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渐深,暮色沉沉,灵雨不敢离开。
虽然赵黼一心爱顾, 不理别的,但灵雨心中却为云鬟暗暗地打算了多少回,她的心思又密, 是以此刻只叫了两个心腹口紧的小丫头在外间儿, 于炭炉上烧着水预备。
果然, 这夜就叫了好几次, 每次都是灵雨亲自进内送的, 生怕走漏机密。
方才又入内送了两回水, 她心底虽然清醒,却也心内羞窘,不敢仔细思量。
只是偷偷想着赵黼那性子,只怕云鬟又有一番苦头要吃……然而对他们两个而言,能有今日着实不易, 只怕那苦也是甘甜如蜜的罢了。
可是这样却也不是长法儿,若传出去,岂不是于云鬟名上有碍?倒是要圣上快开金口,成全他两人,从此也可光明正大,她们这些暗中操心的,也可省心了。
灵雨在呆呆等候之中,也默默地向天求了几百回。
将近子时,里头才终于消停。
灵雨送水的时候偷眼打量,却依稀只见在赵黼腰侧身后,是一抹雪色无瑕,纤秾合度的肉体,虽大部分被盖着,仍露出极醒目的一截。
灵雨微微一震,赵黼回身之际,将帘子挑开些许,灵雨的目光随着掠入,又见她落在被子外的藕臂,上面仍嵌着白日她伺候更衣的时候、曾见过的那华贵盛美的玉宝镯。
大概是被打扰了,云鬟便微微嗯了声,竟是前所未有的娇懒动人声调儿。
次日清晨,赵黼先醒了来,转头看一眼,云鬟仍昏睡未醒,睡中的眉眼格外恬静安谧。
他不由拄着手肘俯身细看,明明是看过两世的容颜,但此刻凝目而视,仍是半分也不愿挪开目光,越看,越觉着也将要陷在她未知的梦境里。
大约是那目光太过灼烈了,睡梦中的云鬟若有所觉,长睫有些不安地抖了抖。
微睁双眸瞥了眼,猛然间见他近在咫尺地虎视眈眈,云鬟先是愣怔,继而反应过来。
长睫眨了眨,瞬间想起昨夜种种,又见此时均是衣衫不整的亲昵情形,面上早又薄染胭脂红,举手将被子往胸前掩了掩,一声不响地转开头去,竟欲装睡。
赵黼噗嗤一笑,从后挪过来,附耳道:鬟鬟脸红什么?云鬟小小地抖了一抖,只强闭双眸不应,想让他自行退开。
赵黼心念一动,举手拂落,慢慢地将盖在她身上的锦被轻轻掀开,便露出底下光洁的藕臂,黄金宝镯稳妥地合着。
赵黼俯身,从那纤柔的肩头往下,一寸一寸,细细地吻了过去。
云鬟再无法睡,举手拉着锦被挡住他:六爷。
因为才醒,又加上昨夜闹得太过,嗓子都有些微微沙哑,带着一份娇慵羞懒之意。
眼波又微微荡漾,竟似秋水映着霞光。
赵黼闻听此声,愈发怦然心动,又见此情,哪里还按捺得住。
便顺势拉着被子,俯身靠过去,悄然于耳畔道:鬟鬟叫我做什么?他贴身上来,通体滚热,很是不妥,也不知他哪里来的这许多精神。
云鬟低声:别闹。
赵黼道:没闹,我就给你揉揉腰腿。
昨儿必然是劳累了。
云鬟待要再斥,已经给他擒住,不由分说到底侧着行了一回。
待起身,已经日影高照。
云鬟有些恼,只不好流露出来,便总不看赵黼,赵黼却也心知肚明,又百般哄慰罢了。
灵雨察言观色,心中又觉好笑,又是哀叹,这两个人,倒也是天生一对儿,互为辖制似的。
灵雨因问云鬟:今日要穿什么衣裳?云鬟尚未回答,赵黼道:不妨事,就穿女装罢。
云鬟忖度片刻,便也点头,又对赵黼道:你今日可要进宫?赵黼道:是要去请安。
云鬟道:我想去一个地方。
赵黼回头:要去哪里?云鬟道:静王府……我想,去见见那个人。
赵黼不问,心中知道她要见的自然就是沈舒窈了,当即说道:好,我跟你一同去。
云鬟忙止住:你不必去,这件事,得请另一个人陪着。
赵黼毕竟心性聪灵,却又不肯承认:你是说……白樘?云鬟抬眸:可使得?想了想,道:你若不喜欢,我请清辉亦可。
赵黼微微一笑:你点名儿要的,我岂有不应之礼?你既然觉着白樘合用,那就让他陪着你。
要去见静王,只怕清辉撑不住,我的话……你偏又看不上。
云鬟摇头,正色道:你不明白,你跟静王殿下本就有些龃龉了,这一次,很不值得再搅入其中,另外,你如今是皇太子,你又是这个脾气,此刻去了,未免有些仗势欺人之嫌。
赵黼笑道:原来阿鬟是为我着想。
那又为什么叫白樘去,难道你不怕他得罪人?据我所知,他可得罪了静王好多次了。
云鬟道:尚书从来公平正直,行事自有凭据,并不会特意针对谁,都是有口皆碑的,他又是刑部尚书,打理此事是正好的,比你名正言顺。
赵黼撇了撇嘴:是是是,横竖阿鬟说的都是至理名言,我哪里敢反驳半句。
灵雨在旁听着,不由偷笑。
两人吃了饭,赵黼又格外另拨了两个心腹跟随云鬟,请送她来至刑部,见她进了门,才自进宫去了。
刑部门首众人先前见是东宫太子车驾,本正戒备准备相迎,一边儿早派人入内禀报。
忽然见赵黼下车,接了个袅娜佳人出来,各自怔了。
然而仔细再看,竟认出这美貌佳人竟是昔日的谢主事,一瞬间几乎尽数失态。
云鬟屈膝行了个礼,却仍是昔日的淡然神色:昔日多承照料,云鬟谢过各位。
众人怔然之余,忙忙地还礼,云鬟复问道:尚书可在?众人急又答了。
云鬟一一点头,拾级入内,外间众侍卫兀自如在梦境之中。
且说云鬟才行不多时,便见白樘从内而出,原来先前侍卫入内报说是太子驾到,因此白樘不敢怠慢,谁知竟见云鬟,且又是如此装扮,当下缓缓止步。
云鬟上前,才要如往日般拱手见礼,蓦地反应过来,便又行了个万福,道:参见尚书。
白樘眸色淡然:你亲来刑部,可是有事?云鬟道:是。
略一停顿,道:想请尚书陪我往静王府一趟。
白樘问道:是为何事?云鬟道:我想同静王妃亲自一谈。
白樘淡看她半晌,方回头吩咐道:派人回府里说一声儿,我有事走不开。
身后书吏应声而去。
云鬟这才觉有些唐突了,忙道:是我造次了,竟没想到尚书自有事。
白樘道:无碍,走罢。
两人正要走之时,忽然间巽风急急从里出来,天水追在后面,道:你先别恼……巽风面带愠色,乍然见白樘跟云鬟在前,方止步。
天水也发现了,目光从白樘面上掠过,迟疑地看了云鬟半晌,忽地欢喜叫道:是小谢啊!满眼惊艳,往前跑了几步,便欲亲近打量,忽然见白樘在侧,忙又立站住。
两人立在廊下。
白樘打量着不对,问道:出了何事?天水忙看巽风,巽风低头:回四爷,没什么大碍。
又问道:四爷是要出门?我陪四爷。
天水听他说第一句的时候,略松了口气,听后面一句,略觉惘然,就又看云鬟,却见她虽然换作女装,然而打扮甚是清净淡素。
身披天青色的大氅,里头淡鹅黄的衣衫,霜色裙子,上下通无任何花色点缀,发端也只一根金簪,却因丽质天生,这般翠眉明眸,修颈樱唇,更见人物清媚,风鬟雾鬓。
天水从在南边儿初次相见,就知道她是极美难得的,如今越发出尘,不由有些看呆了,本想拦着巽风,但因只顾看云鬟去了,便未曾出声。
云鬟向天水辞别,随着白樘巽风往外,将出刑部的时候,便问巽风道:跟天水怎么了?巽风转头看来,目光之中竟有些愧疚之色:没什么。
云鬟见他神情异样,又不肯回答,想来是有难言之隐,于是便也不言语了。
一行人来至静王府,赵穆得知白樘亲来,于恩泽堂内接见,又见云鬟在内,不免询问来意。
云鬟行礼后,言明要面见静王妃之意,赵穆道:因上次宫内之事,王妃受了些惊恐,身上有些不大好,向来也懒懒的,虽是年下,竟也不曾外出散心些许,能有人来探她解一解闷,倒是极好的。
当即叫人来领了云鬟前往。
王妃的卧房之中,有一股淡淡地药气,里外寂然无声,显得格外沉闷。
侍女们沉默地领着云鬟往内,灵雨紧紧跟随,耳畔只听到众人行走之时的脚步轻微声响,不知为何,心头竟有些许紧张。
静王妃歪在贵妃榻上,神情果然有些懒懒淡淡地,见云鬟入内礼拜,才缓缓起身,作势欲扶,口中道:不必多礼,我也担不起了。
看出云鬟眸子里的疑惑之色,静王妃含笑道:莫非你尚不知?昨儿圣上已经命人拟诏,将要为你跟皇太子殿下赐婚了,消息今日便会昭告天下。
你很快就是太子妃了,到时候……竟是我要给你行礼了。
云鬟昨儿才清醒,又被赵黼缠了半天一夜,更不知静王曾给召进宫中商议此事,这会儿听了,虽是未曾料想,却也不觉如何意外。
沈舒窈见她貌若寻常,便复一笑:我大概是第一个恭贺太子妃的罢?她口中虽说恭贺,口吻中却毫无喜悦之意,反透着一股暗暗涌动的阴狠冷淡。
云鬟抬眸,对上沈王妃的眼神,道:自从先前跟王妃相识,我处处以礼相待,自问并未有得罪之处,如何王妃似对我多有针对敌意?云鬟天性清冷,又并不是个无事生非且记仇的人,何况乃是前世的事端,先头又自忖一切因赵黼而起,故而今生虽无意间跟沈舒窈再会,却也只是淡然相对,本拟远离沈氏,至于沈氏自来亲近,却非她所能料控的。
沈舒窈一笑:我又何尝敢针对你,当初认得,岂不是也跟妙英一样,很高看你一眼,觉着你甚是与众不同,谁知道后来……后来如何?你如何还装糊涂,不正是当时晏王妃选妃,世子当面儿出言不逊么?后来我知道是因为你……她望着云鬟,似笑非笑道:你固然是个好的,但他因你而那般说我,竟叫人如何自处?你可知那段时日我在沈家是怎么度过的?云鬟点了点头:虽然当时世子有些冲动,然而他所说的话,难道不是真?句句都是你心里的话,你原本就心高,瞧不上晏王跟世子,不是么?沈舒窈道:我是瞧不上,然而我也并未大肆向世人宣扬这话。
再者说,他有什么可叫人瞧得上的么?僻居云州,毫无实权,世子当时又是那个唯恐天下不乱,处处惹事的性情,可知非只是我,是好人家的女孩儿都这般想。
云鬟道:王妃当时……心里大概已经有所属,故而才断然不念世子?沈舒窈道:你说的、倒也未算是错……静王殿下向来深得人心,又是叔父等看重之人,自然是众望所归。
云鬟道:那……倘若当时世子并未当面贬斥王妃,就此成全了王妃跟世子的亲事,王妃会如何?沈舒窈皱皱眉:你是来消遣取笑我的?云鬟摇头:不,我是说真。
倘若王妃当时嫁的是世子,王妃可还会觉着静王殿下是众望所归?还是说会如相助静王殿下一般相助世子?沈舒窈一哂,轻笑道:你如何会生出这样的奇思妙想?话虽如此,仍是细细想了想,说道:你这话,想想倒是令人可惧,沈相从来敌视赵黼,若我嫁了过去,不过是个废棋罢了,当时虽不知赵黼有辽人半血,然而若此事又被人所知闹了出来……沈舒窈哂笑,竟无法可想。
——若沈舒窈嫁了赵黼,嫁给静王的自然就是沈妙英了,沈相当然更会全力以赴相助静王。
赵黼虽功劳大,但有身世祸患,若是暴了出来,赵黼在深宫一场大闹又随着萧利天而去,这会儿他是不曾娶亲,若真的已经娶了亲,连累的岂不是家人?虽说后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但毕竟需要一个时间,其中风云变幻诡谲莫测,以皇帝当时盛怒之下,谁又知道是会人头落地,还是再苦熬出天来?是以对沈舒窈而言,变数太多,危机重重,竟是不去设想最好。
听了沈王妃的废棋之说,云鬟哑然。
江夏王府内屡屡出现的陌生人的身影,如茗的奇异举止,那自然是王妃同相府之人来往。
而沈王妃跟赵黼两人的若即若离,以至于后来赵黼对沈舒窈的刻意冷淡。
——前世赵黼……只怕也有些察觉王妃跟自己离心离德罢,故而疏远。
只是谁又能想得到,她竟能狠辣到那个地步。
今生沈舒窈如愿以偿嫁给了静王赵穆,故而施展浑身解数为赵穆的贤内助。
但正如她自己所说,前世她嫁给了赵黼,自然就是一枚废棋。
虽然名义上是江夏王妃,实则是沈相安置赵黼身边儿的眼线,所做种种,不过是为了静王上位着想而已。
但云鬟不知的是——沈舒窈是个想要步步登天的算计性情,倘若前世的江夏王赵黼自己有上位之心,沈舒窈也还有个指望,或许会相助赵黼同静王等一斗。
可前世的赵黼,从来无心于皇位,他所念所忠信的人,不过是视作叔父的静王罢了,若沈舒窈透露出半点不忠之心,只怕不用别人动手,赵黼自己就饶不了她。
在这种情形下,沈舒窈只能如一枚废棋所做,依附沈相,暗度陈仓地为静王效命。
雪上加霜的是,正如沈舒窈所担忧的一样,赵黼还有个身世之忧。
云鬟道:倘若王妃嫁的是世子,又发现世子是英妃之后,又当如何?沈舒窈道:你问的越发古怪了,这个如何能揣测。
云鬟道:王妃是会跟世子同舟共济,还是……迟疑了片刻,云鬟抬头:大义灭亲?沈舒窈皱眉,本以为云鬟是嘲讽调侃,然而越来越觉着她太过肃然,不由道:你到底是怎么了,如何只问这些无稽之谈?拧眉凝视云鬟半晌,沈舒窈道:你很不必假意诈我,当初在他身世曝露之初,不是人人欲杀的么?圣上都将他下狱,辽人半血已是逆天不容之事,又谈的什么同舟共济,不过是听从上意罢了。
云鬟听着沈舒窈的话,眼前出现的,却是前世的情形,那锦盒在面前打开,玉壶有光。
那时,王妃轻描淡写道:先前王爷夜宴发生的那件事,可知王爷竟一直在留心,就算是季少卿之事也无法阻止,听说近来已经查到端倪,妹妹也知道,以王爷的性情,只怕……她附耳低低道:于那位大人身上有碍。
当时才听说赵黼要给自己服无忧散,又听说这消息,云鬟自觉身处悬崖之侧,竟是无路可退。
她垂眸打量那玉壶:王妃……如何肯告知我这许多消息?沈舒窈道:自你入府,我便拿你当妹子看待,有些话无法对别人说,难道不能对你说么?你大概也听闻了,王爷近来的性情愈发有些失了自制,先是同骠骑将军的二公子斗殴,把对方打至吐血,这还是好的,更不知何故,一怒之下竟将监察院的陈御史活活打死,彼时因他要出征,圣上才只命刑部调查,暂时不咎而已……虽然南边大捷消息传来,却也又有他坑杀了千余战俘的传言……这样杀气冲天,我只担心……她忧国忧民一般,轻轻叹息。
此刻,沈舒窈说听从上意,不知她口中的上意,是来自于皇帝,静王,沈相,亦或者是她自己掂量而为?云鬟回过神来:那不知,先太子殿下之死,是不是也是听从上意?沈舒窈双眸眯起:何意?云鬟道:上回宫中相见,王妃说太子是被刺死,后来我请刑部的季行验仔细回想,倒果然记起曾在太子肩头看到一丝破损,问起当时装殓的宫人,也都说有针尖大小的一处,只是因那夜情形慌乱,且又去过太医院,众人都以为只是太医们针砭留下的,并未在意,然而据太医院的大人所说,并未在彼处施针。
沈舒窈道:就算你说的是真,又与我何干。
云鬟道:我曾领圣旨查理此事,后来因出了个夏嬷嬷,圣上叫就此结案。
然而夏嬷嬷杀人所用的法子,是击中檀中穴,太子妃是不通武功的妇人,中招自是轻易,可前太子殿下却是个武将,当然不会被人轻易得手,当日夏嬷嬷临死之状,其实也否认了是她杀死太子。
当时云鬟问遍了当夜伺候赵庄跟太子妃左右的所有人,心中自然将所有现场都还愿了个遍,却总推算不出,赵庄是在何处遇害。
按理说被刺中后到毒发,时间甚短,且一路并无人跟赵庄接触,大殿门口又有白樘守候。
后来,云鬟忽然想到一个令人悚然的可能,——那就是赵庄是在寝殿后被害的,远离白樘的视线,而且又跟毒发的时间符合。
那么剩下的便就是从寝殿内选出可疑之人。
可是谁又会在那时候碰触赵庄呢?的确是有一个人。
云鬟看着沈舒窈,道:听说王妃跟宫内众人都甚是交好,尤其是淑妃娘娘……以及皇上身边儿的王公公。
沈舒窈想笑,却又有点笑不出来。
目光几度变化,终于说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若想指认我与前太子之死有关,不如去刑部上告,左右,那是你的地方……连白尚书那样的人物,尚且为妹妹神魂颠倒。
云鬟眉峰微蹙,却不理这话:这件事自仍会水落石出,今日我只是来跟王妃了结公案的罢了。
沈舒窈道:还有什么公案?云鬟道:先前我身中摄魂术,本来能近我身的都是亲信,我搜心想了一番,并无其他可疑,唯一叫人心中不安的,是那日宫中,王妃借故握了我的手。
沈舒窈一笑:怎么,你又要赖我,我可有那样大的能耐?云鬟道:王妃或许并无这般能耐,可是当初前太子中摄魂术,本以为是侍卫窦鸣远所为,后来证明窦鸣远也不过是受害者而已,所以我不由想,这也是个局中之局,有人借王妃的手……或者借王妃心中杀意,想要我不利于殿下罢了。
沈舒窈面上的笑再维持不住,甚至隐隐流露几分不安。
云鬟盯着她,道:不知道王妃背后的人,是谁?方才说话之前,沈舒窈早已经屏退了左右,室内只她两人,隔帘隐隐听见廊下鸟雀啾啾叫声,却衬得屋内的气氛越发凝滞。
正此刻,外头有人低低说了声,道:启禀娘娘,先前门上说,皇太子殿下到了。
白樘同巽风往外的时候,正赵黼负手,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白樘拱手见礼,赵黼道:尚书是要去?怎么一见我就要走呢?白樘道:因有急事。
赵黼一笑:那我就不耽搁尚书了,是了,多谢尚书先前陪鬟鬟来一趟……那此地的正事已经妥当了?白樘道:已经妥了。
赵黼做舒心状:这我就放心了,尚书请。
白樘颔首,不料才走了两三步,赵黼又道:对了,尚书请留步。
白樘止步,赵黼仰头想了会儿,方道:尚书上次问我的那句话,其实我早有了答案,不知你还想不想知道?白樘沉默片刻:殿下请说。
赵黼一字一顿道:因为,我怕你跟我抢她。
此刻巽风跟在身后,静王亦立在厅门边儿,两人俱听得清楚明白,静王便露出一抹无奈苦笑。
白樘却仍是面无波澜,赵黼回头看他,又道:但那是以前了,只是我太以她为重,所以才多疑罢了。
无可否认尚书很好,然而她的心在我这里,从很久之前就在我这儿了。
谁也抢不走。
他徐徐挑唇,流露一抹豁然明朗、又略带三分小小得意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