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六六热文《重生小千金出世团宠》柳茵茵 风青柏 > 第一三三九章 是谁把儿子都给输出去了

第一三三九章 是谁把儿子都给输出去了

2025-04-01 08:14:39

这混小子,上辈子是猴吧?钱万金仨稍后一点点,也看到了即将登顶的小娃儿,抽着嘴角吐槽。

此时小娃儿已经站在最高的枝桠上,两手叉腰,居高临下,豪情万丈,力拔山兮气盖世——他巴豆就是娘亲说的故事里那个霸王。

项羽最后自刎于乌江畔。

一道清冷声线凉凉传进他耳里。

巴豆,……哎哟喂,巴豆你快下来!你咋爬那么高啊!你要吓死太婆啊!后头柳老婆子远远看到小娃儿露在枝叶中的身影,脸都给吓白了。

太婆,我没事儿,我厉害着呢……巴豆你先下来,快下来!太婆禁不起吓!陈秀兰也急得直推身边男人,快,快去叫阿修把娃儿抱下来。

就是高了点,不碍事,想当年我跟老二也爬过这么高……柳大想说没事,被婆娘一瞪,乖乖去传话。

婆娘家的就是爱瞎担心。

他外孙子他还不了解?那就不是一般的娃儿,再说还有阿修树底下站着呢能出什么事?巴豆啊,你快下来吧,再不下来这里得晕一片啊。

……巴豆的豪情被接二连三打断,一下瘪了,抱着树干怏怏往下滑。

树底下,一群小弟还仰着头,眼巴巴瞅着他,眼里依旧全是崇拜,巴豆好不甘心啊。

就这样下去,多没面子啊?以后他还怎么在小弟们面前立威?看着面前繁盛的槐花,巴豆眼珠子一转,伸手就折了花枝往下扔,太公太婆,我帮你们摘花啊,我不爬树啦,就在这里摘!完了不忘拉下面的大人下水,爹,秦爷爷,二舅舅,金子叔,青莲叔,你们快上来摘花呀!有咱们在,外公跟二叔公就用不着费劲割花枝啦!因为槐树枝丫长得高,想要摘槐花只能用长竹竿绑上镰刀,人在树脚底下举着竹竿长镰费力钩花枝。

要是有人能上树直接摘,确实要省很多力气,而且还不会伤到树枝。

只是往时没人敢这么干,没那本事。

也就这种时候巴豆会乖乖叫你爹,哈哈哈!钱万金对着风青柏嘚瑟两声,脚下一跺,笨重的往树上飞。

姿势不算太好看,三脚猫功夫只能到这程度。

你小时候光顾着吃了吧?爬树的功夫连巴豆都赶不上。

身边一道身影轻飘飘飞上去了,又一道身影轻飘飘飞上去了,以飘逸身姿实力嘲笑某金。

树脚下,红豆看着飞上去的三人,扯了扯安然不动的男子衣袖,爹爹,你不上去吗?不用,这种事情都是下人干的。

爹爹陪你玩。

树上三大一小脸色难看无比,他们为什么会认识这么个不是东西的东西。

走在最后的柳老婆子等人以及其他来摘槐花的村民慢悠悠赶到,有树上几个人帮着折花枝,又快又省力,拿来的长镰完全派不上用场。

有大人护航,柳家长辈也没再叫着让巴豆下来,睁只眼闭只眼算过了。

地上很快就扔了无数花枝。

巴豆,别乱摘,花骨朵不要,花开得太大的也不要,还有小心细枝上的刺。

柳茵茵提着个小竹篮,朝树上娃儿叮嘱了声之后,在红豆跟七七身边蹲下来,跟他们一块把槐花从花枝上捋下来。

娘亲,哥哥好厉害,红豆也能变得跟哥哥一样厉害吗?看着在树上灵活攀爬的哥哥,红豆大眼睛里满是羡慕。

你哥哥那是皮,想学跟他的一样的功夫可以,学他那么贪玩就不要了。

柳茵茵笑道。

那我也去跟亲爷爷学!七七也去!风青柏脸上隐隐发黑,爹爹教你。

不要,爹爹教不好。

红豆拒绝得干脆利落。

风青柏脸色更黑了,柳茵茵则在旁笑得不行。

其实男人一早就开始教红豆学功夫了,但是确确实实,他教不好。

学功夫辛苦,红豆练功的时候眉头一皱,当爹的就心疼了,教不下去,甚至找各种借口让女儿休息。

现在被女儿嫌弃,纯属自找的。

爹爹功夫比秦爷爷厉害。

风青柏准备谆谆善诱。

这个牛皮吹得有点大了。

上回你们两个切磋,是谁把儿子都给输出去了?柳大就蹲在离女儿跟外孙女最近的地方,一听风青柏说话反射性拆台,老二,你还记不记得?柳二,记着呢,赌徒我见多了,下坡村以前赌得输光裤衩的都有,但是那么大方把儿子输出去的,就咱家阿修。

爹,您就不能少拆一回台?风青柏无奈。

我哪有拆台,我是说事实,这也是为了红豆好不是?红豆要真跟着你学功夫,以后就跟小金子一样,三脚猫。

那她要是在外面受了欺负,算谁的责任?无辜躺枪的钱万金,……秦啸也开口了,老夫巅峰时期,真正打起来你未必能赢,你要是能像训练隐卫那样训练红豆,老夫便不插手。

红豆今年四岁了,她需要能力。

风青柏沉默下来。

他知道秦啸是在提点他,对于红豆的训练该提上日程了。

如果他们真的只是普通人家,红豆自然能像寻常女子那样养在深闺即可,可是他们不是。

哪怕他们现在隐世于此,他们也是避免不了日后纷争的。

对于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

身为南陵王的女儿,如果没有一点自保能力,日后红豆受的苦会更多。

现在苦些换日后安稳,还是现在贪安逸换日后艰辛,很简单的选择题。

好一会后,风青柏抿唇,我亲自教。

既然打定了主意,他的女儿,他亲自教导。

秦啸眼底闪过安慰,没有再说话。

红豆像是感觉到了爹爹的决心,也没有再次拒绝,拍着小手笑得一脸灿烂,爹爹,也教七七哦。

风青柏看向蹲在女儿身边乖乖捋槐花的小娃儿,点头,好。

在他应允的时候,小娃儿抬头看了他一眼,黑黝黝的大眼睛隐有波动,然后在风青柏长眸微微眯起时,把手上的槐花一把塞进嘴里。

众人,……七七毛病又犯了!第一三四零章 把那个小胖墩拿下七七,你又乱抓东西吃!要罚打小手手!巴豆眼尖,哪怕在树上,也第一时间看到了七七的动作,小脸很是严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受过罚才能记住教训!哥哥,我来罚!红豆立即举手相应,话毕一手打开七七小手心,一手抓起旁边的槐花花枝,七七,你犯错了,要挨罚,不可以哭,不可以生气。

要是我犯错了,我也是要挨罚的。

这不是欺负你,知不知道?七七呆呆的,看着被另一只小手掰开的掌心,然后慢慢闭上半张的嘴巴,轻抿的唇角隐隐流泻出倔强。

姐姐打了哦,三下。

说罢,红豆手里的花枝便挥了出去。

啪,啪,啪。

三下响声,不多不少。

在三个小娃娃互动的时候,周围大人并没有阻止。

这也是一种教导,同时他们也欣慰娃娃的懂事,于这个年纪,巴豆红豆已经开始有了自律的意识。

打完之后,红豆便朝树上监督的哥哥喊,哥哥,打完啦,七七下次一定不会再犯啦!巴豆噘噘小嘴,真要记得才好。

小身板一扭,继续按着娘亲之前说的挑选能用的槐花。

在众人不注意的时候,红豆把自己小手悄悄握了起来,而七七低头看着自己面前散落的白色小花,很久没有再继续上手去捋。

树脚下,其余人忙得很欢。

有钱万金几个在树上摘,村民们只需要在树下捡就好,快的很,不大会功夫就能捡满一篦子。

在临回家的时候,柳茵茵挑了几朵开的稍大些的槐花放在掌心,低头看蹲在身边的七七,外面生长的东西,很多不能吃,也有很多能吃,七七要是懂得分辨,也能吃到很多好吃的东西哦。

像这槐花,可以这么吃。

说着拿起一朵槐花,将花的根部摘掉后,放在嘴里轻轻一吸,露出满足的笑容。

娘亲,好吃吗?红豆好奇极了,趴在柳茵茵膝头连声问,七七不会说话,却也紧紧瞧着柳茵茵。

你们试试。

摘了两朵花分别递到两娃儿嘴边,让他们吸食,盛开的槐花根部会有一点点花蜜水,很香很甜,怎么样,好不好吃。

花蜜水入口后的味道,让红豆瞪大了眼睛,连连点头,好甜呀,娘亲,这个好好吃!原来槐花可以这么吃!七七你以后要记得啦!七七安静如鸡,只有一张小嘴在砸巴砸巴。

柳茵茵偷偷抿笑,其实七七刚才那样将槐花整个丢进嘴里,也能吃。

只是她不想让他保持这样的坏习惯,所以,还是不要告诉他好了。

反正,小手心都已经打了不是。

小半个时辰,柳老婆子一众打道回府,满载而归。

柳大柳二夫妇,石纤柔千漪柳暮秋等等,包括跟出来伺候皇太后的柳芽,各自都捋了不少槐花,只有皇太后是完全无所事事的,挺着个大肚子纯当出门观光一回。

亏的杏花村村民这些年下来,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强,才保证了一个大肚子的老妇人在槐树脚下转悠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对她以异样的眼光看待。

作为杏花村小萝卜头们的老大,这次巴豆也挣足了面子。

他是小萝卜头里唯一一个上了树帮忙摘花枝的。

回家的时候,一众萝卜头跟在他身后喊着老大好棒,威风十足。

红豆跟七七拉着小手走在最后,看哥哥威风的样子,与有荣焉,小脸上甜笑就没消停过。

唯有七七,这次眼睛没有如平时那般安静又呆滞,走回去的一路上,他都低着头,视线一直停在小女娃儿还带着微红的手指上。

她打他手心的时候,手指挡在了他手心上面。

弟弟脚步越走越慢,拉着觉出吃力了,红豆立即晃了下小娃儿小手,七七,走快点,等会回家姐姐给你喂花蜜。

七七加快了脚步。

巴豆在前头听到了妹妹的话,回头朝七七哈哈大笑,七七是个小吃货,哈哈哈,只有说到吃的,他才听得懂。

看,这不走的快了?比妹妹还快,几乎反过来牵着妹妹走了。

哥哥,太公太婆说能吃是福。

好,能吃是福,咱回家等着吃槐花糕!巴豆小手一挥,把小弟们解散了,急吼吼往家跑。

没吃过槐花糕,没脸说自己是柳家人,今天他要吃一大盘的!这天晌午后,杏花村好多人家宅院里都飘出了槐花香,诱人垂涎欲滴。

柳家大院里快要抢疯了。

钱万金最后被逼得捧碗蹲到了角落,才勉强护住自己那一口吃食。

边吃边恶狠狠瞪着坐在灶房里捧着大盘子大快朵颐的小胖墩,后悔万分。

他钱万金精明了十几年,最后阴沟里翻船,亲手给自己培养出了个劲敌。

吃货对吃货,后台硬者胜。

他以后的日子,开始黯淡无光。

石头,咱赶紧生个女儿吧。

凑到媳妇身边,钱万金可怜兮兮抱怨。

怎么了?不要儿子?石纤柔含笑。

钱万金立即目露狰狞,先要女儿,把那边那个小胖墩拿下!老子看他以后敢不敢不敬岳父!石纤柔把自己碗里最后一块槐花糕塞男人嘴里,安慰,好,先生女儿,你多努力。

一定!男人斗志昂扬。

千漪跟柳芽悄咪咪退避,她们还没成亲呢,听不懂。

……纤柔投胎的时候是不是弄错性别了?这天开始,大院里有了些许的变化。

红豆跟七七的教导正式提上日程。

除了武学方面,学术上的启蒙也一并开启。

本来家里小娃儿到了三岁就能送到书院跟夫子启蒙学习了,但是皇太后思前想后,还是觉得小地方的书院不太靠谱,至少把里面教学的夫子全拎出来,没一个能赶得上秦啸跟风青柏的。

自己家里就有最好的先生,干嘛还要把娃儿送到那么远的镇上去,让自己成天挂念?再说书院的夫子学生众多,也不可能像家里这样,能一对一的教学。

那就出一并在家学了,还能天天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