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护错了主子

2025-04-01 08:18:24

听说昨日夜里,李尚书的小儿子在金凤楼一掷千金,就为了瞧那花魁娘子跳一曲掌上舞,后来……硬是被李尚书派出的侍卫揪了回去,打骂声都传到隔壁我家了,我可听的清清楚楚,打的那叫一个惨哟。

王盈盈夜里得了信,一早便来宋府,直奔婉卿苑,盘上腿,嗑着瓜子,喋喋不休的向宋念婉讲着这几日的所见所闻。

如今的王盈盈,身份地位摆在那,加上爱打听的性子,也算是个行走的人形八卦机。

宋念婉正专心剥着莲子,猛地一抬眼,瞧见她盘着腿讲八卦的架势,脑中竟浮现出农村头戴红花,脸点黑痣的媒婆形象,忍俊不禁。

你好端端的笑什么?王盈盈不明所以,还以为自己的脸沾上了瓜子皮,在脸上好一通乱抹。

我看你说这么多话,大气都不带喘一声,可见身体调养的大好了?宋念婉赶忙岔开话题,若是让她知晓了自己如此编排她,耳边又该听念叨了。

我天天吃进补的汤药,加上日日做瑜伽调养,就算是头母猪,也该学会上树了。

王盈盈叹了口气,遗憾道:想当年,老娘我可是走武打路线的,唉!你这是哪门子比喻?当年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宋念婉头一次见还有人把自儿个比作母猪的,刚要继续嘲笑一番,却被王盈盈出言打断。

你那难缠的嫡母和妹妹有没有找你麻烦?王盈盈的话也正是宋念婉的疑惑之处,她摇摇头。

自那日寿宴过后,宋朗为了让她避风头,只禁了她的足,而听珊儿得的情报,宋韶敏同样闭门不出,胡氏也未曾前来找过麻烦。

风平浪静的吓人。

既是没有找你麻烦,那便是好事,开心一天是一天嘛。

宋念婉瞧着王盈盈满不在意的往嘴里扔着瓜子仁,心中暗暗感叹,做人还是做个天生乐天派好,不用动脑,没有烦恼。

可是我一点也不开心啊!宋念婉长叹一声,躺在榻上翻来覆去,帮我想个出府的办法呗,整日看话儿本看的都快近视眼了,再不出府透透气,我怕要憋死。

困在这个四四方方的深宅大院,还没有手机电脑,这种滋味就像是坐牢一样,着实不好受。

王盈盈见她如此难受,嘴上停了嗑瓜子的功夫,脑筋一动,便有了计策,不如我寻个由头在府里举行个宴会,借此机会把帖子递到你爹手上,他看在我家那老爷子的面儿上,想必也会放你出去的。

由此机缘,便有了两日后,镇远侯大将军府三小姐的赏莲会。

京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那镇远侯将军府的三小姐打小是个病秧子,连出门参加聚会都是个稀罕事,更别说破天荒的在府中举办赏莲会了。

所以,王盈盈的赏莲帖子一经发出,便成了京中世家小姐们炙手可热的稀罕物件。

宋念婉被宋朗解了禁足,准备出发去镇远侯将军府,她哼着曲儿刚踏出婉卿苑的大门,迎面便撞上了隐居多日的宋韶敏。

不必多说,宋韶敏也是要去将军府的。

细看起来,她的脸上少了些许血色,多了几分瘦削,脸颊凹陷进去,可见那日对她的打击不小。

姐姐可好生风光!即便如此,她也不忘出言讽刺一番,由着婢女搀扶着走至宋念婉跟前,狠狠地剜了她一眼,冷哼着:不知这风光还能撑到几时?当心爬的高跌得重。

宋念婉知道她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见她如此郁郁寡欢的模样,更是想气她一气,于是上前握住她的手轻轻拍着,在耳边轻声道:跌不跌就不劳你费心了,毕竟嘛,你连登顶的机会都没有。

你!不出所料,此话一出,宋韶敏只觉气血上涌,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身子一歪,胳膊撑在旁边婢女的怀里。

好巧不巧,那婢女是前个月崔婆子刚从别院庄子里提拔上来,拨到宋韶敏院里伺候的,也是个惯会察言观色的主儿。

她瞧着自儿个主子受气,便想替她把面子给扯回来,自儿个也好在她面前长长脸。

她一边撑着宋韶敏,一边大起胆子向着宋念婉发难,大小姐这话可着实不中听,好歹小姐她也是宋府嫡出之女,无论如何你也比不上的。

嗬……跟我提身份……宋念婉本想一走了之,听见那婢女如此说,便停下脚步回身打量着她。

直至最后,盯得那婢女眼神躲避,局促不安才慢慢走到她面前,捏起她的下巴再次细细打量,见她额头密密麻麻冒了汗珠,才松开她的下巴,不屑道:你一个贱籍,也配跟我提身份?那婢女面对质问无话可说,心中直犯嘀咕。

明明以前在庄子里干活的时候,听旁人说府里真正说了算的是夫人胡氏与二小姐宋韶敏,而那大小姐宋念婉是个软柿子,谁人都可捏一把,她这才想尽办法进了二小姐的院里伺候,怎么如今这大小姐竟如此霸道?即便如此,她仍不死心,认为宋念婉不过是个外厉内荏的主儿偷偷瞅了一眼身边的宋韶敏,见她没有反应,认为是她默许了。

于是她强压着惧意,向宋念婉行了礼,回驳道:奴婢的身份低入尘埃,不值一提,但即便奴婢这等身份,也知道嫡出的身份高于庶出,刚刚大小姐见了二小姐未行礼问安,还出言挑衅,想必是唐姨娘走得早,连最基本的礼数都没人教给大小姐吧。

句句精准踩雷。

宋念婉见她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居然伶牙俐齿至此。

可惜护错了主儿,不然把她收编进来,下次让她去舌战那些世家小姐们,也算是一个奇景。

你叫什么名字?宋念婉的语气毫无波澜。

嗯?那婢女愣了一愣,见宋念婉脸上没有丝毫怒容,但周遭婆子丫鬟们皆噤若寒蝉,她犹豫道:奴婢名叫春芽。

宋念婉点点头,转头吩咐挽春把府内掌管籍书的婆子唤来。

不一会儿的功夫,婆子喘着粗气快步跑来,身后还跟着两名年轻小厮。

虽不知发生了何事,但见这诡异的架势,她一个扑通跪地,恭敬问道:不知大小姐唤老奴前来,有什么吩咐?宋念婉扶起婆子,眼神看向微微发抖的春芽,柔声道:从此以后,宋府没有春芽这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