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这天下有一山,名神仙岭,乃是石塘县治下。
离神仙岭最近的一个小镇,起初倒也无名,一位落魄的书生应试不中,路过此镇唤出了平遥二字,小镇也就渐渐兴旺了。
平遥镇最西头的村子,住着一户李姓人家,世代石匠出身,一家两兄弟敲敲打打半辈子倒也把这家给成了。
今日却是李家大喜之日,大哥李有才喜得贵子。
孩子是生下来了,可这名字却犯了难。
李家四人不过略微识得几个字,哪里懂这大学问。
人的名儿就如树的根,乡下人看的重。
一家人正合计的时候,忽见柴门外有一个白须道士来了。
李有才见道士登门,暗道也算一番缘法,急忙出门迎了上去。
这位道长有礼了!居士有礼了。
贫道不过路过此地,但观居士印堂隐有天地玄牝之光,想来是初得贵子之兆啊!那白须道士行走间如老树盘根,虽老态龙钟却不失稳健,一把蚕丝拂尘,一顶三清冠,一件八卦阴阳袍,不说别的,看起来卖相实在不错。
李有才哪禁得住这种忽悠,顿时惊为天人,礼数更是周到:仙长,如若不嫌弃寒舍简陋,还请入内歇脚片刻。
粗茶淡饭伺候几分,倒是本分。
不碍事,不碍事!茅屋虽小,却容天下之大。
天下虽乱,却有茅屋一间。
进与不进都是一般,一般。
老道士抚须而笑,也不进屋,几个妇人和李有福在屋子里观望着,也不上前闲谈。
乡野规矩,一家的主事人才能担得起这抛头露面的事。
李有才就一粗人,除了摸着铁锤榔头有感觉外,其他事都是懵的,这下自然不会推脱了,作揖问道:李有才得见仙长,自然是一番缘分,有什么帮得上忙的,仙长只管开口。
不错,不错。
老道士笑了半天,说道:倒也无甚大事相劳,只是贫道今日路过神仙岭,看中了一块石头。
这石头大了一些,贫道不便带走。
听闻居士乃是祖传的石匠艺人,颇有一番能耐,便想请你代劳打磨一番,日后再来取回。
仙长过奖了!能耐称不上,石头的事倒是好办,仙长放心就是。
李有才面露喜色,倒也不是吹牛,摸了一辈子石头,早是个中老手了。
只是心里有些好奇,这道长能掐会算不会连自家祖传的一门手艺也给知晓了吧?老道士回身一指,不知何时一块近丈方圆的大石头就摆在了身后不远处,众人居然都不知道是何时摆在那里的。
这石头淋不得雨,吹不得风,须照此图打磨。
切记,切记。
李有才恭谨地接过了那张看起来线条复杂的图,收了起来,保证自己会把石头放进屋子里,等着道士来取,这才说妥。
贫道既然有劳施主,倒也有三字回报。
老道士伸手入袖,取出了一张薄纸,上书三字递给了李有才。
敢问道长,此乃何意?李有才脸色发窘,那图纸他还能看懂,照着模子也能打磨出石头来。
可这张纸上的三个字除了一个李字外,其余二字任它斗大,他也是头大难辨。
此乃李灵犀三字,李氏贵子当为此名。
老道士也不多话,转身就走,却是作诗一首,翩然而去: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日月交辉,岂无乾也;灵犀灵犀,大若山兮。
缘也,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