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害的他赵佶差点下罪己诏,在天下人面前脸面丢尽不说。
而且这些神灵,居然和太子谋逆一案,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
这就是更不能忍了!李邦彦见了,赶紧的落井下石,道:官家对于韩家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想不到韩家居然还敢插手太子谋逆的案件之中。
难道他们还想效法韩琦,再扶保一个天子登基么?这话说的可真是诛心之极了,偏偏勾动赵佶心中那根隐藏极深的逆鳞。
赖布衣这货不愧是赵佶的好基友,对于赵佶的性子可真是了解之极。
一句话说的赵佶怒发冲冠,心中再无半点犹豫。
把自己的玉玺给盖了上去,然后递给李邦彦道:士美,就麻烦你跑一趟了!李邦彦顿时心花怒放,麻烦算什么。
这可是最好的向尚父靠拢的机会啊!而且,而且,这天下间难道还有比韩家更有钱的么?他连忙道:不辛苦,不辛苦。
能为官家排忧解难,那是我的荣幸!很快的一小队禁军,就带着朝廷诏令,赶赴相州。
刚刚出了城门口,就见一队禁军,还有几个道士在等着。
见到他们这一队人马,就有着一个布衣书生,走了过来,长揖为礼:可是朝廷去往相州的天使?某是尚父府之中的幕僚赖国。
特奉尚父之命,前去帮忙的。
李邦彦吃了一惊,既然是尚父府的幕僚。
李邦彦自然不敢怠慢了:下官是中书舍人李士美,有赖兄相助那就是再好不过了!双方寒暄几句,都知道事情要紧。
也没多说,却见赖国指着一辆豪华的四轮马车说道:尚父知道,李舍人远道传旨辛苦。
特送来一辆马车代步!李邦彦顿时惊喜交加。
中书舍人的位置虽然重要,但是论起官位来并不是太高。
他虽然和赵佶两个是好基友,但是赵佶也不可能直接就提他李邦彦到高位。
因此这个时候的李邦彦还不是日后的浪子宰相,眼皮子还浅的很。
见到这辆马车之后,几乎感动的热泪盈眶,道:尚父对我天恩地厚,下官当真感激涕零……至于多少是真心,多少是演戏,反正这时候的赖布衣也没有本事看穿。
不过说起来,这时候这四轮马车虽然在大宋已经不是稀罕物了,但是出自尚父府的东西,那么别说是马车了,便是一张纸传出去。
那都是天上仙人所用,人家凡人所无的好东西。
原本中国自古以来,所用的马车也都是两轮的马车。
便是皇帝的大驾玉辂,造的那么华丽漂亮,也还是两轮。
一直没有西方那般造出四轮马车来。
自从文飞给赵佶造出四轮马车之后,在东京城之中招摇过市。
大宋也不乏能工巧匠,居然设计出了大宋时代的四轮马车。
于是四轮马车以极快的速度,淘汰了两轮马车。
到了现在,几乎有钱人家。
都换上了四轮马车。
宽敞舒服,减震效果也要比两轮马车好的太多。
李邦彦身为天子近臣,赵佶的好基友,自然不可能没有四轮马车坐。
比如他现在出城,坐的就是这么一辆车子。
但是,大宋的能工巧匠再厉害,能够做出橡胶轮胎么?能够做出弹簧减震么?很多人以为,古代有什么好东西,现代不可能造的出来。
这其实就是被那些三流小报故意混淆概念所误导。
只能说是,现代人想不到古代人是用什么古代条件下的工艺造出。
而不是用现代工艺造不出来……就比如北宋官窑瓷器,现在东莞或者景德镇,几块钱的瓷器都不会比那差了。
再比如那坑爹的玛雅水晶骷髅,义乌小商品市场到处都有的卖……工艺材料的限制,是两个时空最大的区别了!现代所造出的四轮马车的效果,远远要比北宋时代舒服的多了。
这一路上,谁也都没有敢耽误时间。
好在相州离着东京城也只有一百多里的距离罢了。
一路只要不耽搁的话,顶多也就是半天的功夫也就到了。
天色亮了起来,连夜抵达相州,在城外呆了半夜。
一等天色刚刚亮起来,这些禁军就不管不顾的冲进城门,直接闯到府衙去传旨。
韩家包庇太子谋逆一案的党羽,涉及此案。
现在要剥去韩肖胄的官职,锁拿进京问罪。
韩家在相州势力极大,上百年来,几代人的经营。
早就被这相州经营的铁板一块。
随随便便的一声令下,就能召集上万的佃户还有各处依靠韩家产业为生的伙计之类。
便是满城官员,若不是投靠韩家,这个官也就当不稳当。
但是现在,李邦彦和赖布衣所带的一队禁军,不过五百人人罢了。
就那么大摇大摆的直接上去,剥了韩肖胄的官袍,大印。
然后把那满城官员都给通通拿下,再有人忿忿不平,也都没有一个人敢反抗的。
让李邦彦甚至都遗憾了半天。
开玩笑,这个时候反抗。
那可就是要造反了。
他们韩家就算想造反,但是到底有多少人肯跟着干,那还当真说不准……更何况,韩家之人荣华富贵这么多代。
那是一茬儿不如一茬儿,哪里有那种造反的胆量?于是在锁拿这满城官员之后,李邦彦直接带着人手,大模大样的杀到北蒙君的祠堂之中。
咦……见到这祠堂之后,李邦彦心中大惊。
心道难怪这韩家抗旨不遵了,要是我……就算朝廷下旨挖我祖坟。
我估计还是要遵守的。
这座北蒙君的祠堂高大雄伟,壮观华丽。
分明就是韩家的祖祠……在所有韩家之人的汹涌的怒目之下,李邦彦大摇大摆的带着人进了北蒙君的祠堂。
当场宣读了圣旨,当下那些如狼似虎的禁军们,就开始动手噼里啪啦的上去到处乱砸。
这还不说,更有一路跟来的那些咒禁博士们,跟着用各种秽物,也就是用女人的骑马布,甚至大便之类的东西。
往神主牌位上到处乱泼……毫不留情。
与此同时,就在阴世的一座大城之中。
光芒闪耀,虽然比不得鬼帝那鬼国一般的光明耀眼,耸立半空之中。
但是那城墙高耸,直欲接立云天,猛然一看,甚至比东京城的阴司还要更加雄伟一些。
更有一座高楼拔地而起,俯瞰全城。
无尽的光芒就从这座高高的塔楼之上涌出,照耀整个大城。
这不仅仅是相州的阴司,更是韩家历代先祖享受后人香火庇护之处。
城墙上遍布密密麻麻的鬼兵,和城下关帝所带大军之间对持着。
却在这时候,天空之中如同光柱一般照下来的光芒轰然熄灭,让整个阴司城池的光芒都黯淡了下来。
接着雪花一般下落的香火,也在同一时刻停歇了下来。
原本辉煌无比的城市,在这一刻,就只剩下原本那个高楼还在发出的微光来照耀。
就是此刻,动手!关圣帝君一声清喝。
麾下的大军就震动了起来,一道接着一道的黑气就毁在整个城墙上。
让失去气运和香火庇护的,看起来高大巍峨的城市,变成豆腐渣一样的脆弱。
跟着垮塌下来。
原本那些守护城墙的鬼兵,在气运光芒消失的瞬间就完全的慌乱了起来。
这一刻随着城墙的彻底垮塌,阴世无处不在的罡风跟着吹了进去。
没有气运或者喜欢的庇护,这些鬼兵在那罡风之中只能辛苦的挣扎着,然后被彻底的吹为灰飞。
长龙一样的关帝大军跟着杀入,每一个鬼兵身上都是身穿着大宋制式的铠甲。
浑身金光闪闪,照耀身周。
再厉害的阴风也吹之不入,就好像最好的铠甲,护持着鬼兵不被阴世的罡风给吹的魂飞魄散。
大军直入,一直扑到这个鬼城的最中心。
只有在这里,关帝统帅的大军才会遇到最为坚强的抵抗,也只有这里,那座高楼发出的光芒,还能笼罩着。
全城剩下来的兵力,也都聚集此处。
到了这个时候,其实胜负已经决定。
整个鬼城现在剩下来的不过是负隅顽抗罢了。
没有气运香火来源,就好像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便是关帝大军并不进攻,只要接着包围,就能让鬼城之中那位北蒙君把自己历年积攒下来的神力全部给消耗光了。
而到时候,整座鬼城的光辉自然熄灭。
但是关帝明显的并不想等到这个时候,顿兵坚城之下这么久。
还要让鬼帝大尊亲自出手,已经足以让这位心高气傲的关帝的脸面抹不下来了。
射……一排排的发着光明的箭矢,不断的射入高楼之下的光芒之中。
两种不同的神力,就在空中相撞,不断的交锋。
即使在北蒙君的神力之下,凡是被射中了关帝统领之下大军的光芒箭矢的,也只有浑身化为一团从内到外的火焰,烧的点滴不剩。
在那远程打击之后,双方迅速的短兵相接。
不断的舍生忘死的战斗着。
关帝麾下的鬼兵,很多都是在西北和西夏战斗之中殒身的西军士兵。
这些人信奉鬼帝大尊,或者说是信奉文大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