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暮春之令 > ☆、第51章

☆、第51章

2025-04-01 15:48:10

????他的吻很温柔,在她的唇间徘徊,缠绵溺人。

徽妍只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能想,不能做,像一只懵懂的幼猫,被困在怀里,紧张又无助,只得任他摆布。

好一会,皇帝才放开。

二人喘息着,面上皆染着炽炽的红晕。

皇帝目光灼灼,手指仍停留在她的颊边,轻轻抚着。

谁也没说话。

徽妍望着他,定定的,心仍扑扑跳得激烈,却像掺着蜜,丝丝的甜。

外面的雨势似乎已经要收了,未几,隐隐有声音传来,……陛下!二人一愣,回过神。

皇帝起身来,往亭外望了望。

徽妍亦连忙起身,待得听得真切了,窘然,嗫嚅着对皇帝道,似是侍卫……皇帝发红的面颊上忽而浮起些恼色,再看向她,眉间却又倏而变得柔和。

朕方才到渐台时,令他们不得上来,许是等久了担忧。

皇帝无奈道,说着,望望天色,雨似要停了,回宫如何?他的声音低缓,并非往常那般随心所欲的吩咐,而是商议一般,问她的意思。

徽妍的心底不由地又是一暖。

好。

她颔首。

皇帝注视着她,笑了笑,拉过她的手,往亭外走去。

暴雨气势汹汹,来得快,去得也快。

出到亭外,雨已经大致停住了,只偶尔有几点雨星落在脸上和发间,风凉凉的,先前的闷热一扫而空,甚是惬意。

才走几步,果然,只见下方,几个侍从正登着台阶奔跑上来。

徽妍看到他们,忙把自己的手从皇帝手中抽回来。

皇帝讶然,转头看她,怎么?徽妍窘然,小声道,他们会看到……看到又如何?皇帝不以为然,又来拉手,看到便看到了,又不是坏事。

徽妍的脸更红,坚决不从,把他的手拿开。

两人小动作拉扯一阵,皇帝无奈地看她一眼,只得由她。

见皇帝无碍,侍卫们松口气。

皇帝并未多说,只吩咐备马回宫。

侍卫们忙不迭地应了,又跑下去备马。

刚下过大雨,林苑中的树上不断滴滴答答落着水,打在头上和身上骤然一凉,教人猝不及防。

皇帝和徽妍却全然不急着赶回去,一前一后策马走着,好像游苑一样。

徽 妍的眼睛一直瞅着皇帝,从他笔直的腰,到宽阔的脊背,再到头上的长冠。

她忽然觉得,这个人的身姿真的很好看。

并未因为那身白锦袍,而是来自于本人,他无论 何时,总有一股轩昂之气,却不失君子的优雅。

徽妍从前在宫学的时候,就觉得他很特别,因为哪怕他与别人穿着一样的衣服,她也总能在许多人里面很轻易找出他 来。

从前,徽妍总结不出这是为何,而现在细看,她明白了。

所谓气魄,大概便是如此。

徽妍心想。

似乎感觉到了背后的注视,皇帝忽而回头,四目相对。

徽妍脸一热,没有躲避,却抿唇望着他,露出笑容。

皇帝眉间一动。

笑甚?他问。

不笑甚。

皇帝看着她,目光闪闪。

少顷,他缓下坐骑的步子,与徽妍并行。

徽妍一怔,忍不住瞅向后头。

却发现那些侍卫们早已落后了老长一段,远远跟着。

见她露出诧异之色,皇帝笑了笑,不紧不慢,你以为能瞒得过他们?朕身旁的随侍,都精明得很。

徽妍面上一热,再往后面看一眼,心服口服。

**********************待得回到漪兰殿,蒲那和从音跑出来,看到皇帝和徽妍,小脸上皆是松一口气的神色。

徽妍,你怎去了这么久?蒲那道,方才雷公吼得好凶!还有乌云,黑黑的!从音大声道。

有舅父在,怕甚。

皇帝笑笑,从袖中将珠串拿出来,在从音面前晃了晃,从音,这是何物?从音看到,一喜,忙接过来。

日后若是再丢了,定要告知舅父, 皇帝摸着她的头,意味深长,舅父还与女史一道去寻。

徽妍正喝水,被呛了一下,面红耳赤。

二人的头发和衣袍都湿了,吴内侍对皇帝道,陛下,湿衣不可久着,还是速速回宫更衣为好。

皇帝不以为然:不必,朕今日就在漪兰殿,去将衣物取来便是。

吴内侍讶然,不敢耽搁,忙应了。

可还未出到殿门,另有内侍来报,说大臣们正在宣政殿等候,求见皇帝议事。

皇帝问了何事之后,愣了愣,露出犹豫之色,未几,看向徽妍。

徽妍心中明白,虽舍不得,却道,陛下还是快快回宫更衣,事务要紧。

皇帝颔首,走过来,捏捏蒲那和从音的小脸,却在徽妍耳边道,朕去去便回来。

温热的气息拂过耳边,带起一阵热意,涌上徽妍的脖颈。

看到她泛红的脸颊,皇帝的唇角又不禁弯起,笑意深深。

回宫。

他对从人吩咐道,说罢,又看看徽妍,转身离去。

看着他往殿外而去的身影,徽妍不禁觉得好笑,一直到看不见了,才转回头来,却发现蒲那和从音都奇怪地盯着她看。

徽妍,你怎么面红红的?蒲那不解地问。

像果果。

从音笑嘻嘻地说。

徽妍赧然,却将面色一正,道,王子居次今日都玩耍过了,我现下去更衣,回来之后便要开始习字背书。

蒲那和从音一愣,面色变了变。

徽妍却露出笑容,像皇帝方才那样,轻轻捏了捏二人的小脸,步伐轻快地往内殿而去。

*************************出 乎皇帝的意料,原以为不过是与大司农诸有司简单地讨论一下权定税赋之事,没想到,均输令和平准令当堂争执起来,平准令认为均输府每年将各地收购的贡物就地 销售,自定其价,却不交税赋缗钱,使得同类货物市价失调,以致民怨;均属令则反驳,贡物本是朝廷所有,因运往长安路途遥远,贡物易坏,故而就地销售,折为 金钱上缴国库,如盐铁一样,乃属朝廷专营,而平准府竟以为这也要交税赋缗钱,岂非滑稽。

皇帝坐在上首,看着二府你来我往,争论不休,头一回觉得时辰过得如此之慢。

他瞥瞥殿外,早晨刚下过雨,晴了一会,现在又堆起乌云,光照变暗了。

脑海中不由地又想起渐台,那激荡人心的雷雨,呼吸间,似乎还残存着那抹温软的幽香。

在一片气急败坏的争吵声中,皇帝的唇角竟微微弯起,将一旁侍立的徐恩唬了一跳。

大司农收到皇帝似笑非笑的眼神,脸上终于挂不住,出声呵斥,教二府退下。

皇帝也没了耽搁的心思,直接吩咐大司农将各色贡物售价多少,市价多少,一并查清。

此后贡物售价,纳入平准府定价之列,均输府须与平准府协商,以免与民争利。

见皇帝如此决断,二府亦没了声响,行礼遵命。

可事情还没完,大司农的人刚走,丞相又领着人来求见。

皇帝才松一口气,正想赶紧走,听得禀报,神色僵住。

这一日,皇帝竟比往日都忙碌,徽妍在漪兰殿等到日暮,仍没见到他的身影。

蒲那和从音却一如既往的无忧无虑,一个嚷着要徽妍替他摆小陶兵对阵,一个缠着她给人偶梳头。

徽妍应付着两个小童,却是心烦意乱,时不时地瞅向殿外正慢慢变暗的天色。

他……怎么还不来?心里嘀咕。

该不会又是被怀恩侯请走了?念头起来,她连忙让自己打住。

白天的时候,她曾经打听过,怀恩侯夫人和侯女去宫庙中拜过之后就回去了,据说她们原本还想留一留,见见皇帝,可皇帝吩咐内侍直接将她们送走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徽妍只觉心头轻了一下。

不管皇帝是不是因为自己,至少能看出来,他并没有三心二意。

正胡思乱想,忽然,宫人来报,说皇帝来了。

徽妍一喜,忙带着蒲那和从音迎出去。

只见暮色中,皇帝已经径自从宫门外进来,大步流星。

见到徽妍,他面上浮起笑意,让他们免了礼,走入殿内。

还未用膳?皇帝看了看堂上摆好的食器,有些诧异。

徽妍道:王子与居次已经先用过了。

你呢?徽妍含笑望着他,摇摇头。

皇帝心头一热,凤目中光采熠熠,少顷,却转向吴内侍,日后,若到黄昏朕还不到,不必再等,先用膳便是。

吴内侍应下。

他语气霸道,不容辩驳。

若在往常,徽妍必定腹诽,可是如今,她看着他,只觉无比顺眼。

皇帝没多说,在上首坐下,徽妍坐在下首。

皇帝才提箸,瞅瞅徽妍,又瞅瞅周围,目光一闪。

都退下吧。

他忽而道。

徐恩听得,愣了愣,触到皇帝别有意蕴的眼神,忽而明白过来。

他忙应下,让宫人们都退下,又让吴内侍领着蒲那和从音回寝殿去,洗漱更衣。

未几,自己也告退而下。

殿上只剩下了皇帝和徽妍二人。

徽妍赧然。

坐过来吧。

皇帝不无得意地对她说。

徽妍啼笑皆非,看了看殿外,只得起身,也在上首坐下。

皇帝瞥瞥她与自己之间的空隙,不满,近些。

徽妍也看了看,往他身边挪一挪。

再近。

徽妍:……皇帝不耐烦,索性伸出手,一把将她揽过来。

宫人还在外面……徽妍急道。

在外面又如何。

皇帝不以为然,若这般还不知趣,便莫在未央宫服侍了。

徽妍的脸上飞满红晕,看着他,又好气又好笑。

这 个人行事,要么一副全然不在意之态,要么便似疾风骤雨,迈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便接踵而至,全然无回旋之地。

而她不一样,她喜欢慢一些。

虽然今日已经定 了心意,但皇帝于她而言,仍是一个高高在上之人。

她虽然对他已有所了解,近来与他相处也轻松了许多,但并不意味着在他面前可以随便。

不过被他拥着,是一件很享受的事,他要如此,徽妍也并不推拒,靠着他坐稳。

怎一副不喜之态?皇帝瞅瞅她的神色,提箸往她盘中布菜,不好么?并无不喜。

徽妍红着脸,也替他盛一碗羹汤。

皇帝注视着她,只觉得她面红的模样甚是美丽,心中砰然一动,不禁低头,在上面吻了吻。

徽妍面更红,皇帝却将她抱紧,将头埋在她的脖颈上,深吸一口气。

那里被他弄得痒痒的,徽妍笑起来,用力推他。

皇帝不放手,过了会,他低低道,徽妍,你知晓今日在殿上时,朕在想什么?什么?朕在想,这月就迎你入宫好了。

徽妍愣了愣,却见皇帝抬起头来,看着她,双眸映着烛光,如云霞般绚丽,好么?从此以后,你便是皇后,与朕再不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