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向暖被这个称呼一下给惊醒了,随之,有种不知名的情绪像泡泡糖一样在心里化开。
她如实道:虽然缝了针,但伤口不深,只要不感染问题不大。
孟芳这时才找回理智,眨巴着眼睛把眼泪憋了回去。
那,敢情我这骨头汤白熬了?一屋的人都笑起来。
孟响看着向暖眼下的淤青,心疼道:晚上还要上班,你回去休息吧。
再说,这么多人在,她会不自在。
孟芳也说:是呀,有我们在这里你放心,快回去休息。
她本来昨晚就要来,是蒋臣在电话里告诉她不需要,来了反而误事儿。
看这样子,是成了?向暖也确实觉得尴尬,她对这种关系的建立是陌生且恐惧的,只是懂得隐藏而已。
想必孟响也是想到这一层,所以主动替她解围吧。
向暖眼眸有些温热,走到床边,碰了碰孟响的手,红着脸说:那你听医生的,先别下床,我睡醒了给你送饭。
不用。
钱程立即道:你好好休息,饭我来做,你到点过来一起吃,吃了直接去上班。
钱乐乐眼睛亮晶晶的,是呀嫂子,我爸可会做饭了,你放心交给他。
向暖脸更红了。
他们都一起生活十来年了,她有什么可不放心的。
那我先走了。
钱乐乐殷勤地将她送到电梯门口,眼睛就没离开过她,嫂子,你真好看。
向暖很少被人这样直球夸,用尽洪荒之力,才保持住表面的平静。
你也好看。
她说。
钱乐乐捏捏自己的圆脸,丧气道:得了吧嫂子,犯不着说这种违背良心的话。
你知道吗,小时候我和我哥去走亲戚,大人们都会开玩笑说,乐乐呀,你是不是和你哥抢吃的了,瞧你哥瘦的,肉都长你身上去了……你知道我压力多大吗?害得我现在一和我哥吃饭就有负罪感,什么好吃的都得先紧着他。
向暖听得眉头拧起来,正色说:下次再有人这样说,你就怼回去。
啊?钱乐乐一下没反应过来。
她的本意是自嘲调侃自己长得圆,可向暖却听出了她的委屈。
钱乐乐瘪嘴说:都是长辈,真怼了我妈不得削死我!那也要让他们知道你的底线,我不认为这种话是玩笑,起码你当真了,并给你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阴影。
向暖深恶痛绝:这种‘玩笑式逗娃’真的害人不浅,你知道吗,我们曾做过相关课题,从中了解到许多案例。
一个爸爸带三岁儿子回老家参加同学会,席间,叔叔们逗小朋友,要教他像个男人一样喝酒,结果孩子因酒精中毒而身亡。
有个小女孩儿,因为邻居每天逗她说,你爸爸妈妈生了弟弟后就不要你了,恐惧之下,小女孩将几个月大的弟弟推进了水塘里……在心理学中,存在一种心理暗示,称为‘权威暗示效应’。
这种效应意味着,如果说话人有一定的威信度,那么他的言论则会让后人下意识地信任。
大人假装想吃孩子手里的饼干,如果他们不想给,大人会说‘你这孩子真小气’,愿意给之后,大人又会说‘我不想吃,我逗你呢’!这种玩笑会让他们陷入纠结,无缘无故被贴上吝啬的标签,这难免会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委屈也无处宣泄。
大人的笑话之所以被孩子相信是真的,是因为大人在小朋友眼中就是权威的代表。
所以成年人的玩笑会给他们带去困扰。
这些笑话会让孩子变得谨慎,甚至产生自我怀疑,逐渐丧失自信。
所以,真的不要小瞧了一个‘玩笑’的威力。
见钱乐乐目瞪口呆,向暖意识自己过激了些,软声道:对不起,因为我小时候也经常被‘开玩笑’,所以有点激动。
钱乐乐摇摇头,眼睛里水汪汪的一片,嫂子,你好厉害呀!我好喜欢你,你放心,以后我赚钱给你买包包,你和我哥要是吵架,我绝对站你这边!以后我嫁人了也不会啃娘家,我还会把婆家的好东西弄回来给你。
少女天真的话,把向暖给逗笑了。
我谢谢你,我也喜欢你。
钱乐乐伸出小手指,那我们拉勾,以后就是好朋友了。
好。
向暖勾着她手指,内心某处像是被什么东西给填满,使得那些摇晃不安的情绪都跟着静止。
她好羡慕孟响。
也好喜欢姑姑一家,因为他们,她好像又多喜欢了孟响一些呢。
病房里,向暖一走,孟芳就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怎么样?有进展吗?孟响神秘一笑:进展大大地!钱程都跟着眼睛一亮:答应你了?孟响眼珠子转一圈,得意又张扬,一字一句道:老姑,姑父,我有女!朋!友!啦!啊哈哈哈,太好了!钱程大笑。
孟芳更是高兴地跳起来:太好了太好了!孟响看着他们,心里特别满足。
他的人生是有缺失,但姑姑一家从来没让他痛过。
他们小心保护着他的伤口,用爱一点点地填补他心里的空缺。
现在又加一个向暖,圆满得让他觉得不真实。
突然,就好想他女朋友了。
钱乐乐这时跑进来,兴奋地在孟芳身上打滚。
啊!!!我有嫂子了,我好开心好开心!钱程笑着打趣她:十家就有九家小姑子和嫂子处不来,你别高兴得太早,要惹你嫂子不高兴,我们只有早点把你嫁出去。
不许胡说!钱乐乐跳起来,奶凶奶凶道:以后,不准你们再开这种玩笑!我不喜欢!钱程愣了下,这孩子,我就开个玩笑……我嫂子说了,让人不舒服的玩笑都不是玩笑!钱乐乐义正辞严:你这样说看似是开玩笑,其实就是在向我传达一个信息,嫂子可能会不喜欢我,会把我赶出去,你觉得我还能和她好好相处吗?钱程:……有这种严重吗?孟芳也愣了下,马上就站女儿这边:乐乐说得对,你胡说八道什么呀!我看小暖就不是那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