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4《北宋末年当神棍》作者:雪满林中 > 第三十二章 童贯版的玄幻小说

第三十二章 童贯版的玄幻小说

2025-04-01 09:36:55

多谢各位筒子们的鼓励了……童贯好生凑趣,笑道:官家如此威武,我大宋也只有太祖太宗才比的上!赵佶摇头道:我大宋太祖诚然是英武,可是太宗么……却就不好说了。

他们这一脉,其实都是太宗赵光义的子孙。

也不好意思直接说。

赵光义那厮根本就不会打仗,胡乱指挥了一场北伐之战。

结果害死了杨老令公,和几十万将士,连自家菊花险些都没有保住,差点被一箭给捅穿……赵佶说着兴致勃勃的从马上双手举起一根大铁棒来,指给童贯看,道:这是太祖当年所用盘龙棍,看到没有上面还有手指印……却是当年被太祖硬生生的捏出来的!童贯咋舌道:太祖果然天生神力,是圣祖派下来开创大宋江山的人物!说起这个,赵佶兴致更高,笑道:是啊,祖宗创业艰难啊!民间不是说,我家太祖,一条盘龙棍,打下天下八百军州么?你说朕御驾亲征,能不能扫平西夏去?童贯顿时吓了一大跳,可不管胡乱接口。

他这位风流官家,生性可真跳脱的很。

搞不好捧他两句,赵佶兴致一来,非要御驾亲征,那可就完蛋了……童贯赶紧笑道:区区一个西夏,哪里值得官家动手。

有尚父在,挥手之间,那西夏百万大军,立时就会变成齑粉!这么一说,赵佶兴致果然立刻转移,好奇问道:我听军中报捷,说是尚父亲自上阵杀敌,召唤天雷怒火,轰的西夏大军灰飞烟灭,也不知道真的假的?童贯赶紧道:真的,自然是真的。

比十足真金还要真。

官家说我渭州一战,我虽然没有亲眼看见。

但是却也听说了,当时我跟随主将王厚,攻打青唐吐蕃。

渭州城中,兵力都被调走城中除了老百姓之外,再无一兵一卒了……当时,尚父还在崆峒山之中修建问道宫。

闻听西夏人打入渭州,满城百姓恐惧逃命,就直接对百姓说道:你们不用怕,便是西夏人有百万大军来,我一挥手,也让他们灰灰了去……这童贯估计是没事就在东京城的瓦子里面听说书,把文飞在渭州的战绩讲的抑扬顿挫,生生夸大了十几倍。

便是来袭的敌人,也变成了两三万……却说,尚父披头散发,脚踩七星,踏罡步斗,嘴里念念有词:有请烽火天君下凡……就有天兵天将从空中现出身来,顿时间就有金光万道……这就变成玄幻小说了,赵佶听的入迷。

林灵素也在一边嘴角艰难的抽动了半天,却听赵佶回过来问道:林先生,这就是你们神霄派的雷法么?果然能招御神将……林灵素肚子里暗自吐糟这个童贯编的也太离谱了,便算是请来神将,也不敢挡在大军之前。

要自然大军之中,铁血阳刚,煞气何等厉害。

再厉害的鬼神被那等气息一冲,也要玩完。

不过赵佶问起,林灵素自然不能垮自己家的台子,微笑说道:贫道却没有这个本事。

不过我家师弟,是天生神人,在天庭之中地位就是极高。

说不定有这等本事吧?赵佶一听,也是啊。

林灵素和王文卿,陈泥丸几个虽然也是道法高人,但是想来也是不如文飞这个尚父的……就又转头去听那童贯说书。

赵佶和林灵素一说话,童贯就住口不讲。

绞尽脑汁,怎么把这书编的更加精彩。

这么稍一耽搁,再说的时候,就更加流畅玄幻了:官家也知道,那些西夏人信奉的都是佛教。

这时候看见尚父请出漫天神将,那西夏军中也不示弱,就有那一个国师出阵。

口中念着呜呜啦啦的咒语。

召唤出许多的佛门护法珈蓝来,双方一言不合,在天上就打了起来……结果如何?定然是我神将打赢了!赵佶兴奋的道:我早说过,道教是我大宋的护法教派,那些秃驴却是西夏辽国的护法。

看来尚父说的果真不错,佛教都是域外神魔传入中土,乱我中华道统,抢我华夏气运来的!童贯赔笑道:官家说的再是也没有了,漫天神将和珈蓝打的正热闹的时候。

尚父忽然叫了一声,看你们这边打个不停,到底要打到什么时候?还是看我的吧!赵佶听得津津有味,很多时候,人们就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哪怕这些东西自己明知道太过夸张了也一样。

人性往往就是这般微妙!一个人听的津津有味,一个说的更是妙趣横生。

这般故事,足足讲了两个多时辰,从渭州之战之后,又讲到了巴金城之战。

什么尚父说,我睡一觉起来,如果你们还没有破城,我就自己上云云,结果诸位将士一听,哪能让尚父亲自出马?一个个奋勇争先,结果尚父一觉还没有睡醒,就打下了巴金城。

接着又是邈川城之战,尚父如何如何大显神威了。

林灵素听的好没意思,差点都忍不住大哈欠了,也只有他清楚童贯这货满口都是胡言。

莫说文飞没有那般道法修为,就算真有这么厉害的道法修为,就算是成了地仙哪有如何?法不可以制众,术不可以施之于贵宗!再厉害的道法,到了千军万马的战场上,也是白搭……要不然这世界上,不是早让和尚道士主宰了天下,哪里还有普通人什么事?便是蔡京,本来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只是见识过几次文飞的手段之后,原本几十年形成下来的很牢固的世界观,已经被打穿了几个口子。

如今听起来,却也半信半疑了!好不容易,等到童贯说完评书。

赵佶今日心情大好,笑道:童大伴千里迢迢从湟州赶回来辛苦,还没有休息,就给我讲了这么久的‘故事’。

蔡相公,林先生,今天午膳就在这里吃吧!特意把那‘故事’二字的音,重重咬了一下。

却是点醒诸人,我是喜欢听这故事。

可我也不是傻瓜,什么都相信的。

童贯嘻嘻一笑,也不在意。

他是最了解赵佶这种多疑性格的了。

最爱使的就是法家之术,往往喜欢用小手段,保持自己高深莫测之态。

让臣下们不敢小觑,随意糊弄了……几个人都是赵佶亲信之人,也不是第一次陪着赵佶吃御膳了。

个个含笑答应,蔡京凑趣道:不知道多少人,几辈子的福气都换不来和官家一起吃饭的荣幸!赵佶哈哈一笑道:只要你们莫要嫌难吃就好。

今日宫中居然送来了一条五六斤的黄河鲤鱼,咱们今天可有口福了。

正好可以做鲤鱼炙吃!这时候全真教还没有兴起,道教也没有吃素和不准娶妻的戒律。

是以林灵素也毫无所谓。

反而笑道:官家御膳大是一绝,口味清淡素雅,最是适合养生了。

我那师弟什么都好,却偏偏喜欢那浓油重炒的炒菜,却是让我不解!赵佶哈哈大笑:其实尚父和朕一般,都是喜欢吃炒菜的。

那清淡口味,虽然固然是适合养生,却没有那般浓烈滋味了!等一下,专门让御厨给林先生还有蔡相公做几道清淡菜色。

童大伴,想来你在军中,也是脾胃也应该喜欢大鱼大肉的了……童贯黑黑的脸色,显出一抹受宠若惊的神色来,恰到好处,让赵佶看了更是满意。

却道:我在那军中,那可是有什么吃什么?哪里敢挑嘴了?王帅有着古之名将风范,从来和士兵同甘共苦。

士兵吃什么,他就吃什么的……赵佶听了这话,眉头就微微一挑,心中的一根警弦就被敏感的拨动了。

赵家历来疑忌那些得军心的将领,搞出一些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把戏出来。

就是为了防止武将造反。

如今听到王厚居然和士兵同甘共苦,那不就是说很得军心了?一下子就让赵佶警惕起来。

蔡京冷笑,看来这童贯当真是不敢寂寞了。

这监军当够了,莫非又想去当主将不成?一个没卵子的太监,也想当军中主将么?忽然笑道:对了,童大官,刚才你在路上,不是说尚父写了奏折要递给官家么?童贯笑道:有些烦心事,原本看官家心情这般好,还想晚一点再递给官家看的!赵佶听了,感兴趣的道:尚父还有什么烦心事给朕提的?童贯嘿嘿一笑:还不就是那个不知死活的冯澥!尚父说了,我们在前方打仗,后面那等鸟人在后方拖后腿,着实让人气恼。

请求官家把那厮直接流放到雷州去……赵佶听了哈哈大笑,道:不错,不错。

还是尚父说的有道理,那就把那厮给发配到雷州去吧!三言两语,就决定了可怜的冯澥的命运。

还有,尚父要追究当年弃河湟之地的责任……童贯接着道。

蔡京忽然插口:尚父最瞧不起那些人,以前在我家中宴饮之时,还说过,那等抛弃土地者,死后都会被打入地狱。

当初林先生也在,还记得吧?说着得意的看了林灵素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