁小姐宁小姐的叫呢。

谢绮微微捂嘴,轻轻拍了拍嘴唇,看我习惯了,脱口而出便说出来了。

绾宁:无事,以后随意些便好。

苏梨见状搭话:宁姐姐喜欢绮姐姐,那绮姐姐以后也管我叫阿梨吧。

谢绮看向苏梨,粉粉嫩嫩的一个小姑娘,大大的眼睛,一脸单纯,眼神清澈,一看就是个单纯无害的小姑娘。

她非常愿意和她做朋友,只是苏梨主动,她心里着实受宠若惊了一把。

她知道父亲想要交好太师府,平时言语间也会告诫他们说要跟各府的公子小姐打好关系交道。

但是现在,谢绮想和她们做朋友,完全是出于欣赏,而不是出于为了去父亲面前显摆,或者这条人脉能为父亲所用。

她心里已经想好了,回去之后对这段关系一定闭口不言。

她看向苏梨,笑得温和,好,我比你大,便拖大,叫你一声阿梨。

这边三人正说着话,对面的夫人们也已经听说了外头发生的事情,跟自家府上没有关系,多少松了一口气。

老夫人却有些愁绪,因为当初忠勇侯世子章麒当街拦了周六小姐的马车,是宋渊前去阻止了,还把人送到了忠勇侯府。

这件事看起来跟宋渊没有任何关系,而且宋渊也没有做错,但是难保有些人以此做文章。

老夫人比在座的所有人经历都多,而且历年来身居高位,想的自然也多。

她知道,有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说不好就会引来大灾难,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她看向绾宁,见绾宁和苏梨正和谢家小姐聊得愉快,心下微微松了一口气。

也罢,天塌下来自有她顶着,只要这些个小辈不受波及,什么都好说。

当下收敛了情绪,不让人发现。

挨着午饭时,大家熟悉了些。

不少夫人轮流上来跟老夫人打招呼,老夫人慈眉善目也没有拒绝。

甚至在冯家夫人过来说话的时候,还提到,过几日冯家是否有个茶话会,也想要去参加。

冯夫人受宠若惊,话都说不利索。

照理来说,她这种小门小户,是够不上国公府的。

别说让国公府的人前来参加宴会,就是上前来说话也是要小心翼翼的,但现在老夫人主动提起,该说要参加,顿时喜不自胜。

老夫人看着冯夫人,开口道:这些年来,我对梨丫头多有疏忽。

听她说,一直都是有你照拂,从前你跟梨丫头的母亲关系好,如今她父母不在,你能照拂一二,我老婆子还要感谢你。

如今你府上有宴,我去凑个热闹,还望你万万别嫌弃才是。

冯夫人激动得满脸通红,都不知道要说什么话,赶忙道:老夫人言重了,我也只是顺手,哪里当得老夫人如此夸赞。

冯夫人心中只恨从前没有对苏梨更好些。

还好之前每次出门,她都顺手把苏梨带着,心中对曾经做出这些事情的决定,无比庆幸。

周围的人见着,只恨自己没有跟苏梨有过多来往。

从前苏梨的母亲也是有很多闺中密友的,但只冯夫人对这位姑娘顾及了几分。

现在只得哀叹。

人群中还有一人,见状心思活络起来,那便是吴氏的嫂子,吴夫人。

吴氏和国公府关系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而最近这段时间,国公府和吴氏切断关系,外人并不知道。

只是最近吴氏出了那么多事,国公府都没有出面,大家心里隐约知道,是有了隔阂,但到底不知细节。

吴夫人想着,连冯夫人都能得老夫人的青眼,那自己这个绾宁的外家总不会差到哪里去。

刚刚有几个眼红冯夫人的,这会一听吴氏的想法,赶忙来怂恿,在一旁搭腔。

去啊,那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去。

听说了吗?老夫人对这位认的干孙女可是无比上心,住的还是从前宋大小姐的院子,可见对其重爱。

是啊,你们道老夫人为何来这样一个宴会,不就是为了把这位宁小姐介绍给大家认识吗?老夫人这是在亲自替他铺路呢。

一个干亲居然能哄得老夫人这般喜欢。

你管人家干亲不干亲,人家能做到如此,就是她的本事。

就是就是,我刚才可是看着,了那边动静一起来,老夫人最先看的是宁小姐,见宁小姐没事才放下心来。

吴夫人,你看冯夫人只照拂了郡主几次,老夫人都记在心里,你可是宁小姐正儿八经的外家,怎么也该比冯夫人亲啊。

若能和国公府沾亲带故,那以后你家公子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吴夫人看向不远处的宋老夫人,说不心动是假的,这些年吴氏从国公府得到了多少好处,她是亲眼所见。

如今,外人不知国公府为何疏远吴氏,她可是心知肚明。

国公府不愿意和吴氏来往,但自己这个正儿八经的外家,却从来没有得罪国公府过,为了绾宁,宋老夫人都会让面上过得去。

看老夫人这么好说话,若自己真能和国公府攀上线,说不好比自家女儿嫁入苏府当主母的作用都还大。

吴夫人想到这里,又听着周围几位夫人的话,整了整衣裳,向宋老夫人走去。

第299章 吴姨娘自作主张,虐待了宁小姐半夏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过来告诉了绾宁。

绾宁一看这状况,心中一惊,就要上前去帮老夫人解围。

吴家是吴氏的娘家,虽然她现在被苏家逐出苏府,但是现在在大家眼里,吴家就是她正儿八经的外家。

吴家老人都已经不在了,就是她见着吴夫人,人前也得喊一声舅娘的。

若是吴家打着孝道的幌子,要求什么东西,而老夫人对吴氏颇有怨言,怕是会起冲突。

绾宁怕老夫人情绪太激动,被人诟病。

毕竟用孝道说事,她自己都得乖乖听话,更何况老夫人。

就在绾宁要起身上前的时候,那边老夫人投过来一个眼神,示意她不要过来。

绾宁一看,只得乖乖的坐下来,目光却一直关注着那边的动静。

只见宋老夫人,见着吴夫人,对她挥了挥手,笑眯眯的招呼她在一侧坐下。

也不客套,径直开口道:吴家的夫人。

老夫人表情和蔼,吴夫人还是有些战战兢兢:是,妾身见过宋老夫人。

老夫人笑道:那就是宁丫头的舅娘,早就想上门和吴家认认亲了,一直没有机会,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了。

吴夫人一听这语气,心里一下就飘了,暗道自己来得好,差点就错过了这么一个机会。

早知道宋老夫人那么好说话,她应该上门才对。

瞧着这边的动静,其他夫人都不约而同的看过来。

老夫人言重了,是我们应该上门拜访才是,是我们小辈失礼了。

吴夫人如此说着,心里已经在琢磨什么时间去国公府,帮自己的儿子谋个好前程了。

顿时脸上露出谄媚的笑容来,但是下一刻,她就笑不出来了。

老夫人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这才慢条斯理地说道:无碍,我主要就是想和吴夫人探讨一下儿女的教养问题。

吴夫人愣住了,看老夫人突然一本正经,莫名后背冒冷汗。

还……还请老夫人指教。

众人只见宋老夫人突然一下红了眼眶,拿出帕子擦了擦泪,从前我从来不知,原来你们吴家是这般教养女儿的,老婆子我实在是自惭形秽。

别人不知道,你们肯定是知道的,我对宁丫头啊,甚是投缘,在第一回见面就觉得喜欢得很。

上一次苏家大人把宁丫头逐出了族谱,我实在于心不忍,把她收到了国公府,做干孙女儿。

宁丫头以前的事,我也听说了,十六年不出府门,规矩这些怕是不懂,人情世故也是不会,我心里并不介意,只想着慢慢教导就好了。

但是万万没想到……,没想到啊……宁丫头居然如此懂事,懂事得让人心疼。

每次吃饭,自己乖乖坐在角落里,像下人一样,一声不吭等着分饭。

吃完了,自己收碗还洗碗,还要把桌子上也收拾干净……我看着,心疼极了,以为是遭受到了虐待,这天底下,也找不出有如此养小姐的。

我去找来宁丫头的母亲问话,你都知道,我对宁丫头的母亲也颇为熟悉,她也一直喊我一声姨母,我当时问她,也就不拐弯抹角,你猜她怎么说?她说,她可不是虐待宁丫头,她都是按照吴家的家训教女儿呢。

我便问她,一个千金大小姐吃完饭后还要收拾碗筷还要洗碗,得跟下人一桌不能上桌这也是吴家的规矩吗?她说是。

我一听再无话可说,虽然不认同她的做法,但是不得不说,宁丫头实在太懂事了,懂事得让人心疼。

从来不必我去操心,若不是我非要让她按照国公府的规矩来试试,不让她做不该做的,她怕是能把下人的衣服都洗干净,我这个心哪,如何受得……老夫人一腔倒豆子一样,把要说的话倒了个干净,越说眼泪越大,一副对吴家规矩困惑的态度,言语中却全是对绾宁的心疼。

在场的哪个不是人精,这话一听就觉出了话里的不对。

什么叫都是这样养的?从前苏雨澜出名的时候,她们可从来没有见着这般行径。

众人立马想起,前段时间,关于吴氏虐待大女儿的那些风言风语,一个个低声窃窃私语的讨论起来。

这……这真是苏夫……吴姨娘做出来的事?太可怕了,下人也不能这般磋磨吧。

实在有辱京城夫人的名声。

她已经不是夫人了。

倒是活该。

这吴姨娘偏心也确实是偏得太厉害了,同样都是自家的女儿,怎么这个就如花似玉娇养着,那个却如此磋磨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捡来的呢。

是啊,你说平时言语间有些冲撞也正常,居然还让嫡女洗碗,还像下人一样候着吃饭,哪有这样的规矩,简直闻所未闻。

不会真的吴家就有这样的家风吧。

可千万不能让自己家女儿嫁入吴家。

这宁小姐也真是命苦,爹不疼娘不爱,还好得了老夫人的眼,若不然,还不知道怎么样呢,就看她这倾国倾城貌,若没有人护着,还不知道是个什么下场。

谁说不是,所以说这人哪,从前吃了苦,往后没准就得福,你看前十六年大家只知道宁小姐从不出门,谁知道她竟受着这般搓磨。

如今好了,既得了国公府的青眼,又得了逸王殿下的爱重。

所以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那吴姨娘怪不得从妻成了妾,原来也是个拎不清的。

从前打过几回交道,我还道她挺会做人,没想到也是面上光,背地里对自己的女儿也能如此恶毒。

之前她还让我给他儿子相看亲家的,天哪,还好没去做,若不然的话我可是做了一回坏人。

可不是嘛,谁要嫁入苏府,那可是倒了八辈子的大霉。

身份没了不说,还摊上个这样的婆婆,这日子能好过到哪里去?可怜了宁小姐……吴夫人目瞪口呆,听着老夫人这些话,心口跳得飞快。

原本看老夫人的态度,还以为能攀上国公府,没想到对方却是来声讨吴家的。

吴夫人又急又怕,生怕说错话得罪国公府,早知道如此,无论如何她也不会过来冒头。

如此想着,她心中已经把吴氏骂了无数遍。

趁着老夫人歇息的空档,才赶忙回话:老夫人误会了,我们吴家从来没有这样的规矩。

怕是吴姨娘自作主张,虐待了宁小姐。

此种做法,我们吴家也是极其反感的。

但是吴姨娘是苏家的人,我们也不能多做干预,不过她口中所说,说是吴家历来如此,那妾身在这里打包票,是绝对没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