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泪滴尽,窗纱微白,沉香楼里无处不遗留着香艳春情。
程妈妈呵欠不断地开了门,预备去后厨用些早点。
才一拐过楼梯角,迎面碰上了个人,险些被吓得滚下了楼去。
胸脯直拍,程妈妈心有余悸道:我的儿啊,你这是要吓死妈妈呀?绿豆小的一双眼在她露出的胸前颈上瞄瞄,提着小手帕捂住嘴角:怎起得这样早?啧啧,看那小军爷的身板,昨儿没少折腾吧。
春秀失魂落魄地倚在栏杆上,一脸欲说还休的纠结,半晌扑入程妈妈的怀中大哭:妈妈!!他,他他……春秀痛苦地捂住脸,直跺脚:他是个绣花枕头!他不行啊!哈欠!萧和权揉着鼻尖,骂骂咧咧地提着马桶给自己的爱马燎原冲澡:哪个小王八蛋在背后说小爷坏话?举手抬胳膊时,衣上飘来淡淡的胭脂味,浑身一僵,昨夜那不堪回首的的记忆重现眼前。
半掩半遮的轻纱、白花花的肌肤,红艳刺眼的唇瓣、还有熏得他快呕出来的浓郁脂粉味……噩梦,绝对的噩梦!通体上下蹿过一道恶寒,萧和权三下五除二把上衣剥了个精光,若不是顾忌到这里是野外,他连裤子都想扒了。
不顾燎原小马驹的抗议,哗啦,桶底朝天把自己浇了个干净。
甩去脸上水珠,他狠狠将铁桶砸到地上。
妈的!都是那小白眼狼的错!咦,萧哥你回来得好早呀。
消遣归来的小伙伴在流霞河边惊奇地发现了光着膀子的萧和权,年纪大点的一个贼笑着勾过他的脖子:大清早地冲什么凉水澡呀?莫非昨晚那个春秀伺候得不够好,自己消火?伺候都没伺候,好个屁?!萧和权心烦意乱地甩掉他的手:不干净。
我说萧少,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这可不能和汴梁比,春秀那样的就不错了,风尘女子不能要求太高啊。
他不是那个意思啊!!!!萧和权心里一片电闪雷鸣,他说不出口啊!在面对其他女子时他竟不由自主地李嘉那张惨白的死人脸和她身上经年不散的药味!然后,然后他就……众人还欲打趣萧和权,急促的鼓点声骤然高亢响起,惊破了这个安谧微凉的西北清晨。
契丹人突袭潼关,全军拔营出征。
┉┉ ∞ ∞┉┉┉┉ ∞ ∞┉┉┉梁国,金陵,常府。
从午后起紧闭的偏堂门,终于在夜雪飘零时缓缓开启,李嘉常年苍白的脸庞从昏黄的烛火里一点点显映出来。
外头的李谆早等得心急如焚,生怕他那不讲情面的舅公拿着大棒把李嘉哄出门外。
此刻见门开了,和火烧尾巴似的蹿了过去:怎么样,怎么样?没事吧……哎呦!舅公你又打我!哼,你舅公是山精鬼怪?会吃了你这同学?!四十开外的中年人卷着书,两撇短须厉声数落着李谆:心智不开,钝性不改。
你阿娘昨日还托我管教你,我看你是烂泥一块,扶不上墙!看看人家,再看看你!舅公,你给我留点面子成不?李谆嗷嗷叫地左躲右闪,避到李嘉身边问道:你与我舅公说了些什么?竟用了这么久的功夫。
没什么。
李嘉将扑在膝头的银鼠灰氅抖开,披到肩上,微微侧过身对常梦庭颔首道:有劳常大人了。
常梦庭拈着须模糊地哼了声,李嘉心知所托之事大半是成了,天际云头压得黑沉,雪花星子渐变成片片鹅毛。
望望天色,算算十二娘差不多也该来接她了,便不多做逗留:告辞了。
李谆看得一头雾水,见李嘉要走赶紧留人道:这个点了,还走什么?一同用了晚膳,我与你一同回国子监吧。
不等李嘉婉拒,常梦庭一脚蹬在李谆小腿上,转身往屋里走:没煮饭,不留客。
……李谆脸上五颜六色,好半会嗫嚅着对李嘉道:我,我舅公,他脑子不好,你不要在意。
嗯,我知道。
李嘉无比淡定地认同道:是不太好。
李谆再次噎到了。
送走李嘉,李挠挠后脑勺原路返入常府。
书房内常梦庭口中念念有词,拈着个册子来回踱步,一见李谆没好气道:你来做什么?忽地想起什么喝道:对了,你过来!李谆心惊胆战地一步步挨过去,哭丧着脸道:舅、舅公,我家这一房就我一个独苗。
再打,打折了,香火可就断了。
满嘴胡诌,诗书礼仪被你吃进狗肚子里去了!常梦庭气得胡须直吹,手高高扬起,停顿了下又落了下来,没好气道:你回去告诉你阿娘,我是不会帮你讨个一官半职的,有本事自己去考功名,别和那些混账世家子一样,仗着祖宗家势在朝廷里混日子!李谆噢了声,他不说,他本也打算过了十五就参加科举,眼珠子瞟见常梦庭手中的册子,按捺不住好奇问道:舅公,李嘉找你到底是做什么?他想破脑袋也想不通,李嘉一个普通监生会有什么求他这个参掌诏命的舅公的?更稀奇的是,常梦庭在接了李嘉的拜帖后,居然让他把人领进来了!常梦庭掂了掂手里厚实的册子,没有斥责李谆过重的好奇心,也没有回他的,只哼笑了声:其他废话不说,作为长辈我奉劝你一句,你离这个李嘉最好远一点。
李谆大骇:为什么?常梦庭阴气十足地笑了笑,寒意深重:与他为友,你日后免不了受其牵连;与他为敌……看了一眼李谆,胡须一吹:罢了,左右你都惹不起,滚去烫壶酒,咱舅笙两喝一盅。
明儿说不定我就要和陛下去打擂台了。
公子,你说服了常大人?十二娘指了指常府大门打了几个手势,边挽起袖子扫去李嘉肩上雪花,嗯。
抱着李嘉上了车后,十二娘偏着脑袋疑惑地看着她,李嘉咳去喉咙里的寒气,淡淡的声音从放下的帘子后传出:我只是,坦承了我的身份而已。
十二娘握在手里的缰绳,陡然滑落。
┉┉ ∞ ∞┉┉┉┉ ∞ ∞┉┉┉梁中兴三年二月,契丹与燕交战于虎牢关外八屏山,两军势均力敌,战况一时胶着难解。
孰料天有不测风云,燕国押运粮草的军队夜遇天火,数万石粮草付之一炬。
而在去年,燕国刚刚经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旱情,国库本就空虚。
换而言之,再过不了几天,虎牢关的燕国军营内即将面临无米下炊的生存难题。
大概上天觉着这种考验还不足够检测出燕帝的心理承受能力,粮草不济这一本被严令封杀的消息不胫而走,经过艺术加工和渲染,直接演变成了啊,听说燕军后天只能喝稀饭啦。
啊,听说燕军的厨子已经开始商量宰军马做粮食了。
对士兵而言,手中的长枪与骑乘的战马,那是和自己老婆差不多重要的存在。
出生入死的感情,并不比与同袍们的浅。
这个消息一出来,登时在燕军中激起了千层浪。
汴梁,相国寺内春荫初萌,青黄两色的枝叶结冠成盖,筛碎薄薄春光,遮去树下两人面容。
相爷,看来不出一个月,这场仗就快结束了。
是么?紫衣人负手眺望远处,眸光犀利: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哪。
再有个万一,起码萧家那小子是逃不掉了。
以他有勇无谋的冲动秉性,第一个带头闹事的就会是他。
那时即便他命大不死在契丹人手中,回来后也逃不了军法处置。
这倒是。
权禹手压花枝微微一笑。
萧哥!这事绝不能忍!双眼通红的年轻士卒们涌到萧和权帐内,胳膊上青筋一条条暴起:谁要宰老子的马,老子第一个拿他开刀,管他是契丹人还是自己人!萧和权低头握着长枪,沉默地一寸寸擦净枪上血污。
萧哥你发话啊!士兵急红了眼,虎目里泪花四溅:这军中做主只有你一个明白我们这些兄弟的,想想你的燎原,你舍得让它下锅?这消息你们从何处得知的?萧和权慢慢抬起头,深邃的眼眸里冷光湛湛:你们可曾亲口听过主帅、副帅或是军师其中一人说过要以战马充粮?燕人没打过来,我们倒先要窝里反了!众士兵面面相觑,有人呐呐道:可,军中粮食确实短缺了,这几日的粥都快成清水了。
吃不饱,怎么打仗?上战场我就没有想过要回去,萧和权口吻平静,唇角轻勾:要死大家死一块,生死都是兄弟,黄泉路上也不冷清。
┉┉ ∞ ∞┉┉┉┉ ∞ ∞┉┉┉在所有人都以为燕军要栽了个大跟头时,意想不到的奇事来了,一向和气生财的梁国和北边一小国闹红了脸。
梁国武昌节度使率大量兵马向西北边境集结。
军中常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财大气粗的梁国难得打回仗,简直恨不得想在战还没打,先用山一般高的粮草砸垮对方的士气。
其实从效果上,梁帝他更愿意用国库里黄澄澄的金条来闪瞎对方乡下小国人的狗眼。
陛下,忍住啊!户部尚书抱住梁帝的大腿流下两行宽面条泪:您不知道现在百姓们的仇富心态已经到丧心病狂的地步了嘛?!梁国粮草启程之日,一封密信从金陵国子监里送出,在梁国押运官正巧路过虎牢关的前一日辗转送到了燕军中。
萧和权打开信函,两个端正的楷书跃然纸上:截粮。
三日后,梁国粮草被悍匪所截,梁帝不痛不痒地骂了几声,挥挥袖子:粮草都没了,还打个毛线的仗啊。
撤兵撤兵。
木已成舟,周叔再计较也为时已晚,但对李嘉的做法他仍有些不解:公子,你即说动常大人给那小子送去粮草,为何不好人做的到底,提醒他小心权禹在暗中给他下的绊子呢?好歹也让那小子多欠点人情啊。
李嘉坐在一室春光内,堂前莺啼柳绿,花开似锦,她提笔在崭新的白纸上一笔一划写下四个大字:物竞天择。
她能助萧和权一时,助不了他一世。
他与权禹的斗争,归根结底只能依靠他自己。
如果他迟早死在权禹手上,那么现在能战死沙场,对他而言未必不是件好事。
日月长短一梭间,国子监内新生旧生一年年替换。
中兴五年,梁国诞生了史上最年轻的,年近十五岁的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