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温氏的脸顿时煞白一片,扶在地面的手也微微颤抖起来。
郁心兰听到夫人辱及娘亲名节,便想反讽回去。
温氏似是察觉到了她的怒火,不着痕迹地拽了她一下,不让她出言维护。
这真让郁心兰惊讶万分,古时女子不是名节重于生命么?娘亲为何忍耐?父亲为何不说句公道话?难道……娘亲是外室?再侧头细想路途中偶然听到的温氏与张嫂的对话,郁心兰更是坚定了这个猜测。
天呐!就算是在男人可以三妻四妾的古代,外室也是正宗的小三啊!难怪夫人要当面羞辱。
这一事实让郁心兰顿感遍体生寒,之前还想着娘亲是肯伏低做小的,自己再刻意讨好王氏一番,日子应该不会难过。
可照目前的情况来看,王氏根本就不打算给娘亲转正,那自己和弟弟就是没名分的私生子。
这、这、这……这样的身份,如何在古代立足啊?主座上,郁老爷也是大大地一怔,当着这一屋子的丫头媳妇们的面,觉得下不了台,儒雅的笑容也僵硬了几分,婉儿最是淑良本分不过,夫人切莫听信谣言。
王氏嗤笑,从袖袋里取出一张白纸,递给老爷,这上面所写之事,还请老爷释疑。
那纸上将郁老爷在荣镇私纳温氏为妾,和郁心兰出生的日子记录得清清楚楚,还注明,其间相隔六个月一十八天。
郁老爷顿时面露尴尬羞恼之色。
当年他年少风流,又孤身在荣镇办公差,难免寂寞,遇见美貌温柔的温氏,自然是情不自禁……他原以为不会有人知道,哪知,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啊。
先不说他在外地私自纳妾,一不禀明父母、二不告知发妻是否合理,单就是温氏未婚先孕、妇德有失这一条,夫人就有足够的理由拒其进门。
前阵子岳父大人斥责夫人心胸狭窄,夫人这才同意接温氏母子入京,他原以为夫人终于想通了,哪知人都到府里了,却生出这种变故。
现在老太太、太太都不在,无人帮着他说和,是不是等明日再说?王氏见难住了老爷,便没再为难温氏母子,你们都起来吧。
这一路劳顿,先去客房洗漱用饭,好好休息。
红绫,带她们去客房。
温氏带着儿女又福了福,才跟着叫红绫的丫头退出正堂。
郁老爷犹不甘心,陪笑道:夫人,婉儿为我郁家开枝散叶,这……老爷!王氏打断郁老爷的话,一脸严肃诚恳地道,老爷是朝中命官,即使是私事,也万不能行差踏错。
若是被刘御史知道您将一个有失妇德的女子抬为姨娘,在圣上面前参您一本,就算不被罢官,也怕是会连累到老爷的官声。
郁老爷无处反驳,抬升温氏名分的事,就这么搁下了。
郁心兰等人在梓院的客房一住就是小半个月,还被告知未得传唤,不能出梓院走动。
她一心琢磨日后的出路,也没心思乱闯,倒是让温氏安心不少。
郁老爷除了头一天下朝后来小坐片刻,送上些头面首饰之外,就再没踏足梓院。
倒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也,实在是怕引得妻子嫉恨,温氏的名分就更没着落了。
郁老爷为了温氏母子的事焦急上火,就连平日里最疼爱的长女回府省亲,也提不起兴致,随意问询两句,便借口让母女两说说贴己话儿,离开正堂。
郁瑾凝视着父亲消失的大门好一会儿,才挥手让丫头们退下,蹙眉问道:母亲,父亲怎的好似有心事?可是为了那温氏?提及温氏,王氏就怒火攻心,噼里啪啦地将老爷如何磨叽要给个名分,如何每日暗中使人送吃穿用度,生怕自己虐了那几人的种种告诉女儿。
末了,瞥见桌上的粉彩芙蓉杯,仿佛温氏那张细白如瓷、红晕染颊的狐媚脸,恨得一巴掌扫到地下,叮当摔个粉碎。
郁瑾见状眉头蹙得更紧,轻嗔道:这芙蓉杯不是您平素最爱的吗,何苦为了一个贱婢气坏身子?顿了顿,见母亲脸色微霁,便接着道:母亲,您听女儿一句劝,小不忍则乱大谋……王氏重重地哼了一声,我是他们的嫡母,还怕他们翻天么?迟疑了片刻又问,真的带个男孩儿在身边,就能怀上男胎么?郁瑾连忙保证,自是真的,相公家几个堂嫂,都是如此怀上男胎的。
况且,又不是让您过继到名下,只要在身边带养着就行。
您是嫡母,这本是名正言顺的事啊。
郁瑾深知母亲最揪心的事儿,就是只生育了四个千金,没个儿子。
这女人啊,再怎么呼风唤雨,若无儿防老,晚景也只得凄凉二字。
所以她才在听闻这法子之后,立即告诉母亲。
只是,人选颇费思量。
郁老爷另有两位侍妾,都是朝中官员馈赠的,王氏拒绝不得,可也没让她们有什么好日子,一年到头见不着老爷两面。
但就算这般防着压着,那个叫秋容的小妾,还是怀上了身孕,一举得男。
王氏咽不下这口气,怎么也不答应教养庶子,现如今那庶子已经十四了,只怕跟他那个有心计的贱婢娘一般,满肚子弯弯绕绕,这样的庶子养在身边,不跟养头狼崽子一样么?而旁系的子侄,没道理平白接到身边,所以算来算去,只有瑞哥儿合适,聪明、功课好、乖顺懂事,年纪也尚幼。
王氏思量了片刻,便点了点头。
郁瑾又问,三妹那事儿……王氏道:这事我自有分寸。
郁瑾便放心了,又坐了片刻,用过午饭便回夫家了。
长女一走,王氏便松了口,对郁老爷道:老爷,兰儿年纪也不小了吧?郁老爷心中升起一丝希望,又狐疑夫人的用意,便只嗯了一声,这月初六满的十五。
王氏点了点头道:年纪挺合适的,我看,这回宫里采选秀女,就送兰儿的画像上去吧。
郁老爷大吃一惊,以往玫儿心高气傲,定是要做那皇妃不可的,怎么这会子将送上门的好事给往外推?玫儿她……玫儿她现在不想入宫了。
老爷您不记得了?年初一圣上赐宴的时候,礼亲王王妃不是一个劲儿地赞玫儿吗?这话里话外都透着意思,想与我们家结亲呢。
嫁给世子,将来也是王妃,不比那皇妃差。
况且以兰儿的出身,若是想嫁得好,只能为妾,嫁个门户低的,又伤了郁府的面子。
进宫倒是个挺不错的选择,还不用为她准备嫁妆。
说到嫁妆,郁老爷心思有些活动。
王氏肯定是不会拿自己的嫁妆给兰儿添妆的,而郁家,虽顶着世家的名头,其实已经没落三代了,家中的祖产早就变卖一空。
这些年他为官赚下的银子不算少,也都尽数用在赎回祖产上。
可这祖产,多半都得算是公中的,他自己手头活络的银子可不多。
只是沉吟片刻,他还是摇了摇头,兰儿胆小怯懦,在宫里不得被人生吞了去?再说,她哪懂得宫里的规矩……最主要的,还是他曾答应过温氏,要为兰儿选一门好亲事。
不懂,请教习嬷嬷来教导便是。
我是想啊,若兰儿被选入宫,她的生母,地位总不能太差,在父亲那边,我也说得过去。
王氏抛出温氏的名分这个香饵,又抬出身为丞相的父亲来压阵,郁老爷很快便同意了。
反正只是参加征选,还不一定能不能选上,却可以令温氏抬升分位,岂非一举两得?郁老爷请王氏帮着准备报送之前的画像、庚贴等资料,自己乐颠颠地跑去给温氏报喜。
王氏看着老爷的背影冷笑一声,若是老爷知道皇上是先给赫云连城这个扫帚星选妻,还会不会这般得意?本书由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