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姑姑家是过去北方那种常见的平顶房,在路口。
左中右三间,左右两边是卧室,里头有炕,中间当吃饭或者客人来了坐的地儿,前头一个四方小院子,挖了个冬天用来储藏蔬菜的地窖,角落用黄泥糊墙,弄出来个做饭和洗澡的小屋,边上再糊了一块出去,朝路口方向挖出窗户,就是开小卖部的地方。
刚才路上来时,安娜旁敲侧击地打听了下,基本已经把李梅姑姑家的情况弄清楚了。
李梅的姑丈和李梅的父亲以前都是林场职工。
十几年前林场发生了一起事故,两人不幸同时遇难。
没了丈夫和兄弟的李梅姑姑三天两头去林务局里哭,局里领导受不了,安排她当时才十六岁的大女儿陈丽进了县里纺织厂当女工,又联系区里批准她开了这家小卖部,李梅姑姑这才作罢。
陈丽很多年前就出嫁了。
现在还在县纺织厂里上班。
女婿姓宋,没正式工作,是个泥瓦工,哪里有活去哪里做。
女儿宋小妮现在跟着李梅姑姑。
李梅姑姑的儿子陈春雷今年十七岁,在罗平一中上高三,明年就高考。
平时住校,周末才回家。
梅梅,这是你姐以前睡的房间,我知道你要来,早就给你收拾出来了。
等下把炕烧起来,以后你就住下来。
春雷每星期回家反正也就过一晚上,给他在中屋里搭个铺就好了!你看看,还行不?李梅姑姑领着安娜进入左边那间屋,放下行李箱道。
这间屋不大,但收拾的挺整齐。
墙上贴着鲜艳的穆桂英大战金兀术的连环贴画,靠墙一个炕,上面铺那种老式的国民款印花床单,被子叠的整整齐齐,最上面放了个鸳鸯戏水的粉红色绣花枕头。
挺好的。
谢谢姑妈!安娜不住道谢。
你这孩子,见了面到这会儿都不知道说了多少个谢了。
我是你亲姑妈,跟我这么客气干什么!你先歇歇脚。
姑妈这就去给你包饺子!李红乐呵呵地出去了。
安娜稍微收拾了下箱子,不好意思白吃食,也出了屋帮忙。
李梅姑姑和了猪肉大葱馅,放在一边,又熟练地和面,摘成均匀的小面团,拿擀面杖擀出一片片饺子皮,最后开始包。
小妮也跪在凳子上帮着包。
安娜洗了手也开始包。
就是包的挺难看,放在桌上也站不大稳。
尤其是和她俩摆出来的一个个漂亮的饺子相比,更是相形见绌。
见小妮盯着她包出来的饺子抿嘴笑,安娜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
小丫头,笑什么!李梅姑姑赶紧替安娜挽回面子,你姑可是中专生!人材!说完问安娜,梅梅,去年你妈来了信,说你在小学代课,一直没转正吗?安娜不大清楚李梅以往的经历,含含糊糊地应了声是。
李梅姑姑也没在意,顺便又和安娜说着儿子陈春雷明年高考的事。
……我日盼夜盼,盼着你弟能考上大学,往后出来国家包分配。
他有了好饭碗,我这辈子也算是放下了一条心。
你弟也争气,成绩一直不错,以前考试都是班级前三名。
运气太不好了,去年开始国家规定高考要多一门英语。
那么多门功课,你弟就英语不行!现在一考,名次就往后掉。
可把我愁死了。
怕到时候英语拖了后腿。
你说国家是怎么想的!咱们中国人好好的,干嘛要考人家外国人的话?安娜道:姑姑,我也懂点英语。
春雷回来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
李梅姑姑惊喜不已,是吗?那敢情太好了!梅梅,你真要能帮上你弟的英语,那可是帮了我的大忙啊!安娜微笑点头:姑姑我尽量。
李梅姑姑十分高兴。
又说了些别的闲话,很快,饺子就包了一大桌。
蜂窝煤炉也早烧的旺旺的,掀开锅盖,往滚水里倒进去饺子,没一会儿,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就浮了上来。
李梅姑姑给安娜盛了一大碗,摆出自个儿做的辣子酱和芝麻酱,又从外头腌缸里掏出几个腌蒜头,洗了掰在盘里,三个人上桌开吃。
安娜原本不会吃蒜。
但李梅姑姑手艺很好,试着吃了一颗,意外地发现口感挺好。
梅梅,我知道你随你妈,吃不来辣子酱,这是姑姑前几天特意给你做的芝麻酱,你蘸着吃吃看。
谢谢姑姑!安娜笑着道谢。
一顿饺子吃完,安娜已经开始喜欢上李梅姑姑这一家的氛围。
莫名到了这里之后,一直积压在她心头的那种郁闷心情也被冲淡了不少。
吃完饺子,安娜帮着李梅姑姑收拾完回到自己屋,在小妮好奇的目光注视下打开行李箱收拾出东西。
过了一会儿,李梅姑姑也过来看她收拾箱子。
每看到一样,就赞叹一声,摸着一条颜色鲜艳的爱马仕真丝丝巾爱不释手。
安娜见她喜欢,想起下午在派出所里自己抱着她时哭脏了她围在脖子上的那条纱巾,说道:姑姑,这条送你吧!李梅姑姑忙摇头,这怎么行!看这料子是真丝的。
你买过来至少也要十块吧?再说了,颜色这么鲜,我都一把年纪了,哪好意思戴出去。
安娜笑道:不贵。
才几块钱!再说了,冬天衣服颜色暗,搭配亮点的丝巾提精神。
我帮你系。
说着帮她系在了脖子上,还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
李梅姑姑不再拒绝,高兴地照了照镜子,美滋滋地责备:你这孩子,看看都把我打扮成什么了!外面天黑下来,很冷。
但屋里的炕烧的很暖,笑声不断,安娜渡过了在李梅姑姑家的第一个晚上。
……冒充李梅只是权宜,安娜心里也知道,不可能一直就这么把自己当李梅在这里落脚下去。
但现在刚跟着李梅姑姑回家,不可能马上就走,决定暂时过一段时间再说。
安娜也不好意思吃白食。
小妮在上林务局幼儿园,离家挺远,李梅姑姑早晚要接送,还要一个人照应小卖部,挺忙的,就帮她看着。
李红家那个小时候回了南方的侄女来了。
这个消息很快在邻居里头传开。
起头几天,每天都有人来小卖部看李梅说以前她和她妈的事。
见安娜长的漂亮,嘴巴甜,有文化,还没对象,不少七大姑八大姨就开始热心地张罗着要替她介绍对象,搞的安娜哭笑不得。
不过,自从安娜来了后,李梅姑姑家这间原本生意惨淡的小卖部生意比以前起色了不少,这倒是真的。
不少林场职工,尤其是没有对象的年轻小伙子,下班后宁可绕远路也要到李梅姑姑这里买一包三毛钱的白芙蓉。
以致于没几天,李梅姑姑上个月进过来原本可以卖三个月的白芙蓉就脱销了,顺带别的东西也卖的快了。
把李梅姑姑高兴坏了。
跑的最勤的常客之一,就有那个圆脸公安仇高贺。
几乎每天都来买一包香烟。
而且买的是一块钱一包的迎春烟。
头几天也算了,再过几天,安娜见他一直这样买。
这天他又骑着自行车过来,出于好意,提醒他烟抽多了不好。
仇高贺不敢和安娜对视,支支吾吾地说道:李阿姨那天不是叫我照顾生意吗……我是帮我爸买……这里好些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烟抽的凶,安娜就看到不少老太太也抽着烟斗。
见他这么说,笑了笑,收了钱拿给他一包。
仇高贺接过烟,转身推着自行车急急忙忙就走。
哎,还要找你一块!他刚给了张两元的纸币。
安娜冲他背影喊。
先记着,下次再抵扣!仇高贺用力蹬着自行车,转眼就骑的不见了人影。
安娜摇了摇头,在墙上那本挂着的赊账本上添了一笔:仇公安,倒欠他一块。
……几天后,李梅姑姑的儿子陈春雷从中学回了家。
陈春雷长得很敦厚,看到安娜喊姐,很有礼貌。
李梅姑姑说安娜懂英语,让他不懂的问安娜。
陈春雷答应了。
晚上天黑下来,安娜辅导着陈春雷英语,小妮在桌边画画。
李梅姑姑看着小卖部。
这会儿的高中英语其实挺简单。
但陈春雷基础确实差。
估计以前英语没列入高考科目,他也没怎么好好学过。
安娜辅导着陈春雷时,李梅姑姑掀开门帘,拿着那个记账簿走了进来,梅梅,仇公安这里倒欠一块,是啥意思啊?李梅姑姑原本不识字。
但开了这么多年小卖部,也认得了一些记账常用的字。
自从那天安娜提醒他少抽烟后,仇公安这两天就没再来过。
安娜说道:上次他来买包烟,给了两块,我找他一块,他人已经跑了,我就记下来,省得忘了。
李梅姑姑抿嘴一笑。
转身出去了。
十点多,陈春雷和小妮去睡了。
安娜洗漱完,爬上炕正准备睡觉,见李梅姑姑来了,急忙爬起来。
李梅姑姑坐到炕边上,笑眯眯道:梅梅啊,姑姑看那个仇公安对你好像有意思。
这仇公安工作好,人长的精神,家里也是双职工家庭。
要不,姑姑给你俩搞个对象?安娜吓了一跳,赶紧摇头,姑姑,千万别!挺好的啊!李梅姑姑劝道,不是姑姑急着把你嫁出去。
而是你也二十多了。
有合适的人,搞个对象,终身也有着落。
姑姑,我知道你是好意。
只是妈刚去世没多久,我现在真的没心思考虑这个。
李梅姑姑点了点头,唉,说的也是,我倒没想到这一层。
那就算了,以后再说这个。
又笑呵呵地道,梅梅,其实姑姑还有个好事要跟你说。
你是知识分子,这么帮我看店也不像话。
我今天去找了人,托关系给你在区里工程处小学问了,看能不能安排你进去当个老师。
小卖部我自己能照应的来。
你去代课也比这么帮我看店好,是不是?安娜一愣。
李梅姑姑以为她惊喜,笑道:也不一定能成。
等着回信吧。
你也先别太指望。
我本来想等成了再跟你说的,又忍不住。
不早了,你睡吧。
我也回屋了。
李梅姑姑替安娜压好被角,又摸了摸炕温,满意地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