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2025-04-01 16:53:53

宣文五年,春。

这个农忙之时,荣娘跟婆母刘王氏摁了一场。

太上王后和太王太后闹矛盾了?这事情闹的,虽然外人不知晓,可蓬莱行宫里那是气氛低得快到冰点了。

王遂娘这位宁国公主殿下,也被弟弟太上王给暗示了一些话。

总之,蓬莱行宫里,气氛低气压啊。

宁国公主王遂娘在这等时候,自然去安慰了母后。

至于付明月这位东屠国的王后娘娘,也是到了蓬莱行宫给长辈请安,来当了救火队的大队长。

对此,荣娘心中是满意的。

哪怕在心中,荣娘明白,这一回她是乐意踩了自己的脸,给儿媳付明月做了体面。

也是想让儿媳妇去专门讨好一下婆母刘王氏。

到底真心的,把自己的名声赔进去,荣娘也是挺心里酸了一把,给自己做了心里建设的。

母后。

付明月在太王太后请完后,就赶紧来了婆母太上王后这一边。

双重婆婆,付明月哪一个都不敢开罪的。

太王太后的情绪如何?荣娘还是问了正紧事儿。

付明月忙回道:有姑母在,太王太后是情绪暖和许多。

母后,是不是因为我的事儿,才母后和王祖母起了争执?嫁给了夫君这些年,付明月看得懂,婆母是待她真心好。

以真心换真心,付明月自然也是想如此的。

跟你没关系。

荣娘摇摇头。

其实,哪怕有一些关系呢,荣娘也不想加深了儿媳妇的心里压力。

瞧得出来,这些年了,因为王嗣的事情,儿媳妇压力山大了。

我这些日子,就要离开了蓬莱行宫。

你几个弟弟一起,也跟着离开。

我跟太王太后各自冷静冷静,挺好的……荣娘说这话后,付明月吓了一跳。

这……付明月想劝话。

可刚开口了,荣娘就是摆摆手,拒绝了。

荣娘说道:我等没在蓬莱行宫了,你就要多来一来,便是把太王太后接进了王宫去小住,也是一件好事儿。

明月,趁着我和太王太后这婆媳之间闹了矛盾,你不妨多与太王太后亲近了。

你讨了老人家的欢喜,往后,也免得有些小人在太王太后那儿,吹了你的耳旁风。

至于我这里,你放心的。

便是你和伯玉的子嗣,再是晚了三五载的年月,我也是会等了。

我定然是盼着,你和伯玉生的嫡传王嗣。

荣娘这是表了她的态度。

母后……付明月这时候真是感动了。

付明月自然懂得,婆母这是为她铺路了。

傻孩子,你这啊,可不行的。

遇着这些事情,堂堂的东屠国王后娘娘,岂能就是红了眼框子?荣娘笑着摆摆手,荣娘心情不错的。

毕竟,马上要离开了汉京城,去外面走走,真的挺不错的。

外面是什么样?荣娘不知晓的。

哪怕轻车简行,哪怕一路上是没有美食佳肴,在荣娘看来也是好的。

至少,能见识了真实的世界。

荣娘想瞧一瞧,长子的治下,是一个什么模样啊。

春天,是一个不错的时候。

万物复苏了。

也是荣娘和夫君刘之烨说妥当了的。

所以,这一次的出行,是顺顺利利的。

若说有什么突然加上的行程?那便是出行的队伍里,加上了奉国老夫人赵春花。

为何?因为赵春花很明显的表态了,她道:王后是个好孩子,都接了太王太后和宁国公主去王宫小住。

唉呀,我这个老婆子是不去凑了热闹。

这一回,荣娘,娘就跟你们一块儿,好好的乐一乐。

出去走走,多新鲜的事儿。

奉国老夫人是摆明了,她跟太王太后没共同话题了。

荣娘能如何?在亲娘面前,荣娘只能妥协啊。

于是。

在长子伯玉给安排了暗中的保护后,在女儿刘玉娘的不舍得里,荣娘是和夫君刘之烨一起快乐的带着三个儿子,以及长辈赵春花就是离开了汉京城。

这一回,可不是走着,玩儿一趟的。

荣娘是真打算了,让三个儿子仲玉、叔玉、季玉那是长长见识。

汉京城。

这是一座非常繁华的城池,这是东屠国的统治疆域内,最大的一座城池。

东屠国是以武立国,却又是重视了商贸的。

所以,汉京城的热闹,那是不需要多有言喻的。

毕竟,这一座城池,除了政治上的地位外,它的经济上的地位也是高啊。

要知道,汉京城可是在一条半岛最重要的水系的边上。

在这个交通多利用水系这等运输的时代,靠了江边上,岂能没优势?汉京城的繁华,不需要缀言。

可出了汉京城,远离了那等繁华之外呢?过了七天后,离开汉京城百里开外后,荣娘一家人见到的村庄,就不再是汉京城治下的模样。

那回归了,真正的山村模样。

说起来。

宣文王刘长石统治了如今的新罗国旧土的疆域,也是短短几年的时间。

要说在老百姓的眼中,头上的君王重要吗?要说不重要,那是不可能的。

毕竟,明君在位,那是吏治会刷新,官场上的赋税会清明,老百姓的负担会减轻啊。

可要说头顶上的君王特重要?这话又有点假大空,毕竟,哪个君王当道,老百姓都是被剪羊毛的那羊啊。

无非就是撸羊行,撸得凶狠不凶狠罢了。

毕竟,哪朝帝王坐天下了,这百姓能不纳税赋吗?一定得纳啊。

小湖村,位于两道山谷夹地之间。

为何有小湖这个称呼?来自于这村子那绕村而过的小溪。

这小溪啊,就发源于离村不过几里地外的一个小湖泊。

所以,靠着这水源地,这个山庄有了它的名字。

小湖村虽然是山地,可有水,百姓总有活路的。

小湖村的老百姓啊,这些年还是过了不错的日子。

至少,按着日子算,到了今个秋,头顶上的大王已经换了五个年头。

如今的朝廷年号,叫宣文。

就是这宣文年号来,小湖村的百姓觉得日子好过了。

当然,要说起来,这小湖里真正最好过的,还数着村东头里,那建了两进大砖瓦房的二愣子家。

小湖村,这村里就一个姓,都姓胡。

这种小村庄,全是一个祖宗开枝散叶的。

当然,当地的老百姓肯定也是排外的。

为何?在这等宗族社会里,若是一个宗族里不排外?那哪能拧成一股绳,跟那些高高在上的地主老爷们谈了条件,护了家业啊?要知道,有一句怎么说的?穷山恶水出刁民。

可那些刁民是自愿这般做了刁民吗?当然不是了。

这是世道给逼的。

面对高高在上的地主老爷们,这不是一个宗族的,没有相互扶持的念头,没有一股儿的劲头。

说起来,只有一个下场,就是被人吞了活该。

为何?因为不团结啊。

小湖村对外时,就是非常团结的。

这不,村东头里,二愣子家的日子好过了。

村里的村民们,觉得也沾了光彩。

咱们今晚就在这个村里借宿吗?刘季玉望着这个破旧的村子,眼中有好奇的神色。

他的神情里啊,全然是兴奋。

倒底这是头一回,住了这等真正的村落。

对于刘季玉今年秋,才满九周岁的少年郎而言,这等新奇的世界,似乎在向他招手?至于今年秋,会满了十二周岁的萧仲玉,却是沉默与稳重的少年郎。

他没有任何的异议,一路上是仔细的记了他的杂记与见闻。

萧仲玉就不像两个弟弟叔玉、季玉一般样,这刘叔玉在四弟说话后,嘻嘻笑道:听说啊,乡下的屋子里,可能有守家蛇。

唉呀,四弟,你怕不怕?刘叔玉在吓唬了四弟季玉。

因为,刘叔玉最清楚了,四弟是一个表面装了胆儿大,实际一个骨子里有点儿怂的家伙。

当了哥哥,还自认为是一个好哥哥的刘叔玉,他想啊,他得治一治弟弟骨子里的怂。

让弟弟成为一个真正的胆大的,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儿郎。

我,当然不怕。

刘季玉挑眉看了三哥一眼,完全不在意的模样。

爹、娘,咱们这去借宿吗?那借宿哪一家呢?萧仲玉在爹娘面前,并没有表面自己,而是准备听从了长辈的意思。

荣娘望了夫君刘之烨一眼,笑说道:这要看你爹的意思。

夫君,有劳你出面了。

荣娘这般讲了,刘之烨自然是含笑应了。

这会儿,从驴车上来的赵春花倒是仔细的打量了这个村庄。

赵春花说道:这村子不错,瞧着舒坦。

记得我小时候,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小村子里。

模糊还有些印象的,却真想了,又想不起。

赵春花在感概。

这时候,这一个小村子里,已经有人上来盘问话了。

像这种封闭的小村子,一般是不会有什么外来人的。

在乡下的地方,那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

没沾亲带故的,外人休想容纳了进去。

在讲了人情事故的乡下里。

你一个外人,保准被人用异样的眼光对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