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窑窕淑女 > 第七十六章 真是个傻子

第七十六章 真是个傻子

2025-04-01 15:19:59

老宅历尽风雨,几百年了,全是用结实的大青砖砌的,砌的是双层,结实耐用;窗棱是黄花梨木做的雕花,年代越久越光滑,程亮得能照出人影来;天井四周的走廊上雕梁画栋,用的是上好罕见的颜料,如今还是栩栩如生;就连地上铺的都是一块块方形的大青石,这样的房子,萧家村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来了。

萧老爷子走进书房,望着窗户外的雨,心里却是火烧般的难过,老二媳妇这个暴殄天物的,这么好的宅子不引以为荣,不晓得珍惜,说出那番大不敬的话来。

长长的叹了口气,转念一想,他犯不着和一个粗俗的妇人置气,老二媳妇大字不识一个,两眼一抹黑,哪能慧眼识珠,怕是东南西北都分不出,哪能分得出东西的好坏。

见老爷不想多说,拂袖去了书房,大家便都散了。

刘氏回到房里,对着萧景天指手画脚的大骂,一个没用的歪瓜裂枣,就不会轻点捅,屋顶捅成这样,晚上咋睡?萧景土在门口,看了看屋顶的窟窿,有碗口那么大,再捅怕是越捅越大,现在雨这么大,屋顶滑,只能等雨停了,人上到屋顶上去,拿了瓦补上。

青石路上漫着洪水,加上一阵风吹过,斜风暴雨的,从老宅回来,三个人身上的衣裳几乎湿透了。

萧景土换了衣裳,出来问范氏,老二家的怎么好好的撺掇要分家。

刘氏有了身子不到三个月,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这个时候提出分家,有些让人琢磨不透。

大家谁都不知道,刘氏要分家的真正原因。

范氏以为她真是在老宅住得不习惯,屋漏又连着下雨,加上她怀了身子。

脾气会暴躁些,说道,她嫁过来不到一年,可能在老宅住不习惯,又偏逢下雨,屋顶漏水,受不了这个苦。

萧景土想想老宅那房子,其他的都好。

就是这屋顶年年修来修去。

浪费工夫也不顶用,不是个事啊,等天晴了,烧上一窑新瓦,把老宅的屋瓦全换了才好。

萧景土见雨没有停的意思,心里惦记着陶窑。

要去陶窑看看,拿着斗笠披着蓑衣出门了。

到了午饭的时间才回来,说陶窑没大碍。

屋顶不漏,场子上晒着的土坯子,被两个师傅早早地收好了在玉陶坊放着。

平日里人忙个不停没得空闲。

下了这场大雨也好,让人歇歇。

吃过午饭,萧景土倒在床上睡午觉去了。

范氏拿出赵掌柜上回送的花布,摸了摸料子,底子薄。

是夏布,只能夏天做衣裳用,想着给两个丫头做身新衣裳。

先给玉珠做件,去年娘给我做的那身衣裳,还是簇新的。

萧玉翠拿了绣花的针线筐子出来,见范氏手伸过来要给她量身,往旁边躲。

姐啊,你是舍不得穿,一年才穿那么一两回,再不穿长高了就穿不下了,到时候又让我捡了个大便宜。

萧玉珠搬了小板凳,坐在通往后院的过道上,吹穿堂风。

萧玉翠笑笑,穿那么光鲜干活,不是糟蹋了衣裳,怪可惜的。

那么好的料子,穿了下地干活,岂不让人笑话。

萧玉翠顾家拮据,一个钱当两个钱用,平时最看不惯人大手大脚浪费的作风。

有一回吃饭时,萧玉涵把一小坨饭掉地上了,掉在鸡屎旁边,萧玉翠拣起来,掰掉边上的脏的地方,重新放回萧玉涵的碗里。

萧玉涵不吃,她哄了半天,最后没办法自己把那坨饭吃了。

平日里萧玉珠点灯,她总觉得亮了,浪费灯油,要亲自动手把油灯挑暗了才心安。

萧玉翠的做法,让萧玉珠想起了前世课本里的葛朗台,不过她不是吝啬,而是节省过度。

范氏也笑话她,大丫头长大了肯定是一个会持家的管家娘子,一个钱能掰成几份来。

行了行了,谁也别再推来让去的了,每个丫头都做一套。

范氏丢开布料,手撵过来要量身,萧玉翠躲躲闪闪,她径直朝萧玉珠过来,用手指丈量一番,把尺寸放宽了点,明年也能穿上。

娘,给我做件呗,玉涵也想穿新衣裳!萧玉涵在一边骨碌着小眼珠子,说道。

把大家惹得一番哄笑,这花布穿在他身上,不成了唱大戏的了!范氏让他在一边玩着,说先给二姐做了,另拿青布给玉涵做一身新衣裳,穿了去学里,好好念书。

一听要送去学里,萧玉涵立马不再做声了,跑到萧玉珠的身边,挨着坐着,手撑着下巴,可怜巴巴地看着地面。

怎么玉涵不愿去学里?萧玉珠摸着他的后脑勺逗他。

小孩子就是喜欢这种无拘无束自由的生活,山上田里河边到处疯跑,放牛、抓鱼、用弹弓打鸟、下鱼篓子、捉泥鳅,打陀螺耍石子,这些远比在学堂里快活。

不去也得去,过几天就去行拜师礼,送去让学里的先生教教,免得你见天疯玩,耍得没个正形。

范氏唬了他一眼,又说喜子也去,萧玉涵愁巴巴的小脸才舒展了许多。

萧玉翠拿起绣花帕子,照着买的新花样子绣花,绣的是芍药,绣了一半,半朵芍药在绿叶的簇拥下,艳丽的开着。

半片芍药花瓣上飞着的蝴蝶,仿佛要穿透绣布,从里面飞出来,活灵活现,又仿佛一阵花香就要扑鼻而来,让人感到芍药花浓郁的香味随着穿堂风飘过来。

翠儿绣得不懒,比娘绣得好多了,娘好多年不绣了,这绣花针怕是要拿不稳了。

范氏手里用剪刀把布剪了个口子,用力一撕,撕出一大块布来,一边朝萧玉翠手里的绣花帕子探了探头。

萧玉翠脸色添了几分红晕,低下头去,细声道,娘的绣活那是一等一的好,翠儿哪比得上。

范氏的绣活好,女红在范家村是数一数二的,绣出来的花样。

人见了都说好,当年这绣工可给她增了不少光,让她能够嫁进秀才老爷家来。

一听到绣活,萧玉珠感觉到不妙,这个时候千万别想起她来,别扯到她头上来才好,偏过头去,假装和萧玉涵嬉闹着。

萧玉珠隐隐感觉到一道灼热的目光看过来。

停留在她脸上。

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心里更是被猫抓似的,忐忑不安,正起身想溜回房去。

玉珠啊!范氏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吓得萧玉珠小心肝直颤。

萧玉珠回头笑着看她,脸上绽放了一个比芍药花还灿烂的笑容。

你看看你。

九岁的丫头了,还不会绣花,传出去还不让人笑话。

范氏瞥了她一眼。

大笑道。

就是就是,腊梅比你小一岁多,人家都会绣些普通的花样子了。

要是让她知道你不会绣花,还不得寻了话柄取笑你。

萧玉翠添油加醋地道,知道萧玉珠心里惧怕腊梅三分。

一想到腊梅那泼辣的样,萧玉珠犯愁,会绣花能有什么了不起。

又不是多大的能耐,心里虽是这么想,可是……那根小小的绣花针是她的死穴啊。

萧玉珠小眼巴巴地看着萧玉翠,这老姐不帮着说好话就算了,还落井下石。

娘,我……我去柴房看看蚕茧去……估摸着这几天就要变飞蛾子了。

萧玉珠手里绞着衣角,又是一个比烟花灿烂的笑容绽放,一双清亮亮的眸子看向范氏,如星含水,水汪汪的就要溢出来,地上的脚已打转好了方向,刚要顺着穿堂风飘走。

不行!范氏见她又想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喝住了她。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萧玉珠挪着步子,冷冷的笑笑,走过来,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萧玉翠见她楚楚可怜的样子,搓着她的鼻子笑道,要你学个绣活,又不是要你的命。

从今往后,你就跟玉翠好好学学。

范氏盯着眼看她。

哦。

萧玉珠硬着头皮答应了。

萧玉翠找了两块绣废的帕子,让她先学些针线法。

刚爬雪山过草地般,历尽艰辛万苦把针穿好,才绣了第一针,就把手指头刺了,白白的手指上冒出血来。

不碍事的,吮两口就没事了。

萧玉翠看着她,摇着头笑。

刺个几次就会了。

范氏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看了一眼,别过头去。

萧玉珠往手指上吮了一口,右手拿着绣花针的线扯得老高,找准位置一针下去,手心却捏出汗来。

前世里她可是连个扣子都没缝过,这辈子却和这绣花针干上了。

学了一会,手里的绣线被汗水浸湿得黏黏糊糊,黑乎乎的,已经看不出是什么颜色。

萧玉珠假装困了,连打了几个哈欠。

范氏见她眼皮子有些涩,像是困了要瞌睡了,便允她去房里睡午觉。

一连下了好几天的雨,萧玉珠的心情就如这雨一般,学了几天,才学会了一样针法。

到了第四日,雨停了,河里却涨了洪水,河滩子上一片稻田被淹了,抬眼望去,一大片红色的汪洋。

范氏拘着几个小的,雨虽是停了,却哪也不准去,不准离开家半步,河里涨了洪水,这时候最易出事,往年常有人去河边捞鱼,不小心滑进河里,被冲走的都有。

第五日,村里传出个惊人的消息,说是有人去田里看稻田,见一个人在河边捞南瓜,等他一眨眼,那人就不见了,只听见一声救命。

这么大的水捞什么南瓜,那南瓜值几个钱啊,真是个傻子。

萧景土从外面带来了这个消息。

大家听了很是震惊。

就为了一个南瓜,搭上自己的性命,那人不是傻子是什么?萧玉珠心里猛地一惊,大叫不好,难道那不要命的人是傻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