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远洋贸易

2025-04-01 09:36:56

而这位李忠君居然长成这么个德性,这其中的很多事情,就足以值得玩味的了。

那个大海商,身家亿万的,还会亲自冒险天天在海上晃悠?海盗还差不多吧?由于西夏阻隔了西北的丝绸之路,和西方的联系就只能靠着海贸了。

大概海上丝绸之路,就是这个年代兴起的。

大宋可没有海禁那么一说,海上贸易可是分外的兴旺。

自从哲宗元佑二年及元佑三年,分别在泉州和密州,增置新的市舶司。

形成五大市舶司——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从南到北的完善格局。

而这北宋时空的杭州正是海边的城市,杭州市舶司却就在保安门外诸家桥之南的场河下。

杭州羊坝头、新四三桥均有外国舶商居住地,城东崇新门内荐桥附近多住犹太人、基督教徒之富族。

荐桥以西为回回人所居,俗称八问楼。

外国商人居住地称蕃坊,由市舶司会同当地政府共管。

出现这么个混血的倾半城和这位疑似海盗的大富豪也丝毫不会稀奇。

甚至,文飞一下子还对他们感兴趣起来来了。

于员外,你看是有那大食血统?文飞问道。

倾半城连忙回道:小人不敢当员外之称,回天师的话,小人家族自从大唐时候就已经来到中土,这几百年下来,早就是中土之民了。

小人家族不敢说是饱读诗书,但是小人也都读过论语之类的儒家之书。

如今更是皈依在道教门下,是授箓过的道徒!文飞哦了一声,不置可否。

早在唐代时,已有来自阿拉伯地区的商人在华定居,他们的后代被称作土生蕃客。

不过这些家伙即使到了中土,依旧信奉绿教的居多,像这个倾半城一样的,彻底的中土化,读儒家书,现在深圳入了道教们的可真不多!文大天师继续问李忠君,道:那么李员外呢?李忠君赔笑道:启禀尚父,小人可是正儿八经的中土之人。

便是家中妻妾,也是不敢有那些异族女子的!文飞笑道:却也不必。

本天师早就说过入华夏者为华夏。

出华夏者为夷狄,比如这于员外,贫道也是把他当成中土之民看的!于乐翁顿时感激涕零,连连说道:多谢尚父,多谢尚父。

那模样简直就是快感动哭了起来却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了。

文飞自然也管不到这货是真是假,不过他自然有用的上这两人的地方,更不会在意那么多。

他说:你们二人的可是去过大食么?李忠君赶紧的道:启禀尚父,小人主要是跑那倭国的,大食委实没有去过!文飞又看向了任乐翁,任乐翁也跟着苦笑道:小人家族早些年间倒是去过大食,只是这些年主要也都是坐地行商,偶尔也就跑跑倭国和高丽!喔,这是为何?文飞问道。

任乐翁苦笑:如今通向西方的航道都被大食人给垄断了,便是来往我大宋做生意的船只也是大食人为多。

我家的船队,早年间几次遇到风暴海贼,折损殆尽,那大食的航路却就不敢再跑了!这话说的虽然隐晦,但是文飞也听了出来,看起来那些大食人可不是一般的霸道啊!为了垄断航道贸易,可当真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

不过有句话说的话,百分之三百的利润,都能让资本家们冒着被吊死的危险做一切的生意。

这海上贸易的利润恐怕估计还不止百分之三百吧?从开宝元年到飞熊元年的一百五十年间,大食入宋朝贡共有四十八次次,平均差不多每三年就有一次。

这还只是朝贡贸易,其中多是一些大海商充任的。

民间私下贸易的数量更是不少。

不过,任乐翁这厮怕是没有说实话。

如今这大宋在海外贸易之中,似乎占据着主动地位。

文飞手中有些资料表明宋元时期,中国造船业异军突起,所造船舶规模大,数量多。

大型中国海舶载重达10000-12000石(500-600吨),同时还可搭载500-600人。

中型海舶载重2000-4000石(100-200吨),搭载200-300人。

宋代出使高丽的神舟,在长阔、什物、器用、人数,皆三倍于长10余丈的福建客舟,载重约1000吨,其规模与郑和宝船不遑多让。

而且更重要的是,莫要忘记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就是这个时候应用于航海,这可是航海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使以往的中国帆船沿岸航行发展为跨洋航行。

到了南宋时期,指南针成为中国海舶普遍的导航手段。

宋元时期中国航海技术和造船业的发展,一改前朝中外贸易以蕃舶为主的态势。

所以任乐翁这货所说的大食海商垄断的事情,起码也要在元明以后才可能出现。

这个时候,却是根本不可能!身为一个后世穿越来的人物,要是不知道海外贸易的重要性的话,那么早就可以买块豆腐一头撞死去了。

早晚,文大天师都要想办法占据海外航路的。

不过现在,这些事情,还不急。

他对于李忠君说的倭国航路更加感兴趣。

文飞问道:现在倭国情况怎么样?李忠君露出一个憨厚老实的笑容,说道:如今倭国正是藤原氏早执政,他们这些所谓的公卿们对于除了京都之外的一切地方都不敢兴趣。

更别提海贸了。

都是咱们大宋的船去倭国做生意,几乎没有倭国船来咱们大宋。

文飞再问:那么你对辽西的航路熟悉不?李忠君想想,老实说道:熟悉。

那些女真人手里有着人参东珠,还有各种珍贵皮毛。

我们偶尔也去跑跑那里的生意!文飞嗯了一声,心中满意。

不论是对于辽西的女真人,还是倭国人,文大天师都没有打什么好主意!文飞点点头,笑道:好好做,日后本天师还有用到你们的地方!两人听了顿时大喜,齐声道:小人们,愿意为尚父肝脑涂地!文飞淡淡的应了一声,再次冷眼看了一眼杨龟山,道:今日兴致已尽,咱们改日再聊吧!两个海商一齐说道:小人们改日请尚父游西湖,还请尚父赏脸!文飞淡淡点头,这两个人对于他文大天师还有大用。

送走了这二人,文飞对陈三宋伍说道:那么就是这次弄潮儿之中夺得彩头的?两人叉手行礼,那宋伍吓的结结巴巴,两腿都哆哆嗦嗦地快要站不稳了。

反倒是陈三还要镇定些,他急忙道:不敢劳尚父夸奖,小人们也就是卖个力气,逗尚父一乐罢了!文飞哈哈大笑,说道:敢做弄潮儿的可不单单只是一把力气就行的,却是要智勇双全才行!两人被文大天师的一句话说的满脸涨的通红,心里也都好像被一阵暖流所涌过。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弄潮儿们,说起来几乎就是亡命之徒的代名词。

都是些无赖混混,才敢在那钱塘江大潮的时候冲浪戏水,赚些个花用。

平常时候,这些人都是神憎鬼厌的,正经人家谁看多看他们一眼?这刻被文飞夸了一句,顿时就觉得感动的眼泪都要流了出来。

当然,这话也要看是谁说的,唯有上位者温颜暖语可以抚慰人心。

普通一个老百姓跑这两人面前说这话,那是找着被抢的份儿了!便是一帮子旁听的,没敢说话的官员们也都心中纳闷。

心道尚父对于我们这些朝廷命官,和倾半城那种大富豪商都不假颜色,偏偏对于这两个无赖子这般和颜悦色,倒是真奇怪了!钱塘江潮水这般的厉害,那可是稍不注意就被江水冲走,尸骨无存。

你们敢去弄潮冲浪,那就是有勇。

而在这大潮之际,还能玩出这么多的花样,夺的彩头,这就是有智了。

可不是智勇双全?文飞笑道。

两个人噗通一声跪下了,眼泪珠子哗啦啦的往下流。

原本他们就是为了混点赏金罢了,却被文大天师总结的这般高大全,顿时就有着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生了出来,哪怕这两个人说不定没有听过这句话!文飞伸手一挥,就有一股无形的大力把他们扶了起来。

让二人心中骇然,亲身体会到了文大天师的道法神通。

却听文飞笑道:本天师现在弄了几条火轮船,正缺一些熟悉水性,又有勇有谋的好汉子来开。

怎么样?你们二位有没有兴趣!开玩笑,文大天师的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这两个人怎么也可能给脸不要脸啊。

他们两人以头抢地,大声道:小的愿意为尚父效死!文飞这才点点头,对两人道:等下你们下去,有人给你们授箓。

日后也算得上我们道教信徒了!是,是。

小的们日后一定会虔诚信道!说着这两个家伙很识相的退了下去。

他们两个身份低微,也不敢在人前多呆。

退到一边去,却又不敢走,毕竟文飞交待过的。

可是他们又不知道找谁,他们两个晕晕乎乎的,如在梦中一样,每一步都好像踏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