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抿嘴一笑:不客气,快吃吧,等会冷了。
杨姝妹和杨云相视一笑,啃起了馒头,两个小姐妹也似乎在这时候冰释前嫌了。
只是这破镜难重圆,人一旦有了隔阂,就真的走不近了,这世上只有和好,没有如初,旧账重提是因为它从未被妥善解决过。
热情这东西耗尽了,就只剩下疲乏和冷漠。
人都是在细节中崩溃,失望中放手。
和好容易,如初太难。
杨姝妹清醒的认识到杨云长得就是一副恋爱脑,此时因为男人吃过的亏,以后也未必会长记性,再遇到个她喜欢的男人在她耳边吹吹风,她依然会为了一个男人和姐妹反目的。
就像杨云此刻看着杨姝妹的眼神里就充满了疏离感和时而回避的怯懦感。
杨姝妹看的明明白白的,只是假装不知道的勉强一笑而已,只要两人之间不产生利益冲突,别人的示好,一般不用去推开,以免让人憎恨,反而增加了一个敌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任何关系走到最后,不过是相识一场,你若不伤,岁月无恙,其实真正治愈你的不是时间,是释怀。
这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心态,心态对了,人生就顺了。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不如意。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现状的抱怨上,倒不如调整心态、学会释怀。
想开、看开、放开,不为难自己、不较劲,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但是有的时候该出手时就得出手,现实会告诉你,好心没好报,过于忍让,根本没人把你当回事,做人,该狠就得狠,人善被人欺,马瘦被人骑。
这不,杨姝妹安心学习不惹事,可惜有人就是见不得杨姝妹这一副目中无人狂热学习的模样,所以有些人开始不要脸皮的得寸进尺了。
李妙这颗老鼠屎开始不安分了,风言风语的传出来的版本就是杨姝妹周末的时候没回家,在县城里跟人不三不四的的,总知老不回家就不是啥正经人。
这事直到第三天杨姝妹才知道,之前都是李妙背地里跟人嘀咕,这传播了几天后,知道的人多了,有的人看到杨姝妹就难免会忍不住指指点点的。
杨姝妹这灵敏的耳朵就用上了,零零散散的听了个大概。
这杨姝妹能饶了她,造谣全凭一张嘴啊~!这天开始杨姝妹就时刻关注着李妙,准备抓她个现行,这种背后嚼舌根的,不抓个现行,她是不会承认的。
造谣了好几天的李妙,看着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她说的了,越发的得意起来,时不时的就三五成群的在一起臆想杨姝妹干啥不得了的事情了。
周四的这天中午,李妙旁若无人的和几个别的班的造谣爱好者凑一起大放厥词,很不凑巧的就是杨姝妹在教室里耳朵竖起来听得真真的,这几个造谣爱好者凑在教室门口,时不时的指指坐在教室的杨姝妹,然后几个人就是捂嘴一顿嘲笑加鄙视。
这事叔可忍,婶不可忍,杨姝妹一脸严肃的从座位上站起来,三两步的走到教室门口,一把揪住了李妙的领口:忍你很久了,来~说什么好听的呢,说给我听听~旁边几个造谣爱好者看着杨姝妹这凶狠的模样都有点怕了,偷偷退后想要溜走。
杨姝妹一个眼神瞪过去:站住,谁走我找谁算账去,怎么刚刚还说的热火朝天的,现在就哑巴啦?嗯?李妙涨红了脸,辩解道:我们聊天,关你什么事?杨姝妹冷笑一声:聊天?怎么,对我这么感兴趣怎么不直接来问我,背后说的倒是带劲。
李妙狠狠的挣脱了杨姝妹的手,大声吼道:你能做,我还不能说啦!我又没瞎说!杨姝妹双手抱胸,冷眼看着李妙:我做什么了,你说来我听一听。
李妙舔了舔嘴巴,瞪着眼睛大声说:是你叫我说的,你别后悔!杨姝妹扯了扯嘴角:我倒要看看你是如何胡说八道的。
李妙阴阳怪气的说:哟~你怎么有脸说我胡说八道的,也不知道是谁,周末不回家,在县城里到处溜达,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拉拉扯扯的,谁知道你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这事要是传到你们村里,我看啊,你都没脸活下去了。
杨姝妹强压火气:说的你好像亲眼所见一样,人证物证呢?怎么,你嘴巴一张就说的是真的?我还说是你自己这么干然后诬赖到我头上了呢?李妙指着杨姝妹,不甘示弱的反驳道:你放屁,我才没有,就是你,陈小环可是亲眼看见的。
不信你问她。
杨姝妹瞥了一眼坐在教室里的看热闹的陈小环:陈小环,你来说说,你亲眼看见什么了?瞎说的话,我就要报公安了。
陈小环低着头,咬了咬嘴唇,抬起头,尴尬的笑着:杨姝妹,我可没说你,我就是说了一下上次看到你在县城里溜达的。
别的我可什么都没说。
陈小环赶紧撇清关系,心里暗恨李妙不顶事,交代了多少次,不要说出是她告诉的,这大嘴巴才被人刺了一下就全盘托出了,废物东西。
杨姝妹点点头,看着李妙道:这么说是你在造谣了,你这是污蔑造谣我,这可是诽谤罪啊~走吧~一起去公安局吧~李妙这才慌了,指着陈小环大声喊道说:你不是这样说的,你说她一个人躲躲闪闪的,肯定是干什么不好的事情了,不然何必躲着你,你说,是不是你说的!陈小环连连摆手:你可别瞎说,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了,我就是无意间看见了一眼,顺嘴这么一说,谁知道你想这么多。
你行,我算是认清你了。
李妙红着眼睛看着陈小环。
陈小环低头理也不理李妙。
杨姝妹算是看清了,这背后拱火的人绝对就是这个焉坏焉坏的陈小环,就喜欢背后坑人,这李妙就是个傻的,三番两次被人当枪使。
既然这么喜欢被人当枪使,那就不要怪杨姝妹把她当做杀鸡儆猴的那只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