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到底是个能沉得住气的人,晚上到了贾母那里去请安,依旧是端庄有礼的样子。
倒叫鸳鸯看的叫奇,别人不知道老太太给的是什么东西,她还不知道?那是她昨晚亲自在以前的箱子里翻出来的银裸子,老太太还特特的要自己装了那个不足一两的。
薛宝钗神态自若,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也是好想与的,又加上王夫人的千叮咛万嘱咐,不大一会众人就玩闹在了一起。
贾宝玉是个喜聚不喜散的主儿,自打林妹妹走了之后,这每天心里就跟空荡荡似的,就是袭人逗自己也深觉得无趣。
如今可好,家里又来个神仙似的姐姐,芙蓉面,柳如眉,品格端方,容貌美丽,一身的冰肌玉骨,叫人难移双眼。
薛宝钗自是知道姨妈叫自己一家来京城的目的,她又是个有心计的,所以见众姊妹和自己交好,宝玉又格外的亲腻与她,少不得费了一番心思,不动声色的巴结众人。
薛家虽然没落了,但是那句老话说的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怎么样,薛家运到京城中的白银也有三十万两左右。
为了给王夫人长长脸面,薛姨妈和宝钗没少买送人的礼物,将金陵的人情土物各处酬献了,又知道贾母爱吃老家的板鸭,特地选了十来只肉质最细嫩紧密的呈了上来。
上上下下的打点一番,别说没落下贾府的众位姨娘,就连最下等的浆洗婆子也得了薛家的赏银和玩意儿,众人口口称赞皇商之家果然是出手不凡,又道薛家的姑娘最是知书达理,懂得人情冷暖,见了她们这些干粗活的人也是彬彬有礼,比那个走了的......强多了。
王夫人本来见妹妹和侄女还给她房里两个天杀的姨娘准备了礼物,心里就不大说服,但现在又听人家说自己侄女的好,也知道她是在收买人心,所以也就渐渐的压下了这种烦闷。
自到了贾府,薛宝钗和三春姊妹等一处,或看书下棋,或做针线,倒也十分相安。
只说那日薛蟠被踹下马,腰就闪到了,好几日没能出去领略这京中胜景,每日里唉声叹气,闹得他娘十分的不舒服,当日叫那个小厮打听消息,回来禀报说,踹他们大爷的是长公主的儿子。
薛姨妈只一心疼爱自己的儿子,哪里管什么公主不公主的,再说了,这皇家的女儿多了去了,一个小小的公主就敢这样放纵自己的儿子?薛姨妈越想越生气,就想找个机会和姐姐王夫人说说,好叫她帮自己报仇。
这一日,天气正好,王夫人领了金钏儿到梨香院看望妹妹,老姐妹俩多年不见,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金钏儿就和小丫头香菱在台阶上解九连环。
正房里,薛姨妈亲自给姐姐倒了茶,姐姐尝尝,这可是我们金陵的好东西,雨花茶,这茶香气清幽,品饮一杯,沁人肺腑,齿颊留芳,滋味醇厚,回味甘甜。
王夫人笑着饮了一口,说道:果真是好茶。
姐姐喜欢,我一会儿叫香菱给你送去。
薛姨妈坐在梅花洋漆几的另一侧,和王夫人对面而视,姐,我上次和你说的事情怎么样了?王夫人一听,就将茶杯放下,叹了口气,说道:你怎么还惦记着这件事儿呢?不是和你说了吗?那长公主可不是咱们能惹得起的,别人见了,躲还来不及,你怎么还想着要找人家的麻烦呢?薛姨妈见王夫人不愿意帮自己,眼泪就掉了下来,这还不是被逼的?你看看我家蟠儿被打成什么样子了?那日根本不是我们的错儿,街面就那么点的宽,公主的儿子还策马游街,怎么可能不伤了人。
王夫人从小就知道自己的这个妹妹不是个能讲理的,所以她的话自己也只信七八分。
姨妈别生气了,这事儿过去也就过去了,咱们今后躲着点他就是了。
长公主虽是个女子,但她可是皇上的亲姐姐,一母同胞,两个人的感情极好,长公主的儿子又深得皇上的宠信,做御林军副都统,这样的人咱们敢惹吗?就是哥哥见了那小孩子也要礼让三分的。
其实,王夫人不愿意帮助薛姨妈,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
她们家元春进宫也有三四年了,一直不大受宠,在宫中女史的这个位子不上不下的,原本还打算拿林家的钱打点一下,现如今也成了泡影。
王夫人知道长公主和皇上的感情最好,若是能走得通长公主的这条路子,她们家元春岂不是能步步高升,所以,王夫人是万万不愿意得罪公主殿下的。
薛姨妈哪里知道这里的门道,还真心以为姐姐是为了自家好。
两个人正闲聊着家常,忽听得外面有人说话的声音。
王夫人问道:外面的人是谁?躬身进来一人,正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一见王夫人和薛姨妈就上来请安。
王夫人问道:人可是送走了?周瑞家的笑道:走了,走了,二奶奶给那刘姥姥二十两银子,她自是千恩万谢的去了。
薛姨妈就问道:这刘姥姥是谁?王夫人便告诉她:是咱们家太老爷以前在一处当官时认识的,因为连了宗,前几年也走动走动。
这几年关系疏远了,当时我还在王家帮着理事儿的时候见过一次那刘姥姥,走的时候也没空过她。
如今来瞧咱们,也是她的好意,我就叫凤丫头看着办。
我看姐姐就是个心善的,这样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也就是你们这些积善之家才能有心帮衬着。
薛姨妈的奉承话虽然有点假,但到底让这个吃斋念佛的王夫人受用。
周瑞家的回禀过事情,就要转身离开,那薛姨妈叫住了她。
你且站住,我有一件东西,你带了去吧。
说着便叫:香菱!帘栊响处,才和金钏儿玩的那个小丫头进来,问:太太叫我做什么?薛姨妈道:把那匣子里的花儿拿来。
香菱答应,向那边捧了个小匣子过来。
薛姨妈说道:这是宫里头做的新鲜花样儿堆纱花,十二枝,昨儿我想起来了,白放着可惜旧了,何不给她们姐妹戴去?昨儿要送,偏忘了,今儿你来的巧,就带了去吧。
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两枝,给凤丫头四枝,剩下的给你们家的那位林姑娘,她虽不在,就请鸳鸯帮着收了吧!王夫人一听还有林黛玉的两枝,不高兴的皱皱眉,说道:留着给宝丫头戴也就罢了,又想着她们做什么?再者,林姑娘还在苏州,还来不来也未必,周瑞家的,你先去里间给宝丫头,让她先挑两枝最好的,再去姑娘们那里。
薛姨妈嗔怪到:姐姐不知道,宝丫头怪着呢,从不戴这些花儿朵儿的。
她又对周瑞家的说道:听我的,你去吧!周瑞家的扫扫王夫人的脸色,见她不再阻止,赶紧加快脚步出了房门。
王夫人见屋子里没人了,就没好气的说道:你想着林家的那个小狐狸精干什么?送给她戴,还不如给你们院子里的丫头。
薛姨妈见姐姐一提到林家的姑娘就没个好脾气,笑道:这林姑娘到底什么人物,竟是将姐姐气成这个样子。
我送花儿给她,姐姐莫恼,说到底,还不是给你们家老太太看的。
这话我一直没敢和你说,怕你着急生气,你们家老太太那天不是给我们宝丫头一个见面礼吗?王夫人点点头,道:我恍惚见的是个荷包?薛姨妈恨恨的说道:可不是?你这个公府中的太太再也想不出你们家老祖宗给的是什么,是个旧年的银裸子,还不到一两沉!什么?王夫人大吃一惊,随即脸上被气得通红:这个老东西......薛姨妈听王夫人这么骂,害怕人听见,一把上前捂住了王夫人的嘴:我的亲姐姐呦,这是什么地方,你敢这么说你婆婆,小心叫人听见了。
怕什么,这些年我也忍了。
为了这个家我是操碎了心,得到的是什么?现如今我不过是想找个中意的儿媳妇罢了,她还要千般万般的阻挠。
你是没见过那病秧子,被她娘养成什么样了,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样子。
我见了就心烦。
宝玉也是个傻得,整天就知道围着她转。
现如今好不容易消停几天,又来信说是要一家子都搬来。
薛姨妈好奇的问道:你不是说林家只多了个少爷,怎么还一家子了?王夫人一想到这个,气就不打一处来,说是还有林家少爷的表妹和表弟,哼,好没脸的东西,什么八竿子远的亲戚,也叫我们贾家来养活。
姐姐气恼这个干什么,这贾府还不是你说了算,到时候你只放出风去,你们家的奴才自会说道说道,林家的少爷不是上京来赶考的吗?我就不信他那么厚脸皮,被人说还会继续住下去!王夫人听了眼前一亮。
到时候,宝丫头是人人赞颂,林家的那个病秧子被说尽闲话,看老太太选谁?PS:新的一周开始了,惊荷努力更新,这两章黛玉都没出现,^_^不要着急,明天就来喽!!!谢谢那些打赏惊荷的人,Barly、迷小馬、书友1103131111、mowa、惊荷每天都要谢谢滴,大家不要嫌弃我啰嗦哦!正文 第四十三章 林黛玉二进荣国府(上)求收藏五月十六,京都城外的大运河停泊着几十艘巨船,拉纤的艄公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但是看着那船上一箱箱抬下来的东西,还是不禁咋舌。
这一行人正是杜、林两家。
杜家是要送女出嫁,差点没将苏州老家的东西全部搬来,临走前又托人在江南多多的采买些珠宝首饰,因为杜婉要嫁的是皇子,所以自有内府来负责皇子妃的嫁衣。
林家的东西不过是一船的样子,就这点东西也足够林家忙了大半个月,因此在黛玉看到杜姐姐家那整船整船的东西时,的确是被吓了一跳。
船行至半个月,终于到了京城,一下岸,林府的小唐管事便赶紧上来给致远和黛玉请安,来接杜家的是皇上派出的御林军,这些人个个身手不凡,领队的是长公主的儿子,副都统曲君昊。
皇上这次也算是给尽了杜家的面子,一路上的阵仗叫围观的人看的眼热,都暗道自家怎么就没个当皇子妃的女儿。
致远和黛玉跟着借了光,林家的车马跟在御林军之后,倒也没什么人敢打坏主意。
进了都城的东门,两家人便分开来走,这也是在船上就商议好的事情。
杜家回了京中老宅,黛玉跟着哥哥去了东平侯府的旧居。
一路上车马劳顿,致远又恐黛玉旧疾复发,一进门便请了京中的名医来诊治,好在一切正常,只是嘱咐她再多多的休息。
东平侯府久无主人居住,但是却打扫的干干净净,下人们知道林大爷和林姑娘是与他们家侯爷交好的晚辈,所以服侍起来更是尽心竭力。
黛玉和致远两个觉得,到底是住在别人家,所以只选了两个较偏僻,不是什么主要屋舍的地方住了,林府的下人们也都挤一挤,当然再不能像家中那样舒服就罢了。
休息了一夜,第二日一早,黛玉便去找哥哥致远,商量去拜见贾府的事情。
致远笑道:妹妹也太心急了些。
好吧,我这就叫小唐管家去送拜帖。
你叫下面的人将送给荣国府的东西打点一下,别到时候落下什么。
黛玉一想到马上就要见到自己的外祖母,既紧张又欢喜,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儿。
还记得临走的时候,外祖母抱着自己痛哭的样子,也许,外祖母真的想要撮合过自己和宝玉,但是这段日子以来,严嬷嬷的殷殷教诲,黛玉知道,婚姻的事情若是不能得到家人的赞同,那终将不会幸福。
二舅母一向不喜欢自己,她怎么会希望自己和宝玉自一起呢?再说,二舅母到底是不是害了母亲的凶手,自己还不得知,外祖母有没有包庇她,自己也不知道。
黛玉苦恼的摇摇头,罢了罢了,先将这一切放下,等将来有机会,自己定然会一一查访的。
她领着紫鹃收拾出了各种礼品,又按照在苏州时写的礼单子一一校对,看有无遗失。
紫鹃见黛玉的气色不好,忙道:姑娘快歇着吧,这些事儿自有我们侍弄,你再熬坏了身子,倒叫老太太看着心疼。
紫鹃笑着就将黛玉扶到了软榻上,自己领着雁蓉等人收拾。
碧蝶在一边悄声的问道:紫鹃姐姐这回高兴了吧?咱们到了京城,你也能见到自己的父母了!紫鹃心情不错,听了碧蝶的话也只笑不语,手上的动作越加的快。
她和黛玉不一样,自打定下了回京的消息,便琢磨着带些什么东西给府中的姐妹。
袭人她们都知道自己最得姑娘的信任,紫鹃当然不想被人小瞧了去。
在苏州的这些日子,只出过两次的府门,也没那个功夫捎带什么特产。
好在她们院子里的香珊有个做小厮的哥哥,紫鹃就托了他们兄妹俩给自己挑那些样式鲜亮,心思巧妙的东西买。
再加上紫鹃的爹喜欢喝酒,又买了两坛子好惠泉酒,仔仔细细的密封上,带回了京城。
这一夜,有的人睡的香,有的人难以成眠,各有各的心思......次日一早,林致远带着黛玉和荣泽雪琪两个,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去了荣国府。
要说,这东平侯府其实离着荣国府也不远,隔着八九条街的样子,乘了车马,也就不到半个时辰。
荣国府的中门并不开,只在边上的角门有人伺候。
守门的下人知道是林姑娘和林家的大爷来拜会,也不敢怠慢,忙请进了角门。
致远两世为人,自是明白贾府的意思,不开中门便不是贵客,他们兄妹没个长辈撑腰,贾府的当家人自然不肯礼遇。
黛玉初次进京的时候便是走的角门,如今又是,原本自己还小,不当一回事儿,只是现如今连累了哥哥,黛玉多少对贾府心存了隔阂。
进了府门,又有小厮上来抬轿,到了垂花门,婆子们上来搀扶林家的三位小主子。
荣泽尚小,见这两天净是新地方,心中隐隐害怕,只叫香萱抱着不肯撒手。
那廊下玩耍的小丫鬟见了黛玉,忙跑到里屋回话:林姑娘回来了!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并宝玉从贾母的屋中迎了出来,满带笑容的说道:林妹妹(姐姐)可算是回来了。
众人上前围住了黛玉,一声声的问候着,又要扶她进屋,黛玉停下脚步,招招手,香萱机灵的跟了上来,紫鹃也领着雪琪伴在左右。
黛玉重新整理整理荣泽和雪琪的衣襟,这才起身往里去。
探春看的出奇,暗想,这林姐姐什么时候这么会体贴人了?以前可总是二哥哥给她伏低做小,哄她逗她,今儿这样子可真是难得!探春就猜,这次的苏州之行,必是有什么故事。
众姊妹进了贾母的上房。
鸳鸯和琥珀搀着贾母就迎了上来。
黛玉紧走几步,一下子跪倒在贾母的身边,外祖母,黛玉回来了!说完便泪如雨下。
贾母一把将黛玉搂在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
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贾母将黛玉携至自己的炕上坐了,仔细的打量着外孙女,心中满意,看来这林家的哥儿对她们黛玉不错,气色比走的时候要好的多,脸上也长肉了,出落的越发的娇俏动人。
黛玉止住哭泣,又一一见过邢、王二位夫人,这才招手叫荣泽和雪琪,将这两个孩子介绍给众人。
外祖母,这是我的表妹雪琪,表弟荣泽。
她一手牵着一个,走到贾母跟前,低下身对两个孩子说道:雪琪,荣泽,快给老祖宗请安。
雪琪和荣泽两个在家中的时候就已经练习过,所以听了黛玉的话,乖巧的跪下行大礼,一旁的鸳鸯忙亲手拿了蒲团给两个孩子垫着。
贾母仔细瞧这两个孩子,那个女娃娃倒是一般,只这个小的,生的白白净净,苹果脸肥嘟嘟的,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红润润的小嘴儿抿着。
穿着簇新的湖蓝暗花祥云纹薄衫,下面是条同色系散花锦的小单裤,一叩首的时候没稳住,险些栽倒,大伙儿看了忍住不乐。
鸳鸯,快扶起来!贾母眼含笑意,又让鸳鸯那荣泽抱到自己的身边。
小家伙有些害怕,不住的看黛玉。
黛玉忙将雪琪交给碧蝶,自己坐到贾母的身边,握住荣泽的手。
贾母一边打量荣泽,一边对王夫人和邢夫人说,我看这孩子倒有点儿像咱们家宝玉小的时候!众人还未来得及说什么,王熙凤自己争着发话,也不管看没看清,只一味的奉承贾母,道:哎呦喂,老祖宗慧眼,我说刚刚见了林家的小表弟怎么这么眼熟,可就是发昏,也说不明白,倒是老太太给我们解惑了!王夫人和邢夫人自是诺诺称是。
贾母知道黛玉的表弟表妹会来,早就准备了礼物,一人各一只做工精美的金项圈,金银裸子数枚。
王夫人和邢夫人等也都各有礼物,只是这两位太太,一个是有钱不愿意给,一个是没钱也不想给,却迫于贾母的压力,不得不表示表示。
贾母心疼的摸着黛玉的头,当着众人的面问道:你们可是下船就直接回来的?怎么没见林家的哥儿?黛玉和哥哥是昨日到的京城,先在东平侯府的旧宅安顿了下来。
今日一早就来看外祖母,我哥哥到前院去给大舅舅,二舅舅请安去了!贾母叹道:这就是你们的家,还上外人那里住干什么?贾母又叫琥珀:派人去前院二老爷那里,说我要见见林家的哥儿,让他们谈完了赶紧要人过来,别拘着那孩子。
琥珀得了令自去前院找人。
贾母又问王夫人:前儿让你收拾的院子你可弄好了?王夫人心中自是百般的不愿意,但是脸上却不好表现出来,听了贾母的话还要回禀:已经收拾好了,就在后面的西跨院。
这西跨院在贾母正房的后身,紧邻着凤姐儿的屋子,与梨香院遥遥相对,西跨院又自带了一个小小的角门与外界相连,上街是既方便的。
王夫人当然不愿意安排林家的人住在那里,但是一时间又找不出更好的安置地点,便只好便宜了他们。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这也是王夫人最终决定了选择那里:西跨院极大,又分前后两个小院,林家兄妹住着足够。
到时候她只说宝玉大了,不适合在跟林姑娘住在一起,这病秧子自不能赖在碧纱橱里不动弹。
PS:\\(^o^)/~,写完啦!惊荷看了大家的留言,对《红楼夜话》做了一些指正,惊荷会虚心接受,^_^。
因为是同人小说嘛,和原著会有一定的差异,为了突出矛盾增加剧情,也会将原作人物的性格做些改变,比如说薛姨妈......最近惊荷有点郁闷了,卡文了,因为大家说黛玉这个人把握的不好,55555555,诸位有没有什么好的点子给惊荷呢?偶不想江郎才尽啊~~~麻烦大家推荐一些红楼的同人小说给惊荷借鉴一下哈!!!还有,做个小小的问卷调查,大家是希望本书在一天里的什么时段更新呢?多谢浅落的笑、cindia、青色的山樱、紫藤妞妞、顺顺666、吾修道和ylrzxht的打赏。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