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问罪

2025-04-01 08:10:22

谢锦和轩辕曜在上宁玩得风生水起,搅得云家一片天翻地覆,皇城苏家也迎来一场灭顶的灾难。

今日朝堂上气氛格外的压抑。

旁边内侍手捧托盘,弯腰站在龙椅一旁。

端坐龙椅的女皇陛下不发一语,平静地翻看着托盘上的账本,名册和那些信函,站在殿上的大臣们凛然不语,深刻感觉到了此时这股压抑不安的气氛,都沉默不语。

苏尚书。

南曦看完了东西,抬眸看向文臣之列的苏策,朕记得几个月之前,摄政王命你拟一份减免赋税的名单上来,各州各城常年收成不好的,百姓日子过得清苦的,以及一些常年被匪寇骚扰百姓无法享受安稳的,今年都可以得到来自朝廷的恩泽。

突然提到这件已经被搁置了数月时间的旧事,苏策毫无防备,心下骤然生出一阵不祥的预感,却不动声色地低眉道:确有此事。

容毓沉默地坐在一旁,身体漫不经心地靠着扶手,眉眼微敛,看起来一副深沉难测的模样,让人无法猜透他此时心里的想法。

苏尚书呈上来的名单,朕记得摄政王命人驳了回去。

南曦目光落在苏策脸上,可有此事?苏策低头:是。

为什么会被驳回去,苏尚书可知道?苏策硬着头皮道:臣思忖着,可能是——可能是?南曦皱眉,苏尚书遇到问题不想着解决,遇到困惑不急着找人解答,向来只凭着一厢情愿的猜测暗自思忖?苏策心头一沉,扑通跪下来:臣知罪。

苏尚书这样的效率,只怕等清苦之地的百姓全都饿死,赋税还在各地官府的手里。

南曦目光清冷,亦或者苏尚书是觉得,清苦贫寒之地的百姓不值得你重视,关乎百姓生计的事情也可以一拖再拖,完全不放在心上?话音落下,群臣心惊。

殿上的空气仿佛一瞬间变得稀薄了些。

虽责问的是苏策,可女皇陛下这番听似沉静平和的言语,却隐藏着绝对让人不安的锋利气息,让人凛然生寒。

臣……臣知道……不,你并不知道自己罪在何处。

南曦伸手拿过托盘上几封信函,吩咐内侍传下去给他们看,你倒是可以先跟朕解释一下,上宁云氏一族跟你是什么关系?苏尚书常年与上宁云氏家主往来,这么多来往密函可是有人伪造要陷害于你?还是说,上宁富庶之地,在你眼中就是清寒贫苦的标准?苏策脸色刷白,这些日子以来一直笼罩在心头的阴影和不安直到此时,终于有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

摄政王对上宁起了疑,并且已经派人去查了!这就是谢家嫡子谢锦的去向?苏尚书这些年利用职务之便,给云家制造了不少便利吧。

南曦声音淡淡,听说云家地底下光金元宝就装满了二十几箱,苏尚书可知道此事?苏策脸色煞白,巨大的绝望之下,只颓然跪在地上,浑身一阵冰凉。

无力辩驳。

坐在龙椅上的女皇和摄政王,原来早已在不动声色间就把他和云家的关系查了个底朝天,信函在此,地底下的财富也无从隐藏,那么还有什么是他们不知道的?云家内部机关重重,更有毒虫守护,寻常人根本不可能进得去,就算侥幸闯了进去也是有去无回,然而……然而到底是谁,竟有如此神通广大的本事?云家罔顾朝廷律令,私设马场,私养兵马和死士,可视为谋逆;勾结上宁当地官员,利用苏尚书在朝中职务之便,欺上瞒下,把上宁富庶之城变为贫瘠之地,多年来得以减免赋税,贪墨决银两,挪作私用,如此行为乃视为欺君。

南曦目光微扫,声音始终波澜不惊,苏尚书助纣为虐,以权谋私,与云家官商勾结,云家所犯之罪,皆有你一份不可抹灭的功劳。

苏策已经说不出一句话来。

灭顶的绝望袭来,他无法控制地感觉到了死亡气息的来临。

浑身冷得透彻。

来往信函,托盘上还有账本和名册,以及谢锦最近三个月的失踪,云家地宫下财富的暴露……以及坐在龙椅上的这位女皇陛下清冷平静的语气,在在都说明一切已经辩无可辩。

除了认罪,他似乎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陛下明察!户部侍郎韩思林蓦地出列跪下,苏尚书忠心耿耿,一直以来为国为民,忠君之心苍天可鉴,此番定是有人陷害苏尚书,求陛下明察!求摄政王明察!求陛下明察,求摄政王明察!另一人也跪了下来,苏尚书清廉正直,从不——苏策。

南曦没理会两位大臣的求情,目光落在苏策的身上,你可认罪?苏策闭了闭眼:臣认罪。

话音落下,大殿上顿时陷入一片死寂的安静。

臣知罪。

苏策脸色颓废苍白,蓦地叩首,臣罪该万死!求陛下开恩,放过臣的儿女——既然知道罪该万死,又有何资格求朕放过谁?南曦淡问,你在做下这些事情的时候,可曾想过其他人也有儿女?那些本该免赋税的贫苦之地,名额被上宁占去,云家吃得脑满肠肥的时候,可曾想过贫苦之地的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苏策狠狠攥紧了手:陛下也才登基一年有余,东陵以前如何,那都是太上皇的事情。

苏尚书的意思是,朕没资格追究你以前的过错?南曦轻笑,这倒是有趣。

有趣?群臣凛然低头,感觉身上的冷汗已经湿了几重衣衫。

南曦开口:来人!殿外楚红衣领着禁军进入,单膝跪地,听候旨意。

苏策谋逆犯上,即日起剥去所有职位,家产充公,收入刑部大牢待审。

南曦平静地下旨,九族尽数下入大牢,一个不许放过。

臣遵旨!苏策脸色骤变,蓦地抬头,却正对上一双冷峻无情的眸子,血液像是刹那间凝结,寒气一点点从脚底窜上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