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2025-04-01 16:53:52

前院中,萧仲玉陪着三弟刘叔玉、四弟刘季玉玩儿。

前院的堂屋中,荣娘母女在闲聊话儿。

至于后院里,刘玉娘的屋中,刘玉娘正跟进了屋里落了座的莲娘说着话儿。

莲娘也在学了女红,跟刘玉娘自然有话聊。

当然,小姑娘似乎也是非常崇拜着刘玉娘这个大姐姐。

在莲娘的心中,最羡慕的就是刘玉娘这等姐姐啊。

姐姐做的女红真好。

莲娘说了心里话。

莲娘最会编织一些小玩意儿,你手巧。

学东西一定很快的。

玉娘也是夸了莲娘。

两人都是三榕巷子长大的小姐妹。

特别是俭娘离开后,玉娘对莲娘更是怜惜两分。

因为,玉娘知道的,在俭娘还在家时,也是多疼爱了这个小堂妹。

说起来,莲娘也是一个乖巧的小姑娘。

人长得漂亮不说,那性子更好。

当然,许是家人的疼爱,莲娘是非常单纯的性子。

玉娘姐姐,你若得闲,能跟你多学一学女红吗?莲娘问了此话。

问这话时,莲娘是真心实意的。

因为,在三榕巷子里,她没什么玩得更好的手帕交和小姐妹了。

若来里正家玩儿,莲娘的爹娘同意,祖母也同意。

可若去其它的同年龄的姑娘家玩儿,家里人是不同意的。

莲娘自然得看了家人的眼色。

哪怕大人再宠了,那也是得听了大人话的。

莲娘其实也觉得,若是没玉娘姐姐一起玩儿,太是孤单了。

毕竟,小姑娘也喜爱有了同年龄的小玩伴。

好啊,你若有空闲,可来我家中。

玉娘就是应了一话,不过,她又是想了想,才又道:只是,我过几天要去了内城,去我祖母那儿小住。

到时候,就没法子和莲娘妹妹一起做女红了。

刘玉娘有些歉意了。

莲娘听后,连连摇摇头,莲娘说道:不,姐姐答应我常来打扰,就挺好了。

我这样就挺高兴啊。

姐姐真好。

莲娘笑得开心。

玉娘摇摇头,说道:你真容易满足了。

当然嘴里这般说,玉娘也是解的,莲娘确实太容易满足了。

真是一个简单的小姑娘。

于是。

两个小姐妹就是一起做了女红,你来我往里,更是有些小乐趣。

如此,又过了几日。

刘玉娘是去了内城,去了王宅陪了祖母刘王氏。

至于莲娘?莲娘只能待了家中,因为,她没了玩伴儿。

说起来,这等时候,莲娘就是想念了玉娘姐姐。

当然,莲娘也相信了她的堂姐俭娘。

莲娘想,若是俭娘姐姐也在家时,多好啊。

可惜……莲娘的想法,自然是小孩子的想法。

而彼时。

在同一座城池中。

建业城的内城里,摄政公府内。

俭娘这会儿,正在摄政公府的后院中,做了掀帘子的这等丫鬟们的差事俭娘今年才十三岁,一个正宗的小姑娘。

俭娘哪怕名义上,有一个妾的名份。

可到底,她一点儿也没得宠。

一个没得宠的小姑娘,自然就是被摄政公府的下人们,看菜下碟儿了。

至少,三榕巷子口那儿,俭娘家人以为的什么荣华富贵?不过是摄政公的夫人,在打了俭娘的脸后,又是赏的一两颗甜枣。

哪怕是为了家里人,俭娘也得忍啊。

更何况,她在摄政公府的处置并不好,她这等小姑娘除了陪小心,也只能陪小心。

夫人,可醒了。

这会儿,屋外来了嬷嬷,在帘子处问了侍候的大丫鬟。

这时候的俭娘只能装了小丫鬟,做了掀帘子的差事。

只不过,摄政公的夫人之前在午歇,这时候自然没人敢打扰了。

这嬷嬷小声的询问。

大丫鬟就是准备问了什么事儿后,就是打发了。

哪料想,屋中传来了声音。

谁在外讲话?屋里一个好听的女音响起。

这侍候仆人,人人有一双机灵的耳朵。

这自然听出来了,这是摄政公夫人的声音。

主子问了话,大丫鬟自然赶紧回道:夫人,是针织房的管事嬷嬷。

哦,让她进来吧。

这摄政公夫人一吩咐,大丫鬟自然就应了。

这时候,就是俭娘给掀了帘子,让了那位管事嬷嬷进了屋内。

俭娘的尴尬身份,满府上下都知道。

那又如何呢?人人就当一个乐趣。

没人会为俭娘出头的。

哪怕是赏赐了她的谢太后。

对此。

俭娘只能苦涩一片。

因为,这个原由说起来,俭娘都觉得她是遭了无妄之灾啊。

这日子回溯到了夏天的七月时。

那时候,正是炎热的季节。

那时候,俭娘还在宫里,当了宫婢。

当然,俭娘也算得好运道,至少,当时的俭娘,还有与她相熟悉的人,都是如此认为的。

因为,俭娘被管事的嬷嬷挑中了,那是补到了太后的宫中。

这宫里,能侍候了太后,那可荣耀的事儿。

更何况,太后宫里赏赐也多啊。

这宫婢们若是多攒了银钱,将来指不定也能接济了家人。

当然,更可能得了上面的赏识,说不定还给赐婚呢。

这是有先例的。

谢太后当皇后时,那忠心的宫女,就有谢太后赐的婚。

如今,那也是官夫人了。

这等前程,让多少人羡慕啊。

于是。

谢太后的寝宫也是宫里的香饽饽。

俭娘能捡到了这等福份,当时,没人被别人打了纸片的小人儿。

当然,当时的俭娘也以为,她是时来运转了。

那料。

就是七月初一日,太元帝的万寿节。

据说宫宴上,太元帝司马元曜是喝多了。

然后,谢太后心疼养子,就让送了滋补的汤品。

这等送了汤品的差事。

肯定没俭娘露脸的份儿。

毕竟,那可是到天子面前露脸了,多少人想啊。

当然,如今天子太年少了。

也是宫女们没敢多肖想的原由。

就是这一天,太元帝司马元曜得了太后的关爱。

次日,便是早早的到了太后寝宫,准备请安啊。

那一日,正巧着,是俭娘去园子里,给太后剪了喜爱的插莲花。

那是清晨,那莲花还带了露珠儿。

在俭娘提在小竹篮里时,就是遇上了轻装便服的太元帝一行人。

当时。

俭娘准备赶紧叩礼时。

许是那一竹篮的莲花,让太元帝停了脚步。

那是生平头一回,俭娘见到了帝王。

当然,只看看见了她叩拜时,帝王的靴子。

可也激动啊。

毕竟,在这个时代里。

天子可是被神话了的。

普通的百姓,见到了只有叩拜的份儿。

这花你采的?太元帝问了一句。

俭娘听觉得帝王的声音,听着真好听,当然,也好威严。

总之,压迫感让俭娘小心回答道:回圣上,这是奴婢采摘的。

奉上给太后娘娘赏玩儿。

嗯。

倒是会讲话的。

太元帝说了一句。

想了想后,又道:抬起头来,让朕瞧瞧,你这小宫婢如何有本事,能给母后采摘了莲花?莲,可是花中君子。

太元帝司马元曜如此讲了。

俭娘哪敢不同意。

俭娘微微扬起了头。

那个少女跪那儿,那个少女抬了头。

在清晨里,那初升的朝霞中,少女一声的宫妆,却也是掩不了,她是一个美人胚子。

她的容貌,真乃绝色。

她非常美,至少,让太元帝司马元曜是愣了一下后,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奴婢俭娘。

俭娘回话时,睫毛动了动。

她不敢抬头,去望了帝王的脸庞。

可听着帝王的声音,她也是有些炫晕的感觉。

哦。

太元帝司马元曜是问了一句后。

他点点头,这就是踏步离开了。

当然,离开后,太元帝司马元曜就是让贴身的近侍,去打探一下刚刚那个宫婢的出生。

以及她目前的近况。

做为太元帝的近侍,这位小太监可是瞧出来了,这是圣上对那个叫俭娘的小宫婢有些好感啊。

这让小太监感叹。

这宫婢是时来运转啊。

这让帝王瞧上,真是天大的福份。

至于太元帝司马元曜为何在意了俭意?完全是因为俭娘的那一张脸。

那一张脸,让太元帝司马元曜的印象太深刻了。

那一张脸,真像极了司马元曜前一世里,他最家惨了的某一个女星的脸。

嗯,这算是司马元曜起了一点小心思。

在太元帝司马元曜想来,他是帝王,讨一个宫婢还不是小事儿?等到午膳后。

近侍给太元帝禀明了俭娘的出生,目前近况后。

太元帝司马元曜是愣住了。

这个俭娘的出生地儿,司马元曜太熟悉了。

那可是三榕巷子。

那里可有一块司马元曜这位帝王心中的伤疤啊。

对此。

太元帝对俭娘是更有兴趣了。

只是……太元帝的动作,那自然让另外关注他的人,注意到了俭娘这个人。

至少,太后谢蕴就是提前把俭娘提审了一回。

在太后的寝宫中,太后瞧了俭娘后,目光里有些嘲讽的意思。

当然,面上嘛,太后是雍荣华贵的。

自然就是赏了俭娘一些财物,尔后,打发俭娘跪安了。

圣上啊,还真是急性子。

太后谢蕴说了这么一句。

心腹嬷嬷一听后,问道:太后娘娘,这个胡媚子可是要处理了?太后谢蕴微微一笑,回道:动她干嘛?圣上难得对一个小宫婢有兴趣,哀家何苦做了棒打鸳鸯的人?当然,谢太后未尝不是想看看,后面还有什么事儿?这时候的谢太后能稳坐如泰山,她不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