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2025-04-01 15:49:47

旁人即刻应声上前,两名身强力壮的宫人气势汹汹,便要来拿阡陌。

寺人渠大惊,连忙与其他寺人挡在面前。

夫人!他行礼,未知林氏何罪!穆夫人满面怒气:此妖妇奸恶,竟敢里通外敌,谋刺大王!此言出来,众人皆惊。

寺人渠正待再说,阡陌将他拉住。

她望着穆夫人,行一礼,未知夫人此言,可有作证?穆夫人没回答,冷冷道,工尹。

工尹蒍贾立在穆夫人身后,心情复杂。

楚王将追查刺客的事交给他,捉拿罪人,是分内之事。

穆夫人突然亲自驾临,过问此事,并声称她已经得了消息。

蒍贾吃惊不已,却不敢怠慢,即刻跟着穆夫人去了一趟宵宫,结果,变得十分棘手。

穆夫人说的罪人,直指这位高阳宫中的贵人,而不久之前,楚王一心要立她为夫人,几乎与穆夫人反目。

蒍贾一向谨慎,后宫的是非,他从不掺合。

但如今楚王不在,他陡然被推到了了风口浪尖,左右为难。

但穆夫人是楚王的母亲,如今之事,亦只能依从。

他朝身后招了招手,吏人应声上前,将一件物什亮出来。

却见是一把斧头,木柄石质,里面嵌着铜刃。

看到它,阡陌心中一沉。

她隐约记得,那时芒来到的时候,的确是带着这样一柄斧头!物证在此,你有何话说?穆夫人道。

阡陌却面色不改:不知此物与我何干?蒍贾不欲僵持,和气道,此斧在宵宫后院中搜出,墙上亦有翻越痕迹。

我等将此物询问工匠,皆言此斧正是大王遇刺当日,那混入的刺客随身携带之物。

而当日,子亦居于宵宫,故而请子随我等往官署一趟,以澄清事由。

阡陌心中不定,蒍贾虽和颜悦色,但穆夫人却不是好相与的。

她确实放了芒,但感觉这事情疑点颇多,不能轻易松口。

便是如此,亦未见得与我有关。

她望着蒍贾,坚定道,只凭一把斧头,便认定我有罪,岂非荒谬。

妖妇!穆夫人勃然大怒,竟抵赖不认!说罢,令左右即刻将她拿下。

寺人渠忙让高阳宫众人拦住,可守卫王宫的环列之尹带着大部分宫卫离去,竟不及穆夫人和蒍贾的人多。

寺人渠着急不已,大喝道,此地乃高阳宫!尔等岂得放肆!蒍贾心中亦是担忧,忙对穆夫人道,夫人,此事还是待大王归来再作定夺不迟。

穆夫人眉头紧皱,想到楚王那日坚决的态度,愈发来气。

等他回来?穆夫人冷笑,他心中只有这妖妇,混沌黑白。

等他回来,再过百年也寻不出那刺客!说罢,她朗声道,老妇执掌后宫,依先王之制,大王不在,宫中万事皆听老妇号令!今日捉拿奸佞,有敢阻挡者,尽皆戮死!见那些士卒矛头相对,众人皆面色发白。

寺人渠正当再上前,阡陌将他拉住。

他回头,见她神色不定,五指握在他的手腕上,冰凉碜人。

他们不会善罢甘休,快去找大王。

她低低道。

寺人渠愣住,阡陌却已经拨开众人,走出去。

她没有看穆夫人,对蒍贾道,工尹方才说要我入官署,澄清此事。

蒍贾未想她会这般,忙道,正是。

如此,我尚不是罪人。

阡陌道,亦不必兵戎相见。

蒍贾一怔,颔首,即刻令众人收起兵器。

那两个拿她的宫人正待上前,阡陌冷冷道,不必劳烦,我自己会走。

说罢,自朝宫外走去。

众人未想事情会是这般,面面相觑。

穆夫人面无表情,少顷,吩咐身旁的宫正,令封闭宫禁,任何人不得往外送信。

宫正犹豫了一下,领命而去。

高阳宫众人见那些人带走了阡陌,正惊疑不已,忽而见穆夫人的甲士把守在宫门,议论纷纷。

他们还要做甚?这可是高阳宫,岂有此理!寺人渠心中却明了,穆夫人此番是打定了主意要豁出去,更加为阡陌焦急。

他见穆夫人宫中的寺人录还未离开,急忙走过去,将他拉到一边。

快去给大王送信!他低低道。

寺人录踌躇不定:可夫人说了……你项上人头是夫人说了算还是大王说了算?!寺人渠瞪着他,大王回来,夫人倒无妨,尔等通通是死!寺人录唬了一下,已知此事严重,结结巴巴,可……可我等已经出不了宫。

寺人渠想了想,眼睛忽而一亮,去见伍举!大王不在,伍举必还在官署!寺人录忙应下,匆匆而去。

*****伍举看看天色,已经不早。

他与署中的同僚辞别,出了门。

苏从远远望到他,叫了他一声,走过来。

就回去了?他问,带着打趣的神色,大王不在,简牍如山,你竟不留下夜宿,可真不像你。

伍举淡淡笑了笑,道,家中今日有客。

苏从看着他,片刻,颔首,既如此,快去吧。

伍举与他别过,转身登车。

看着他的背影,苏从想到那日他醉得一塌糊涂的样子,总觉得很有些寂寥的意味。

他长叹一声美色误人,负起手,自顾走回府中。

时近黄昏,驭者悠悠赶着车,没多久,宫门已经在望。

伍举坐在车上,目光却不由地望向远处的那一片宫殿的屋顶。

想什么,你早知多想无益。

心底一个声音道,伍举自嘲,强自将目光收回。

正在这时,前方的岔道口忽而匆匆奔出一个人影来。

驭者吓了一大跳,连忙将车止住,伍举被颠得险些坐不稳,看去,却见是个寺人模样的人。

走那么急做甚?!这车来车往的,寻死么!驭者恼道。

那寺人连连道歉,却快步走到伍举面前。

伍举讶然,正待问何事,却见他掏出一跟竹简来,塞进他的手里,之后,低头走开。

伍举不明所以,将那竹简细看,面色忽而剧变。

虽然嘴上说还未定罪,但阡陌知道,那不过是壮自己的声势,也是给自己打气。

穆夫人带着甲士去高阳宫,气势汹汹,就是打算着见血也要把她带走。

她不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一点值得穆夫人这样,只是因为楚王要娶她?她不像看到杀戮,便只有投降。

碗口大的木头做成的栅栏,在她面前关上,推一推,纹丝不动。

这其实就是罪犯的待遇,阡陌不久以前还在囹圄中同情别人,没想到那么快就轮到了自己。

关了没多久,吏人来到,说穆夫人和工尹要见她,把她带了出去。

偌大的屋子里,穆夫人端坐上首,工尹坐在下首,还有几个阡陌不认识的官吏。

她进来之后,所有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她,地上,放着那把作为物证的斧头。

你还不认罪么?穆夫人缓缓道。

阡陌望着她:恕我不知何罪。

谋刺国君。

夫人所举物证,不过此斧。

阡陌道,夫人说我谋刺大王,仅凭于此,只怕难以服众。

她这么说着,心里却咚咚乱跳。

她并不指望这样的审讯能有几成公正,她尽可能多拖延,只盼着寺人渠能尽快找到人救她出来。

可是他能找谁?想到此时应该还在祭祀的楚王,阡陌心中愈发恐慌。

穆夫人冷笑,你倒是倔强。

说罢,却令道,当日霄宫服侍之人何在?阡陌讶然,待得有人进来,望过去,却见是个侍婢。

她认出来,自己关在霄宫的时候,此人确实是服侍的人之一。

那侍婢似乎十分紧张,伏跪在地。

禀夫人,大王遇刺当夜,小人就在林氏屋外,她声音发颤,夜半之时,小人见一人蹿入林氏屋中,言及谋刺大王之事……阡陌听到这话,心中明了。

霄宫是一座冷宫,夜里,她的院子一直是关着门,没有她的吩咐,不会有人进来。

就算有人来,那扇老旧的院门也会响声大作,她不会不知道。

而且芒来到之后,阡陌也十分警觉,确认了没有别人,才敢让他留下。

这个侍婢在说谎。

阡陌不清楚这是谁的授意,但是那人急于让她坐实罪名的心情,倒是显而易见的迫切。

是么?阡陌决定绕下去,你当时在我院中,何人可作证?那侍婢愣了愣,无人,只有我。

如此说来,亦无从知晓你说的是虚是实。

阡陌看向众人,深深一礼,诸位明鉴,若凭此一斧一人,红口白牙便可定罪,何人诬陷不得?蒍贾心中不定,看向穆夫人。

她神色沉沉,皱着眉头,却似亦有疑虑,未几,却寒道,你若抵死不认,只好用刑。

阡陌心中巨震!蒍贾听得此话,正要劝谏,门外忽然响起一阵骚动,寺人匆匆进来禀报,说左徒伍举来到。

众人皆是惊讶。

蒍贾却松了一口气。

伍举是楚王的近臣,虽年轻,却颇有威望,没想到他竟这么快得知了此事。

果不其然,伍举进来之后,看了看阡陌,随即向上首行礼,臣闻知林氏受拘至此,未知何罪?穆夫人看着他,意味深长,左徒这么快便来到了。

伍举道:臣路过此地,见夫人及工尹车驾,特来相问。

穆夫人正要再说,蒍贾缓声开口道,无他,我等得了物证与人证,向林氏询问刺客之事。

伍举面露讶色,看向穆夫人,道,夫人,林氏将立为夫人,此时受拘,只怕不妥。

有何不妥。

穆夫人道,夫人未立,老妇仍是后宫之首,处置一个妇人也不可么?夫人此言确实。

伍举和气道,不过夫人忘了,林氏如今还并非后宫之人,依法,官署中人若触罪,当交与司败处置。

穆夫人与众人皆愣了愣。

蒍贾与旁人都忌惮着楚王,听得这话,皆露出赞同之色。

左徒之言确实,夫人明鉴。

蒍贾对她道。

穆夫人看着他们,面色不定,好一会,冷冷道,且将林氏押下。

阡陌只觉心情像坐过山车一样,如今,终于暂时落下。

她被带走的时候,微微抬眼,朝伍举投去感激的目光。

伍举神色无波,手心却已经出了一层汗腻。

见众人心不在焉,穆夫人心中闷闷,吩咐回宫。

出到门外,她唤来子允。

此事似有蹊跷,尚未可定夺。

她说。

子允颔首,看看四周,却低声道,可若是等大王回来,则更不可定夺。

穆夫人看着他,目光一寒,心沉下。

*****内宫中风云涌动,都被锁在了高墙之内。

夜幕降下,子允回到府中,宽下衣服之后,他松了口气。

这两天,仆人们发现他们的主人从宫里回来之后,不再愁眉苦脸,说话也精神了。

堂下的乐人奏着琴歌,子允倚在榻上听着,口中尝着鲜果。

自从他因三钱府的事被楚王罢免,又被勒令回到郢都受讯,子允的日子没有好过。

三钱府新任的府宰苏从不是个善与之辈,查出来的缺漏,一毫一厘,都会向子允问个明白。

子允着实又头痛又气恼。

他是成王之子,因支持穆王夺位而得到穆王的信任,任命为三钱府的府宰。

对于这个位置,子允一直认为这是穆王的恩惠。

守着这样一个满仓钱财的地方,岂有两手不沾油腥之理,况且他又出身王室,穆王是他的兄弟,挪些钱财私用,也是自家的花销。

从前司会府来查算,遇到些对不上的地方,报到穆王面前,穆王并不会多说什么。

前两年楚王刚即位的时候,子允看中了封地内的一处景致,修成宅邸,但财力不足,便又从府库中挪出了些钱来。

不料,今年楚王下令清查府库,这笔钱有些大,一下就看出了漏洞。

楚王因此发怒,下令再查,瓜连着藤,从前的旧账也一并被翻了出来。

子允终于慌了,入宫去求太后,还去求了好友鬬般。

二人都在楚王面前进了言,楚王才决定暂不发落,令他留在郢都,直至将所有账目查明。

此事之后,子允一直担惊受怕。

他挪过多少钱,自己都记不清数,只恐追查到头,自己的性命都难保。

心中由怕生怒。

论亲疏,他是楚王的叔父,楚王竟毫不顾忌,还让他在苏从之辈面前像个罪人一样受讯,让他颜面扫地,连看到宗族中的人都觉得抬不起头来。

他如今只有你这么一个亲叔父,先王当初与王子职争位,还多亏了你通风报信才最终成事。

若无你,大王如今在何处都不知晓……他的妻子抽泣地叹气。

子允听得这话,心中却忽而如同举烛。

不久之后,当那些舒人来到家中,子允看着他们,只觉踌躇满志。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费尽心机,还是失了机关。

他怎知楚王竟已经如此了得,以一敌二,不仅毫发无伤,反倒让他损了一个刺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子允知道楚王不是好惹的,私吞三钱府的钱财,楚王不过惩戒一二,谋刺楚王,却是了不得的大事。

为防夜长梦多,他急需了结此事。

要了结此事,首要要找一个替罪之人。

所以,当他得知舒芒曾经在霄宫躲避的时候,心中明白,替罪之人找到了。

子允望着天空,浓云压顶,似有风暴酝酿。

他方才得了消息,穆夫人亲自闯了高阳宫,将那个女子带走了。

再做得快些,越快越好。

子允听着乐人歌唱,只觉神清气爽。

主人,没多久,近侍过来,禀道,客人来了。

子允的动作停住,片刻,让乐人退下。

在何处?他问。

就在后院。

子允起身,往后院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树洞以下,我发现人家开虐,下面都是说啊啊不要虐啊心肝都碎了……我开虐,下面都是说,嗯,没有风雨怎见彩虹~会在一起的啦,不会有事的~嗯?虐了吗?掀了个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