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奶奶这么一笑,谢迟有点儿怵,愈发斟字酌句起来:她……刚过门,礼数上许还、还不太熟悉,但心是好的。
若让您不高兴了,您多担待。
谢周氏嗯了声,还是那句:接着说。
……谢迟头皮发麻,僵了僵,道,奶奶,孙儿说完了。
谢周氏又笑了笑,继而吁着气,搁下了手里的针线活。
她眯着眼打量谢迟,口气悠哉哉的:你这夫人真可以啊。
头半个月你一直不太去见她,近半个月也就是一起吃吃饭。
这就已经让了你为了她来奶奶这儿辩白了?……不是啊奶奶!谢迟紧张起来,她本来想明早来问安的时候自己来跟您解释,是我觉得……行了行了,别急,听奶奶说。
谢周氏噙着笑,打断了孙子的话。
然后她伸出手,谢迟会意地把手递过去,她边攥着边缓缓道,媳妇娶进来,你们夫妻和睦是好事。
从今日之事看呢,这阿蝉是个有主意的……谢周氏的目光在他面上睃了两个来回:若是西院的容氏这么做,奶奶是会不高兴。
但阿蝉是你的正妻,你又已经承了爵位,她有主意是应该的。
这广恩伯府啊……大事小情本也都该交给你们夫妻,奶奶至今还管着府里的账,原是怕她年纪小拿不住事儿。
现下看来,早早的交给她也好。
谢迟暗暗地为叶蝉松了口气,应说:那我告诉她一声,让她先准备着?谢周氏点头:嗯,等我将这两个月的整理好,便差人给她送去。
咱们府不算太大,可上上下下加起来,也有几十口人。
她乍然接触这些,必定有拿不准的事,你要多帮着她。
那是自然的!谢迟立即答应,谢周氏满意地笑笑,打了个哈欠:去吧,我困了,你明儿也还要进宫当差。
早些歇着,别耽误了正事。
哎,多谢奶奶。
谢迟忙向奶奶一揖,向后退了两步便转身出去了。
待得到了院子里让微凉的晚风一刮,他才发觉刚才竟然没跟奶奶提一句有机会随圣驾去冬狩的喜事。
光顾着为叶蝉紧张了。
房里,眼看着谢迟退出去,谢周氏身边的郑嬷嬷上了前:您真要现在就让夫人管账?早晚都是要交给她的,那不如趁早。
我年纪大了,想图个清闲。
谢周氏乐悠悠的,抬眼一扫这跟了自己几十年的人面上含着饶有兴味的笑,不禁淡淡挑眉,啧,你还看出什么来了?郑嬷嬷强自忍了忍笑容:您这是变着法儿地把爵爷往夫人院子里推呢。
谢周氏嗤笑出来,指着她道:你可真精!谢迟自己都没感觉到。
一旦叶蝉管了账,众多府中事物就全要报去她的正院,到时少不得有两个人要商量着来的事。
谢迟在宫中当差忙成那样,如果有了事,可不只能回家后去正院问叶蝉么?再碰上一句两句说不明白的,那就秉烛夜谈嘛;谈累了,就在正院歇下了嘛。
.西院,容萱次日清晨才知道自己身边两个挨了打的侍女叫谢迟给赶了出去。
而且已经走了,她想说个情都没机会。
那二人道不是她身边贴身侍奉的婢女,她对她们也不熟。
可容萱还是觉得,那正院走的可真是恶毒女配的路线!多大点事啊,就把她身边的人给打了?这哪儿是正规矩,这分明就是找茬给她下马威呢。
谢迟把人赶出去,准定也是因为正院寻了机会搬弄是非。
要不然她就不信,下人嚼两句舌根能闹到这么大!容萱心里颇是憋屈,思量间觉得,自己这大概拿的是个先虐后甜的剧本。
早期事事不顺,后头才会飞黄腾达。
正院的叶蝉很有可能算是大BOSS,要扳倒不能急于一时,得等剧情跑得火候够了才能解决掉。
现下对她而言最要紧的,应该是她需要一个机会,让谢迟发现她的亮点。
——她这个穿越女在任何一个故事里都绝对是女主,这没问题;那她嫁给了谢迟,谢迟就是男主了。
女主在男主眼里总平平无奇的怎么行?她得寻个机会,让他发现她的好。
容萱在房里踱了两个圈,停住脚问花佩:你跟前宅的人熟吗?花佩一怔:前宅?就是爵爷身边的人。
容萱说得更直接了一些,要能跟他说得上话的,比如刘双领,你熟吗?花佩一讶,或多或少地猜到了她要干什么,连忙道:不熟。
姨娘……刘双领是打宫里出来的人,规矩好得很。
无关紧要的事他可以满处说,可您要是想跟他打听爵爷的事,或者让他在爵爷跟前为您说话……奴婢觉得是没戏。
容萱就不再打刘双领的主意:那其他人呢?不熟没关系,你先说说,都有谁?这个……花佩琢磨了一下,掰着指头点给她,管茶水点心的、研墨铺纸的、管衣服的、管库的……能到跟前说说话的,应该就这些,其他打杂的应该不怎么见得到爵爷。
这黑暗的封建社会!容萱腹诽着,真没想到广恩伯府这么个十八线宗室也要有这么多下人伺候。
接着又打起精神:那就……那个研墨铺纸的!你时常走动走动,请他来咱西院喝喝茶聊聊天,别多提我,就说是你想结个善缘。
哎,行。
花佩就应了下来。
虽然昨天赶走了两个让阖府上下今天都挺紧张,可她觉得,容姨娘打这些主意没什么错。
嫁进广恩伯府,那就一辈子都在这儿了,荣辱兴衰全系在广恩伯身上,想往他身边凑有什么不对?再说,如果容姨娘得了宠,他们这些当下人的,不也脸上有光么?不像现在,去膳房提个膳都要看人眼色。
容姨娘想吃个鱼,钱大厨都敢皮笑肉不笑地说这事儿真不巧啊,今儿的鱼让正院端去了。
呸!姨娘的份例里明明也有鱼!月余来从来没给做过,鬼知道是进了哪个孙子的五脏庙!.宫中,谢迟在含元殿前站了三个时辰后虽已疲乏不堪,但冬狩的诱惑令他在赶去箭场时,依旧觉得浑身是劲儿。
姜海不得不嘱咐他:你悠着点,欲速则不达。
万一在冬狩前把自己累死了,可没人能带着你的棺材随驾去冬狩。
谢迟笑着应说知道知道,接着便开始了新一轮的拼命。
别人练臂力拉弓八十次,他练一百二十次。
别人对着靶子射一百箭,他射一百五。
而且他也没因为心急就练得潦草,每一箭都还是尽力到位的。
于是,虽然仍旧脱靶的箭数略多,姜海也没好再罚他,知道他这是太累了。
在他临要回家时,姜海递了把弓、一篓箭给他:明天开始,在宫里不许这么多练了。
大人,我……谢迟开口就又想说自己扛得住,但姜海示意他闭嘴,自己继续道:别人都是练五天歇一天。
你把这个拿回去,在家也练就是了。
但咱说好,不管在宫里还是在家,拉弓五十次,射箭一百支,多了不行。
……谢迟没吭声,摆明了不太甘心。
姜海皱眉:不然冬狩你别去了。
哎别……他只好赶紧答应,我听大人的!姜海带着抚慰拍着他的肩膀,他便抱拳告了退。
接连三日疲劳过度使他往外走的身影明显不稳,姜海目送着他离开,看得心里挺不是滋味儿。
拼劲儿十足的少年真是可怕又可敬。
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谁知道这小子心里是不是有什么不能说的苦楚?.多亏了姜海拿冬狩当威胁,谢迟才没再继续往极限上逼自己。
要不然,他想的就只是自己和旁人一样练射艺,刀剑擒拿都不练,和别人差着一大截,根本不肯多想自己比旁人年纪都小,和他一般年轻的御前侍卫也都没有那么练过。
于是又几日下来,谢迟慢慢适应了当下的生活,逐渐调整好了自己。
虽则每日当值三个时辰外加练射箭,对他来说依旧多少有些累,可他毕竟年轻,回家好好地睡上一觉,次日便又精神抖擞了。
到了不当值的日子,他照例在家发奋读书。
谢周氏那边也正好理好了账目,就让郑嬷嬷给他送了过来。
另外,还让郑嬷嬷帮着传话,说了两件事。
头一件,是谢周氏让他跟叶蝉说,不用每天去她那儿问安了。
她说她不差那一个礼,逢年过节磕个头足矣。
其他时候,让叶蝉轻松些。
若不然,夫人每天去老夫人那儿问安,底下人便会觉得这个家里还是老夫人主事,夫人掌家容易底气不足。
郑嬷嬷这样说。
谢迟一想,觉得有道理,便答应下来。
第二件事,让郑嬷嬷的神色有点尴尬。
斟酌再三,她上前翻开了一本账册。
然后她跟谢迟说:咱府里,近一个月,即便是算上夫人和姨娘入府,膳房的开支也还是大了些。
老夫人细问了问,是……正院那边天天都要好几道点心,积少成多,就显出来了。
谢迟一哑。
……老夫人的意思是,看看您想怎么办。
郑嬷嬷有点为难,老夫人说,她挺喜欢夫人的,夫人什么都好,并不骄奢,就是嘴馋点儿,按道理也不该亏了她。
可是……可是咱府里的情况您也知道,这每个月多花三五两银子,一年下来就……一年下来就是几十两,府里的年俸是一千两。
本来就不宽裕,现下还多了两个孩子,几十两银子真不是笔小钱。
谢迟沉吟着点了点头:知道了,您先回去吧,我想想。
郑嬷嬷便依言走了,书房的门阖上,谢迟啪叽一下趴到了桌上。
这让他怎么跟叶蝉说啊……就如奶奶说的,她又不骄奢,就是嘴馋点,不该亏了她。
再说,他之前可当着叶蝉的面大大方方地说过,让膳房把点心备足,别让她亏嘴。
她大概也是得了这话才敢敞开了要点心的。
现在让他去跟她说不许吃了?作者有话要说:谢迟:你太能吃了,以后不许吃了。
叶蝉:╭(╯^╰)╮离婚。
谢迟: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