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种田纪事 > 第七十三章 谁高一招

第七十三章 谁高一招

2025-04-01 14:56:10

岳行文神色不明的一笑。

尽我所能。

第二日卯时正点,胡流风的小厮小鱼儿与岳行文的小厮名叫半夏的便将早饭准备好,各自回屋请自己的主子前去用饭。

岳行文一向不喜有人身近侍候,是以半夏将梳洗的物件儿准备好,便立在一旁侯着。

趁着岳行文梳洗的档口,半夏大着胆子,将岳夫人的交待又唠叨一遍,大少爷,这驿站的饭根本入不了口,夫人一再交待小的要好好照顾您,要是夫人知道小的照顾不周,回去不揭了小的的皮。

小的去豪客来给您买早饭怎么样?岳行文轻笑一声,摇摇头,却难得的回应了一句,你可见你那夫人揭过谁的皮?半夏还欲再说,岳行文已洗漱结束,抬脚向房门外走去。

半夏无可奈何的跟着出去。

简单的用了早饭,胡流风与岳行文各自交待自己的小厮好生留守在驿站,若有人前来送贴,只管收了,若问他们的去向。

便推说不知。

简略交待完,这二人便牵马出了门儿。

农历三月,早上不到六点半左右的光景,天色还不甚明亮,薄薄的春雾还未完全消散,胡流风仍然是一身青衫,岳行文依然一身月白,两人一出驿站,胡流风挑眉一笑,再与本公子比试一场?岳行文翻身上马,回以轻笑,有何不可?两人将马头靠齐,胡流风一声轻呼,一青一月两道身影几乎同时如离弦的箭一般疾驰而去。

两人沿着双墩大街直奔南城门,出了南城门复又沿着田间小道向东而去。

刚到辰时,李江便乘着侯府的马车到了驿站,驿站守门的官兵自然是认得侯府的马车,其中一人连忙慇勤上前。

李江下了马车,左右看了看,这长丰县的驿站年久失修,早已露出破败之象。

象长丰县这样的小地方,一年到头难得有过境的官员,即便偶有过境的,也是略赶一赶脚到百里之外的庐州驿站安歇。

偶有公干至此的,也是住在平西侯府的别院,抑或住在平西侯府名下的客栈之中。

李江眉头皱了皱,这二人宁可住在这样破旧的地方。

也不愿与侯府产生任何的瓜葛,单是这一点,已经能叫人猜测出这二人的些微心思来。

户部的胡大人岳大人可在?李江从袖中掏出两块碎银子,分给这二个门口守着的官兵,这二人脸上一喜,这驿站可是比清水衙门更清水,一年到头也没有这样收银子的好机会,略微推了两句,满脸堆笑的收下了,言语之间更为恭敬,回李爷的话,胡大人和岳大人一大早出城去了。

出城?这么早?李江一愣,可说了什么时候回来?其中一人恭敬回道:这个我们兄弟哪里敢问,两位大人的随从还在,要不把他们找来问问?李江微微思量一番,摆摆手,我亲自进去问,你们前面带路。

方才回话的那人,连忙带着李江向里面走,走到驿站院中,飞快的跑到楼上。

敲开靠楼梯的一间房门,半夏从里面探出头,那官兵笑着指了指下面,平西侯府的李爷前来拜会两位大人。

半夏也不计较他言语之间的微微轻慢之意,向下面伸了伸头,招呼了一声小鱼儿,二人跟着这官兵下了楼。

半夏常年跟在岳行文身边,多多少少染了些他的习性,少年老成,且不苟言笑,朝着李江一拱手,在下是岳大人的长随,这位是胡大人的长随,敢问您找我家大人有何事?李江已年近三十,且是小侯爷身边的贴身近侍,而这二人不过是十五六岁的毛头小子,又是一个九品小官的随从,论身份地位,他自觉要比这二人高些,可这岳大人的小厮一副与他平起平坐的模样,叫他心中甚是恼怒,当下把脸一沉,将手中的贴子递了过去,小侯爷听闻二位大人来到长丰,定于今日午时在宏春楼听涛阁设宴,为二位大人接风洗尘。

半夏将贴子接在手中,歉然一笑,我家大人与胡大人一早便出城去了。

只是并未说去哪里,也未说几时回。

这贴子我二人倒是可以代为接了,只是这午时的宴,不知我们大人能否赶得回来……半夏的话不卑不亢,不远不近。

但在李江听来,这便是故意推脱,打平西侯府的脸面。

当下把脸一沉,劈手将那贴子夺了,连句告辞的话儿也未说,气势汹汹的出门而去。

小鱼儿被李江的一通发作,激得怒火上头,颇有几分孩子气的冲着李江早已消失不见的背影连着呸呸几声,才不甘的抹了抹嘴,什么东西,平西侯府就了不起么?公子不在我们有什么办法。

半夏拍拍他的肩膀,转身上楼,这怕是自家公子与胡公子的刻意而为之。

李江离了驿站,本想去长丰县衙,可接风洗尘的对象不在,这还接哪门子的风,洗哪门子的尘?想了想便直接回了侯府。

回到侯府,将驿站的事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通,像他这种当差当出精儿的人怎么会看不出小侯爷与这京里来的方田官之间的不对付。

李谔冷哼一声,倒是个难得的对手。

沈墨非一早来到侯府。

与李谔单独商议对策,听了李江的话,难得的脸色也跟着一沉,过了好一会儿,脸上带着一抹深思的笑意,朝着李谔道:以我看,这三份贴子都送到朱大人手上,时间改为后日午时,小侯爷以为如何?李谔冷笑着点头,也好。

这朱起云怕是已选好了阵营,以前芝麻大的事儿都要派人来支会一声。

这次却迟迟不见动静。

说着朝李江挥挥手,将这贴子送到长丰县衙,亲手交到朱起云手中,就说,小侯爷请他一同为京里来的二位大人接风洗尘。

时间就如墨非所言,改在后日午时。

朱起云接到李江送的贴子,又兼那一番话,初时有些莫名其妙,再派人前去驿站这么一打探,才知道中间已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

这哪里是贴子?简直是一块烫手的山药。

唉,他夹在其中已是不甚容易,偏偏这正事儿还未开始,这二人怎么就与平西侯府对势上了?这贴子再送回去,是不可能了,只好派两个衙役到驿站守着,等这胡岳二人一回来,马上回来禀报。

胡流风与岳行文自城南门转到城东门,按照青篱信中所描述的方位,一路疾驰而去。

路过沈府的庄子,岳行文勒马停了下来,略看了两眼,便又疾驰前行。

行了不多久,便看见她信中提到过的叉路口,拍马向小路奔去。

此时的小路已然不是青篱初见那般荒草遍地的模样,庄子里修路时,她便将这庄子的唯一出入口做了加宽处理。

现在的小路已然成为一条宽约一丈,青砖铺面,干净整齐的大路,连砖缝之中刚钻出的小草都清理得干干净净。

马匹刚跑了没几步,岳行文蓦然勒马而立。

呈现在面前是一大片井然有叙的田野,田野之中阡陌交错,整齐划一,似是一块绿毯上绣着的黄色纹路。

插了十几日的秧苗早已反挺过来,在水源丰足的田里自得的疯长着,春日的阳光撒在嫩绿的秧苗之上,田间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和正在田间劳作之人的短衣褐衫之上。

远处是一大片红红白白如天边的云霞一般灿烂。

开得正旺的桃花杏花梨花。

岳行文微笑起来。

离别那日她一声声殷殷的先生向他描绘美景的话语又在耳边响起:先生,将来我会种多多的棉花呢,每一朵都开得像天上的云彩那般洁白……我还会种很多很多的东西…………会种很大一片水稻,春天时,它们就像一张绿油油毯子,到了秋天,它们就会变成一张金黄毯子,有风吹过时,它们就会欢快的摇晃着脑袋,就像金黄色的波浪一般——先生,你可见如金子一般的波浪?…………先生,我还会种很多的果树,每天春天,它们便会开出粉的白的红的黄的各种各样颜色的花儿来。

一到秋天,它们便会结满累累果实,红艳艳的在阳光下闪着玛瑙似的光芒,像是一树一树的小灯笼。

先生,你可见过会结满小灯笼的树?…………先生,我还会盖一大排整齐的茅舍,里面养着鸡鸭牛羊,每天早上鸡舍里遍地都是白玉般的鸡蛋……羊群牛群暮归时,会发出‘咩咩’‘哞哞’的叫声……先生,你可知道捡鸡蛋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儿?你可知道看那炊烟袅袅 牛羊暮归时,是怎样一派安详的和谐美景?……是从何时起,她那一声声先生成了世间最美的称呼;是从何时起,她那还没有马腿高的身影成了他能看见的唯一。

是从何时起,让她的眼中闪着明亮有神的光彩,成了他唯一的所求。

而又是从何时起,她在心底许下那样承诺给自己。

伸手抚在胸口处,那是那张字条存放的位置,是她的承诺存放的位置,也是心脏跳动的位置。

岳行文下马缓行,走向她当时承诺的,先生,将来我要建一座很大很大的庄园,里面就种我刚说的那些东西,先生到时便可以看到那般美景了。

虽然他忽略了中间的几个字眼,但,暂时,就让他忽略掉吧,或许,那是本就应该忽略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