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郡治所、鹿泉府,李玉龙高高坐在上方正中央,李良坐在左手边,两人正在听手下的汇报。
听完后,李良忍不住惊呼,爹,我们应该出兵帮忙,否则小弟一人很难挡得住百万大军。
李玉龙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思考。
许久之后,终于笑了,百万大军?要真的有百万大军、而且全军上下一条心,当然可怕;但现在所谓的百万大军,不过土鸡瓦狗而已,不用担心。
而且这一次战斗之后,各个割据政权将会损失两到三成的战斗力量。
正好,趁这个机会,我要登基封禅、建号帝王!杨忠一听,当即劝阻:老爷不可,都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没有现在就着急称王的。
李玉龙傲然起身,腰身笔挺、好似擎天白玉柱,也有一句话叫做: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现在就是好机会,错过这次机会,以后就很难有这样的好机会了。
如果是群雄割据、力量相差仿佛,当然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而要是我们占据绝对的优势、而敌人处于绝对的劣势,那么就应该快刀斩乱麻,一鼓作气。
既然要称帝,就要有霸气。
我已经想好了,国号‘唐’,取其富饶、广袤、繁盛之意。
鹿泉府暂时作为帝都,以后看情况迁移。
我为太祖,李良为太子;李贤为贤王,执掌安阳。
而李伟,则作为上将军,暂时负责守卫帝都。
大唐之内,一国两制。
安阳归贤王治理,任何人不得插手。
所有人都被李玉龙的霸气所感染,一时间都挺直了腰身,眼神明亮。
开国功臣能够享受更多的气运,几乎是一般情况下的两倍。
一个大夏国这样大小国家的开国功臣,基本上都能达到元婴期高度。
而要是有十个大夏国面积的国家,开国功臣基本上就能进入化神期!只要开国,就能增长修为,这比老老实实修行、还看不到希望强多了!正在这时,忽然有侍卫进来:报,安阳来人,言:送来珍宝三千瓶。
珍宝?瓶?珍宝还能用瓶衡量?不少人听得稀里糊涂;但李玉龙却眼睛一亮,立即传唤。
很快,程计明带头,身后有十人各自抱着一个精美的檀木箱子。
来到殿前,程计明拱拱手:老爷,少爷让我送来3000瓶筑基液,请老爷过目。
筑基液?周围百官面面相觑:我听说过筑基丹,你听说过筑基液吗?我也没有!三千瓶筑基液,听上去很牛掰的样子,难道能比得上三千颗筑基丹?那可就太疯狂了。
但实际上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疯狂。
李玉龙打开一瓶筑基液品尝了一下,当场点评:不错,很好,几乎有高级筑基丹的药效。
10毫升丹液,几乎有一般筑基丹两倍的药效。
现在安阳能提供多少?程计明立即回答:每天一千瓶,每瓶10毫升。
价格?对外销售定价为10万两黄金一瓶。
筑基丹?周围的官员早就听得两眼放光了!谁家里没有孩子啊!至于说什么10万两黄金,那是对外售价,对内肯定便宜。
果然,就听李玉龙问道:成本?程计明看了看四周,终于吐出一个数字:不足十两黄金。
其实程计明很想说,不足一两白银来的。
咯吱……李玉龙都忍不住咬牙了,这个成本价实在是太惊怵,这是筑基丹哎,不对,是比筑基丹更好的筑基液啊,成本价竟然不到十两黄金?筑基丹的几种主要药材:百年紫灵芝、百年无垢花、百年土灵参;哪样不是三五万起价的灵材。
也有人用妖兽的妖丹炼丹,那成本价也在十万左右。
一颗筑基丹的成本价,基本上就在10万两黄金左右转悠。
但实际上,10万两黄金仅仅只是成本价,成交价格往往超过30万两黄金,而且有价无市。
不说稀有,炼丹总有失败率的。
总算李玉龙见多识广,很快平静下来,我们以后如何交易?在商言商,虽然是父子,但李玉龙也不能予取予求。
程计明终于松了一口气:10两黄金一瓶。
但如果对外出售,不能少于10万两黄金。
李玉龙稍微盘算一下,我准备十天后称帝,正好是百万雄兵围攻安阳之时。
我需要两万瓶筑基液。
可以。
程计明毫不犹豫。
现在筑基液每天生产50升,也就是5000瓶;而这个速度还在急速提升中。
等生产线完成后,每天就不是生产5000瓶,而是5000升了。
好吧,这是一个很长远的目标。
等程计明离开后,李玉龙环视四周,各位,想要筑基液吗?大家都是明白人,立即发誓今天所有的一切都不外泄、绝对的保密。
李玉龙等所有人发誓完毕,终于笑了,我李玉龙不是不讲道理的人,来,每人领取五瓶,如何处理你们自己斟酌。
以后各位的俸禄中,将会有筑基液发放。
一品大员每年领取10瓶,其余依次递减,截止三品。
三品以下适当增加黄金俸禄,无丹液奖励。
但每年都会从三品以下官员评选前百名,予以奖励。
时间一天天过去,接下来十天里,安阳每天都会送来两千瓶左右的筑基液。
而无论是安阳还是开平郡,筑基期高手都在爆炸式的增加。
短短几天时间,安阳出现一支全筑基期的精锐队伍,一个个全副武装,一身高级法器不说,手中的飞剑全都是低级法宝。
此外,这些人还有各种符篆、手榴弹、枪支等,个个都是狙击手。
开平郡呢,当然没有安阳郡这样奢侈,但也组织了两支一万人左右的精锐,清一色的筑基期高手;一个个同样是全副武装,一身法器。
这样的装扮已经很奢华了,只是比较安阳,就有点拿不出手。
但李玉龙已经很知足。
倒计时结束,终于来到了第十一天的中午时分,凌志风亲在从安阳赶到开平郡,主持登基祭天的意识。
一切都是草创,就算李玉龙身边也缺少方士,暂时只能和李贤借用凌志风。
正午即将来到……一身黄袍的李玉龙正在翻看信息:百万大军已经陆续开拔,晋国也开始不安分了;周围几个国家都在虎视眈眈。
正看着,凌志风大吼一声,时辰到,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