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侄之间,不过三五句话,齐二夫人就将她的打算挑明。
有宫里的娘娘,家中再有了郡主。
齐府的兴旺,便在眼前了。
齐二夫人道。
饶是齐二奶奶见惯风浪的,也是大吃一惊,心下飞快地琢磨。
不论如何,有一点她很清楚。
这样关乎性命的事情,齐二夫人既然找上她,和她说了,那么就不是那么好开脱的。
太太英明。
不过这件事,是不是该再斟酌斟酌,从长计议。
齐二奶奶不好直接反对,陪笑道。
齐二奶奶对现在府中的情形,几个妯娌,都是满意的,若是换了一个郡主做妯娌,又不会和齐攸夫妻同心,对她自然有诸多的好处,但是这其中的风险也不小。
而且她实在挑不出荀卿染的错处,相反,两人相处一直很好。
荀卿染的性情平和,大度不争宠,而且肯真心待人,简直是完美的妯娌。
如果是小事情上下个小绊子,小打小闹,也就罢了。
偏偏齐二夫人是要荀卿染的性命,而荀卿染如今还怀着身孕,即使狠辣如她,也不能不犹豫、心虚。
我已经都想好了。
不说迎娶郡主给府里能带来多少好处,迎丫头你想想,咱们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染丫头都在旁边,她迟早都会发现,若是告诉了老太太,那咱们姑侄在齐家可就完了。
留着她,总是个祸害。
齐二夫人继续劝说齐二奶奶。
荀卿染几乎是完美的妯娌,唯一的不完美之处,也许就是人太聪明了,什么事都瞒不过她。
即便她聪明的知道装傻,但是几年相处下来,齐二奶奶也明白,这府里的事情,她的手段,荀卿染都是看的明明白白的。
就比如说前些日子,齐婉蓉那件事……况且,齐二夫人已经打定了主章,必定是不听劝的。
齐二奶奶心下琢磨,必要如此这般,若是事情成了,她也跟着分些好处,若是不成,也不会追究到她的身上。
太太打算怎么做?齐二奶奶问道。
齐二夫人拿出古嬷嬷给的那个纸包。
无色无味,是宫中的秘药。
你管着家,和她素来交好,最是方便下手。
你只要想法子将这个放在她的饮食中,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况且她怀着身孕,出了意外也是常事。
齐二夫人看着齐二奶奶,别人即便疑心,也查不出什么来。
迎丫头,你说是不是?齐二奶奶见齐二夫人眼中的神色,却是心中一动。
难道她前些日子做的手脚,被齐二夫人发现了?发现了又如何,她们是姑侄,难道还会揭发她不成。
齐二奶奶定了定心神,却没有去接那纸包。
齐二夫人想要用她来做刀,她已经为齐二夫人做过一次了,不过是因为事情紧急,没有办法,而且对付的人也无足轻重。
现在情况却很不相同。
本来是极方便的。
可是太太,如今她已经不用公中厨房的吃食,宁远居的小厨房,就是我也插不进手去。
我送了几回吃食给她,后来打听得她都不曾用过。
太太,这还得再想别的法子。
齐二夫人听齐二奶奶也是如此说,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咱们姑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你不要担心,善后的事情,自有郡主和宫里做主。
太太,我说的都是实情,并不是推脱。
齐二奶奶道,太太说的道理,我明白。
但凡能做的,我都依着了太太的吩咐。
这件事,却是为难。
齐二奶奶当然为难,若是荀卿染出了意外,而牵扯到她身上,容氏、齐攸哪一个会放过她?但是齐二夫人就不同,毕竟为齐家生育了这么些儿女,而且女儿还做了贵妃怀上了龙种。
太太,她虽不在宁远居之外饮食,但是到了太太这里,太太若执意让她用些茶水、点心,她却是无法推脱的,少不得沾一沾。
就是过后发作了,太太也能推脱。
太太最近待她极好,府里人都看在眼里,也不会起疑心。
齐二奶奶向齐二夫人建议,她出了事,宁远居就乱了。
再想法子将那药在她饮食中放一些,咱们再派人搜查出来,到时候自有宁远居的人帮替死鬼。
岂不是神不知鬼不觉?齐二夫人想了想,点了点头。
齐二奶奶出的这个主意,看来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而且齐二奶奶说的那善后的法子,实在是妙计。
如此,就照你说的办法做。
齐二夫人做了决定。
太太,老太太那边该醒了。
齐二奶奶提醒道,这事总该要瞒着容氏吧。
你这就去老太太那边,想法子拖住老太太。
齐二夫人道。
这正中齐二奶奶的下怀。
她不在场,以后就算追究起来,绝不会追究到她的头上。
是,太太,我这就过去。
齐二奶奶道。
去请四奶奶来,说我有事找她商量。
嗯,跟她说,是商量招待宁馨郡主的事。
齐二夫人叫进来一个心腹的丫头,吩咐道。
齐二奶奶出了祈年堂,才悄悄松了一口气,快步往宜年居来。
…………荀卿染带着人到了宜年居的门口,便有个绿衣裳的大丫头拦住了荀卿染。
四奶奶,老太太还在睡着,说了不见人的,请四奶奶稍后再来。
绿衣丫鬟陪笑道。
哦?荀卿染抬眼打量这个丫头。
这丫头看着有些面熟,瓜子脸,颇有几分姿色,一双狭长的眼睛,不经意间闪着精光,却是个精明像。
荀卿染认的她是容氏屋里伺候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叫玉环。
玉环见荀卿染如此打量她,有些心虚,但还是强作镇定。
荀卿染心中冷笑,方才她派人打探过,容氏已经醒了,如何这会功夫就又睡了,分明是这个丫头撒谎。
可真是好大的胆子,是受了哪个的指使。
容氏屋内的丫头,都是有些体面的。
她们说出来的话,有的时候就等于是容氏的话,便是府里的老爷太太们,都要听上几分。
但是今天不同,即使是容氏真的在睡着,荀卿染这个时候也一定要见到容氏。
老太太都是午初一刻用午膳,然后吃药,睡半个时辰,这个时候正该醒着。
荀卿染道。
因她每天来照顾容氏,对容氏的起居习惯自然是了如指掌。
四奶奶说的不错。
今个老太太吃药晚了些,药里又加了安神的药材,还得一会功夫才能醒。
四奶奶知道,太医嘱咐,老太太要静养,不好打扰的。
玉环继续陪笑道。
四奶奶,原来您在这。
远远的,一个穿秋香色褙子的丫头快步走了过来。
太太请四奶奶过去,要商量如何招待宁馨郡主。
这丫头走到近前,向荀卿染屈膝福了一福,说道。
齐二夫人这个时候找她,难不成是马上要动手,还真是一刻都等不得了。
荀卿染心中冷笑,面上却平静如水。
我知道了。
你回去跟太太说,我这就过去。
荀卿染道。
那丫头见荀卿染并不打算跟随她过去,便有些为难。
四奶奶,太太急等着四奶奶。
招待郡主,是府里的大事。
是啊,四奶奶先去了二太太那里,回来再看老太太岂不是正好。
玉环插言道。
这府里什么时候改了规矩,主子们要做什么,还要听奴才安排。
荀卿染不怒反笑。
荀卿染身后,许嬷嬷轻轻咳嗽了一声。
便有个婆子上前,将玉环挤到了一边。
荀卿染此时没工夫去搭理这两个丫头,直接往宜年居内走。
两个丫头心中着急,却不敢有什么动作。
她们都知道,四奶奶脾气是极好的,但四奶奶身边的人的脾气却没那么好,而四奶奶从来都是最护着身边的人的。
因此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荀卿染进了宜年居。
走进上房,又一个婆子从屏风后走出来拦阻,荀卿染更是懒得搭理,自有她身后带着的两个婆子上前,客气地将这婆子请到了一边,荀卿染直奔容氏的卧房来了。
老太太,这团鱼山药汤,足足熬了一个上午了,不油不腻,如今正好喝。
我服侍老太太喝一些吧。
荀卿染走到卧房门外,就听见里面齐二奶奶的说话声。
慢着。
荀卿染忙高声道。
冬儿等几个丫头正站在卧房门口伺候,见了荀卿染,忙屈膝行礼。
荀卿染带着人径直进了容氏的卧房。
容氏坐在榻上,齐二奶奶站在榻前,手里端着只青花瓷碗,正要服侍容氏喝汤。
见到荀卿染进来,两人都吃了一惊。
容氏自没有去喝齐二奶奶递过来的汤,齐二奶奶拿着汤勺的手微微抖了抖。
染丫头?怎地走的这般急?要小心身子,快过来坐下。
容氏道。
齐二奶奶脸上也挤出一丝笑容来,转身将手里的碗交给身边一个丫头,偷偷对那丫头使了个眼色。
小丫头端了碗就要往外走,却被许嬷嬷拦下,将那碗在了靠墙的一张矮几下。
……必是好物,放在这,一会老太太想必还是要用的。
许嬷嬷笑道。
齐二奶奶脸色略变。
容氏却是看出荀卿染脸色有异。
怎么了,染丫头?容氏关切地问道。
老太太,荀卿染话一开口,声音有些哽咽。
容氏头发花白,面色已经不像过去那般红润,脸庞也明显的消瘦了。
想到年纪一大把,这半年来却遭受连番打击,又联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荀卿染心中发堵,眼睛里不由得就涌出泪水来。
容氏深知荀卿染的性子,最是外柔内刚,若不是大事,绝不会还没说话,就哭起来。
必是出了了不得的大事,容氏的心不由得往下沉。
染丫头,出了什么事?你不要怕,祖母在这。
你和祖母说,祖母给你做主。
容氏道,就让荀卿染坐到她跟前去。
齐二奶奶这个时候却有些进退两难,她想马上离开。
弟妹这是怎么了?瞧哭的这样可怜见儿的,来人啊,快拿湿帕子来。
齐二奶奶吩咐着,就嫌丫头们动作太慢,趁势就要从屋中退出去。
二嫂别走,这事与二嫂也有些关系。
荀卿染拦住了齐二奶奶。
齐二奶奶走脱不得,只好陪笑站在容氏的榻前。
她心中发虚,面上依旧陪笑。
弟妹有什么事和我有关系?怎么我一点都不知道啊。
荀卿染留住齐二奶奶,便不再去理她,而流着泪,跪到容氏跟前。
老太太若是怜惜我,就请老太太给我一封休书,让我即刻离府去吧。
荀卿染声泪俱下。
齐二奶奶方才还不敢确定,现在却是明白,必是齐二夫人的计划走漏了风声。
齐二夫人说这事情府里只有三个人知道,齐二夫人、她,还有一个张嬷嬷,这荀卿染如何这么快就得了消息。
齐二奶奶也顾不得深想这个问题,当下最要紧的是,如何摆脱她自己所处的尴尬局面。
这话是怎么说?容氏抖着手,去扶荀卿染。
荀卿染在府中,曾受了那么多委屈,却从来没有说过一句退却、离开的话,现在是怎么了。
荀卿染不肯起来。
你这孩子,有话好好说,真的忍心看我着急,你不顾别的,还要想想你肚子里的孩子。
容氏急道。
容氏是真的替她着急,而且是真的心疼她肚子里的孩子。
荀卿染心中略定。
许嬷嬷等人也上前来扶,荀卿染也就站了起来。
是哪个逼得你这般,你说,祖母定会给你做主。
容氏道。
老太太,宁馨郡主来了,已经住在了祈年堂。
荀卿染道。
这一句话,透露出的信息不可谓不多。
容氏吃了一惊,眼睛飞快地扫了齐二奶奶一眼。
荀卿染便知道,齐二奶奶并没有将宁馨郡主来了的消息告诉容氏。
我正要告诉老太太知道,齐二奶奶忙补救道。
宁馨、郡主?是怎么回事?容氏问,攸儿回来了?应泽那?不得不说,容氏瞬间就抓住了事情的重点。
我也正糊涂,不知该怎么和老太太说那。
齐二奶奶也瞬间找到了合适的借口,希望能蒙混过关。
老太太,荀卿染便将宁馨如何恢复了封号立刻就到了齐府等事和容氏说了,老太太,您必是知道太平公主故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