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1《仙吟》作者:等水的鱼 > 第五十八章 不如归去

第五十八章 不如归去

2025-04-01 09:59:54

新年到了,清源派这种道门人家自然是不用过年关的,修道之人过的是劫数,只有靠两双手吃饭的穷苦百姓才是过年如过关,过日子如受难。

对于一个十七岁的少年郎来说,这是第一个不在家的新年,李灵犀一大早去给陈伯当和几位师兄姐拜完年后就请了假,修炼布衣神功的事不能再耽误了,借口闭关悟剑,他倒是得到了半个月的假期,不用去当值和听道了。

清源派最近也是有些紧张,首先是让进入决斗环节的几个弟子闭关修炼,接着长老宣布会派出三位长老对这些闭关的清源派精英弟子进行特殊的教导,一时间以张铁柱为首的几大弟子成了清源派炙手可热的人物。

李灵犀不愿意去凑热闹,当然也没他的份,躲到桃花谷中的瀑布下去修炼布衣神功似乎才是最好的选择。

拜年的时候也没什么事,陈伯当依然是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的那副样子;张铁柱依旧是那么熟络可亲,嘴里唠叨不停的就是对李灵犀的谢恩;陈引雪倒是比起往日里羞怯了许多,李灵犀满脑子挥不去她的音容笑貌的同时,也只当她是得到了道源剑后,‘感情’上的事情更加顺利了,他却没看到在自己敷衍几句离开后,陈引雪嘟嘴懊恼的样子。

一时间,在张铁柱几人看来,这个小师弟经过短暂时间的闹腾后又恢复成了那个不喜言谈,行事低调,三天两头不见人影的小七了。

灵犀儿,你老家是南边的,过年怕是要吃馄饨的,不如明天你来我这里,小师姐给你做点吧。

这是陈引雪羞涩半天后,微红着脸鼓起勇气说的话。

不用了。

我,我老家没那些个规矩的。

从小最爱吃馄饨的李灵犀,这次居然也撒了个谎。

整个大年的除夕夜,李灵犀都是在接天台度过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个荒僻的醉仙之台仿佛成了他心中的一块净地。

除夕夜,李灵犀依旧喝了好多酒,石桌上摆了半桌子酒都被他一个人喝完了,他恍惚间记得自己说了好多话,说了自己的抱负,说了自己想家,说了自己的担心,说了自己的牵挂。

大年初一,李灵犀是在桃花谷和灵猿一起过的。

受到过陈引雪教导的他,第一次主动跑去木宗后山‘顺’了几只仙鹤回来,惹得木宗一阵鸡飞狗跳不说,灵猿也是喜得上蹿下跳。

你我都是孤家寡人,不如对饮。

在李灵犀的诱导下,灵猿不只爱上了烤仙鹤的味道,爱上了桃花谷湖中鲜鱼的美味,甚至还开始了酗酒。

只是一人一猿喝醉了后有些差别,一个是一下下地从桃树朝下掉,然后再爬上去,掉下去;一个是脱光衣服,嚎啕大叫地冲进瀑布中,然后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呼痛声,接着回来喝,喝醉了又冲进去……每天的日子都在重复中度过,半个月的时间里,一人一猿在桃花谷追求着各自需要的东西,李灵犀是要修炼布衣神功,而灵猿呢?自从李灵犀无意中听到桃林中传来一阵乱糟糟的猴子声后,他就悟了,原来袁林也有一片属于它的春天,只是自己的春天又在哪里呢?好像有人找我?刚刚爬上岸,忍着全身剧痛穿好衣服,李灵犀心中一动,知道是自己布置在住处里的小玩意起了作用,盘膝半响调理好了全身上百处内外伤后,李灵犀才走到水边,凝神于指,朝着碧波粼粼的湖水,画了一个圆圈。

一个小小的圆光术,李灵犀借助雷光之劫突破到引气后期后,从清源经中学会的一个小法术,只要在住处留下一碗看似无奇的水,他就能在百里之内施展这种‘天眼’之术,虽然取巧倒也实用。

原来是杨毅师兄回来了。

李灵犀一阵大喜,只见圆光术中留下的映像来看,似乎二师兄刚回来而且找自己有事。

袁兄!李灵犀撮指一吹,袁林便舌下林子里的一群美人猿几下窜到了李灵犀身边。

吱吱~多谢你陪了我这么久,我最近可能要下山去一段时间,也许会很长吧。

对于这个不能开口说话,也从不反对自己,更从无所求的袁林,可以说是自己除了在接天台时的自言自语外,最好的倾诉对象吧。

你知道我为什么急着下山吗?袁林一愣,毛茸茸的手抓了几下猴头,随即两眼放光地指着桃林里那群正张望着这边的美人猿,又指了指自己,最后在指了指李灵犀。

你居然知道?也许吧。

李灵犀不禁苦笑,没想到自己经常向袁林诉苦,它居然能懂的自己是困于情,看着它如此潇洒,自己却是做不到的:好了,你去吧,她们都在等着你呢。

照顾好她们,也照顾好你自己吧,没事少走动,清源派也是一个是非之地。

袁林见李灵犀作势要走,本就有些烦闷,见那群美人猿依旧在那里闹腾地唤着自己,不由回头就是一声长啸,怒意十足。

袁兄这是何必呢,我们走吧。

李灵犀笑笑,然后便让袁林背起自己,窜上悬崖,望着这个前前后后虽然只待了不到两个月的地方,他却是颇有感慨,两个时间很短,那瀑布边的灵芝也不过刚长出了第二个小叶的一个小角,可对于李灵犀来说,这些时间忍受的痛苦可不是说说而已。

回了住处,果然见了杨毅留了字条,让自己晚上在房子里等他。

刚过一更天,杨毅果然就来了。

小师弟,区区一年不见,你变化居然如此之大。

杨毅见了开门的李灵犀,不禁有些意外,随即拍着这个自己引入道门的兄弟,眼中倒是带着不少情分。

师兄变化才大吧,刚才观你步履微尘,如剑随风,怕是御剑术已然有成了。

李灵犀说道,到了引气后期,他的眼里早已经不是当时那个懵懂的农家小子了。

哈哈,运气,运气而已。

倒是你,一年前还是个嘴上不饶人的小家伙,现在倒是稳重了些。

杨毅想起自己引李灵犀入门的时候,几乎没被他各种刁难给气死,心下就不禁感慨,人终究还是会长大,会懂事的。

这次回来除了门中的事,其余两件都是与你有关。

一是我去年走时说过传你清源剑典中卷。

二吗,这里有你两封信。

多谢二师兄,我不会外传的。

李灵犀知道这种私下传功的事其实会让杨毅很为难,但既然他开口了,自己也就接受了吧,大不了以后不用,接过杨毅抄录的清源剑典中卷放好不提。

我就知道你这鬼灵精的小子不会让师兄难做,喏,这是你的两封信,我不久前顺便路过平遥镇,这不刚好给你带回来。

谢谢,谢谢师兄。

李灵犀有些感动,他知道这个二师兄杨毅对自己有一种淡淡的好,就如自己的叔婶一般,哪里会是正好路过,而是有意路过吧。

好了,我不耽误你看家书了,这家书可是抵万金,你好好看吧。

杨毅说完,转身便走了,这个小师弟终究是受他疼爱的。

师兄,我,我最近可能会下山。

嗯,年轻人,是应该到处走走,修道也不能老躲在山里。

杨毅觉得很正常,也没有多问。

李灵犀送走了杨毅,这才拿出两封信来看,一封不过是简单的面纸做信封,露出一截细草纸。

另外一封就要精美的多,上等的宣纸裱糊,密封的也不错。

先看家书,字迹虽然谈不上好看,却胜在工整,看了下了些功夫:大哥启:大哥外访仙道,疏有年余,想必安好。

父亲言:修道之事不过民间传闻,不必太过当真。

大哥只须学得黄庭本事三两分,他日便是归了故里,亦能广开法场,泽被三乡。

家中万好,无病无灾。

小弟拜在石塘县大翁门下,以修千文,先生言吾甚有天赋,他日怕是中榜及第有期。

独有一事疏为古怪,有一陌路仆人忽至家中,送来黄金千两,父母高堂几欲吓倒,那仆人自称乃是大哥义女仆人,父亲不知究竟,言及黄金虽千两亦是万万不可收。

仆人留有一牌一信,说是让家中日后有事之时,持牌前去寻求相助。

另有一信,托古云子道长转于大哥。

……整篇信,有些是半文不白,有些还带着千字言中的文风,李灵犀看的不禁发笑,自己那个刚刚入学一年时间的小弟居然能拼凑出这种水平的家书,怕是真的有些天赋,难怪他小时候就想着以后要出入八乘马。

信中所说的不过是家事,比如叔婶安好,李大宝入了县学大翁座下,其余的倒是多少和自己那个干女儿有些关系。

展开第二封信,果然是自己那个干女儿写来的:义父大人钧鉴:天地呈祥,岁月轮转,至此佳节之际,言儿向义父大人问安。

义父大人救命之恩,拾言永生不忘。

义父远居深山修行,怕是有伤身体,三寒五署之时更要多加照顾自己,若是他日义父起了乔迁之心,拾言定为义父备下上好道场,以待义父。

义父所赐之福袋大宝,言儿好生喜欢,只是此等宝贝太过贵重,言儿欢喜之余却是更体义父怜爱之心。

言儿年岁尚浅,不能侍奉义父左右,经年之后,定要亲自前往清源派,为义父扫榻煮酒。

……哈哈,没想到秦拾言这小丫头倒是如此有孝心,不错,不错。

李灵犀好不高兴,不禁又回想起了宁河之上那个惹人怜的小丫头,这过了年怕也有五岁了,还是小孩子啊。

看完了两封家书,李灵犀觉得自己心情好了很多,清源派那些被放任的内斗和自己系在陈引雪那里的满腔心思此时都好像并不是那么重要了,最重要的是,李灵犀觉得自己应该下山去,独居山之远,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你要下山?陈伯当听到自己弟子要下山后,不禁有些意外,倒也没多说什么,只是背着手问道: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

李灵犀叹道。

你还是放不下雪儿的事,唉,去吧,去吧,等你想回来的时候,你就回来吧。

有些东西倒是没来得及教你。

陈伯当看着这个连夜来向自己告别的小七,知道他怕是第二天一大早就要下山去了,取出一个绢帛递给他,说道:你修为又高了不少,这里有一些为师珍藏已久的小玩意儿,你拿去好好看看,说不定,说不定能保条命……外面的天地很乱,你要多小心,哪天累了记得回来,师父这里,还有一些或许对你有用的东西。

说完,陈伯当头也不回地朝内殿走去,也不看自己徒儿一眼。

师父没有什么事情交代弟子去办吗?活着回来。

……前辈,李灵犀也叨扰好多次了,这次下山怕是两三年回不来了,专程前来谢辞。

以后但逢月中之时难得再来品尝前辈美酒,倒是遗憾。

李灵犀站在接天台那处经常坐的石桌旁,躬身朝茅屋里说道,对于一个有着好奇心的少年来说,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愿意去推开那道门,甚至不愿意看到门里的前辈,也许是一种错觉吧,他总是这样告诉自己。

站了半响,李灵犀拿起石桌上还冒着热气的酒灌了一大口,说道:前辈酿酒手艺果然高明,每次都是这般令人回味无穷,只是明日便要下山,今晚若是醉了,灵犀儿怕是不想走了,舍不得前辈美酒。

淡淡的离愁别绪,在陈伯当那里,在张铁柱那里,在接天台这里,李灵犀都感觉到了,刚想转身离去,却听吱呀一声。

回头一看,那扇柴扉打开了一道缝,看不到里面有什么,可是却有两坛子酒放在了门边,还有一张石头压着的纸。

李灵犀拿起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男儿志在四方,修道当修天下之道,去吧,记得这酒,记得这人,记得这月。

前辈雅兴,灵犀儿恭敬不如从命。

李灵犀收起两大坛酒,装入福袋,这才头也不回地走了。

……祖师,祖师……半夜三更的藏经阁外,忽然响起一个声音,不是李灵犀又是谁。

李灵犀虽然平日里大咧咧的,但关键时刻还是一个很念旧的人,现在就要下山了,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内回来,这些个帮过自己,真心对自己好的人,他都是放不下的,正如家中的叔婶一般。

小兔崽子,深更半夜地喊什么喊。

昆吾忽然出现在李灵犀背后,倒是把他吓了一跳。

呵呵,祖师,我是来道别的。

你要下山了?嗯。

昆吾忽然伸手放在李灵犀后背,半响才说道:不错,修为居然已经到了引气后期,不错。

小子,给你说个事,你一定要记住。

呃?什么事?还请祖师吩咐。

下次回来的时候,一定记得要来一下藏经阁。

昆吾有些神秘兮兮的指了指黑洞洞的藏经阁,说道。

我记下了。

李灵犀留下了一坛忘忧酒,离开了藏经阁,告别了这个最洒脱的祖师,也许在这位祖师眼中,即便是几十年的时间,也不过是来来去去罢了,离愁别绪对这个被禁锢了五百年的人来说,很淡很淡。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站在无道宗中间的大院里,透过阁楼望着小小的飞殿中陈引雪的屋子,似乎还亮着灯,李灵犀踌躇半天,还是不愿进去。

告别,或许并不需要吧。

她半夜都不睡,也许还在想着那位大师兄吧。

长叹一声后,李灵犀连夜义无反顾地下山去了。

……一大早,陈引雪急不可耐地从下院弟子手中接过一些上好的汤圆粉和馄饨皮和食材,就火急火燎地忙活开了。

这可是昨天晚上想了半夜,今早天不亮就催着下院弟子下山采办的。

清源派虽然不食人间烟火,但是终究都是普通人出身,这里仍旧有厨房,忙活了一早上,陈引雪提着食盒,想乘热给小七送去。

昨天好像看到他去通天殿了,应该是已经结束了那可恶的闭关。

小七也真是的,都说了那种话了,还,还那样对人家。

说话也怪里怪气的。

本来准备昨天晚上找他算账的,不过为了给他弄点家乡小吃,人家还亲自赶早下厨去照着食谱做呢……嘻嘻,等这家伙吃得高兴的时候,我再给他惊喜。

一路想着心事的陈引雪,没有像往常那样大咧咧地推开李灵犀的房门,反而轻轻敲着,一下用力大了,居然门就开了。

人呢?到哪去了?人呢?早已归去……第二卷 有道如山孜孜稚子,皎皎灵犀。

懵懂稚子,锋芒渐露,退则闻达天下,进则可期黄庭三千道。

修行界乱象迎面而来,天地奇书残片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