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荣娘一家人又是回了蓬莱行宫,将王宫让给了真正的主人后。
荣娘得知了一个消息。
伯玉将出征?荣娘万万想不到,这儿子、儿媳刚刚才温存不过两天,儿子就将要离开了汉京城?这真真是大业面前,没了儿女私事。
刘之烨望着妻子眼中的一些难受,他自然懂得。
妻子荣娘是为了什么?伯玉的性子,你是了解的。
打小那孩子就是一个公私分明,懂得了掌控自我的。
刘之烨的眼中,他的长子伯玉自然是了得无双。
因为儿子在主利害,刘之烨只能是当了闲家翁。
当然,这也是退让,也是免得有人打了太上王的名号,行了一些不法之事。
天无二日,国无二君。
太上就是太上,有些道理,刘之烨是会守了的。
是啊。
荣娘点点头,同意了夫君刘之烨的话。
但是,明白归明白,心里总是为儿子担忧了啊。
我也是为明月难过,那孩子怕是舍不得了伯玉……做为过来人,荣娘觉得她能理解了儿媳妇。
想一想,夫妻之间,若是夫君顾了大业,常年不落家了?唉呀,肯定心里思念嘛。
明月是一个不错的好孩子。
刘之烨也是顺着妻子荣娘的话,夸奖了儿媳妇付明月,刘之烨说道:伯玉能娶了明月,是他的福气。
就是像我能娶了荣娘你一样。
你呀,你呀,也不害臊?荣娘对着夫君刘之烨是嗔了一句。
这时候,夫妻之间的打趣,也是减少了一些关于长子要离开了汉京城的忧伤感觉。
到底这世道里,哪个人都要习惯了,一些的聚散与别离。
再则。
荣娘也懂得,长子伯玉的离开,那是正事要紧。
婆婆妈妈的,哪能做了大事?进了九月,秋节越发的好,那是温暖的宜人。
至于秋末时节。
汉京城里,已经传了消息。
前线大捷,君王亲征,自然是要凯旋归来,搬师回朝。
这等大喜事。
蓬莱行宫内,荣娘自然也是知道的。
彼时。
女眷坐了一堆儿,都是谈论了这等的喜讯。
太好了,伯玉归来啊。
赵春花这会儿,讲了这喜讯时,也是开心的模样。
她说道:仲玉、叔玉、季玉,这三兄弟可是盼着兄长归来,能好好的考校了,他们仨人的功课?赵春花此话,就是讲了实情。
在仲玉、叔玉、季玉这三兄弟的眼中,大哥刘长石自然是利害了得。
对于兄长啊,在这三个弟弟眼中,就是一座的丰碑,就是一位大英雄。
哪个少年郎都是崇拜了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啊。
于是。
仲玉、叔玉、季玉这三个弟弟,自然就是恨不能在大哥刘长石的面前,表现了更好上了几分。
总想着,把优秀的一面,展现给了大哥瞧瞧。
那是一种想得到了大哥表扬的强烈情绪。
哦……刘玉娘这时候,点了点头,然后,就是说道:外祖母你这般一讲了仲玉、叔玉、季玉啊,我倒是记起来了。
姑母还说了知源表弟……姑母说,知源表弟啊,就是最崇拜了王兄……刘玉娘这话中的王兄自然就是说了她的弟弟刘伯玉。
在东屠国的大王刘长石,如今在众人眼中的身份,就是刘玉娘这位王妹的嫡亲兄长。
没办法,给添了五岁。
干脆的,刘长石也就是假装到底了。
反正没人追究嘛。
这添了五岁,也更合乎了众人的心理。
刘长石也懒得去戳破了某些假象。
哼……赵春花这时候是冷哼一声。
她说道:王知源再如何?肯定是没咱家的仲玉、叔玉、季玉仨兄弟,崇拜了他们的大哥。
要说赵春花啊,那是越活越小孩子的脾气。
若论在建业城的那会儿,心里有不舒坦的地方。
赵春花在遇上了刘王氏、王遂娘母女时。
赵春花肯定是忍了。
如今吗?赵春花不准备忍了。
为何?以前是为了女儿荣娘要忍啊。
现在女儿的地位超然了,赵春花觉得她也没必要让自己像一个小媳妇一样的,那般兢兢业业,生怕哪儿一点不顺了别人的眼。
就是给女儿招来了麻烦。
所以,赵春花活得自在的结果,就是她看哪儿顺眼,她就讲了她的实在话。
她看哪儿不顺眼了,她就是直间戳破了,半点儿不给人留了颜面。
玉娘,你可得记好了。
那所谓的知源表弟再亲,肯定是仲玉、叔玉、季玉与你更亲近了。
你那四个带玉的兄弟,才是你一母同胞的乃兄乃弟……赵春花对孙女刘玉娘说这话时,那肯定是掏心掏肝的。
说起来,还是因为赵春花是恨屋及乌,这是因为刘王氏、王遂娘这一对儿母女的关系,就是间接着不喜欢上了王知源。
娘……这时候,荣娘打了圆场,说道:娘,你可别在外面讲这话。
这话说出来,是要得罪人了。
玉娘,别听你外祖母的话。
你啊,随你自己的心意行事。
大人们之间的关系,不影响了你和知源这个亲表弟的关系。
荣娘为何讲了这话?完全是因为王知源确实是不错的好孩子。
这实话嘛,还是要讲的。
总不能大人们之间有些小矛盾了,就是不让孩子们一块玩儿?这不是在王室的内部,专门的制造了矛盾吗?哼……赵春花冷哼一声,说道:荣娘,你是大度了,别人可未必这般想。
荣娘苦笑了。
娘,我晓得你为我好。
只是,咱们一家人的,弄了矛盾的话。
在中间为难的都是小辈儿,何苦呢?荣娘这摆摆手,特实际的说道:我从夫君那儿,没少听说了咱家伯玉的远大志向。
咱们当长辈的,不能说帮忙不上什么,还要给他了后腿吧?家和万事兴,家和万事兴。
荣娘这般讲了话,刘玉娘在旁边听着,倒也懂了她母后的在意之处。
当然,刘玉娘本人啊,就是一个听长辈话的好孩子。
这时候,自然是给母后凑了好话,刘玉娘就是逗趣了外祖母,说道:外祖母,仲玉弟弟跟知源表弟的关系好啊……真是不让仲玉弟弟和知源表弟玩儿一块了?外祖母就不怕了仲玉弟弟的性子,将来变得更加沉默了?仲玉弟弟啊,太安静了一些。
刘玉娘这一说话后。
赵春花给咽了一下。
当然,在心中,赵春花也是思考了孙女刘玉娘的话后,再是想一想孙儿萧仲玉的性子?罢了,罢了,我不多话了。
仲玉那孩子可不能再安静了,他啊,就是一个过于文静气的少年……在赵春花眼中,孙儿萧仲玉自然是哪儿哪儿都好的。
对于孙儿仲玉,赵春花是恨不能搂了怀中心疼了。
到底就是看在了仲玉的面上,赵春花觉得还是依了女儿荣娘的话,便是为了家和万事兴这五个字,忍一忍。
这一场女眷的谈话。
也是过了些时辰。
等刘玉娘随着亲娘从外祖母这儿离开时。
已经是约两个时辰后。
因为,刘玉娘和母后荣娘一起,是陪着外祖母一起用了午膳后,才道是要歇一歇小觉,方是告辞的。
在廊道里,曲曲折折的漫步。
赏了秋日里,开得灿烂的花儿。
让侍候的宫人,离得远些。
刘玉娘与母后一起,说了小话儿。
算是散步,也算是交流。
母后,外祖母是不是受了委屈?可总让外祖母委屈求全,也不是事儿吧?刘玉娘提问的话,荣娘自然是仔细的听了。
荣娘听罢后,笑说道:我家的玉娘长大了,知道心疼长辈了。
说起来,要怪,还要怪了我的身上。
你外祖母,是为了我这个女儿,受了委屈……荣娘说这话时,目光有些幽远。
她望着的方向,是宫墙之上的天空。
那里秋日下,碧空如冼。
母后,这话从何而讲?刘玉娘忙是问道。
伯玉将要搬师回朝,汉京城自然更是热闹了。
荣娘说了无关紧要的话,看是没关系,实则关系大了。
这一回,东面算是清扫了一遍。
瞧着,那些硬骨头,也是七七八八着,要让伯玉给收拢了。
想来,玉娘你也听得了大捷的消息,知道了,这原来的新罗国,怕是要真的改名儿,成为了东屠国吧?荣娘这一问。
刘玉娘自然忙是点头了,回道:王兄的本事,举世无双。
这天下间,自然当有王兄的英雄传说。
汉京城里,谁不知道,王兄的利害?刘玉娘不光是说得兴起。
她也更是骄傲得意,毕竟,她嘴里的王兄实则可是她一母同胞的弟弟。
而且,他们是龙凤胎啊。
是啊。
想瞧着,东屠国越来越兴旺。
这一份基业,越是越发的庞大了。
荣娘这时候,也是为长子伯玉骄傲的。
越来如此,伯玉膝下没有子嗣一事,在朝堂之上,自然更是引了人注意。
想来,明月那儿是压力颇大的……荣娘这是实在话。
一个君王无嗣,肯定是让下面的人浮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