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午饭

2025-04-01 07:37:48

四五个花生吃完,杨姝妹就去帮忙洗菜。

被周老太撵了出来。

老实灶台下坐着,那里暖和,别瞎折腾,回头再冻着,不还得花钱,钱多烧的啊。

周老太扒拉了两颗大白菜,白了杨姝妹一眼。

我已经好多了,奶奶。

那么多菜,我帮你一起弄,快一点。

这大冬天的也没啥菜可吃,都是大白菜。

这边人在冬天前地窖就会家家户户窖些大白菜留着过完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吃。

虽然没别的菜,但是两棵大白菜也很多了,一颗得两三斤重。

没办法,家里人口多,自己家5口人,爷奶,还有大姑二姑三姑四姑家的孩子。

加起来15口人。

为啥这么多人在周老太家呢!?因为周老太家里离学校近,就旁边走两分钟就到了。

所以大姑家里送来一个闺女,二姑家里送来一儿一女,三姑家里送来四个闺女,四姑家里送来2儿子,就全送周老太这里住了。

家里的房子总共六间,正堂屋,东西厢房,还有进大门靠右的一排三间小屋,一个是厨房,一个是放厨具和粮食的,还有一间住人。

杨姝妹自己一家住在西厢房,一张大床两张小床,父母一张大一点的床,杨姝妹一张小一点的,大哥二哥挤一张床。

周老太和杨老头住在东厢房,带着三个外孙一起住。

六个外孙女住厨房旁边的小间里。

几个姑姑抠得很,送来的时候都说送口粮来的,可最后就送点当季的瓜果蔬菜。

粮食那是没见几颗。

这婆媳矛盾不就来了,连唯一的儿子都气周老太偏心。

周老太这个时候是有点偏心女儿,主要女儿嘴巴甜呀,会哄啊!尤其是二姑杨秀珠,那是又会吹彩虹屁又会吹牛,周老太被一哄就同意了让她把两孩子当她这里读书了。

大姑三姑四姑一看,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呀,都给送来了。

这送都送来了,学校也念上了,总不能不让孩子读书给送回去吧。

周老太好面子,干不出这事。

几个姑姑嫁的也不是本村,都嫁出去了。

最近的是三姑杨秀田,嫁在了唐家灶。

唐家灶也有学校,但是离三姑家里远,大概走路要40分钟。

而且三姑还在追生男娃,送来了四个闺女,家里还有三个小的没念书,没送来。

其实老五也到了念书年龄了,都十岁了,但是脑子反应慢,又听话,三姑就留家里帮忙了,肚子里还怀着一个。

二姑杨秀珠嫁到了张家村,嫁给了姓胡的二姑爷。

她们两口子是属于潇洒型,嘴甜会来事,不爱带娃。

哄住了周老太,走手就把两孩子扔这里了。

逢年过节就来看孩子,带老多好吃的,显得很是爱孩子的感觉。

大姑杨秀珍嫁到了裴家庄,生了一儿一女。

在女儿六个月的时候就扔给了周老太,大姑的女儿裴大华小的时候查出来心脏有点问题,大姑不愿意要。

老裴家也都狠心不要。

周老太舍不得,给带了回来,这一养就养了十几年。

平时情绪起伏不大的话,没啥问题。

四姑杨秀丽嫁到了周边村,她生了两个儿子。

四姑就属于跟风占便宜,家家都送来了,她也就跟着送,能省不少口粮。

爱占便宜都是她们姐妹的通性。

小姑杨秀娟嫁的算是远得,在隔壁县,走路得七八个小时,骑车也得三四个小时。

小姑就生了一个儿子,夫妻俩都疼孩子,小姑父那是大男子主义,不可能把儿子送别人家养。

说起来除了大表姐,大表哥和二表姐比自己大,别的都是弟弟妹妹。

杨姝妹的父亲排行老大,后面周老太连生了五个闺女。

可也没见周老太多疼这唯一的儿子。

上辈子,杨姝妹还老怀疑她爸不是她爷奶亲生的。

就因为她奶奶对他爸爸实在说不上好。

但是吧~周老太对他的大孙子和孙女还不错,杨老头比较喜欢小孙子。

总之是这一大家子,一到吃饭就鸡飞狗跳乌烟瘴气。

他多吃一口啦,我少吃一口啦,他的夹多啦,我夹少啦……都这点子屁事就吵吵闹闹。

没办法,在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为口吃的大打出手的人,大有人在。

周老太到底还是怕给小姝再冻出毛病,没让她帮忙。

只让小姝负责烧锅。

忙忙碌碌大半天,周老太总算炒好了大白菜炖粉条。

又烧了一锅稀饭。

稀饭烧好把大盆的菜炖在上面,周围放了一圈的粗粮馒头。

眼瞅没多久就下工的下工,放学的放学了。

小姝兑了盆热水,给上工回来的父母兄弟擦擦。

哐当一下,篱笆木门被推开的声音。

杨姝妹从锅屋(厨房)出来一看, 爸,回来啦,过来洗洗手,擦把脸。

杨姝妹端了一盆热水从锅屋出来,放到洗脸的木头架子上。

好,丫头今天咋样,头还晕不晕。

杨父杨平远一边洗手一边笑着看了眼杨姝妹。

不晕了,差不多好了,爸,给你干毛巾擦擦手。

杨姝妹递了一条干毛巾过去。

吱呀一声,小木门又被推开了。

杨母走了进来。

黑着脸,憋着嘴。

也不吱声。

妈,过来擦擦汗。

杨姝妹看到母亲赶紧喊了一声。

嗯。

杨母走到杨父旁边洗手。

咋回事,脸塌拉着?杨父擦完手又抹了一把脸。

看着老婆面色不好看,问了一下。

没咋的。

杨母从杨父手里抽过毛巾擦手,擦毛巾就着热水拧巴了一下,擦了擦脸。

没咋的,咋黑着脸,撅着嘴,都能挂油瓶了。

杨父自我感觉良好的开着玩笑。

杨姝妹都替老爸尴尬,没看到老妈都气成啥样了。

还逗她。

杨母白了杨父一眼, 你去问问我的好婆婆不就知道了,到处跟人说我不喜欢丫头,要给丫头弄死,一堆人在那嚼大蛆,打量谁听不到似的。

说着说着还来气了,毛巾一甩。

杨母对着大门口大声道:我自己生的我能不疼,又不是大马路上捡的,有些人就喜欢嚼蛆,说三道四的,自己家丫头都穿的跟个叫花子一样,也没见自己多疼疼。

这一到别人家的事情了,说的那个带劲,不要个B脸,我就嚼你妈么滴大腿,管空事。

噢嚯~估计是哪个爱嚼舌根的人跟周老太在门口拉寡被杨母听到了。

杨姝妹踮起脚尖往篱笆外看了看,果然是八卦之首胡彩芳在和周老太嚓呱。

一瞅胡彩芳那心虚脸,就准没说啥好话。

捣你奶个腿的,我还不能跟人嚓呱啦~周老太骂骂咧咧的插着腰往里走。

胡彩芳看两人这架势要干起来呀,赶紧灰溜溜的悄悄溜走了。

回家干饭去了。

我哪敢说你呀,我就说那些瞎嚼蛆的人。

杨母一脸不满的说。

指桑骂槐的,哪个听不懂啊。

咋滴,说错你啦,闺女都那么大了,还动不动就上手打,说你两句还不行啊……周老太一手叉腰一手点着杨母的方向。

好了,好了,累了半天,回家就不能好好吃顿饭。

杨父惯常手法和稀泥。

妈你也是的~那胡彩芳是个啥人你还不清楚吗?你忘记上个月你还跟她吵过架了?她说你坏话你忘记了?知道了~知道了,我们也没说啥,嚓两句咋了。

吃饭吃饭。

周老太嘟嘟囔囔的去了锅屋盛饭去了。

呼啦一下小院子里涌进来好多人,大哥下工了,二哥表姐表哥表妹表弟们都放学了。

哟~小妹可以起床啦,躺那老多天,动不动晕,怪吓人的,今天不晕啦~老二伸到小姝额头摸了一下。

二哥放学啦……我好了,没事了。

从小跟自己感情就很好的二哥,还是这么关心自己,真好。

表妹,你啥时候去念书啊。

表姐,你好了真好,带我一起玩。

表姐,还有我,晚上放学我们一起去割猪草。

表姐,我力气大,放学我也帮你割猪草。

………………一群兄弟姐妹叽叽喳喳。

杨姝妹笑眯眯的看着她们。

行行行~我们先吃饭~都过来洗把手~杨姝妹催促着大家赶紧洗洗。

不然一会就会传来杨母的狮子吼~大家都一窝蜂的马马虎虎洗了一下手,随便在身上抹两下,就去端碗端菜了。

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大家都是干饭人,累了一早上,老早饿扁了。

呼啦一下~一窝蜂的都去堂屋吃饭了。

人多,所以分两桌。

每桌中间一盆大白菜炖粉条,大人桌得大一点。

杨姝妹一家和爷奶一桌,其他表兄妹一桌。

坐的满满当当的,叽叽喳喳的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