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2025-04-01 16:53:54

次日。

王宫内外,汉京城里,应该知道的人全是知道了。

昨个晚,王后娘娘诞了一位小公主的事情。

原由嘛?更简单了。

因为,大王下了圣旨,册封了这一位小公主为长寿公主。

当然,这长寿二字是封号。

倒是醒来的付王后从夫君嘴里,知道了她的女儿的小名叫做爱宗。

这全名儿自然就是刘爱宗。

一时间。

王后的寝宫内,全然是欢喜的宫人们。

这些宫人都是侍候了王后的,与王后自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瞧着大王喜爱了长寿小公主,人人都是欢喜啊。

紧接着。

就是太王太后的赏赐,尔后,又是太上王、太上王后的赏赐。

这流水一般的送来了王后的寝宫。

这一日的王后这儿,那可谓是好一派的热闹。

再往后,就是公主与爵爷们的贺喜礼物,总之,也是各有心意的。

因为宿醉。

刘之烨醒来的晚了些。

他醒来后,喝了解醉的汤品,从妻子这儿知道了,他添了一个小孙女的事儿。

这是好事,咱们家中又添丁进口。

刘之烨还是心情不错的。

荣娘附合了话,说道:是这个道理。

咱们添丁进口了,多好的事情。

所以,我以咱俩的名义给儿媳和孙女赏赐了贺礼。

嗯,应该的。

刘之烨没意外。

夫妻二人谈了小会儿的话,又是用了早膳。

若说荣娘这会儿是欢喜。

那么,其它的各处,不管是宁国公主府得了消息如何?那也是欢欢喜喜在这一日进宫报了贺喜。

至于刘玉娘这一位静国公主,更是直接着就带了礼物,去给嫂嫂贺喜了。

因为,清晨她醒来后,嬷嬷就给递了话。

说太上王后那儿传来的消息,王后娘娘昨个晚生产了。

让公主今个儿早膳后,去给自家的嫂嫂贺了喜事。

不光是刘玉娘这里如此。

便是奉国公、平乐伯、安乐伯这三位爵爷处,也是依然如此的。

若说哪儿不一样的?就是宁国公主从王后那儿归来,到了太王太后的寝宫时。

宁国王主王遂娘发现了,她的母后有些不高兴。

母后。

王遂娘自然感觉出来,母后哪儿不高兴。

所以,这一位公主殿下就是打发了侍候的人。

是自个儿凑上了前。

你啊,在今个儿的喜庆日子里,还是面上露了不喜。

这怕是容易引起了弟弟、弟妹的误会。

王遂娘自然怕她的母后跟弟弟、弟妹闹了别扭。

哀家心里不舒坦。

在女儿面前,太王太后不隐瞒了。

这多少年了,哀家在小萧氏的面前也是够隐忍了。

为的还不是你弟弟。

瞧瞧,打从这付氏进门后,多少年了一直没能诞下了刘氏的继续人?太王太后冷哼一声。

侄儿和侄儿媳妇恩爱。

这大王与王后的感情不一般。

母后,您啊,想开些,免得生了闷气儿。

王遂娘又是劝了话。

她就怕母后哪儿想不开。

倒底母后年纪大了,老人家就生不得闷气。

哀家哪是为自己?哀家是为了大王着想。

王室一直没一位王子做继承人,满朝上下多少人心头不满了?太王太后脸上还是郁郁之色。

王遂娘听了这话后,也不敢多语了。

在家国天下的时代,一位君王确实需要了继承人。

这是关乎了天下的稳定,关乎了社稷安危的大事。

可偏偏东屠国这些年了,君王就是缺了一个继承人啊。

朝中的外命妇请安时,自然是有些心思的,都想给塞了自己女儿进后宫。

这奔了富贵前程嘛。

特别是王后怀孕后……说到底,王后能怀孕了。

那说明什么?那说明了,王室没继承人,就是因为王后独宠了,这霸占了君王嘛。

若是多纳了贤明的妃子,这自然能多多收获了。

所以,外命妇们的小耳边风,那是吹了又吹。

真可谓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母后,你再是着急了。

这事情得落了大王的头上。

大王没那等心思,也无可奈何。

王遂娘说了关键的地方。

这君王选不选后宫,还要看君王的意思。

旁的人再着急,也是干着急。

太王太后一听女儿这话,也是堵得了,这一时间,更是生了闷气。

不管太王太后这儿如何的不愉快。

到了洗三日,王宫里还是给小公主的洗三宴是办得热热闹闹。

当然,这事情是太上王后出面操持的。

荣娘也乐意了。

以底这是给儿媳体面,同样的,也是给小孙女做了体面。

王宫的宴会,自然是非常的热闹。

除了一些交际所需要外,更多的还是体现了王室对长寿小公主的重视。

当然。

在宫宴时,付王后还在坐月子呢。

所以,付王后只能从亲信的宫人嘴里,听了洗三的热闹。

若说洗三,也是大同小异的。

不外乎,就是祭祀了祖先,祈福了神灵。

这想洗三,洗了小婴儿的污秽之气,迎来了好运临门。

当然,这等时候的收生姥姥,那注定会发了一笔。

毕竟,洗三时的添盆礼,王室里人人大方。

便是添盆的外命妇们,也是同样如此的。

小婴儿的洗三就是一个仪式,更多的是大人们的美好的祈祷。

付王后在内室之中,听着那些过程。

等着洗三的仪式结束后,小公主被送回来时,付王后莫名就是心安了。

瞧着小女儿似乎哭过了一场,这会儿又是哭累了,睡着了。

莫名的付王后心中暖暖的。

在王后的寝宫内,还有付氏一族的女眷。

这时候,自然都是亲近了付王后的亲戚。

大家伙说话时,自然也是恭维了付王后。

说起来,打付王后立起来,成为了一国的王后娘娘。

付氏一族也是多有沾光了。

无论是朝堂上,还是军队里,付氏一族自然也是有些族人多有沾了光彩,还是出了一些人物的。

这些人也算得付王后的潜在势力。

哪么,不管是哪一个势力,都是需要了它的代言人。

或者,又可说它的利益庇护人。

这是双辅双成的。

大圈子,小圈子,这总是人际往来里,必需要的圈子。

围绕着付王后这么一个圈子里,人人有他们的诉求。

而付王后呢?付王后被这些人捧得高高的,同样的,这些人也是需要了一些保证。

这个保证不是现在的,而是未来的,长期的利益。

在家国天下的时代,什么比得上从龙之功?而这更是需要了,付王后的膝下有一位王子啊。

目前,暂时没一位王子,只有一位得宠的小公主。

小公主真像大王,娘娘好福气。

小公主的眼睛也像了娘娘,长大了定然是一位大美人。

……众人在捡了好话讲。

付王后自然也是附合着,说了一些好话。

好话嘛,人人都爱听的。

付王后自然也是例外了。

特别是别人夸了女儿爱宗,付王后更是喜欢了。

哪一个当娘的,在别人夸赞了自己的孩子时,总是骄傲着。

这一回。

等洗三的宴会也是结束后。

付王后是有些累的。

她虽然高兴了,王室给女儿爱宗做足了体面。

可同时,在付氏一族的女眷的一些话里。

付王后听出了一些消息来。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那便是朝中的一些人家啊,那是起了心思。

原由?不外乎,就是她这一位王后娘娘没能诞生下了一位王子啊。

东屠国欣欣向荣,东屠国一片霸业在眼前。

多少的贵族豪门,他们的利益需要了保护。

不说千万载,那太遥远。

可近眼前的几十载,那也需要了保证。

王室的平安传承,东屠国的平安稳定,那需要了继承人。

家国天下里,没一位继承的君王,哪怕年轻呢。

贵族们,重臣们,还是心有戚戚焉的。

因为,在家国天下的时代,没有明确的继承人。

若是为了继承权,那可谓是血雨腥风的。

这君王的位置,这无上的权柄,总是天下间最引人瞩目的地方。

付王后自然感觉到了压力山大。

可付王后不敢对人言,因为,她的身边,她的亲近之人,已经为她承担了太多太多。

夫君一心独宠于她,何尝不是一种默默的关怀。

多少年了,付王后做了贤内助。

可付王后不是傻子,她不会为了一个好名声,就真的让出了夫君。

要知道,她与夫君许了话的,他们之间是真心的愿意了,一生一代,一世一双人。

哇哇……小公主在这时候哭了。

付王后的思绪被收了回来。

咦,是饿了吗?付王后摸了摸女儿的小被子,查觉了这孩子不是尿了,那么,就是饿了?这时候,付王后自然是唤了奶嬷嬷。

奶嬷嬷照顾了女儿的吃奶问题。

在王室里,早在她怀孕之初,这奶嬷嬷就是早挑好了的。

备上了四人。

如今正是合适了。

付王后瞧着奶嬷嬷温柔的抱了女儿,又是哄了这孩子吃了奶。

在旁边瞧着,付王后的眼眸子里,全然的坚定起来。

有些事情,只要有了为其坚持下去的人,那么,意志坚定者自然能坚持了信念。

付王后的信念就是她的夫君与孩子。

这是她最根深的执念啊。

等长寿小公主吃饱后,自然又是哄睡了。

小婴儿的日子,就是吃吃睡睡,那么的简单。

没什么大人的复杂想法。

至于刘长石?刘长石自然是每一日的朝务结束后,才会来了王后的寝宫。

来看了他的妻子和女儿。

这对于刘长石而言,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毕竟,当爹嘛,这是头一回。

这总是一种新手上路,学习的过程。

倒是刘玉娘这一位静国公主乐意多来了王嫂这儿,算是学一学照顾了小侄女。

这对于刘玉娘而言,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了。

日子似乎就是如此的过去。

直到长寿小公主的满月礼。

当然,满月礼,王宫自然又是一回的热闹操办起来。

这一回,比起洗三礼,更是隆重了两分。

对于付王后而言,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日子。

她并没有做了四十天的月子,而是三十天就结束了。

所以,她参加了女儿的满月宴。

当然,对于此等做法。

荣娘是有些不满意的。

因为,她觉得儿媳妇太不爱惜了自己。

其实,这女子的坐月子,可以坐足了四十天嘛。

王室有条件,完全可以更爱护了自己的身子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