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2025-04-01 16:53:53

宣文二年,秋。

东屠国的君王是东征,自然是大捷而归,带来了一场淋漓尽致的胜利。

对此。

整个东屠国朝堂上下,都是全然的欢呼。

胜利、胜利、胜利,从来都是让人心神鼓舞的事情。

宣文二年一过去,迎来了宣文三年的春。

荣娘在这一年,过了她三十五岁的生辰。

她的夫君刘之烨过了三十岁的生辰。

当然。

荣娘也是听到了更多的风言风语。

不外乎,全是王后付明月的□□。

对此。

刘玉娘是生气的。

那些人太坏了。

哼……刘玉娘自然是为嫂嫂付明月不值得。

在外人面前,付明月已经被传得嫉妒缠身了。

这让刘玉娘这个明面上的小姑子,实际的大姑姐,听得心里不舒坦啊。

你啊,越大了,反而脾气越像了小孩儿。

荣娘对于女儿刘玉娘的脾气,也只是笑一笑。

荣娘当年更懂得,女儿这是活出了自我。

因为。

女儿玉娘不需要像以前在建业城时,表现了那般的小意温柔。

她更多的,是多了属于她这位王室公主殿下的骄傲。

这不是什么坏事儿。

堂堂的公主,岂能没有傲骨?这事情你瞧瞧,明月那孩子不是处理的挺好嘛。

荣娘打趣了话儿。

刘玉娘说道:明月就是装着什么都不知道?她怕真憋闷个坏了?刘玉娘这般回了话。

荣娘更是摇摇头,说道:明月那般做,才是对的。

这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何苦来哉?等今年的万寿节时,伯玉和明月圆了房,再过些日子,明月怀孕了?一切不就是解决了嘛。

荣娘看得开。

待儿媳妇付明月怀孕后,那些流言就不算什么了。

再等到了儿媳妇付明月诞下了王室的嫡出王子,一切就不会是什么问题。

如今的情况?不过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在传了谣言。

为何?还不是王室的君王无嫡子,那些想当了王室外戚的家伙,在肖想了王长子的这个位置罢了。

要知道,君王的继续人,儒家以来,就是立嫡立长。

这不管是嫡子,还是长子,可都是有优势。

还不是小优势,那是大大的优势。

好像母后你说的,蛮有道理。

刘玉娘这时候,倒也觉得亲娘的话,说的好对啊。

你啊。

荣娘摇摇头,笑说道:我这话,本业就是真理。

旁人的话,哪用在意了?以荣娘如今的身份,她可以超然着。

同样的,有她立那儿,便是一些的麻烦,她能挡了。

太王太后那儿?不就是荣娘跟夫君提议了,才是拦了下来嘛。

荣娘等着的,不是给长子伯玉选了什么贤惠的妃。

而是等着伯玉今年万寿节啊,让儿子、儿媳妇圆房了。

她要的是嫡孙儿。

在荣娘看来。

嫡孙儿好啊,到底那般样的话,夫妻更齐心。

世道上,哪个女子真会想着,与别人分享了自己的夫君?哼,若真有,八成都是给所谓的规距逼的。

谁让这个世道,是男权的社会呢。

若有半分可能,真爱了夫君的女子,都会想独占。

就像是男人,没哪个会喜欢了带绿帽吧?将心比心,人人皆如此。

宣文三年。

夏。

七月初一日,东屠国,万寿节。

王宫里,今个儿是份外的不同。

王后付明月在这一日,脸色也是红润着。

她的心头,更是喜意满满的。

因为,今个儿,是她和夫君刘长石真正的洞房花烛夜。

在今个晚,他们这一对王与王后,才会圆房。

想一想。

昨个晚。

嬷嬷拿的那等关于敦伦之事的册子,付明月脸红了。

那是害羞啊。

当然。

今个儿,太上王后这位婆母就是专门拉了儿媳妇的手,还是多翻的交待了。

哪怕忙碌了宫宴呢。

在与夫君刘长石一起,接受了朝臣们的恭贺之时。

付明月都还是有些晕乎乎的。

许是……付明月想,她许是真个儿的想入非非了?宫宴上,更是一派的繁华。

人人都在祝贺了君王。

这一晚。

王与王后的寝宫,是燃着大红色的龙凤喜烛。

等刘长石与妻子付明月见面时,二人已经更衣沐浴后。

对于侍候的宫人。

刘长石是挥手,全部示意退下了。

这等关键的时候,自然是要夫妻二人在一起的。

成婚时,咱们饮了交杯酒。

今日圆房,夫君,我与你结发,可好?付明月问了一话。

好。

刘长石同意了。

结发同心,百年好合。

男子与女子的青丝,结成了同心结,然后,付明月拿起了小剪子,是剪了下来。

这用青丝结成的,一个同心结,自然是要好好的珍藏了。

时候不早了,咱们还是不要辜负了这等良辰美景?望着妻子小心的收好了那个青丝造就的同心结,刘长石依然面瘫脸,可他的眼睛里却是温柔一片。

这会儿。

付明月发现,她耳根子烫烫的。

好……她回了一个字,却是小声极了。

似乎是蚊子一般的嘤嘤声。

刘长石瞧着妻子的模样,他心头却是非常高兴着。

夜,还很漫长。

一室的春光,在此时才开始。

次日。

荣娘喝了媳妇茶。

当然,大大的红包,一定得给的。

当然,这媳妇茶,不光是荣娘喝了,她的夫君刘之烨自然也是喝了。

便是太王太后、奉国老夫人,这两位长辈,自然也是受了付明月的敬茶。

对此。

太王太后的态度,就是笑眯眯的对付明月说道:好孩子,这是好事儿。

盼着刘氏早日有子嗣诞下。

好孩子。

奉国老夫人赵春花是不多话的,就是给了红包。

倒是荣娘在当天,还是安慰了儿媳妇付明月。

当然,那是私下里了。

没旁的人时。

荣娘才是宽慰了她的儿媳妇付明月。

伯玉尚年青,你这孩子身子骨健康。

所以,别着急,这孩子的事情得顺其自然的。

荣娘这翻话,是怕儿媳妇付明月心里压力太大了。

母后,谢谢您……付明月当年懂,婆母的好意。

我是过来人,也知道的。

你这孩子啊,是好的。

荣娘笑的开心,她知道的,儿媳妇身子骨健康,这孙儿的事情,那是早晚的。

既然早晚会有,何苦急了?那不是为难了小儿辈嘛。

想一想,伯玉一国之主,他是忙碌了他的大业。

你啊,是他的贤内助。

我瞧着,你们是最配般的。

所以,伯玉的大业,将业的继续人,肯定就得你这个妻子,给他诞下了嫡嗣。

荣娘准备跟儿媳妇交底了。

外面的一些风言风语,原来我不乐意与你提了。

那是因为你跟伯玉都没圆房,想来那些话。

你听了,也定然跟我啊一个心思,都觉得可笑。

荣娘说的,自然是那些以女为荣,想走了后宫路线的一些外命妇,以及那些外命妇们的家族。

那些人的心思,荣娘是瞧不上的。

说实话。

后宫争斗,历来就是血腥的。

女儿家的一辈子,唉,搁了后宫里一群女人,抢了一个男人?荣娘觉得一点儿也不好。

如今不同了。

荣娘握了握儿媳妇付明月的手,她说道:我和伯玉也是谈过了。

想来,伯玉的心思,明月你这孩子最懂。

我要说的,就是我的意思。

那些宫外的人,不管是什么想法?我这头是绝对走不通的。

我要的,是嫡孙儿。

三年五载的,我都等的。

就要待了,明月你给伯玉生下的嫡嗣。

话,我是落这儿了。

明月,你懂了我的意思吗?荣娘这话,讲的确实够明白了。

当然,也是想给了儿媳妇付明月一些保证。

到底那些想卖女求荣的外命妇的家族啊,那是在宁国公主王遂娘那儿走门路。

便是太王太后的身边,也是有些小人在吹耳边风。

不是荣娘的亲娘奉国老夫人赵春花那儿,也有小人在说了馋言啊。

荣娘能给的,是给儿媳妇付明月以信心。

让付明月知道了,甭管别人怎么说,她这个婆母是支持了嫡嗣的。

也一定要等待了嫡嗣的。

瞧瞧,不光是荣娘的态度,连君王刘伯玉啊,也是给了态度的。

母后……付明月这时候,真是感动了。

她自然懂了,婆母说这话,那等的支持。

而且,婆母还表白了一层的意思。

那就是有些麻烦,婆母会帮忙给她挡了下来。

对于一个儿媳妇而言,付明月真觉得她是幸运的。

就是因为太幸运了。

付明月一时间,也是喜极想哭泣了。

傻孩子。

荣娘这时候,都是抚了抚付明月的手,说道:我这心思啊,也是盼着。

你做好了伯玉的贤内助。

让伯玉在忙碌了大业后,回了后宫之时,能真正的歇一个踏实。

男儿在外,多是辛苦。

伯玉是我的亲儿,我是心疼了他。

他爱重于你,我这个当娘的,自然是爱屋及乌了。

荣娘表明了,她的态度。

这时候,荣娘也是讲了实话。

婆母之间,在没了孙儿辈的血脉关系之前。

那肯定就是因为了一个共同的男子啊。

那是荣娘的儿子,那是明月的丈夫。

这一个男人,是她们这一对婆媳彼此的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