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2025-04-01 16:53:54

宣文五年,冬。

太王太后病了,荣娘给在中间当了说合人,总算是减轻了儿媳付王后的压力。

当然,这也是让太王太后在女儿宁国公主面前,说了好些儿媳小萧氏的坏话。

老了,老了,不中用了。

到底还是让人嫌弃了。

太王太后能自怨自哀着,指桑骂槐了。

可是,宁国公主王遂娘是不想得罪了弟妹小萧氏。

小萧氏再如何?那也是当今大王刘长石的生母。

这亲娘跟祖母之间的矛盾,她这个当姑母的若是掺合了一脚。

真是惹了大王哪儿不顺心?会不会让儿子王知源在里面当了炮灰呢?对于王遂娘而言,她自然在意了母后,可她同样更在意了儿子王知源的。

王知源是一个不错的小伙子,这孩子是一个学习也好的少年郎。

一切在王遂娘这个亲娘眼中啊,若有哪儿不好的?就是儿子王知源的爵位低了些。

王恩似海,王恩如狱。

东屠国的君王刘长石已经有了圣旨,一定自然是板上钉钉,宁国公主只能多有谋划了。

母后。

您啊好好养了身子骨。

等痊愈了,想怎么样着,还不是怎么样着?王遂娘笑说道:瞧着近日弟弟、弟妹来请安,也是勤快的。

还是母后不乐意女儿天天来侍疾,是打扰了母后的清静。

唉呀,母后,女儿这等吵嚷了,母后您可得原谅了女儿……王遂娘说着话时,还是自己给了自己一个小小的耳光。

当然,这是做戏,就是逗了太王太后开心。

当然,太王太后也瞧得出来,可心中还是高兴的。

许就是女儿王遂娘的多翻逗趣儿,这一个冬天里,太王太后倒底是痊愈了。

对此,荣娘暗中也是谢了大姑姐,谢了这位在里转还。

若不然,以着太王太后的辈份,真是折腾了人的话。

唉,怀孕了儿媳付王后是最为难的人了。

过了冬。

来了宣文六年的春。

春天。

万物复苏了。

这个春。

在荣娘看来是不错的。

对于东屠国而言,这个春啊,又是忙碌于耕种的时节。

当然,朝廷上下,自然是忙于春耕之事。

若说东屠国的君王刘长石更在意了,还是整个东屠国的治理。

毕竟,纳入了曾经新罗国的疆域,又有海外的流球大岛需要开发。

万事万物,这是始于新发,更是志于未来。

就是这个春。

东屠国的汉京城来了使节。

这一群使节的到来,让汉京城的气氛是变了。

荣娘哪怕是在后宫里,当了儿媳日日给太王太后请安,与大姑姐多多交心。

请大姑姐帮忙安抚了太王太后这个婆母。

同时,又是多有出手,帮衬了儿媳付王后。

哪怕这等太上王后的日子里,荣娘也是知道了,朝堂之上有大事发生。

为何?不外乎,东屠国的汉京城,来了高丽国使节。

这一群人的来意,朝堂之上,自然有争执的。

也是因为争执,让一些消息没能隐瞒住。

高丽国,居于东屠国的西北方向,与东屠国西北疆域接壤。

这个国度,若说起来,曾经是并岛三国里,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度。

当然,这个高丽国若说有什么不好的?那就是高丽是被团团邻居包围的。

高丽国的北面,那是与大魏朝毗邻。

高丽国的南面又是挨着南韩国。

高丽国的东面,又有曾经的新罗国,如今的东屠国。

高丽国是三面有临国。

若说南韩国,若说新罗国,高丽国是不看了眼中的。

真正让高丽国的举朝上下,泰山压顶是大魏朝。

那么,如今的东屠国在高丽国眼中,还是有些利用价值的。

这也是为什么,高丽国乐意了,派了使节团来了汉京城的原由。

这是大魏朝已经兵临城下,高丽国急需要援兵啊。

汉京城,王宫。

王后的寝宫里,付明月正是用了膳食时。

宫人通禀了话,道是君王驾临。

付明月自然是起身,到了宫门迎接。

刘长石瞧着妻子的举动,就是上前搀扶了妻子,说道:你怀孕在身,下一回,莫再到宫门处迎接了。

付明月嘴里应了。

可刘长石知道的,下一回,妻子肯定还会迎接的。

对于付明月而言,她乐意了,迎接了她的夫君到来。

许是因为她更想多与夫君亲近了。

夫妻二人进了殿内。

宫人上了茶水点心。

这会儿,付明月没什么胃口,而是想与夫君谈些话,聊一聊。

聊天嘛,刘长石自然就是说到了,朝堂里的争执。

朝臣们的意思,我是明白的。

各有计较,各有打算。

刘长石依然是面瘫表情,可付明月这个枕边人,还是从夫君一些小细节里。

看出来夫君隐藏的心情。

当然,不全明白,可也有一些风向标的默契。

夫君,一切自然还要你乾坤圣裁的。

付明月笑了,笑语盈盈的模样。

我不想同意,可又有些不舍得了,这么一个机会……刘长石这时候说话,倒是自在的。

因为,宫人早让打发下去了。

此时殿内,不过是王与王后二人独处。

若是夫君觉得舍得之间,得更利,自然全由夫君做主。

付明月温柔的说了话。

一切在付明月看来,自然是夫君拿了主意。

刘长石沉默看望后,神情里也是微有笑意。

他面上没有表情,可眼神里,是温柔了三分。

刘长石说道:是啊,好机会。

只是……高丽国来的不只是使节团,他们还送来了一位高丽国的公主……刘长石觉得这真是一个麻烦的到来。

付明月先是愣了一下。

尔后,付明月懂了夫君这里面的意思。

高丽国为什么送一个公主殿下来?意思很明白了,这是想联姻啊。

可是,付明月乐意了,与另外一个女子分享了她的夫君吗?付明月不乐意的。

但是,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高丽国给的机会,付明月又是舍不得让她的夫君为难了。

其实,夫君应该以大业为重的。

无论夫君如何选择,我永远是支持夫君的。

付明月做了这个时代里,那些所谓伟大人物背后,那些无私的贤内助的决择。

刘长石读懂了妻子的话。

他伸手,他轻轻的握了她的手,他笑说道:你真乐意了,与别人分享了我?我记得,你以前可是一个爱吃醋的女子啊。

难不成,我记错了吗?刘长石说这话时,眼眸子里的笑意,隐藏不住的。

付明月轻轻的,捏了捏了夫君的手。

她心中有些恼,她怎么可能真不在意了。

她只是不想,让她的存在,成为了他的某些阻碍。

政治与联姻的必要性,付明月自然是懂得的。

其实,无所为的。

刘长石又说道:那个高丽国的公主,只要明月你说一句,我可以拒绝的。

因为,刘长石是骄傲的。

他岂会需要了一个女子,来成全了他的大业。

当然,更主要的还是高丽国,刘长石并不想救啊。

这虽然是一个机会,能得到了高丽国的默许,去吞并了南韩国。

那又如何呢?刘长石觉得目前的东屠国还需要一些时间来酝酿与沉淀。

东屠国还可以更强大,以绝对的实力吞并了南韩国以及高丽国。

既然一力可以降十会。

刘长石觉得,他没必要委屈了自己。

刘长石是一个懂得应该忍耐心时,当忍耐的人。

可当不需要忍耐时,刘长石同样也不是一个会委屈了自己的人。

他这般与妻子讲,只是跟妻子调一调乐趣。

他想,他跟妻子之间,可不能来一个七年之痒。

他们是王与王后,他需要了,更合拍的一辈子。

明月,你懂得,我的骄傲。

刘长石这般说了。

付明月当然懂了。

于是。

付明月起身,她主动的搂着夫君的腰,她依偎在了他的怀中。

若我在,若我活着,我自然想独占了夫君你啊。

夫君,你永远不会明白着,我的嫉妒与贪婪。

我就是心心念念着,恨不能与夫君你一生一世,一双一代人。

付明月突然说了,她的醋意。

当然,这也是她的爱意。

她敢说了。

是因为她知道,她的夫君给了她这等机会。

她不想错了。

她知道的,以她的夫君的骄傲,他给的机会,永远是弥足而珍贵的。

付明月是一个懂得抓住了机会的女子,就像当年,在那一场的海难里。

她想抓住了,那个救她的英雄一样。

她啊,也是一个勇敢的女子,爱了,就认了。

好啊,我答应你。

其实,明月,你想说,你心悦我,亦如同我心悦你一般样的。

刘长石搂了妻子。

这时候,刘长石觉得,他不搂着妻子,同样的,他也是在安慰了他的妻子。

这一刻。

刘长石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那个高丽国的使节团,注定了要失望啊。

东屠国并不想暂时的入局了。

因为,刘长石觉得东屠国以一座岛,吞并了曾经的新罗国的疆域,这需要时间来治理。

一些政策的实行,更需要了一些时间来梳理。

特别是关于工业与商量的布局,刘长石更需要时间来执行了安排的政策。

要知道,工商与农业,在刘长石看来,那是需要并重发展的。

东屠国,那需要更光明的未来,去迈向了,走进新时代的关键一步。

那个时代,就是工业时代的启萌与发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