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得宝5

2025-04-01 07:54:06

这种藤箱以前简儿也有过一个,和这个大小款式差不多,还是以前简儿在外面租房时,前任房客留下的,房东没扔,简儿来租房时就转手给她用了。

别看这玩意看着不咋滴,可是用来放东西还是不错的,结实耐用,而且十分轻巧,移动方便,用来放衣服或者书报都是一个好选择。

可是两个几乎相同的箱子重量不一样,这个明显要重了不少,简儿将箱子抱起轻轻摇了摇,嗯?箱子的重心不对!为了检验一下自己的感觉是否出了问题,简儿用一只手托住了箱底的中心位置,然后将它举起,果然箱子开始向一边倾斜并开始向下滑,吓得简儿连忙伸出另一只手扶住。

丫头,你干什么呢?回头正看到简儿一副搞笑模样的宋老爷子无语。

露出一个傻笑,简儿抱住箱子就往屋里走。

看着简儿手中那个脏兮兮的箱子,老爷子忍不住开口:丫头,没事你收这破烂儿干嘛?这玩意又没有收藏价值,上下打量了一下简儿,打趣道,你不会想将这破烂拿回当柴烧吧!烧?等会我挖出宝来了您老别锤胸口!宝?如果这话是别人说了宋老爷子可能还不当一回事,毕竟这东西过过他的眼,价值几何他心里有数得很,这根本就是一破烂,收着还嫌占地儿的货。

但这话从简儿口中说出来老爷子就留了几分心,毕竟佛珠的例子还摆在眼前呢。

接过简儿手中的箱子,上下打量了一下,左摸摸右探探,没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啊!将疑惑的眼神投向了简儿:好了,丫头,快别卖关子了。

到底哪有宝,快说说!您仔细看了!简儿也没回答,只是简单地以手做尺子比了比箱子的高,顶到底的高,最后再用根手指比了比箱子的厚度,这回不用简说,宋老爷子一看她这一系列的动作立马反应了过来。

底有夹层!四个字从老爷子的嘴里脱口而出,两眼放光,面露红光,宋老爷子感觉自己的心跳在加快,结合之前那中年男了的话,这个被藏得这么隐蔽的东西,据说是家传老本的物件,说不定那些书只是个障眼法,真正的宝就在这里呢。

宋爷爷,借把刀子。

好,你小心着点,千万小心别弄坏了里面的东西。

宋老爷子递过刀子的同时忍不住再三嘱咐。

放心,会的!拿着刀子小心地将轻的那边的底板慢慢地割开,别看这藤箱看着老旧,可这韧性还真不错,简儿割了半天好不容易才将地慢慢割开。

拆开内底板,一些碎藤草就出现在了两人的眼帘。

不会是里面都夹的破草吧。

没在里面发现有宝的简儿郁闷极了,真是的,白开心一场,有点赌气似地一把抓起了底下的那些藤草,疑?这是什么?原来藤草中夹着一个个包裹严实的小方块。

简儿正要伸手出拿,一双白色的手套出现在了她的眼前:丫头,戴上手套再说。

脸一红,自己居然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还好卢宗不在身边,不然非得被他收拾不可。

与宋老爷子合力将面上铺着的藤草全部拿走,在藤草的掩饰下,有半边箱子内整齐码放着被油子层层包裹着的方块,因为中间有藤草做缓冲,所以无论怎么晃,这些方块都不会撞到一起发出任何声音。

将这些方块全部拿出,整齐摆放在桌面。

宋爷爷,你猜猜,这里面会是什么?望着包裹严实的小方块,简儿开口问道。

难说!宋老爷子一脸严肃,仔细打量了一下,看这收藏的小心程度,又做了如此多的掩饰,说不定应了简丫头之前的话,这里‘有宝’着呢,丫头你来,打开看看。

深呼吸一下,简儿伸出了手。

*******当所有的小方块都打开时并整齐排列在一起时,宋老爷子跟简儿都忍不住抽了口凉气。

原来这些小方块除了最上的油纸外,里面还用细棉布仔细里三层外三层地细细包好,最里面则是一个精致的小盒,再打小盒子,每个盒子里放的都是同一样东西——古墨!真的假的?当老爷子的目光看到盒子里装着的墨锭时,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眼,怀疑自己是不是眼花,紫玉光!居然是紫玉光!老爷子,真是紫玉光?简儿也探过了头。

紫玉光,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之定曹素功所制,在康熙南巡时进献于御前,得到康熙皇帝的赞赏,御赐紫玉光之名。

宋老爷子轻轻拿起一块墨锭,反复摩挲观察,轻轻敲打,然后放到鼻子下轻嗅,终于确定地说:这正是曹素功所制的‘紫玉光’没错。

丫头你看,这块墨锭不单有古墨的色泽纯黑,色感厚实,而且这自身带着古朴的馨香之气。

你再细看它的质地,坚如玉石,表面丝丝起发理,显示浑厚气魄,颜色黑而带紫,手掂沉重……,‘紫玉光’,没想到我居然能一定看到这么多块……说到这里,老爷子兴奋得声音都有些发抖了。

宋爷爷,你快看这一块!简儿打开最后一个盒子,忍不住惊叫起来。

当宋老爷子看清楚简儿手中盒子里装着的墨锭时,再也控制不住了,捂着自己的胸口直喘粗气!他只觉得自己有心脏快要受不了了!这一天见过的东西实在是超出了他的想像!看到老爷子这副样子,吓得简儿急忙将手中盒子放桌面上一放,扶着老爷子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伸手帮老爷着顺着气。

半晌,宋老爷子终于缓了过来。

丫头,将你刚才拿的墨锭再过来我仔细看看!气终于顺了下来的宋老爷子第一时间就迫不及待地先问墨。

您没事吧!简儿有点迟疑,刚才老爷子的样子吓到她了。

没事,你不给我看我才会有事呢!见简儿没反应,老爷子着急地推了下简儿,催她赶紧动作快。

简儿无奈,只好顺了老爷子的意。

在黄色绸布的包裹下,一块长方形,通体漆黑的墨锭就呈现了出来。

墨锭的一面,上端是两条描金的蟠龙,蟠龙张牙舞爪,显得气势非凡!在两条龙的中间,是御墨两个漆金文字,彰显其华贵之气。

在龙尾的下端,则是一方漆红篆字钤。

老爷子颤抖着手掏出放在自己上衣口袋中的高倍放大镜,仔细看了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老爷子的神色也变得越来越严肃,最后,他终于放下手的放大镜,再将盒子轻轻放回桌上,闭上了眼:丫头,你知道这是什么墨吗?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应该是‘李廷墨’。

简儿答道。

点了点头,宋老爷子继续问道:你对此墨可有了解?算是知道一些吧。

简儿道,其实她对这种墨感兴趣还是因为卢宗,卢宗在给简儿讲解时提到过此墨,言辞之间对李廷墨非常欣赏,称之为文房佳品,要知道卢宗那眼光可高,这称赞的话难得从他口中说出,连他都说好的东西简儿可就好奇了。

为此她还特意翻了不少资料,所以对李廷墨简儿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李廷珪原姓奚,五代时南唐易水(今河北易县)人,李后主对奚氏所制的墨极为欣赏,赐姓李氏。

唐朝末年,社会动乱,李廷珪随父李超携家至安徽歙州(今歙县)居住。

父子以造墨为生,李家造墨松烟轻、胶质好、调料匀、锤捣细,据说存放五六十年后,仍其坚如玉,其纹如犀。

李廷珪造墨技术尤高,选料精良,墨用藤黄、珍珠、巴豆、麝香、松烟等制成,具有紧如玉、纹如犀、不损伤砚台等特点,工艺远近闻名。

所造墨其坚利可削木,有人曾用它来抄写《华严经》一部半,才研磨下去一寸。

而且这墨存放数百年,研磨时尚有龙脑气。

宋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品。

南唐皇帝常用李家墨赏赐功臣,宋太祖以后,凡皇帝写诏书,都用廷珪墨。

每年徽州要向朝廷进贡1000斤墨。

由于统治者的垄断,市上很难买到李氏父子所造的墨,宣和年间,竟出现黄金可得,李氏之墨不可得的奇缺现象。

庆历年间,一枚廷珪墨,卖到一万钱。

宋代诗人晁冲之《古墨歌》中有句赞誉李墨:老儒偶得实天幸,千金更买无由逢。

到了明清时期,李墨更是成为稀世珍宝了。

乾隆素来酷爱书法,对李墨更是视为至宝,尤其是他品味墨体上浓云状的纹饰时,感到仿佛就像春雨绵绵一样。

事逢凑巧,在他得到李墨的同时,京郊地区真的喜降春雨,接着又陆续收到山东、陕西、河南等地降雨的奏报,于是异常高兴,认为李墨是个吉祥之兆,对存放李墨的书房亲笔御书墨云室匾额。

此外,他还邀请王公大臣同来观赏古墨,一起赋诗作文。

如此一来,李墨的身价就更高了。

而且这块墨乾隆皇帝一直没舍得用,所以才得以保留到现在。

如今这块墨就保存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

这也是世界上公认的唯一的一枚真品李廷墨。

点点头,宋老爷子对简儿的所说表示非常满意,忽然,老爷子正了正颜色,对简儿道:丫头,老头子有一件事要厚颜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