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行宫。
荣娘正与婆母刘王氏、亲娘赵春花,以及一堆儿的外命妇们,那是聊天打发时间时。
宫人来报了喜讯。
大王领着禁军,已经离汉京城不过一天的路途?太王太后嘴里说着宫人的禀报,满面的喜色。
太好了。
这真是天大的喜讯儿。
在太王太后身边,凑趣儿的宁国公主王遂娘赶紧发表了自己的态度。
恭喜太王太后,恭喜太上王后。
大王归来,真是天大的喜讯儿。
恭喜太王太后,恭喜太上王后…………一堆儿的外命妇,能来了蓬莱行宫参加了小型的聚会的外命妇,自然真是些有门路的。
这时候,没人傻得不说了好话。
在场的人,人人都是喜气洋洋。
当然,荣娘是真高兴。
长子归来了,前线又是早早传了大捷,这等归来。
宫里宫外,整个汉京城的热闹,荣娘能想像的到啊。
好,好。
荣娘也是连赞了两声的好。
这时候,外命妇自然都是巴结了好话。
便是奉国老夫人赵春花,也是乐呵呵。
荣娘心中就是在算了,长子伯玉归来了。
唉呀,大喜讯,如此不光解了家人的思念,更能解了儿媳明月的相思苦。
甚者说。
长子伯玉归来,也能赶紧跟儿媳明月早早的制造了小人儿。
当然,女儿玉娘的婚事,也得有做君主的伯玉给指了婚啊。
十里红妆,想来又是一场的盛事。
光想想。
荣娘就觉得,儿子归来后,又是忙碌了。
当天。
外命妇们离开时,自然人人都得了太王太后的赏赐。
当然,太上王后也给了赏。
宁国公主王遂娘是晚些时候,才是从太王太后那儿告辞的。
说实在,王遂娘自然也知道了,弟弟、弟妹一直在给侄女玉娘选了夫婿一事。
可惜……在王遂娘瞧来,知源就是年纪太小了。
若不上,亲上加亲多好啊。
想着知源跟表兄仲玉、表弟叔玉、季玉,那是相处的不错。
王遂娘就是觉得,太可惜了。
次日。
就如先头传来的汇报一样。
君王回京了。
王后付明月是迎出了宫的。
在宫墙之上,望着战袍加身的君王,王后付明月那是不自觉里,泪流了满面。
那不是伤心,而是喜极而泣。
当天。
宫中大宴,犒劳将士。
君王更是多有旨意下来,有功的将士,人人按功劳奖赏。
东屠国,什么最重?军功最重。
要知道。
东屠国那是军功有授勋外,更有军功计了田产。
哪怕是普通的小兵,那也是除了本来的四十亩的田产之外,若有功劳,还会再加赏的。
这四十亩的田产,是按着小兵和等级啊。
可若是在军队之中久了,岂能不升职?这升职之后,待遇自然又不同。
老兵与新兵,这等级待遇,那也是天差地别的。
对于一只军队而言,老兵与新兵那战力,更是差距甚大。
爵位与田产,这就是世间最大的诱惑力。
前者,能光耀门楣,后者,能传与子孙。
当晚。
宫宴之后。
作为君王的刘长石是喝了一个大醉。
可他高兴。
王后付明月也是这一晚,与夫君再度温存。
久不相见,再相见,自然是小别胜新婚。
次日。
刘长石醒来时,有些头疼的。
那是宿醉后的情形。
当然,这让刘长石起了心思,明白以后不可再醉了。
宿醉的感觉,并不好受。
早膳后。
君王与王后出了王宫,去蓬莱行宫,给诸位长辈请安。
太王太后那儿,是聚集了所有的王室成员。
对于长辈,刘长石自然是恭敬的,一一行了晚辈礼。
付明月是随了夫君一起。
太王太后见到了长孙,那自然是欢喜。
哀家听到了前线的喜讯,心里头高兴。
这是大喜事,得召告了祖宗。
太王太后的话,刘长石听后,自然是回应了。
王祖母说的是。
此等大喜,不光召告了祖先,同时,寡人也会召告了天下。
普天同庆,也是宣示了东屠国的赫赫军威。
这是大胜,东屠国自然是喜庆一片,肯定要热闹一回的。
在场的热闹里。
荣娘是仔细的看了长子伯玉,看得出来,长子精神头不错。
整个人也是威势赫赫,想来,定然是大胜之后,作为君王的长子心头高兴。
不过,那满面之上,那些风霜色,还是瞧得出来。
长子的个头不变,却是瘦了少许。
当日。
蓬莱行宫也是举行了家宴,这是荣娘自个儿操办的。
她没让人插手,她就是想给儿子举办了家宴。
这等自己办的事儿,她心中有数儿。
也是在家宴后。
刘之烨留了儿子刘长石谈话。
荣娘瞧得出来,这父子二人是真有事儿。
荣娘顺势里就是留了儿媳付明月谈话。
当然,谈的就是儿子伯玉的日常,一些关心外。
当然,也谈了女儿玉娘的婚事。
付明月听得仔细。
在心中,付明月自然懂得,婆媳相处这是相互爱重敬重的。
感情这东西,也是需要经营的。
当日的家宴之后。
刘长石、付明月自然不可能留宿了蓬莱行宫,是打道回了王宫。
晚间。
荣娘跟夫君刘之烨谈了话。
玉娘的婚事,就是在这个秋要操办了。
刘之烨说了打算。
荣娘点头,回道:与明月谈了,那孩子会举行了宫宴。
到时候,玉娘能见一见,那些合适的少年郎。
盼只盼,这一回全然的顺利。
荣娘如此讲了。
刘之烨笑道:肯定顺利。
咱们玉娘哪儿都是不错的好姑娘。
在自家的爹娘眼中,刘玉娘肯定哪儿都好的。
事实上,在汉京城的圈子里,刘玉娘的身份,那就是高人一等的。
多少的闺秀,想靠近了这一位静国公主。
当拉了红线的肯定的,只不过,没人真敢动了心思。
要知道,静国公主的头上,可还有太上王、太上王后呢。
便是太王太后不也是盯着吗?秋。
王室的夜宴。
荣娘等人没参加。
倒是付明月这一位王后,把静国公主这一位王室里的娇娇女给拉上了。
也是在夜宴之上,满目尽是豪男儿。
有军功爵位在身的,还是未成婚,未有亲事的豪男儿,人数肯定少了。
特别是王室再筛选了一翻后,数量更少了。
静国公主刘玉娘瞧着了,爹娘给的人选。
在嫂嫂付明月的指点下,一一与对方照过面后。
刘玉娘心中也是有了计较。
这一场夜宴之后。
自然就是母女谈心。
让父王、母后费心了。
那些能随着王兄南征北战,多有战功的英雄,自然个个了得。
刘玉娘不得不承认了,那些能立了战功者,至少身上各有各的气场与威势。
那不是光来自了外在的显赫,更有自身对自己的自信。
那么,玉娘,可有瞧对眼的?荣娘笑着问了话。
这些能入选的,王室自然是与那些少年爵爷的家族之中,有过一些暗示的。
要不然,昨个晚的夜宴,从何而来?既然那些少年爵爷们,都是一付宴了,还是将自身的一切优点展示了出来。
那就是说明了,彼此是都有默契的。
女儿确时是瞧上了一位……刘玉娘说这话时,脸色是平静的。
对于那些少年爵爷啊,刘玉娘自然更有佩服?若说瞧上了一回,真心喜爱上了谁?那定然是假话。
只不过,在里面挑了一个合眼缘的罢了。
毕竟,婚后再经营,亦然一样的。
做为王室的公主殿下,她不惧怕什么的。
在这个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时代中。
刘玉娘觉得她能挑了夫君,已经够幸运了。
来,仔细说说。
荣娘也是好奇了女儿究竟是瞧上了哪一位少年爵爷?对于女儿的眼光,荣娘是信任的。
付奇勇,庄县伯爵。
刘玉娘简单的给了名字。
荣娘一听,再结合了她得的资料,仔细的一回想。
自然这个付奇勇的消息,就是涌了心头。
付奇勇,说起来,这一位跟王后付明月能打上一杆子。
算是曾经州胡岛的付氏一族的出身。
只不过,跟王后付明月早是出了王服外的亲戚。
真是隔的太远了。
那点远缘关系,远的跟王室都不算亲戚,只能说,几百年前与王后付明月会是一个祖宗。
付奇勇啊,能挣得军功,成为了一位县伯,自然是有真本事的。
若说起来,在那些候选人里,他的爵位是最低等的能世袭三代的伯爵。
当然,要说优秀的地方?也有啊。
那就是付奇勇的相貌,在这些个少年爵爷里,算得拔尖儿的。
确定他了?荣娘再确认了一回。
刘玉娘笑说道:就他了,挺好的。
我还能跟嫂嫂往后,多谈了付氏一族的趣事儿。
荣娘最后,点点头。
既然你愿意,爹娘是不会反对的。
那一位庄县伯,倒底也是合乎了你夫婿人选的。
荣娘瞧着笑语盈盈的女儿。
莫名的,心里酸酸儿。
荣娘想,女儿要出嫁了,她这个当娘的,突然舍不得了。
总之,荣娘完全没那一种,什么丈母娘看女婿,会越看越满意的情绪。
相反,荣娘一种感觉,女婿一定得对女儿啊。
不然,她会让女婿知道了,花儿为啥那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