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留几个给贺晏之送去

2025-04-01 07:38:01

啊?储六月还弄明白这个村镇的情况。

你肯定是哪家娶来的新媳妇吧?大妈自问自说:我跟你说呀,咱们这十里八乡,逢单号是赶这个上河集,逢双号是赶下河集。

明个就该赶下河集了。

哦,我知道了。

那我明天就去赶下河集去。

谢谢大妈提醒。

储六月跟人家道谢。

不然她明天指不定还跑来这边呢。

没事没事。

大妈摆摆手。

储六月又回归到做生意上,姑娘,你看五个行不行?那就五个吧。

对方也很干脆。

好。

对方拿着蛋离开后,旁边摆摊的老奶奶就干着急的说道:小姑娘,你怎么不把蛋都卖出去呀?多好的机会呀!老奶奶替她可惜的很。

这做生意,谁不想一下子把东西都卖掉好早点回家?关键是百年都遇不上一个这样的主。

今天被她给遇上了,她还不卖给人家。

老奶奶那是打心底替她着急。

老奶奶,刚刚那位姑娘之前就在我这里买了所有的鸟蛋,这会又折回来,肯定是觉得我的东西好吃,所以才又来买的。

既然我的东西好吃,我当然不愁卖不出去啦。

哎呦,那卖给谁不是给钱呀。

做生意哪有你这样挑买主的?老奶奶不赞成她的做法。

我不是挑买主,我是要把好吃的东西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吃到这么我的独创茶叶蛋。

储六月其实也是在搏一把。

刚刚围观的人特别多,那些人亲眼见她不把东西全部卖出去,肯定都好奇她的东西到底有多好,居然自信到不卖给一个人。

这样一来,就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至少有一些人忍不住想来买个尝尝。

当然,即便不买,大伙肯定也少不了要议论纷纷。

议论,往往也是一种宣传方式。

你们瞧见了没有,就对面那小姑娘,刚刚有人要包圆她的茶叶蛋,她居然不卖,你说她傻不傻?真假的?还有这种人?可不是么,我亲眼看见的。

她还口口声声说她那茶叶蛋味道好,不愁卖不出去。

也不知道她说的真假的?我看八成是真的。

要不她干嘛不一下子都卖掉呀?除非是真傻!可惜我今天没带钱,不然非要去买个尝尝不可。

被你这么一说,我都想去买个尝尝了。

可是我这点钱还得去给孩子买块布做衣裳呢。

没事,她刚刚说了,明个还要去赶下河集,要不明天咱们再去下河集买去。

这个可以。

就在储六月摊位对面的两个中年妇人,一边盯着储六月这边,一边聊着。

街道并不宽,对面也就三米左右,街上叫卖的人不少,但是储六月还是能听到对方刚才的话。

她更加确定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

哪怕剩下的十个蛋卖不出去,也是值的。

但最后,茶叶蛋并没有剩下。

刚刚那位信誓旦旦去给她做宣传的大妈回来了,还给她带来了顾客,一人买了三个茶叶蛋。

还有人想买来着,但是她没有全部卖了。

因为留了四个,她还有其它用处。

小姑娘,你这怎么不全卖了呀?大妈看她那坛子里还有几个蛋,不明白她为什么说卖完了。

大妈,我这几个还有点用处,就不卖了。

要是还有人想买的话,可以明天去下河集去买,或者后天再来这里买也可以。

这么说,你打算天天做这个蛋啊?没错,我以后会一直做这个生意。

那你鸡蛋还买不买?要做茶叶蛋的生意,肯定要买鸡蛋的吧?大妈心里琢磨着。

鸡蛋当然要买了。

您这里多少个?储六月忽然才想起大妈还等卖鸡蛋呢。

我这里三十个。

三十个不多,但是她今天卖鸡蛋的钱,也只够买这些鸡蛋,那我都要了。

不过,我还有点事,带着这些鸡蛋可能不方便。

大妈要是不着急回去的话,可以帮我看一下吗?我可以把钱付了,待会再来拿。

这样吧,我干脆给你送家里去怎么样?只要能把蛋卖了,送一下也无妨,反正挨得近。

那当然是最好了。

储六月开心的道。

你家彩虹村几组的,姓什么?彩虹村二组贺家,我叫六月。

好嘞,那就这么说定了。

我把钱先给您。

不着急,回头我跟你拿就是了。

大妈摆摆手。

这小媳妇说了以后一直做这个生意,那她家的鸡蛋以后就不愁卖不出去了。

这下可算是碰上对家了。

储六月跟大妈说定了之后,正收拾东西准备走。

这时来个了熟人,哟~这不是六月么?你这是忙什么呢?储六月抬头,原来是李婶子和张小红,还有的她不认识。

她笑脸迎人,李婶子,张姐,你们也都赶集呢?可不是。

听说你来集市上做生意,你做的什么生意啊?李婶子是遇到二梅子,从二梅子那听说的,因为好奇储六月做什么生意,可找了半天才找到她。

哦,我卖茶叶蛋。

不过,今天卖完了,不然就能送个给几位尝尝了。

储六月道。

你这里明明还有几个呢。

张小红眼尖的很,朝储六月面前那坛子里一瞄,就看到了里面黑乎乎的蛋。

估计是不想白送给她们吃,故意说卖完了。

这里确实还有几个,刚刚还有几个顾客要买来着;但是这几个是给我家晏之留的,说什么也不能卖。

这不,我刚刚收摊,正准备去看他呢。

储六月这么说,一来是宣传她生意做得好;二来,借着这会人多,让大家伙都知道,她可不是死活不肯嫁给贺晏之,而是对他好得很。

这年头挣钱比登天还难,她能放着有钱不挣,把蛋留着给贺晏之,自然足以表明她对贺晏之的在意。

免得村里人再拿他们的婚事做话题。

李婶子,你不是说贺家新媳妇死活不肯嫁过来,还半夜逃跑的么?怎么转眼人家就对晏之那孩子这般上心了?连钱都不挣了。

说话的人跟李婶子差不多年纪的陈婶子(陈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