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2025-04-01 16:04:59

赵黼仿佛做了一个梦。

——是在云州的时候,那一场跟花启宗的生死交战,他伤势过重,九死一生,人在黄泉路上无主游荡。

忽地见太子赵庄跟太子妃两人,携手而立,含笑盈盈地望着他。

赵黼一喜,不顾身子倦怠,跌跌撞撞跑到跟前儿,含泪叫道:父王,母妃!心中悲喜交加,赵黼有些着急,又无端委屈,道:我方才做了个噩梦……赵庄笑了笑,举手摸在他的头上:多大的人了,怎么还做什么噩梦?赵黼不由闭上眼睛,享受此刻父王的抚慰。

却也听太子妃笑道:殿下,你瞧黼儿,人人都说他顶天立地无所不能似的,可在咱们跟前,却还像是小孩子一般呢。

赵黼眼睛有些湿润,拉住两人道:黼儿在父王母妃跟前儿,自然永远都是小孩子。

太子妃掩口笑道:这张油嘴,多早晚儿也改不了!赵庄也笑道:在外头就是个煞神似的,在爹娘跟前儿,也只是个开心果。

赵黼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想到自己方才那一梦,虽然兀自心有余悸,但到底是梦而已,便松了口气:你们都没事,太好了。

他伸手将两人一并抱紧,道:我会永远都跟父王母妃在一块儿!只听太子妃笑道:浑小子,又跟母妃说些好听的。

你不跟父王母妃一块儿,又要去哪儿呢?赵黼道:黼儿哪里也不去!只要跟着父王母妃一块儿就好。

赵庄忽然说道:黼儿,你难道忘了父王的话了?赵黼一愣,继而道:我并没有忘。

他生恐赵庄责怪自己,便抬头看向赵庄:父王的话,黼儿一直都记着。

赵庄点了点头,举手抚过他的脸颊,道:这就好,黼儿从来都不会让父王失望的。

所以现在,黼儿不能走……黼儿要好好地……赵黼忽然害怕起来:父王!你、你说什么?赵庄眼中透出不舍之意,却微笑道:黼儿别怕,父王跟母妃会一直都在,不管黼儿去哪里,父王母妃都会陪着黼儿……赵黼死死地抓着两人:不,父王……手探出去,却握了一个空。

或许并不是空,而是漫天无边的雨水,从指尖滑落,就如同漫天无边的恐惧,伴随黑暗降落,将他笼罩在其中,无法逃脱。

哗啦啦……雨声涌了上来,慢慢地从模糊转而清晰。

赵黼觉着头上湿湿凉凉地,周身冷极。

他试图睁开双眼,可是身子却如一根轻羽一般,浑然无力。

这湿淋淋冰冷的秋雨,慢慢地把他的神智也唤了回来。

赵黼低吼了声,试图挣扎。

身子却陡然被人抱住,那人力气不大,可是却拼命全力地拥着他。

恍惚中,赵黼只当是敌人,才要反击,却忽地嗅到一股极为熟悉的味道。

那身子向他贴近,而他的脸颊不知靠在哪里,有些微暖。

馨香恬静的气息渐渐包围过来,将他原先那股发自心底骨子里的寒凉给缓缓地驱散了。

脑中复又昏昏沉沉起来,竟不知身边的是何人,因何会这般温柔似地抱着自己,但却本能地甚是依赖,极不想她离开。

只是手脚却毫无力气,竟不能动一动,无法反抱住她。

不知过了多久,赵黼听见有人在耳畔喃喃地唤了数声,竟说道:六哥,你撑着些儿。

赵黼无法回答,那人又道:我知道你心里难受,对不住,我竟没能帮得上……她似乎低低呜咽了两声,话语模糊。

赵黼心头茫然,然而听得她这般哭泣,却本能地觉着心里也随着难过起来,竟想安抚她,叫她不要伤心。

幸而她并没有真的就哭起来,只过了片刻,才又说道:我也不知道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也许、也许是十恶不赦,也许会祸国殃民……但是、但是我也顾不得了……只要你能好好的……六哥……她哽咽着,有什么东西一滴滴地打落在脸上。

赵黼起初以为是雨水,然而却又并不似雨水那样冰冷。

他想问她为什么哭,说的话又是什么意思,却偏偏无法张口,更加不能睁开眼睛看一眼。

那雨水落了片刻,却又停住,她道:或许,你甚至听不到我这番话,但是我只要你知道,纵然天涯海角,我……的心,是在六哥身上……赵黼听了这句话,不知为什么,心头熨帖之极,又觉着唇上温温热热,似乎有什么贴了过来,细细柔柔地……又过了片刻,耳畔略觉着痒痒,那个声音钻入耳中,低低道:那天在太平河畔你问我,心里有没有你……我当时并未回答,可是……如今只要你记着,云鬟……心里是有赵黼的,是有你的。

现在、以后……都不会忘……心忽然莫名地疼了起来,赵黼闷哼了声,觉着自己仿佛被困在无形的茧中。

他想醒来,想看看身边的人,想让她不要哭,更想……却在这个时候,便听得有人冷冷地说道:你既然并非对他无情,为什么竟不肯跟我一块儿回大辽?赵黼心头一震,眼皮底下,眼珠微微转动。

那茧上似有一点白光,他正欲竭力挣扎醒来,身上某处穴道忽地被人一点。

毫无预兆地,神智复又昏昏沉沉,赵黼耳畔最后所听见的,仿佛是谁人的一声略凄厉的惊呼。

雨急溪涨,云迷树低,檐外铃动,夜鸟恣啼。

薛君生从后跃起,将云鬟抱住,两个人滚落地上,又顺着斜坡一路往下。

因夜雨如泼,草滑泥乱,下滑之势竟无法刹住,薛君生只顾死死地抱着人,生怕一个不留神,便丢了不见,甚至连分开手抓住草石等缓一缓都不成。

此刻,头顶路上,那马车滚滚,于雷声闪电之中,风驰电掣般早就去的无影无踪了。

已经是后半夜,雨并没有稍微停住的势头,又如放肆的手,推着两人下滑。

底下的长河滔滔,在雨水中发出咆哮之声。

薛君生陡然发现,胆战心惊,当下顾不得,拼尽所有气力搂住云鬟,一边儿举手去身下乱抓。

饶是如此,却已经晚了,身不由己地坠落,双双滚入水中!冰凉的河水在刹那间将两人吞没。

而在坠入河中的最后一刻,君生所能做的,便是用尽全身最后的力气,将身边的人死死抱紧。

似坠入无边深渊、濒死似的,君生心道:怎么会……如此?先前君生自谢府而出,因发觉异样,心中甚是不踏实。

回到府中,略微沉吟,便叫取了斗笠蓑衣。

也不带随从,君生自骑了一匹马儿,悄然地又往谢府回来。

果然,远远地便发现原先守在谢府门口的那些侍卫,竟都没了踪影。

君生吃了一惊,来至门口,翻身下马看时,却见有几人死在门边上!他顾不得,才要敲门,手一碰门扇,门却自开了,原来竟没关。

君生径直奔入内宅,先去书房内探了一眼,却并不见云鬟的踪迹。

复去卧房,正晓晴在原地来回踱步,见他陡然闯入,惊道:薛先生,您怎么来了?薛君生道:她呢?晓晴睁圆双眼道:不是在书房么?我先前过去,还不叫我打扰。

让我自睡呢,我……她还没说完,便仿佛察觉了不妥:怎么了?君生定睛看了她片刻,却又镇定下来,便道:没、你不必担心,先前她跟我说,有一件事儿待办,大约是出去了。

我也大概猜到她去了哪里,这就去。

晓晴心怦然乱跳,忙一把拉住:我怎么不知?君生安抚道:是紧急的事儿,你放心。

我随着去看看就是了。

晓晴满心不安,但是又不敢阻止君生,只急急地说:先前皇太孙殿下出了事,我看我们主子无事人似的,可却如何瞒得过我的眼,明明她也心慌的不成,先前看书,那书还是倒着的呢,不管她去做什么,先生,求你多护着她。

薛君生一笑:放心。

把这丫头的手一按,君生转身之时,面上的笑却陡然尽无。

君生本就是个七窍玲珑的人,原本不知云鬟的下落,可是,从她跟自己索要的那件东西……到今夜所发生的那件事,君生即刻便猜到了。

但是却有些难以置信,毕竟,那是一件儿杀头的事。

本来窃那东西给她,就知道是担着杀头般的罪。

可是,却万万想不到,竟真的这么快便要面对、如此残酷的局面。

君生出了谢府之后,雨越发大了,街头之上,几无人迹,连巡城的士兵都少了。

驻马停了片刻,终于下定决心一般,君生打马,竟往皇城的方向而去。

然而,马儿才上玄武大道,就见到一辆马车,飞也似地从眼前路上疾驰而过,绝路奔逃一般。

君生怔了怔,心陡然也跳乱,不及多想,急追上去。

马车竟直奔城门,不多时来至近前,这会儿因入夜,城门早就关了,守城士兵见有人靠近,纷纷亮兵器拦住。

车内的人跳出来,将手中的令牌举起,——却是御赐静王爷的手令。

虽有王爷敕令,毕竟车马出城,非同小可,士兵们一时不敢放行,便又去请示,又要细查车中的究竟是何人。

正此刻,忽地又有数匹马儿从巷落中冲了出来,竟一言不发,便行狙杀!守城兵毫无防备,措手不及,奔袭而来的那些神秘人中,又有数道人影上前,便抢着去开那城门。

渐渐地,城门口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有城上闻讯本来的将士,也有城内涌出来的杀手,双方交手,现场纷乱一片,雨水伴着血花四散!喊杀声不绝于耳,城门终于被打开了,在刀光剑影中,马车径直冲着城门处,一冲而出。

薛君生本驻马在旁相看,便也一挥马鞭,从双方人马中也随着直冲出去!其实君生也不知自己为何要这般做,大约是一种直觉,让他觉着、他想要追随的,便在这车内。

尤其是看见那人先前亮了静王的令牌——他如何会不认得?那是他答应了云鬟的请求,亲自去静王府偷了来的。

因此竟不顾一切,紧紧地追了出城!很快地事实证明,他的这般直觉,是准之又准的。

冰凉的河水毫无预兆地将他淹没,幸而君生是在江南长大,也颇有些水性。

只不过怀中还抱着一个人,且又要忙着护住她,这便为难的很了。

何况原本缓和的河水,因雨水之故暴涨,就算好端端地一个人,要打起十万分精神才能安然无事。

只能竭力屏息,几度浮沉,君生紧紧地抱着云鬟,起初尚且往岸边试着挣了挣,但一来抵不过那奔腾的河流,二来浑身的力气也消失的更快,几乎连人都抱不住了。

当即放弃挣扎,只是随波逐流,心中却是一团绝望。

他似预感到会殒身在这河里……其实倘若他松手,凭着他之能,也还可以回到岸上,但是,心中竟生出一股决然,就算是死,也要跟她在一起。

一念生,那股绝望之意陡然消散,心头竟欢喜起来。

生不能得偿所愿,或许死得成全,倒也不失为一件幸事。

正在此刻,怀中的人忽地动了一动。

黑暗之中,君生不由睁大双眸,却因雨狂风乱,河水咆哮,自然无法看清。

云鬟果然是动了。

冰凉的河水让她清醒过来,甚至将身上的痛都暂时忘了。

两个人在水中,随着流水往下,一边儿尽量地稳住身形,如此不知漂浮了多久,终于在河水拐弯处,去势终于被堆积在拐弯的树枝挡住了。

君生一手握着云鬟,一边儿抓着树枝,往岸边艰难靠了过去。

因夜雨未停,且又天黑,竟不知被河水带来何处。

云鬟只来得及同他一块儿挣着上岸,便再也无法支撑,早又晕厥过去。

君生抱紧她,原地喘息片刻,试了试鼻息,又将自己的衣裳撕开,摸索着将她身上暂且裹住。

他勉强辨了辨周遭方向,便将人抱起,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而去。

大雨如注,似乎有意欺负人一般。

君生不敢怠慢,任凭心跳如擂眼冒金星,却仍是咬牙挺着,如此又走了半个多时辰,雨方才慢慢停了。

天色渐渐地露出了些许鱼肚白,似是黎明将至。

君生左右又看,却见周遭草木葱茏,竟不像是个有人家的模样。

他心头一凉,忙低头又看怀中人,却见云鬟紧闭双眸,脸色如雪。

因此刻天光乍现,他也能看得清楚,于她的胸前,一团醒目的血花绽放。

随着湿透了的衣裳往周遭殷染开来,看着触目惊心。

君生的腿竟一软,忙又跪地,抬手试了试云鬟的鼻息,待察觉还有一线微弱之时,他心头微微一松,却忍不住鼻酸眼涩。

忙又将人抱住,往前仍去。

如此将到天全然放明,君生终于看见有一线炊烟,袅袅在林间升起,刹那,就仿佛看见生机般,也不顾身疲力竭,君生踉跄加快步子,赶往那处。

这林中原来是一户农家,两口儿都有些上了年纪,便在此地开垦田地,种菜为生。

因昨夜雨大,一早起来查看菜地,不料却见一个眉目清秀的年青人,抱着个血淋淋的少年走来,吓了一跳。

幸两口皆是淳朴心善的农人,忙帮着君生进内。

君生已经力尽,伏在云鬟身边儿,气喘吁吁道:我这位……她受了伤,敢问附近可有大夫?老儿道:距离此处最近的一位大夫,也在十里开外,一时竟来不得。

这位小哥儿是怎么伤着的?君生不顾别的,只道:烦请帮忙。

浑身上下并无长物,只手上戴着的一个玉戒竟不曾随水丢了,君生忙取下道:好歹救命。

当即两口分头行事,妇人去取了些旧衣给君生两个替换,那老儿则去请了大夫前来。

虽是个乡野医者,倒也有些手段,见了云鬟的伤,便道:这是刀伤,又浸了水……皱着眉,将伤处略微处置,敷了药。

又开了两副草药叫煎了服用,道:熬过今夜不死,再叫我来。

那两口不等吩咐,便送大夫,又忙煎药。

君生在内守着云鬟,见她始终不醒,心头沉重。

他本想叫人进京报信,可是一想到昨夜所行的事,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侥幸那大夫有些手段,又云鬟还未醒来,便只在此看顾。

不料将黄昏的时候,这老儿慌里慌张地进门道:官道上好些公差,走来走去,原来是出了大事。

君生心头一跳,那妇人便问:出了何事?老儿道:我打听得十里村的人,说是昨夜,不知怎么,太子竟得了急病……殡天了。

所以今天满城戒严呢。

说了这句,便红了眼睛道:太子是个好人,当初多亏了太子跟皇太孙,才跟辽人议和,如何偏偏好人不长命呢?妇人也惊得色变,道:你这消息可是真的?好端端地,怎会急病?老儿道:还有呢,因为见太子急病亡故,太子妃忠贞,竟自尽随之而去了。

虽然是京内的事,似乎跟他们不相干,然毕竟是储君出事,两个人都甚是沮丧。

那老妇人惶惶然地,便去菩萨面前儿烧香,碎碎念道:先前皇太孙殿下被关押的时候,我就求过菩萨保佑,别叫殿下遭罪,没想到现在又是这样,却是怎么说的呢。

求菩萨开眼,保佑我们大舜,保佑天下太平。

薛君生在旁听着,心头惊跳。

正忖度中,便听得身旁云鬟低吟了一声。

君生忙转过头来,见云鬟皱着眉头,低低喃喃,似叫着什么,君生侧耳过来,却听得她悄然唤道:六哥……这一夜,果然如那大夫所说,云鬟竟高热起来,脸色通红,呼吸时而急促,时而又若有似无。

君生衣不解带,目不转睛,悬心吊胆地伺候了整夜。

次日,那老儿又跑出去打听消息,因此处距离京城足有二十里远,老儿又无脚力,回来之时,又是日影偏斜了。

正云鬟清醒了几分,老妇人熬好了药,君生便喂她一口一口地吃。

云鬟看了他半晌,眼中有些许疑惑之色,君生道:你的伤不可大意,先吃了再说话。

云鬟只得从命,待一碗药吃罢。

君生方道:我知道你想问我的是什么,然而我倒也要先问你,是谁对你下这样狠手?云鬟垂眸,伤口虽疼,听了君生这句,心头却也同时疼了一疼。

云鬟哑声道:这是哪里?如何……如何不回京呢?君生道:京中的情形,还不知怎么样,你的伤又如此,不便移动。

云鬟道:你又为何会……君生不等她问完,便道:那夜我离开之时,便觉着有人盯着府中,是以折回。

发现不妥后,又想到你叫我拿手令的事,便误打误撞追上了。

正说到此,听得外头脚步声响,原来是那老儿回来,正对妇人道:有些古怪,听说不知怎地,京内的崔侯府被查抄了,连那个先前……很是有名的什么刑部谢大人的府,也被查抄了,听说是什么通敌的罪名……妇人道:通敌是什么?老儿也不大明白,两人面面相觑。

内间,薛君生屏住呼吸,却听云鬟道:该来的、终究要来,先生,你能否送我回去?薛君生道:这会儿回去,何异于送死?云鬟道:天可怜见,让我留了这条命,可知正是要填了那里的。

君生心头一紧:你……云鬟道:方才老伯的话里,并不曾提到畅音阁被牵连,只怕是静王殿下有意照拂。

先前听你的话里,大有思念江南之意,你不如趁此机会……君生不等她说完,笑道:你若回去,我能独自离开么?云鬟道:你很不用这样。

先前贸然托你偷王爷的手令,已经是我的自私之举……只是我实在没别的法子,如今又何必再连累?君生不由握住她的手,秀美的眼底流露些许温和笑意,轻声道:我跟你从来没有别的相干,如果你真的能连累我,可知我巴不得你多连累我些?这夜黄昏,城门将关之时,便见一辆简陋牛车从城外遥遥而来。

士兵们不以为意打量着,见那牛车晃晃悠悠,穿过城门。

因前日之事,城门口守卫森严,其中一名头领见牛车上有数人,不由仔细盯看,谁知看了两眼,忽地震惊,忙跳起来,手按刀柄冲上前喝道:站住!赶车之人吓了一跳,忙滚落地上。

车上其他两人却仍是镇定如初。

顷刻,其中一人略直起身子,淡定道:请不必惊讶,我乃薛君生,这位便是刑部前主事谢凤。

速去通报罢。

那头领惊疑交加,挥手叫人牢牢围住,命人飞马通传。

不多时,有一人飞马先行赶到,滚鞍落马——却竟是张振。

因他官阶高,守城将官们纷纷行礼。

此刻天色昏暗,张振却一眼认出车上的人,忙上前,张了张口,却又压低了声音凑近道:你如何回来了?这会儿回来做什么?虽牛车缓慢,毕竟也有些颠簸,不免动了伤处。

云鬟已忍了半天,正合眸克制,听张振的声音,才睁开眼睛道:我回来,自是领罪的。

张振人在半路得知消息,满心焦急,但此刻众目睽睽,纵然有暗中周旋之心,却已经迟了。

正不安之时,又听得马蹄声急促,张振回头一看,却见来者竟是刑部的巽风等数人。

张振叹了声,顺势退后。

马儿未停,巽风便飞身掠到牛车之前。

君生扶着,云鬟欲起身,却扯动伤处,疼得闷哼了声,脸色越发不好。

巽风问也不问,俯身过去,将她轻轻地抱起。

君生在旁看着,默然下车,眼睁睁看着巽风等带了云鬟离去,竟仿佛天地之间又只剩下了他自己。

正有些呆怔,便听得车声马响,抬头看时,却是静王府的车驾,有人在内道: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