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由panpan0297为您手打制作当日.得知朝中那个跟山僚相勾结的朝中大臣.竟然就是吴思远那个贼子之后,小小心中更多的是快意。
吴思远被抓,让她提心吊胆担忧了几年的问题迎刃而解。
而随后,拔出萝卜带出泥,更大的隐患朱新也被革职查办。
如此一来,江家崛起路上最有可能面临,也最有实力的两块绊脚石,就这样被莫名其妙的被搬掉了。
可是后面随着小小从爹爹和皇后娘娘那里打听到的消息,却又让她惊出一身冷汗。
吴思远和朱新之所以相互勾结,里通山僚。
竟然就是为了借刀杀人,报当初华阴县气死老父之仇。
甚至通过从皇后娘娘那里透露出来的信息,这吴思远和朱新,竟然谋划了长达一年多的时间。
这些阴谋当中,甚至连伏击的地点,方式都斟酌得非常详尽。
得知这些消息之后,又让小小非常庆幸。
幸好在夫君和陛下提前得知这二人的阴谋,否则,以他们谋划之缜密,准备之充分,夫君此次出征,怕真是凶多吉少了……可怜的小小,她一直都不知道,夫君为了安抚她,跟陛下一起编织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当夜,当小小将吴思远被斩首的消息告诉夫君的时候。
夫妻二人都忍不住一阵唏嘘感叹,想骓吴思远,也算得上是一位能吏。
若非心生歹意,将满脑子的聪明才智用错了地方,他未尝不能成为一代名臣。
却因为被自己心中的歹意覆盖了心智,被莫须有的仇恨蒙蔽了双眼,如今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悲哀呀……还有朱新,本身已经是官至从三品的高官了,却因为在这件事情上知情不报,反倒助纣为虐,也被扣上一顶蓄意叛国的罪名,被革去一切功名,发配岭南充军,永不续用。
失去了原本拥有的一切辉煌……虽然感慨良多,但是此事对江家,对小小和江志轩来说,总也算得上是一件好事。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如今若是明刀明枪的对着千,江家已经完全无需惧怕朱新和吴思远。
可江志轩正大光明,小小又是一个弱女子,若是朱新和吴思远两人铤而走险出阴招,那可就防不胜防,永无宁日了……心中压了几年的大石头一朝尽去,加土夜间又饮了不少美酒佳酿,回到阔别经年的江家阁楼内,关上房门,夫妻二人便热烈的拥吻起来。
天气炎热,身上本就不多的衣衫飞速褪尽。
二人很快便坦诚相见,这一夜,小小、跟夫君俩人,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痴狂缠绵,以至于连虎头跟丫丫蛋蛋都抛到一边不管不顾了……翌日一早,夫妻俩在久违的鸡鸣犬吠,鸟语花香当中醒过来。
小小捡起地上的一片薄纱披在身上,推开卧房侧面的白色窗棂,抬眼便看见窗外绿油油的树木,各种姹紫嫣红的花朵,开遍了卧房外面的那一片空着的土地。
稍远处,白墙灰瓦的皇家农场,在清晨的薄雾中若隐若现,小小甚至可以隐约看见,农场的各个地方,都已经开始有精神十足的雇工们在辛勤的劳作了。
更远处的华山,则只能看见一个轮廓。
啾啾鸟鸣声回响在空谷之间,让人心神向往…江志轩也随便胡乱的披了一件衣衫坐了起来,虽说此时正是盛夏,但是乡间的清晨还是非常清凉的。
见爱妻竟然只披着一层薄纱,站在雾气盈荡的窗户旁边出神。
江志轩按耐住那光滑圣洁、曲线曼妙的胴体给自己带来的又一次冲击和诱惑,强行忍住将爱妻拉回床榻再次缠绵的冲动。
略带着心疼和责备锋出声道:夫人,大清早的便在那里发什么呆.晨露清寒,快些过来……小小回头冲夫君嫣然一笑,俏丽的脸庞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还有一丝丝的……雀跃!夫君,在京师住了这么长时间,妾身一直觉着压抑,今日妾身才明白缘由何在……江志轩见爱妻驻足不动,心中一叹:看来这早课是做不成了……便披衣下床,捡起地上一件稍稍厚实一些的衣服,走到床边从后面温柔的为爱妻披上。
然后从背后拦腰抱住她,将下巴枕在小小的肩膀上,侧过脸凑过嘴唇,在小小的面颊上轻轻啄了几下,这才温柔的出声问道:为何呀?来,给为夫说说看……在窗边上站了一阵之后,小小还真感到有一些清凉,正好夫君就为自己披上了衣衫。
便拢住双手,紧了紧领口。
任由夫君把头搭在自己的肩上,身体后仰,轻轻靠在夫君怀中,然后轻声开口,如同蚊吟般的呐呐道:相较于京师的繁华热闹,妾身还是更喜欢乡间的空谷幽兰。
夫君你看窗外这些景致,在京师,即便是御花园当中,恐怕也没有如此美景吧?妾身在想,等将来老了,无论你我夫妻身在何处,都定要回到此处养老。
夫君闲来无事,可以读书写字,也可到湖中泛舟垂钓。
妾身嘛,种种花草,含饴弄孙。
如此那该多惬意啊……江志轩听得痴了,随着爱妻的目光朝窗外望去,口中接着小小的话头轻轻吟道:春有百花秋望月,夏乘凉风冬听雪:心中了无烦恼事,总是人生好时节……夫人,为夫答应你,待你我都鬓发斑白,便一起返乡,过这种神仙眷侣般的日子,好么?小小被夫君随口所吟的这首小诗引得心神激荡,不错,自己想要的便是这种日子,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来,夫君就是夫君呐,一下子就勾勒出了自己心中所想,而且还如此传神。
能有如此知心之人相伴一生,也不枉自己穿越一遭了。
这样想着,小小转过身来,双手搭在夫君的肩膀上,仰望着夫君俊朗非凡的脸庞,吐气如兰的道:夫君,稍后,妾身想去农场,头学,别墅,还有我们江家的所有产业走走看看,你陪我去好么?江志轩眼中的宠溺快要溢出来:你便是要去那天上的月宫,为夫也陪你去,从今以后,你我夫妻都再不会分离了。
只是……夫人为何要说稍后呢……小小妙目当中春情涌动,拉扯着衣衫领口的双手缓缓松开。
随着衣衫轻轻滑落在地上,光洁圆润的动人胴体,俊秀挺拔的傲人双峰,毫无遮拦的展现在江志轩的面前:因为妾身知道夫君此时心中所想,方才夫君抱着妾身的时候,顶得妾身好不舒服呢……江志轩喉结涌动,快步走到窗前关上窗棂,然后回身一下子将小小打横拦腰抱起,快步向床榻行去。
很快,卧房当中便传出阵阵娇吟……在华阴老家的五日时间,小小每日里便是和夫君并肩携手,在江府的各处产业游览参观。
青儿和鬟儿的能力的确是很强的,这么长时间,农场,别墅,果园,度假酒楼等等,各方面都经营的井井有条,和当初小小亲自管理的时候相比也毫不逊色。
江家的义学学堂,在小小的本家萧博士的领导下,也是丝毫不乱。
如此一来,小小便彻底放下了心中的顾虑和担忧,可以了无牵挂的跟随夫君到杭州赴任了……临行的前一晚,小小难得破例的没有跟夫君痴缠。
而是让夫君带着儿女们,去陪陪江家的四位老人家。
她自己,则把鬟儿单独叫到了房中,跟鬟儿说了想把她调到京师江府主事的想法。
鬟儿猜不透小姐为何要如此,不过既然小姐已经决定下来,她自然是坚决服从的。
正好醉萧别墅,哦不,现在已经叫萧江别墅了……萧江别墅二期的建设已经接近尾声,最多只需半月时间,便可以对外发售了。
这种经营上的事情,交给青儿比较合适。
所以事情便定了下来,鬟儿明日将随小小返回京师,担任京师江府的大总管和京师醉月楼的财务总监。
之所以不让鬟儿管醉月楼的经营,因为鬟儿的确不是经营这方面的料……七月十三一大早,随行而来的仪仗和护卫们,便已经在江府门外等候了。
江府之内,江大伯和江二伯紧紧拉住江志轩的手,神色之间既是自豪又是不舍。
江家有史以来,还从未出过四品高官,更不要提什么伯爵之位了。
而在他们有生之年,却得见这样一个中兴江家之人,将来即便是到了九泉之下,他们也足以笑对祖宗英灵了。
然而,杭州和京兆相隔千山万水,行程近三干里。
今后想要见一面,怕是更为不易了。
特别是江大伯,已经过了花甲之年,若是侄儿侄媳在杭州一呆就是八九十年,自己怕是再也见不着他们一面了……江大伯和江二伯跟江志轩道别完毕,便把位置让给身后抱着丫丫和蛋蛋的两位伯母。
两位伯父自己,则走到小小面前。
两位伯父的脸上,都挂着满意至极的笑容:小小,志轩娶到你,是他的福气,也是咱们江家的福气。
这些年来,多亏了你上下打点,经营有道,我们江府的家业才能如此兴旺。
去了杭州,志轩忙于公务,家中琐事,便更需要你操心了。
大伯和二伯帮不上什么忙,但是若是志轩欺负你,或是负了你,你就来信给大伯二伯说,大伯二伯为你做主……一旁的江志轩正被两位伯母拉着手依依惜别呢,听见大伯和二伯说的话,忍不住出声抗议道:大伯二伯,志轩可是您二位的亲侄儿啊,再说了,在家中还指不定谁欺负谁呢……江二伯闻言乐呵呵的笑而不语,江大伯则把脸一板:那小小还是我的亲侄儿媳妇儿呢。
总之轩儿你要记住,江家之所以能够兴旺,那多是小小的功劳,你不许欺负于她……江志轩对爱妻能够博得家中长辈如此好感和青睐,心中自然是高兴的。
不过为了不让两位伯父临别太过伤感,他依然梗着脖子叫道:那若是她欺负于我呢?江大伯一愣,然后没好气的一挥手,蛮不讲理的对着叫嚣:那你就给我忍着……江志轩心中偷着乐,面上却只好委委屈屈的低头应道:哦,侄儿记下了……瞧那模样,哪里像个官居四品的封疆大吏,堂堂的天朝开国伯,简直就是个温顺的乖孩子嘛……小小瞧着夫君那副模样,面上也掩饰不住笑意。
不过,江家两位伯父方才的那一席话,倒是让她心中颇为温暖,能得到婆家人的大力支持,无论放在什么时代,可都是甚为难得的……离别的时候总要到来,不过,不管是即将离去的小小和江志轩夫妇,还是送行的江家众人,脸上的表情却都不再是伤感,而是真正的欢笑。
这缘于江志轩临别前的一句话:大伯二伯,你们且放宽心,轩儿此去杭州,最多不过四年。
四年之后,轩儿定会重返京师,届时,志轩便按制开府,将大伯二伯,还有咱们整个江府,都搬到京师去……这是江志轩第一次明确的表达出他对江府未来的安排,是昨夜夫妻俩躺在床上慎重商量之后做出的决定。
眼看着江大伯快到了风烛残年,江二伯也年近花甲。
小小实在不忍让四位老人家独守家中……队伍终于出发了,来的时候后面的马车拉了一大车绫罗绸缎,回去的时候,则装上了一大车家乡的土产和禽蛋等物,另外还加多了一个人:鬟儿!在小小的计划中,此次返回京师之后,趁着夫君在朝中办理交割手续,交换关防的时候。
小小打算亲自监督着,让李嗣业和鬟儿把事情办了。
这个李嗣业,在小小脑海里有限的历史知识当中,最后是得了善终的。
而瞧这态势,他和鬟儿也是互相倾心。
鬟儿嫁给他,一来鬟儿自己可以获得终生幸福,二来嘛,人有旦夕祸福,若是将来江家出现什么波折,有这一层关系,手握军权的李嗣业,好歹也能为江家说上话儿……一切进行的非常顺利,当小小找到威风凛凛的陌刀军统领李嗣业李铁塔,问起他究竟打算如何对待鬟儿之时。
这个平日里在部属面前威风八面的猛将,竟然羞得满脸通红。
支吾了老半天才呐呐的吐出一句:全凭夫人吩咐……小小也不生气,看着这个在战场上猛如狮子的猛士,提到鬟儿的时候温顺得像一只小猫的可爱模样,小小竟然哈哈大笑。
笑过之后,丢下一句话:本夫人为你们做主,立即成亲……于是,李嗣业和鬟儿这一对认识了好几年,却因为身份悬殊的鸳鸯,终于在京师的左骁卫大营中,举办了热热闹闹的婚礼。
婚礼的酒菜,全是醉月楼的顶尖厨子亲手打造,小小为了给鬟儿造势,防止那些军中将校的妻子将来小瞧和欺负鬟儿。
花费重金准备了丰盛的嫁妆,让江志轩亲自送亲。
此外又请来了包括阎立德,吴俊成这样的朝中大员出席婚礼,祝福新人。
让从华阴赶来参加婚礼的青儿大为羡慕,直叹小姐偏心眼儿……婚礼结束之后,李嗣业忙于军务,鬟儿也正式进入京师江府担任大总管,同时兼任醉月楼的财务总监一职。
因为时间紧迫,江志轩已经接了李世民的圣旨:八月初二,奔赴杭州赴任!临行前,小小自然要跟义父义母,姑父秦遗风,姨父何进,以及宫中的皇后娘娘一一告别。
特别是宫中的那位,小小从侧面了解到,此次夫君担任杭州刺史,可是从陛下手中接过了一个烫手山芋。
若是没有皇后娘娘的支持,自己跟夫君在杭州,恐怕会寸步难行。
八月初一,李世民在太液池设家宴,邀请小小和江志轩夫妇携子女赴宴,当做是临行前的最后告别。
让江志轩和小小,甚至连长孙皇后都大感意外的是,宴席过后,李世民竟然授予小小一道密旨,并且任命她为钦命江淮两道巡察使。
授尚方宝剑,派皇家侍卫统领秦爽,亲帅百名皇家侍卫护送!这个钦命江淮两道巡察使,并不是朝廷的正式官职。
只是一种临时授予的职务,没有实权,却可以将所见所闻,如实上达天听。
说白了,李世民便是要让小小做一个查访民情的女钦差,替他收罗江南道和淮南道的民意……面对这显得有些荒唐的圣旨,小小和江志轩夫妻二人都有些哭笑不得。
好么,夫妻俩人这下都有活儿干了……八月初二,交代好留守的鬟儿,在京师当中要注意的一切事项。
小小和江志轩,终于登上马车,带上虎头,丫丫,蛋蛋,还有江府包括小顺和翠巧在内的二十名下人仆役,在五百官军和皇家侍卫的护送下,旌旗大张,气派非凡的离开京师,赶赴杭州赴任了……等待他们夫妻的,又将是怎样的精彩呢?卷四 江南风云第二二零章 新官上任本章节由panpan0297为您手打制作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这句话可以分成两半来说,前半是将江南比作天堂。
唐朝诗人任华曾在《怀素上人草书歌》吟咏: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这便是将江南比作天堂的滥筋。
在此之前,江南曾因其在南朝的繁华和盛产美女,而被称作佳丽地,还没有将其比作天上的先例。
佳丽地的名头在唐朝得以继续,且有将其他地方挤出这一行列之势。
杭州距今已有两千两百年的历史记载,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杭州以水出名,地处京杭大运河的南端,以大涌潮而闻名遐迩的钱塘江贯穿全境,再杭州西湖就更不用说了,虽说此时还没有雷峰塔,没有白娘子的传说,西湖也还不叫西湖而叫西子湖。
但是西湖秀丽的湖光山,色,却处处透露着烟雨江南的婀娜。
晴天水潋滟,雨天山空蒙。
无论雨雪晴阴,无论早霞晚辉,都能变幻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
杭州在周朝以前,属扬州之域。
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
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时,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于此,故名余杭。
那时候的余杭其实就是一条船……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夏禹在这里造船以渡,于是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便名余杭。
这个名字沿用了数百年之后,秦始皇一统天下,于是,余杭改名钱唐。
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又改称吴兴郡,那时候的西湖则叫明圣湖。
杭州的名字第一次真正出现,是在隋朝开皇九年,废除吴兴郡的称呼,改称杭州。
到唐朝贞观年间,官方的称呼又改为了余杭郡,不过民间,则依然称其为杭州。
余杭郡下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治所州城设在钱塘。
由于隋朝时期沟通了运河,杭州成为江南甚至海外外藩的货物集散地,社会经济日趋繁荣,人口也逐渐增加,据贞观十年的统计.贞观十年,杭州便有户八万余,丁二十六万口。
就是如此一个繁荣昌盛之地,如今,却被一群国之蛀虫啃噬得乌烟瘴气。
也正因为如此,杭州这个八大古都之一的人间天堂,从贞观十二年九月初一起,就变成了江志轩的一亩三分地……杭州的前任刺史复姓欧阳,名自辉,这个欧阳自辉可不是一般人,正是如今的江南都护府长史陈文远的妻舅。
而这个陈文远,则正是和淮南都护府副都护李泽民一起,惹得李二陛下龙颜大怒的罪魁祸首,也是小小和江志轩夫妇此行最需要重点监察的人之一 因为这二人,就是那本弹劾奏章当中,苏杭盐铁案的最大后台和幕后老板!信任杭洲刺史即将赴任的消息,早在半个月前便已经在杭州城传开了。
但是在官方和民间引起的反响却截然不同。
普通的民众,听说新调来的刺史大人,便是谈笑间,令数万蛮兵灰飞烟灭的新科状元.当今天子最青睐和看重的得意门生。
无不拍手称快,互相奔走呼号,直言杭州有救。
而包括杭州刺史府长史欧阳自明在内的杭州刺史府,上上下下近百名官吏,以及杭州下辖的七个县令,却无不胆战心惊如履薄冰。
至于为何只有七个县令,那是因为钱塘县的县令冯恭民,上任不足一月,便被杭州刺史欧阳自辉以违抗上官之命为由,抓紧刺史府关押了起来,生死不知……然而,胆战心惊也好,如履薄冰也罢,官场上的规矩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迎来送往这一条。
今日是贞观十二年的九月二十八十天前的九月十八,中秋刚过,这一干官员就在依依不舍和忐忑不安当中,摆了丰盛的酒席,备了丰厚的仪程,送走了他们的前任上司欧阳自辉。
而今,新任的刺史大人,依足了官场的规矩来,他们又怎能不摆足了阵势前去迎接?为什么说江志轩是依足了官场的规矩来的呢?因为按照惯例,官员上任是要避开正月,五月和九月这三个月份的。
因为按照阴阳五行的说法,这三个月属火。
官员虽然为一方牧守,却依然是皇帝陛下的臣子,而臣字,古音读商,商属金,而火又克金。
为了不让三五九这三个月的火,克了自己身为臣子的金,以免惨遭横祸,所以要避开这三个月。
当然,这歪七拐八的说法,只是新上任和将要卸任的官员们,明面上冠冕堂皇的说法,连朝廷官方都是不认同的。
实际上潜在的龌龊则是:三五九三个月,乃是一年中收税的好时候,新任的官员,得让离任的官员临走前捞上最后一把,这才是本质……而吏部下发的行文,却是要求江志轩在九月一日***。
江志轩原本是卯足了劲,要听吏部的安排尽早上任。
**二日他们便从京师出发,从京师到杭州,他们这一行都是骑马或者乘坐马车,最近的几日还是乘船走京杭大运河顺流而下,日行两三百里那是轻轻松松。
两千多里的路程,即便是步行,到九月初一也应该到了。
然而,江志轩不知道,小小却从一些杂文野史当中读到了一些关于新官上任方面的记载。
发现了这个潜规则之后,她又特意请教过爹爹李如松和姑父秦遗风。
得知在官场,的确有这样的潜规则,除非是碰到那种愣头愣脑的二杆子新官,否则,大家都会按规矩来……有鉴于此,在队伍赶到一半路程的时候,小小跟江志轩提起了这件事情。
江志轩自然不属于那种愣头愣脑的二杆子行列,几乎是毫不思索的就同意了爱妻的建议,命令队伍原地扎营。
歇息两三日之后,又向前赶个几百里,然后又扎营。
不过这样磨磨蹭蹭的,总要向皇帝老儿和吏部那帮老乌龟有个交代吧?好在随行护卫的骑兵统领,乃是李嗣业在左骁卫的生死兄弟。
皇家侍卫的统领,又是和江志轩称兄道弟的秦爽。
这俩人都懂得官场的规矩,知道江志轩顾忌的是什么。
于是两人合计了一番,便分别上奏,说江志轩和小小夫妇,因为前面赶路太急,加之水土不服,身染疾病,只能放慢赶路的速度,边赶路边将养。
话说这天底下如果说有一件事情是百官都想瞒着皇帝老儿的话,怕就只有这种官场潜规则了。
所以,李世民根本就不会相信自己最为信赖的俩人,会合起伙来欺骗自己。
虽然他心中焦虑苏杭盐铁案,可也不好意思太过催促。
而长孙皇后那边,听说小小一家子都病得不轻,也甚是着急,若非李世民的劝阻,指不定就派了御医赶上去了……与此同时,小小则派人提前赶到杭州,跟杭州的官员交代,言道新任的刺史大人身染微恙,无法于九月初一上任。
预计最快到任的时间,也是九月末,希望在刺史大人不在任的这段时间,各位手足同僚尽心尽力,为朝廷办差。
送信之人着重强调了九月初和九月末两个时间。
如此明显的暗示,杭州城中的一干官员自然心领神会,纷纷向送信之人,表达自己对新任老大的关切之情……送信之人走后,这些官员们却立马开始议论纷纷。
有人说:这位江大人既然如此上道儿,不如我们试试看,能不能拉他入伙。
即便让他拿大头也没关系,毕竟人家的地位高得多嘛,何况再怎么说,咱们还得在人家手上混饭吃。
他这话一说出来,立马有人反驳:你脑子没开瓢吧?拉拢?如何拉拢?人家是何等人物?堂堂的三元进士,天子的第一门生。
人家的靠山是啥?那是京中的那位……说着拱手朝京师长安的方向拜了拜,然后继续说道:你道那位如此破格提拔他是为何故?就是为咱们这里的这事儿来的!这位江大人没有家族牵绊,在朝中没有错综复杂的关系,只能一心一意抱着那位的大腿。
这样的一个人,你拿什么来拉拢?先前说话的那人不服气的反驳道:既然你看得如此清楚,那你说说,咱们该如何?另外那人一阵气短:我……我也不知道,走一步……看……看一步吧……切……众人纷纷竖起中指,即便是官职比他小的,也在心中竖了起来……说了这么多,拉了这么远,其实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杭州刺史府上上下下,以及下属七县的县大老爷们心中都很纠结。
究竟是该给这位新老板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难而退呢?还是老老实实的接受现实,面对未知的惩罚……但是没这么多时间给他们纠结了,江志轩虽然接受了爱妻的建议,将到任的时间推迟到了九月末,却总不能一直这样推迟下去吧?留给你们一个月时间,让你们再捞一把,这已经是忍着自己心里的承受极限来遵守的这个潜规则了。
所以,到九月二十八这天,江志轩的仪仗和护卫队伍,便已经到达了杭州城外三十里外的驿馆。
原本,他们到达驿馆的时候天色还早,是可以继续赶路的。
不过为了给城里的官员们一些准备时间,同时也好试探一番他们的态度,江志轩和小小商量之后,还是决定在驿馆歇息一晚,明日再进城。
这一夜,杭州城内的官员们彻夜未眠 ……翌日上午,小小和江志轩是被翠巧叫醒的。
话说昨日到这驿馆之后,驿馆的驿丞得知这位面若冠玉,神采飞扬的年轻人,便是新上任的杭州刺史之后。
顿时便如同是久旱逢甘霖的土地,他乡遇故知的游子,亲热尊敬得如同见到了亲爹妈。
安排了这个驿馆有史以来最为丰盛的****待刺史大人和他的随员。
此外,见刺史大人带着***意安排了一间最好的独立客房,供刺史大人和夫人住宿……当夜,小小和夫君住进去之后,在骤然改变的环境之下,新鲜和刺激让小夫妻俩颇为兴奋,颠鸾倒凤到几近天明。
隔壁的虎头隐隐听见爹爹和娘亲的房间内传出的呻吟声,俊朗的浅眉毛皱成了一个大疙瘩,随后又呼呼睡了过去……等小小和江志轩洗漱完毕,各自换上自己的三品官服和五品诰命服饰,盛装出来的时候。
便见从驿馆之外已经围满了人,当先站着的,是一名同样身着四品官服的中年汉子,面白无须,神色泰然。
见江志轩和小小出来,这人面上稍稍有些惊讶的神色,心中暗自想到:看来陛下对这小白脸果真是恩宠无边。
不仅如此年轻便官居三品,连其夫人,也已经是五品宜人。
下官杭州刺史府长史欧阳自明,率刺史府一众属僚,及杭州八县县令,恭迎刺史大人及夫人……虽然心中根本没有把江志轩这个年纪轻轻的封疆大吏当回事.但是官面上的文章还得做。
因此,见江志轩出来之后,欧阳自明依然如是说道,他的话音一落,身后的一众官员便依言拱手参见。
这副阵势,摆明了就是杭州官场中人,都是唯欧阳自明马首是瞻啊……江志轩或许还需要思索片刻,才知道这些官员此举的用意。
小小却是立马就会过意来,她前世今生加起来,都已经活了四十多年了.这样的事情哪里还会看不明白。
当下嫣然一笑:多谢诸位大人盛情相迎……江志轩也已经回过神来,抬头淡淡一笑,声音平和的拱手点头道:呵呵,有劳诸位同僚跋涉相迎,本官心中甚为不安呐。
不过这江南的天儿,倒的确和京师有所不同,京师到了此时,早已骄阳胜火了。
江南此时却如同诸位同僚今日之举一般,让本官觉着暖洋洋的甚是舒坦……场中的官员见新任老板年纪虽轻,话却说得极有水准,且又丝毫不曾流露出敌意,反而隐隐有拉拢之意。
心中都是一阵轻松,唯独欧阳自明心中突然一紧:此人年纪虽轻,处事倒甚是老练,不可小觑,不可小觑呀。
若是一不小心,说不定就因为此人,坏了自家兄长和上司的大事!当下脸上堆起笑容:大人,夫人,下官和诸位同僚,在城中的百年老店六福居略备薄酒,为大人和夫人接风洗尘,还望大人与夫人赏光……他每称一口大人,便会接着称一口夫人,不仅是因为小小是朝廷册封的诰命,同时也是在提醒身后的诸人,可以想办法从这位年轻的刺史夫人身上寻找突破口。
在他看来,脸上挂着和煦笑容,娇柔婉约的刺史夫人,总不可能也如同刺史大人那般老练吧?身后的一众官员闻弦音而知雅意,纷纷开口道:请夫人,大人赏光!不着痕迹的就将小小这个夫人放到了第一位。
而且,这些人纷纷在心中做出了决定,回去之后,便让家中的妻妾,想方设法的靠近这位年轻的刺史夫人。
若是能逮着机会,拿到她收受贿赂的把柄,那这位刺史大人,就只能乖乖的就范了…小小注意到这些人不着痕迹的称呼变化,心中了然,面上却是一副娇羞的笑容,轻轻走到江志轩耳边说道:夫君,既然各位大人如此盛情,咱们便赴宴去吧?场中离得近的官员听到小小对江志轩所说的话,心中暗喜:这位刺史夫人,可真是好说话,有门儿……江志轩有些诧异的回头望了望平素甚是稳重的爱妻,不知她今日为何举止如此轻浮。
不过看见爱妻那清澈得如同一汪清泉的双眸,以及爱妻脸上胸有成竹的笑容。
他又瞬间释然了:爱妻定然是发现了什么。
于是也不说破,装作沉吟了一番之后,便颔首笑道:诸位同僚如此盛情,本官若是推脱,岂不显得太过矫情。
也好,待本官将家眷和随行护卫安顿好了,便随诸位同僚一道,饮了诸位的这一席接风酒,哈哈……他的话音一落,身后一直等着的秦爽便高声叫道:启行!顿时鼓乐齐鸣,最先亮出来的,就是江志轩开国伯的仪仗。
这再次让欧阳自明等一干人大吃一惊:没想到此人年纪如此之轻,便已经身负伯爵之位,看来必须得注意了……场中这些贪官污吏们不知道,除了江志轩这个明面上的杭州刺史,开国伯之外,真正要他们命的,却是那个他们以为愚昧好欺,方才还在打着主意贿赂,威胁的刺史夫人,钦命江淮两道巡察使 —— 萧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