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卧薪尝胆

2025-04-01 16:51:29

大宣的国师地位很高,在民间的威望也很高,可以说是不亚于皇帝,哪怕是这样,也不会引起皇帝的猜忌,因为国师是天命所归,他们不会有后代,而且成为国师的二十年后就会灯尽油干,然后出现下一位国师。

现在的国师成为国师已经二十年了,他便是在二十年那天预测到了未来。

然而,二十年已到,他并未死去,他认定这是上天给他拯救大宣的机会,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先帝在他已经说了大宣亡于暴君厉以后,依旧把皇位传给了这个年仅十三岁,未曾学习任何帝王之术性情暴虐的九皇子。

小皇帝跟国师接触很少,再准确一点说,他跟朝廷中的大臣基本上都没有接触,包括他自己的舅舅外公。

而跟国师唯一的接触就是先帝临死之前,传位于秦厉,国师死谏,并说下了残暴不仁,亡国之君的预言。

历代国师的预言从未错过,也因为有国师在,大宣国才能在诸强国中存在这么久。

那个时候,小皇帝对这个国师好感全无,然而先帝被其他皇子气到了,死之前硬是传位给了秦厉,也不愿意把皇位传给弑父杀兄的被国师预言为明君的三皇子。

小皇帝当时跟国师闹得很不愉快,毕竟无论哪个皇帝刚被确定是下一任君主,然后被劈头盖脸地说亡国之君,不堪大用,都会气到。

小皇帝跟着国师走了出去,他板着脸,表情严肃,学着他父皇发脾气时候的样子。

出了天牢,国师便跪了下来,臣有一事不明,还请陛下解答。

何事?何为‘德礼’?国师看着这个涉世未深的小皇帝,问道。

秦厉:……这个朕知道!!!《中秋行》里面有一句诗提到了的,那位奇怪的老师解释了这个词,他当时还觉得很亲切,因为这个词是他父皇提出来的。

小皇帝倍有自信地回答道,德礼是父皇提到的治国安邦的思想,德是指君以‘宽仁治天下’,礼指封建主义对臣民进行教化,极大地维护了封建统治,也是……小皇帝停了下来,因为后面说的是这也是为什么李岁会自绝于中秋。

封建主义是什么,当时小皇帝没懂,不过也没关系,反正现在的国师也没听懂封建主义,他只觉得对臣民进行教化这句话他听起来很不舒服。

但是国师不计较这个事情,而是再一次询问,何谓宽仁治天下?小皇帝:国师有话直说。

宽仁治天下,这话不是字面意思吗,用得着这么复杂?陛下今日可曾去过太傅府?小皇帝点了点头,太傅身体不适,朕去看望他。

国师看着眼前的小皇帝,脑海里浮现出了他杀太傅孙子,逼死太傅儿子,宣国子民流离失所,易子而食的场景,心里愤怒异常,然而眼前的人是皇帝,他半点办法都没有,最后只能拂袖而去。

秦厉:……国师,你怎么了?以前小皇帝是真的讨厌太傅,真的讨厌国师,但是现在一看到他们生气,小皇帝就特别担心他们自杀,小皇帝觉得自己就算是被太傅国师气到吐血,他也不会自杀然后留书。

这样想想,还觉得自己在某种意义上比太傅和国师厉害。

而这个时候,福贵在旁边说道,国师竟然敢这样对陛下!小皇帝想起了那个打他手心的奇怪的人还有那些编着稀奇古怪的歌嘲讽他的人,他很想对旁边这个没见过世面的近侍说,不要意外,在对朕不好的人中,国师这算是很客气的了,反正完全排不上号。

秦厉在一瞬间,觉得自己也算是经历卧薪尝胆了。

以及,该用膳了。

小皇帝回到了自己的寝宫,而这个时候,大牢里逼供还在进行。

四皇子看到了那烫红的烙铁,一边后退一边说道,九皇弟走的时候,是让你用那个刑具逼供!你现在这个违抗圣意!后果你可担待得起?拿着烙铁的狱头愣了一下,旁边的手下也上前说了几句话,当今圣上自小养在深宫,年纪尚小,感念兄弟情义,刚才陛下亲自动手,还专门用了木条,实际上应该就是在告诫我们,这几位都是皇子,若真用了酷刑,陛下那边交代不过去。

狱头想了想,当今圣上专程来了,专程来了天牢,然后打了几个手心,就走了,这可一点都不像是要逼供。

如此一来,狱头心里也有了想法,将烙铁扔在了一边,拿起了旁边的木条,然后学着陛下的样子,打了几下。

小皇帝并不知道他原本就是想让他的兄弟尝尝他吃的苦,这塑料兄弟情变成了皇室难得的兄弟情深了。

这塑料兄弟情……落在了其他几个皇子身上,就值得沉思了,在被打了手心以后,几个皇子面面相觑,老四最先开口,老九到底什么意思?他们跟这个嚣张跋扈的老九接触不多,因为年龄相差太大了,就算是八皇子也比老九大十岁,因为他年龄再加上不学无术的缘故,他从来没有进入他们之间的斗争,而因为老九背后的势力,所以几位皇子平时里也从来不会跟他起冲突。

自然不明白这位到底是怎么想的。

手心里都还火辣辣的疼,但是实际上都没当一回事。

这点疼痛,对于从小文武双修的众皇子来说,真不是什么大事。

想到这里,众皇子都心不甘,九弟荒废学业,从未去习武,不曾深入民间,而他们从小文武双修,闻鸡起舞,刻苦耐劳,最后却落得这个下场。

此刻荒废学业的小皇帝依旧在荒废学业,他正在吃着御膳房精心制作的佳肴,然而……小皇帝只吃了两口,看向旁边的近侍,没有洋芋糊糊吗?胡细妹是话唠,煮好了土豆以后,就会用勺子把土豆压碎,然后一边压一边说道,这样就做成了洋芋糊糊了,再加一点糊糊酱和野葱!好吃!旁边的近侍听到皇帝这样说,没懂他在说什么。

只是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何为养鱼糊糊?是鱼吗?小皇帝:……没见识。

小皇帝吃过了酸酸辣辣的洋芋糊糊加特殊香味野葱,现在再吃这些东西,只觉得食之无味。

就在这个时候,他感觉到了手心传来了钻心的疼痛,紧接着,就看到了面前那个奇怪的男人,他又非常神奇地到了那个奇奇怪怪的地方了。

小皇帝:……痛痛痛。

这个年龄的小男生适应能力实在是了不起,尤其是他被国师冷遇了的时候,想到了一个事情。

历史上有一个伟大的皇帝,他被敌国俘虏了以后,卧薪尝胆,忍受了很多苦难,最后成为了一代明君。

所以小皇帝觉得这可能就是属于他的卧薪尝胆!而这个地方的秘密,他总会发现的。

他看着已经肿起来了的手心,又看了看胡细妹也肿了起来的手心,他看了一眼站在前面的刁民,他还记得的,那位卧薪尝胆的皇帝成为明君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灭了敌国。

胡细妹见他表情怪怪的,都顾不得手心疼了,哥,你没事吧?哥本来就傻,现在会不会打得更傻了,不对,老师打的是手心,不是头,应该不会变得更傻。

小皇帝回过神来,见胡细妹眼睛红红的,看上去可怜巴巴的,他想着,小刺客也不是特别厉害就被打了两下就要哭了,哪里像他,他都没有哭。

但是小皇帝还是凑到了胡细妹耳边,小声说道,等朕……我卧薪尝胆结束了,到时候我让你打他手心,想打多少就打多少!胡细妹想了想,那他就不会教我们了。

小皇帝理所当然地说道,没事,到时候有太傅教我们。

太傅还是很有才的,这种时候,就想起太傅了。

老师打了两个学生以后,就放他们进去了,胡细妹跟哥哥坐在一起,因为暂时没有多余的桌子,所以两个人是坐在一张桌子前面的,两个凳子紧紧地挨着的。

胡细妹虽然手心挨打了,但是还是很高兴,哥哥跟她一个学校了,以后她也有人跟她说话了,有人跟她一起回家,有人跟她一起上学。

胡细妹小声跟哥哥说道,哥,你刚才看懂了没有?什么?小皇帝还回了一趟皇宫,所以明显还有点不在状态。

胡细妹解释道,就是这一首诗。

小皇帝:……胡细妹把书翻到了今天老师讲了的地方,然后开始说道,哥,你读一遍。

小皇帝:……朕并不想读。

胡细妹以为他不会读,因为哥哥还刚恢复,记不住很正常,于是胡细妹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着。

然后发现哥没什么兴趣,于是说道,哥记不记得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真正的皇帝敢于直面现实!讲的是爱国诗人李岁救国无门的绝望,也是对皇帝的血泪控诉!他才不会承认他是暴君呢。

他就多睡了一会儿,多吃了一点,怎么就背上了暴君的名声了。

而这个时候坐在胡细妹前面的小男生转过头来,说道,胡细妹,听说你哥哥是傻子,那你就是傻子的妹妹了!以后叫你胡傻妹怎么样?胡细妹生气极了,站了起来,我哥才不是傻子!小皇帝拉住了小刺客,现在不要轻举妄动,后发制人!小皇帝给这个小刁民在心里记上了一笔,说朕是傻子,等着!接下来的课是数学,小皇帝一句话都没有听懂,只知道肚子饿得咕咕叫。

中午的时候,班上同学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家住在离这个学校不远,就回家吃午饭,其他村子过来的学生就拿出了铁皮饭盒,里面装着米饭或者是番薯,或者是土豆。

胡细妹原本装了满满的一盒土豆泥,但是在路上的时候已经吃完了。

所以肚子咕咕叫,也没有吃的。

胡细妹说道,哥,下午只有两节课了,到时候我们就回去,回去了以后就有饭吃了。

小皇帝想起了皇宫里那一大桌子吃食,而他现在肚子还在咕咕叫。

胡细妹想了想,拿着铁皮饭盒走了出去,村校外面有一口井,但是那口井一直是盖着的,因为怕孩子们打闹掉进去,不过胡细妹把盖子拿开了,然后从里面舀了一瓢清水出来,倒进了铁皮饭盒里。

胡细妹递给了小皇帝,哥,喝点水就没有那么饿了。

小皇帝喝了一半,给胡细妹留了一半,两个人喝了水以后,的确就没有刚才那么饿了。

然而下午的时候,小皇帝饿得肚子疼,胸口也闷闷的,非常难受。

他原本以为打手心已经非常难受了,但实际上打手心也就是刚开始的时候很痛,后面就没事了,而现在是越来越难受。

他甚至眼前都出现幻觉了,像是看到了那些被他说成食之无味的御膳。

下午四点就放学了,村校只教语文数学,而这些孩子还要回家做农活,所以放学很早。

胡细妹背着书包,拉着哥哥的手,往家的方向走去。

胡细妹还是继续嘚啵嘚啵嘚。

哥,那边的房子是小梅家的,小梅就是我们班长得最好看的那个女孩子。

哥,我是不是长得很黄?她们都不跟我玩……哥,我们回去以后就做洋芋饭。

那边有胡豆,现在已经老了,只能做糊糊酱了,嫩的时候还可以炒着吃……胡豆皮太厚了,炒第一遍的时候一点都不好吃,但是炒第二遍的时候,外面的皮就破了,就很好吃了!小皇帝本来就饿,现在还听胡细妹说什么胡豆炒着吃的事情,饿得更厉害了。

你别说了……因为太饿了,说话都没什么力气了,于是小皇帝弱弱地抗议。

胡细妹凑了过来,哥,你跟我说说话嘛。

小皇帝看向旁边的小刺客,你不饿吗?他们俩吃的差不多,他已经饿得手脚发软了。

有点饿。

胡细妹说道。

这个时候,两个人已经走到山里了,当初都是灌木丛,胡细妹接着说道,要是是夏天就好了,夏天的时候,到处都是映山红,我们就可以吃映山红了,我以前每天回家的时候,饿了就吃这个。

小皇帝转过头,旁边比他矮一个头的小姑娘还在细细地说道,映山红吃起来酸酸的,不过很好吃。

如果说对方不一直提吃的,他还会觉得虽然饿,但是身边可算是比他矮了……他胞妹比他矮,但是胞妹跟他不亲,所以也不常见面。

又饿又累,路还远,而且都是山路,来的时候是下坡,走起来容易,回去的时候都是上坡路,真的走不动了……小皇帝跟死狗似的,瘫坐在地上,我不走了,走不动了……他不想卧薪尝胆了,想回皇宫当皇帝……胡细妹拖着自家哥哥的手,哥,快了,还走一截就到家了。

你老是说快到了,快到了……其实还很远。

小皇帝抱着树,不肯走了。

胡细妹停了下来,那我们休息一会儿。

于是饿得上前胸贴后背的两个人躺在了枯黄的茅草里面,透过了树缝看到了洁白的云彩。

哥,城里是什么样子的?胡细妹对城里特别感兴趣,她刚读书的时候,学校来了好几个大姐姐当老师,她们说话很好听,衣服很好看……胡细妹那个时候太小了,又害羞,没能跟她们说上话,但是她却听其他同学说过,城里有很多好吃的……跟大姐姐们走的时候送的书上的一模一样。

秦厉哥也是城里来的,虽然他那个时候是傻的,但是肯定还是有一些记忆的。

所以胡细妹问秦厉城里是什么样子的。

小皇帝没懂,嗯?胡细妹说得更清楚了一点,哥,你以前住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小皇帝一下子警觉了起来,为什么突然就问这个问题,难道她发现了什么,怀疑自己了?不管怎样,绝对不能让她知道自己是皇帝。

小皇帝很快就确定了主要的事情。

于是,小皇帝看了看旁边的小姑娘,跟她说道,我以前住的地方……要说得比较破旧,不能让她猜到他是住在皇宫的,于是他想起了太傅住的地方,于是说道,我以前住的地方没有侍卫守门……别人说进就能进……胡细妹没怎么听懂,不过不妨碍她继续问下去,那哥,你们城里人都是吃什么?每天都吃肉吗?胡细妹要过年才能吃上肉,或者是自己去捉了泥鳅黄鳝,但是也很少,听说城里人每天都吃好吃的,在胡细妹看来,就是每天都吃肉。

作者有话要说:胡细妹教你如何了解城市生活——问一个小古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