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2025-04-01 16:04:57

此话一出,在场的辽人纷纷鼓噪起来,数人举手拔刀,仿佛要扑上去厮杀。

面对这般狺狺咆哮之态,白樘却视而不见似的,只道:若已经有了真凶,自然是极好的,是你们亲眼目睹?那么是谁人杀人,如何下手,且请说来。

他的声音仍是素日的冷淡沉稳,句句理在,这些人却哪里能说得出来,只道:先前是萧忠伤了他们,这些舜人十分狡诈,不敢当面对敌,只暗中不知用了什么法子暗害了他。

又对白樘叫嚷道:你也是大舜的官儿,当然是要护着你们自己人了!白樘不去理会,只看着睿亲王道:殿下是怎么看?萧忠跟在睿亲王身边良久,见他死得如此惨烈,睿亲王心中也是骇异交加,且又有些罕见地愤恨。

却仍是忍着怒痛,道:此事的确有些可疑。

先前萧忠跟侍郎等众人有些口角,且……我也正听见侍郎底下的人在偷偷商议,说若是能将萧忠杀了泄愤,就最好不过的话……先前众人躲着私下议论的时候,睿亲王远远地斜靠在椅子上,看似仿佛睡着,没想到他竟然听得如此清楚。

刘侍郎大出所料,脸色不由微变,他手底下的两名侍卫更是面面相觑。

白樘问道:可有此事?刘侍郎忙分辩道:那不过是一时激愤之语罢了,他们毕竟是使者,两国相争还不斩来使呢,何况如今两国交好,我们难道是那样不通事体之人么?睿亲王道:那如何他们前面说完,后面萧忠就立刻死了?两者之间难道丝毫关联都没有?又对白樘道:白尚书,我们是在贵国的地面上出了事的,请务必要给我们一个交代。

这话里,也隐隐地有些不利要挟之意。

白樘面不改色,道:不论是辽人出事,亦或者是舜人出事,只要是在我大舜地面上的,不过都是一视同仁,务必会查明真相罢了,请亲王放心就是。

睿亲王回头看一眼萧忠,眼睛便红了。

他手底下的将官见状,叫道:难道就这么放过他们了?他们大舜人自然护着大舜人了!谁肯信?刘侍郎因见白樘在前,便不与他们口角。

他身后一名主事忍不住道:此事又不是我们做的,谈什么放过不放过的话?原本是你们挑衅在先,我们侍郎纵然受了伤,却还是顾全大局,我们又怎么会……谁知那几个辽人不是爱听解释的,见主事如此说法,还只当是挑衅,顿时便要冲上来报复。

然才扑来两步,胸前忽地多了一只手臂,青缎子的常服,袖口整齐非常,丝毫褶皱都无,静静轻轻地往外一挥。

那辽人去势本来甚急,被如此一挡,却蓦地刹住,反而踉跄后退几步,几乎跌倒在地。

忙举手捂着胸口,只觉得方才被那手臂轻轻地一挡,却仿佛身子狠狠地撞在了金刚石上般,震荡疼痛异常。

旁边几人见他本势不可挡地跳了过去,忽然又弹退回来,都甚是不解,纷纷扶住。

睿亲王在旁看的甚是明白,双眸微微眯起,便对白樘道:尚书大人……好修为。

方才那辽人想越过白樘身边儿,他却动也不动,只静静地抬手一挥而已,脸上神色都未曾动过分毫。

萧利天最知道手底下将官的能耐,若说别的武功倒也罢了,只是素日里,这些辽人最喜的便是扑击之斗,这般卯足力气扑过去,就算是一头野牛也会被掀翻在地,然而却被白樘轻描淡写地一挥,反击的倒退。

萧利天虽早听闻白樘之名儿,但自从上京见面,白樘始终都是一副温文儒雅的文官之态,萧利天只当他是德高望重,断案入神,才声名远播的罢了,今日亲眼一见白樘小试身手,才知道果然不俗。

白樘若无其事地收手,平平静静地看着萧利天,仍是冷静说道:萧忠乃是水中遇害,当时靠他最近的,却是亲王手下的这些人,何况要在避开众人耳目的情形下潜入水中杀人,跟随刘侍郎的这些主事以及侍卫里头,又有哪个有这般能耐?何况他们身上个个都是干净的,证明并没有任何一个人下过水,亲王觉着如何?睿亲王脸色微变:你总不会是说,凶手在我的人其中?白樘道:我不过是按照常理推论,当然,或许凶手不是亲王的人,也非侍郎的人,而是另有神秘人,早就埋伏……也未可知。

一切尚待仔细查证。

睿亲王才松了口气,若有所思。

白樘又道:正如睿亲王所说,事情是在我舜国发生的,一切自然由我们负责,一切,也等水落石出之后再做定论,如何?萧利天点头:既然如此,那我便信白尚书。

他身后那些将官,虽然有些不服气,却也不敢再鼓噪。

正在此刻,季陶然因查验过了,起身走了过来,白樘道:如何?季陶然道:有些怪异。

白樘道:怎么?季陶然道:按理说此人伤的如此厉害,神色不该这般平静。

又皱眉出神,大惑不解。

白樘知道此地并非说话之处,便不再追问,只对睿亲王道:殿下,事发经过种种情形,还要劳烦你跟众位配合。

睿亲王回头看一眼萧忠,咬牙切齿道:自然,我一定要找到是谁……竟用这般手段害了我的人。

因此案刑部接了,卫铁骑便同清辉一块儿先回大理寺。

季陶然正吩咐手底下的差官将尸首先运回行验所,一抬头见清辉去了,便忙先急急地追了上去,同他说了云鬟有事的话,清辉道:知道了,我会尽快去一趟。

说了这句,清辉又看一眼身后的白樘跟睿亲王等人,略微迟疑,便道:你且多留心睿亲王。

季陶然道:怎么了?清辉道:我也说不清,只是这般感觉。

卫铁骑旁边听了,突发奇想道:难道说是这睿亲王害死的萧忠?可是睿亲王并未下水,又怎会将萧忠开膛破肚?清辉摇头,先同卫铁骑上马而去。

身后白樘随同季陶然料理他事,睿亲王便带着那一干人等,自回城去。

这一日黄昏,清辉更换便服,便来至谢府。

两个人碰面,云鬟不由便问起辽人使者被害的案子,清辉将自己所知说明。

因问道:季陶然说你有事找我,不知何事?云鬟委实不想告知他那些不好的话,然而若是不说,迟早发生的话,便也是悔之晚矣。

云鬟便道:听说,先前顾小姐跟柳公子订了亲?不知几时成婚?清辉道:据说定在来年开春,怎么?你要说的事难道跟此有关?云鬟道:我要说的话,自然有些匪夷所思,只因你跟别的人不同……你若听了,可不要怪我。

清辉见她神色凝重,竟有些紧张。

只听云鬟低低道:我觉着,这一门亲事,并不是好的。

清辉盯着她看了良久,因向来知己,也隐约知晓,便道:详细怎么样?云鬟咳嗽了声,道:只怕……忽地想起赵黼那个自相残杀的词来,很是难以启齿,便道:有些两败俱……亡。

清辉听她说两败俱……之时,还以为是两败俱伤之意,没想到最后是那一个字,顿时忍不住微微地睁大了双眼。

心颤起来,清辉道:你说的、可是真的?云鬟道:是。

有些难过,便低下头,隔了片刻,才道:所以我想跟你提前说知,好歹……或许想个法子,或许……这门亲事不成的话,就不会发生不好的事儿了。

清辉面上透出怅然若伤之色:可是我看姑姑甚是满意这门亲事,而且表妹,对于小侯爷也甚是中意,且已经订了亲……云鬟勉强开解道:又或者,我所想的不对,毕竟……刹那间,云鬟忽地想到了自己跟赵黼,原本岂不也是不死不休似的,岂知隔世相见……可谁又能料得准,顾小姐跟柳纵厚之间,会不会也有所改变?清辉见她面有难色,沉吟道:你不必为难,我知道你同我说这些话,也正因为不当我是外人而已。

其实说起来,我心里着实并不如何喜欢这位小侯爷,然而毕竟是姑姑他们看中的,便不好说什么,如今……如果你说的是真,只怕这小侯爷果然有什么不好,所以才会闹得那样,与其坐在这里嗟叹,倒不如认真查一查,兴许他真的有什么隐秘劣迹,若是确凿,要取消这门亲事也未必不成。

云鬟见他这样快就理出头绪,甚是安慰。

忙又问道:你如何不喜欢这小侯爷?清辉道:说来也怪,明明看着没什么挑拣,但是每次我见到他,心中总有种不喜靠近他的感觉,不知究竟。

清辉停了停,道:可是若他有什么劣迹,父亲自然也会知道,毕竟父亲对姑姑跟表妹是最好的。

自不会让表妹嫁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

云鬟却也想到这一则了,跟清辉对视一眼,各自沉默。

且说就在辽人出事的三天后,宣平侯一家因被恩准迁居云州,近日正准备启程了。

云鬟得信儿,便在崔承的陪同之下来至侯府,同蓝夫人跟泰儿告别。

蓝夫人早屏退了丫头们,招了云鬟上前。

蓝泰坐在身旁,眼珠乌溜溜地,道:你是谢哥哥,在承哥哥府内见过的。

云鬟见他可爱精灵的模样,摸了摸头:是。

泰儿还记得我?蓝泰竟认真道:当然记得了。

母亲还说,你是我们的大恩人。

云鬟看向蓝夫人,却见她眸中含笑,只是眼圈微微有些红而已。

蓝泰道:以后我们搬去云州了,不知还会不会见面儿呢?云鬟握着他的小手:若是泰儿乖,凡事都听母亲的话,我们就一定会再见的,我同你约定可好?蓝泰乱点头答应,又得意:父亲跟我说,云州是皇太孙殿下的出身之处,我在那里,也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大英雄,母亲一定会喜欢的。

这般童言童语,无忧无虑,惹得云鬟莞尔。

说了几句,蓝夫人道:乖泰儿,去看看你父亲准备的如何了,会不会漏了你的小木剑?蓝泰果然很是关心,跳起来便去了。

云鬟见蓝夫人支走了蓝泰,只当有什么体己话说。

果然,蓝夫人叙了寒温,又叮嘱几句,想到分别在即,泪落当场。

拭了泪珠儿,又道:侯爷把为何要送走泰儿的话,跟我说了。

云鬟并不意外,毕竟两人鹣鲽情深,且宣平侯做了此事,若不解开蓝夫人的心结,只怕夫妻不似从前。

故而他一定会和盘托出,才能求得蓝夫人的谅解。

蓝夫人道:我只对他说,仍是那句,——就算是我死一千次一百次,也不会让泰儿出事。

何况,假如我会把泰儿教坏,让他成了那弑母克父的孩子,若我死在他手,自也是我的报应才是。

我如此说,便是自信我不会把泰儿教坏,你可信么?云鬟点头:当日我也是这般对侯爷说的。

蓝夫人握紧她的手:我们这一去,最舍不得的便是你了。

目光相对,蓝夫人慢慢地将她拥入怀中,正在云鬟百感交集的时候,蓝夫人在耳畔低声说道:侯爷叫我提醒你一句,要留神你身边最亲近的人。

另外告诉皇太孙,要防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简单地八个字入耳,云鬟道:我、不太明白。

蓝夫人道:我也不懂,但侯爷既然郑重交代,对殿下自是有用。

云鬟忽地问道:姨母,侯爷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迁去云州?蓝夫人有些不安,道:他并未告诉,但是我知道……侯爷在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