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了腊月二十三,因为今年家里过年人多,文秀清早早就让李阿姨开始准备过年的食物,蒸包子,馒头,做豆酱。
光豆酱就做了一大盆子。
顾薇薇抱着莫忘坐在沙发上,看着精神越来越好的文秀清,不停的忙里忙外,对身边的方静说:你们过年放假吗?方静点头说:放假啊,放半个月呢,反正我们厂子效益也不好,仓库里一堆卖不出的东西,放假,还能少磨损机器呢。
顾薇薇咋舌,这国营大厂估计要不了几年就要改革了。
方静看着抱着小胖坐在餐桌边的陆冬城问道:二哥,你知道爱国这两天在干嘛吗?中央首长也没他忙,天天看不到人影。
陆冬城摇头,顾薇薇想了下说道:这快过年了,生意肯定好,很多家里攒了一年的钱,不就这几天花吗?方静撇撇嘴:也不知道挣了多少钱,还不告诉我。
几人在客厅里闲聊的时候,师秀英领着一年轻小伙子进来。
都在家呢,我们想着年前来给你们拜个年,等过年了就不过来了。
师秀英笑着,把胳膊上擓着的一篮子鸡蛋放地上,拽过身边的小伙子说道:林子,过来喊人,这是你二叔,这是二婶,那边那是你三婶。
师秀英给小伙子一一介绍说。
顾薇薇觉得小伙子长得眼熟,眯眼细瞅,这不是火车上遇见的那个小伙子吗。
师秀英介绍完了又跟顾薇薇她们说:这是你们大哥家的儿子,张林。
张林跟着不情不愿的打了招呼,看到顾薇薇抱着孩子时,显然也认出来了,愣了一下,把脸扭到一边。
陆冬城坐在餐桌边,默不作声的扫视着张林,大雪天虽然只是扫了一眼,但主要特征还是记得很清楚,现在细看到脸后,把火车上灵敏的身手联系到一起,突然明白那天他为什么只是耽误了片刻功夫,就没有追上张林,原来这小子练过。
师秀英介绍完,拉着张林到沙发上坐下,张望一圈问道:你妈呢?方静客气的回答:厨房呢,大姨今年来的真早啊。
师秀英也不在意方静的话里有话,起身说:那我去厨房看看,你们和张林都是年轻人,你们一起聊聊啊。
张林坐那,眼神盯着地面也不吱声,他总觉得坐在背后的陆冬城,眼神向是利刃一样,能穿透到他灵魂的深处,吓的他也不敢乱动,陆冬城的厉害,他可是早就听说了。
陆冬城看着张林拘谨的坐在那里,垂下眼皮,显然张林并没有认出那天追他们的人是他,而且现在看张林,暗自思忖,恐怕那天不是普通的打架斗殴那么简单。
文秀清正在厨房跟李阿姨一起包包子,看见师秀英,很是冷情的说了句:你倒是熟门熟路了,门口的哨兵都认识你了吧。
师秀英也不在意,探头看着盆里的馅说:你家包这白菜粉条包子,猪肉放的可真不少,这过年得吃二十斤肉吧。
文秀清也不理她,低头包着包子,师秀英讨了个没趣,干脆的说道:我把大林子带来了,松原什么时候回来,能不能想想办法,把他送到部队上去,这孩子现在在家谁的话都不听,我们想着,把他送到部队上管教管教。
文秀清眉头微蹙,有些不满的说:这都什么时候了,三月新兵都下连队了,哪有这时候送去当兵的。
我们也知道,上次不是来了一次,回去又找不着这小子的人了,这几天好不容易回来了,我就赶紧给拽着来了,这孩子天天野的不回家,我们怕他交上不好的朋友,再变坏了。
师秀英有点难过的说。
这是她的长孙,老话说的好,最疼的就是老儿子,大孙子。
家里最小的儿子和第一个孙子,都是最稀罕的。
现在看着张林天天吊儿郎当的,家里人都犯愁。
文秀清不再吱声,把包好的包子放进笼屉里,准备上锅蒸。
客厅里,张林如坐针毡,也不知道是自己心虚,还是陆冬城真的看穿他了,当陆冬城抱着小胖坐在他对面的单人沙发上时,他就觉得手脚不知道该放哪里。
陆冬城看张林缩手缩脚的样子,满意的开口问道:你多大了?张林赶紧回答:十九,过了年就二十了。
我们是不是在火车上见过?陆冬城明知故问道。
张林有些紧张的说:二叔,二婶,对不起,那次我不知道是你们。
陆冬城似乎很感兴趣的问道:你想当兵吗?张林突然一愣,怎么突然问这个,老实的摇头:二叔,我不想,是我奶他们非逼着我来的,我一点也不想去。
陆冬城点点头,不在说话,而是逗着怀里的小胖,冷峻的外型和怀里软嫩瓷白的小胖一对比,一点也不显得突兀,反而显得无比的和谐。
午饭吃包子喝小米粥,师秀英一直使劲劝张林:林子,再吃一个,你姨奶包的包子可好吃了,快吃,林子,蘸着这个蒜汁吃包子,可好吃了。
一会儿师秀英又说:林子,这盘包子不烫,先吃这个,喝口水,你不是不爱喝小米粥吗,喝水,这水不烫嘴了。
张林倒是很享受的让师秀英给他又递包子,又递水的。
顾薇薇一看,这张林在家,估计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呀。
文秀清给莫忘和小胖蒸了几个南瓜小馒头,香软的馒头里面有些南瓜甜甜的味道,每次撕一下点喂给两个孩子,小胖和莫忘吃的很满足,小胖恨不得自己拿过来啃,双手抱着陆冬城拿馒头的手不肯松开,使劲往自己嘴边喂。
师秀英看了说道:你们吃肉包子,给孩子吃黄馒头,真狠心,都这么大了,把包子嚼嚼喂给孩子啊。
顾薇薇一听又是嚼嚼喂孩子,心里直觉恶心,也不搭理她,继续给怀里的小莫忘喂馒头。
师秀英撇撇嘴说道:我们大林子五个月的时候,我们过年就给喂红烧肉了,啥事没有,孩子不能喂的太娇贵。
第三三零:差别第三三零差别顾薇薇更懒得理师秀英了,这么小的孩子喂红烧肉,那不是作吗,红烧肉那么油腻,孩子的娇嫩的小胃怎么受得了。
文秀清低头吃饭,也不搭理师秀英。
师秀英见都不理自己,又赶紧伺候张林吃包子,喝水,嘴里还不停的说,慢点吃,别噎着了。
顾薇薇觉得这个奶奶简直是太伺候皇上啊。
吃了饭,张林死活要走,在多留一分钟,他都要崩溃了的感觉。
师秀英无奈,只能跟着回去。
方静啧啧道:这大姨把孙子惯的,连我家乐乐都不如,乐乐都会自己吃饭。
顾薇薇扑哧乐了,笑着说:乐乐在姥姥家住好几天了,今天不接回来过小年吗?方静看了眼文秀清说:妈,今天小年,我一会回我妈那边,晚上就不回来了。
文秀清坐在沙发上抱着莫忘,想了想想说:今天蒸的包子,还有做的豆酱,一会儿你带一些回去吧。
方静点点头,其实这几年,文秀清在亲家往家的礼节,都很重视,每次年节里该送什么礼,也都会准备,就是脾气古怪,经常莫名其妙的发火,常常办了好事,也没人领情。
方静也是个没心没肺的主,不记仇,现在见文秀清脾气改了不少,也高兴,毕竟还要一起过日子的,谁家愿意天天吵吵闹闹的啊。
陆家现在气氛越来越好,陆瑞雪和陈大军却越来越糟糕。
陆爱国给的五千块钱,两人胡吃海塞的,还一人买了块海鸥手表,手里的钱也越来越少。
陆瑞雪靠在被窝里,不满的说:以后花钱能不能别当冤大头啊,凭啥每次和你发小出去吃饭,都是你掏钱,咱家有多少钱,经得起这么造啊。
陈大军不耐烦的说道:天天唠叨,你烦不烦啊,再说我这不是为以后铺路吗?陆瑞雪撇嘴道:可别被你那些狐朋狗友再骗了,反正手里钱也不多了,咱们还是省着点花吧,再有七个月,孩子就该出生了,到时候花钱的地方多着呢,你别不当回事啊。
知道了,知道了。
陈大军敷衍的说。
陆瑞雪看着陈大军不耐烦的样子,有些委屈,以前三哥从来不会这么对她的,就算一天老拿话损她,但是却从不缺她吃穿。
想着想着,陆瑞雪搁被窝里抹着眼泪。
陈大军见了,心里更不耐烦了:快过年了,你别搁这嚎丧啊,烦不烦啊。
陆瑞雪一听,一下坐直身子,瞪着眼说:陈大军,你胆肥了,敢这么说话。
陈大军也是惯坏的二流子,见陆瑞雪这样,哼了一声说道:我现在可不怕你,你娘家哥哥们都不给你撑腰了,我看你能有多硬气。
陈大军,你太混蛋了,要不是你天天你装可怜求我,我能那么跟我家里闹吗?我三哥能不认我吗?陆瑞雪指着陈大军,气愤的骂道。
行了,收起你的泼妇样,也不嫌难看,有本事你回你们陆家撒泼去。
陈大军一句话,戳的陆瑞雪立马蔫了,自从那次闹过后,三哥送来五千块钱,她再也没有回去过,她也想回去,可是心底最后那点小骄傲,让她不肯低头。
而且她始终不相信,一直事事让着她的三哥,说不要她就不要她了,原以为,她这次闹过后,还像以前一样,三哥会妥协的,过几天又会来主动接她回去,可是这次,陆爱国再也没有出现过,她心里一下没底了。
陆瑞雪坐在床上抹了会眼泪,起身穿衣服,围好围巾,准备出门。
这大冷天,你又去哪?能不能不作了?陈大军脸上不好看的瞪着陆瑞雪。
陆瑞雪吸吸鼻子说:我回家,我让你看看,我家人还要不要我了。
说着摔门出去。
陆瑞雪眼泪汪汪的走到家属院大门口时,就见陆爱国戴着大帽子,骑着自行车回来。
陆瑞雪眼泪一下扑簌簌的掉下来,看着陆爱国,期期艾艾的喊了声:三哥。
陆爱国看着陆瑞雪这样,心里也难受,下了车子,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的扫了一眼陆瑞雪,淡淡的问:你回来干嘛?陆瑞雪咧嘴哭起来,跟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哭着说:三哥,你真的不管我了吗?陆爱国看着妹妹这个样子,忍不住摇头笑了:陆瑞雪,我不敢管啊,我真是怕了你们两口子,你要是没事,我就先回家了。
哥,陈大军欺负我,你也不管了吗?陆瑞雪不甘心的说。
陆爱国冷冷的看了她一眼,硬下心肠说道:这都是你选的啊,当时你可是说了,吃糠咽菜,你也愿意跟着陈大军,现在哭什么?说完,推着自行车往院里走去。
陆瑞雪一见陆爱国是真的不管了,哭着说:三哥,我错了还不行吗?你以前都能原谅我,为什么这次不行啊。
陆爱国停下脚步,回头看着陆瑞雪,轻轻的开口说道:陆瑞雪,亲情也是需要维护的,不是你想怎么糟蹋就怎么糟蹋,完事后,你说句对不起,我们还能像没事人一样。
可惜我心脏没那么强大,以后你好好过日子吧,别天天犯浑。
说完骑着自行车就往家赶,对这个妹妹,他是真的太失望了。
陆瑞雪站原地哭了会,想回家,可是又不敢,犹豫了会儿,还是掉头回来自己的家。
陆爱国脸色不好的进门,就文秀清在客厅织毛衣,看着陆爱国进屋说道:方静回娘家了,你一会儿也过去吧。
不用,我们说好了,她和乐乐在那边过小年,我在家过小年。
说完,往沙发上一歪。
陆冬城听到楼下有动静,也下楼来,看见陆爱国心事重重的样子,问道:这是怎么了?没事,刚在门口看见瑞瑞了,有些烦。
陆爱国烦躁的耙耙头发说。
陆冬城也猜出怎么回事,不再提这茬,换了个话题说:明天你有事吗?陆爱国想想说:没事啊,有什么事吗?那你明天和我出去办点事吧。
陆冬城说道。
可以,去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