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泰问罢,云鬟缓缓俯身,便将他拥在怀中。
蓝泰小孩儿,不明所以,只当是喜欢自己,竟只是咯咯地笑。
这会儿,季陶然跟崔承双双起身,走到两人身旁,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只有清辉走到门边,负手看向外头,一边儿细听里间。
却听得蓝泰道:你怎么啦?原来他毕竟发现云鬟流泪,便诧异相问。
云鬟抱了他片刻,才放开,道:没……只是觉着……泰儿很是可爱。
蓝泰笑道:是么?转头却看向崔承。
崔承先前看着云鬟痛抱蓝泰的模样,心里也自触动,他明明知道云鬟的身份,但却并不能依从心愿,同她相认相亲。
望着两人,竟也想起上回在谢府门口那一抱,心里也痛痛酸酸地。
崔承眼中也有些泪光,勉强一笑,道:哥哥夸你呢,还不多谢?蓝泰果然道:谢谢哥哥。
扎手扎脚地抱着云鬟,便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云鬟眼中带泪,被他如此,却不由也笑了出来。
季陶然见她露出笑容,才松口气,忙扶她起来,道:眼睛都红了。
云鬟转身避开蓝泰的目光,将泪渍擦拭干净。
那边儿崔承便对蓝泰道:泰儿是从里头出来的,那你的母亲可好么?蓝泰道:母亲很好。
因为我多日没见到哥哥了,就叫乳母带我出来玩。
故意问了两句,一则让蓝泰分心,二则是让云鬟听了安心罢了。
如此略坐片刻,忽地清辉仍面不改色地走了回来,却轻声道:大公子来了。
众人知道有异,崔承皱眉道:他想做什么?季陶然低低道:莫不是起了疑心?先前他问的话就有些不太对。
崔承咬牙切齿,清辉便道:二公子只当不知最好,你若多话,他便知道了。
又道:这茶水有些冷了,不如叫人来换一换。
崔承会意,压了心头气,便扬声叫道:小屏,来换茶水。
外间要丫头答应了声,重去取水。
正在此刻,便听得有人道:你在这儿是做什么?屋内几个人都意外,却听这个竟是赵黼的声音。
只听是崔钰有些慌张似的,答道:参见世子,我因有件事儿,想来找承儿的。
世子却又是……赵黼道:巧了,我也找他。
他在哪儿呢?崔钰道:就是前面那屋子,我去叫他出来。
赵黼道:不用劳烦,我自己有腿。
是了,你找他什么事儿?崔钰道:是里头宣平侯夫人派了人出来,叮嘱说是若小公子哭闹,便叫送回去。
故而我亲自来告诉一声。
此刻崔承走出来,淡淡道:只是为了这件?我已经知道了,泰儿好着呢,劳烦哥哥回去说声儿,叫姨母放心就是了。
崔钰点点头,因见赵黼在身旁,身上自带天生煞气,竟叫他不敢逗留,便又躬身退了。
赵黼回头看了一眼,又问道:一屋子的人如何都没了,是不是都在你这里?崔承道:世子指的是谁?赵黼笑着啐道:别跟我弄鬼,方才你那哥哥鬼鬼祟祟地往门口去,若不是我赶得巧,谁知道你们说什么给他偷偷听见。
崔承越发皱了眉头。
正这会儿,蓝泰也跳出来,只不知为何,见了赵黼,便有些怯生生地,靠着崔承身边儿站着,不似先前面对云鬟清辉等人般自在。
随后,便是清辉,季陶然跟云鬟三人,相继而出。
赵黼笑道:我就猜你们都在这里自在,避出来也就罢了,独独撇下我是什么意思?往回的车上,赵黼见云鬟不言语,便道:先前你从崔承房中出来,为什么眼是红的?云鬟摇了摇头,赵黼道:总不会是跟崔承相认、抱头痛哭了罢?赵黼虽然猜中一半儿,但他毕竟不懂蓝泰对云鬟而言意味着什么,是以竟错以为是为了崔承。
毕竟又怕云鬟不自在,认真想了会儿,便劝说道:不要哭了,那小子不是好的很么?何况这偌大的府里,多半也只他一个对你有心罢了。
横竖那些闲杂人等都不打紧,毕竟还有我在呢。
说到这里,瞄一眼云鬟,半真半假地说:不过呢,倘若你真的情难自禁,想要跟他们相认,倒也使得,只要你跟我说一声儿,我去跟皇爷爷求,只要说我的媳妇儿有着落了,他一定会准。
赵黼起初还带三分试探之意,说到最后,自己先心意飘动起来,忍不住举手将云鬟轻轻一搂,拥在怀中,便在鬓边轻轻蹭了蹭。
云鬟因心有所思,便未曾理他。
赵黼看着她兀自泛红的眼角,又怜又爱,凑过去小心亲了一下儿,道:别哭了,不然,我倒是要后悔劝你来了。
渐渐到了正月十五,正是万家灯火的团圆之时。
这一夜,谢府之中,晓晴等也自准备了节下的果品肴馔,门口跟府内各处也都高悬了红灯笼,当夜,又放了烟火,却终究不似在可园之时热闹了。
这一夜,宫内也有家宴,太子太子妃,几位王爷王妃,皇太孙、世子等,尽都在宫内伴驾。
白清辉季陶然等也自有归处,因此谢府之中,只有一人,却是柯宪。
柯宪也是外官调任,到了这一刻,未免也有些思乡之情。
便凑在谢府里吃酒,又同云鬟说起些南边的事,权当遣怀罢了。
云鬟只吃了半杯便停了,柯宪却只顾尽兴,竟吃的半醉,手里仍握着酒杯,醉眼迷离说道:原先没进京的时候,觉着进京就如登天一般,无论如何都要留下的,谁知道来了……也终于如愿了,却竟觉着……柯宪嘟囔了两句,又笑道:何况,又差点儿闹得九死一生,几乎把命都丢了。
我昏迷不醒的那几天里,就觉着,还不如就留在故地呢,好歹不算是个客死他乡了。
云鬟笑道:大好的日子,且不要胡说。
晓晴在旁听得不快,劈手将他的酒杯夺过,啐道:呸呸!大吉大利,瞎说什么,也不许再吃酒了,不然谁管得了你。
柯宪大笑:晴姑娘,可知我最喜欢你骂人?当初在会馆里,你竖着眼睛骂我的时候,那模样……可真是好看的紧。
晓晴意外,噗嗤一笑:可是怪了,居然还有人喜欢被骂的,那以后我便要多骂你几句如何?云鬟道:不可对柯大人无礼。
柯宪摇头道:无妨无妨,在家里没有什么大人、小人的。
晴姑娘万万不可拘束。
晓晴越发高兴,对云鬟道:主子你听听,他自己求的,这可怪不得我了!转身吩咐人煮醒酒汤。
云鬟在旁看着两人,却见柯宪虽是笑语,眼睛却盯着晓晴不肯移开。
但是晓晴却浑然无心似的模样,这……却有些如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倒也是,世间哪里有那许多两情相悦的好事?不觉哑然失笑。
逐渐夜深,柯宪因醉了,便叫阿喜等送了他自回,云鬟因也吃了酒,有些困倦,也入内安枕。
她若是烂醉,倒也罢了,脑中心底全然不想任何事情,却也平静。
可如今只吃了个似醉非醉,一时之间,便又有许多景象,宛若野马奔腾似的,狂策而出。
那天,赵黼在书房把许多书给了云鬟后,她虽然惊诧,却极欢喜,拼力抱着自回兰苑。
因王府里毕竟规矩多,只是也格外枯燥,云鬟又不太喜欢女红等,寻常便只看书练字。
她又对衣食等皆都不上心,最看重的,竟也只有书籍了。
所以赵黼竟派人给她采买了这些书来看,不管先前他如何相待,对云鬟而言,却的确是意外之喜。
这些书毕竟重,云鬟抱着走到半路,已有些累了,身上微微发热。
偏先前领她过来的那丫头无影无踪了,廊下又静悄悄地,竟无人相助。
云鬟见左右无人,便把书放在栏杆旁边,自己顺势坐了,取了一本翻看了几页。
新书的气息让她心里莫名喜欢,不由凑在鼻端嗅了嗅,正笑了笑的当儿,却听得一声咳嗽。
抬头看时,却见来的正是王妃沈舒窈,前后跟着五六个嬷嬷宫女等,有几个人看她在此,面上都露出些异样之色。
云鬟忙起身,垂首道:不知王妃驾到,是妾身疏忽了,还请恕罪。
身边儿的人脸色虽精彩纷呈,沈王妃却仍是和蔼而笑,道:你如何在这里呢?这些……又是什么?云鬟道:先前王爷召唤,赐了这些书给妾身看。
这本是很淡而无波的一句,不料却又惹得人色变。
不等王妃开口,一名嬷嬷肃然喝道:放肆!前面儿的书房,内眷是禁止踏足的,侧妃难道不懂这个道理?何况,身边竟连个跟随之人都不带,自己随意自在而行,难道……竟把王府内的规矩浑然都抛在脑后了?云鬟微微地有些白了脸色,只道:是我一时大意了。
沈王妃温声道:嬷嬷很不必这样言重,毕竟不是妹妹自己要去的,是王爷传唤,于她何干呢?妹妹亦不必如此。
抬手在云鬟的手上轻轻地握了握,又含笑道:王爷也是极体恤你的,知道你爱看书,便特意赐这些书给你消遣解闷儿,这可是别人没有的好儿。
我也替你高兴。
这几句话,竟说的格外动听,掏心掏肺似的,又是极贤淑温和的脸容,让人几乎无法不动容。
云鬟仍是低着头,轻声道:多谢王妃。
沈王妃笑了笑,道:又何必跟我见外。
含笑看了云鬟片刻,又道:只是王爷虽是好意,到底是有些大意了,如何竟不叫人给你送去妥当?如今叫你亲自搬运这些,岂不劳累?王妃说着,便叫了两个宫女,吩咐道:帮侧妃把这些书好生妥帖地送回兰苑。
云鬟道:着实不敢当。
王妃把她的手儿一紧,笑道:又见外了?快回去罢了,看你才出了汗,又在这风地里坐着,留神风邪入骨,我是要心疼的。
云鬟见这般知冷着热,不便推辞她的好意,因答应了。
当下果然两个宫女过来,帮着将书搬起,一人一些儿,陪云鬟自回。
不多时候,便回到了后宅,三个人过小径,要从穿堂过。
其中一个宫女走到那假山清水池旁边,忽然错踩到了湿滑的苔藓,脚下一滑,尖叫了声,手中的书撒了出去,只听得噗通声响,下饺子般,竟有一大半儿掉进了池子里!云鬟本走在前头,见状忙奔回来,见地上的书无碍,池子里的却浮浮沉沉,云鬟顾不得,忙举手把近便的几本先捞上来,又看有几本沉了下去,有几本飘远,情急之下,便纵身跳进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