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2025-04-01 16:53:54

在夏末时分。

高丽国等候到了援兵。

这时候,高丽国已经丢失了在鸭子江东畔的疆域。

高丽王室更是心慌慌的从陪都离开了。

当然,也是他们离开的快些。

若不然,在鸭子江东畔的陪都城,肯定被东屠国的军队是包了一个饺子。

隔着鸭子江。

两国的军队在对持。

刘长石这时候没有急着进军了。

因为,高丽国的援兵到了。

这等消息,刘长石自然从龙卫司、军卫司都得到了情报。

这也是前面,为什么军队要先攻下了陪都,留了一些不城池不急着动的原由。

很简单,目前的大计划是成功的。

至少,鸭子江东畔的高丽国的疆域,注定了要失去的。

至少鸭子江畔西边的那小块的疆域。

在知道了大魏朝插手后,刘长石就不敢奢望了。

大魏朝,那等庞然大物。

刘长石知道以东屠国的国力,目前是不同资格去挑衅的。

哪怕有热武器呢。

要知道大魏朝最利害的是骑兵。

而骑兵的优势是速度,是攻击。

东屠国的热武器发展了,到底还没做到了普及。

这是国力的限制。

所以,暂时的退让,在刘长石瞧来,并不可耻的。

盲目的自大,才会更加的可辈。

看清敌人前,更要看清楚自己的实力。

鸭子江,一条发祥于黑山白水的大江。

这一条江,沟通了出海。

从北向南,可以说,唯在最北端有陆地通过。

那里有一座城池,叫金城。

金城被东屠国拿下了。

那么,在那群山起伏的绵绵黑山之间。

那就是一座的坚城。

辅以东屠国的守城利器,火炮的威力啊。

那么,守住了很安全。

再加上鸭子江,加上东屠国的利害海军。

所以,刘长石有信心的。

他的军队能守好了鸭子江东畔的疆域。

若是大魏朝敢来犯,那么,就是战争回敬敌人。

事实是,那些被高丽雇佣而来的小部落勇士,显然没有为别人奉献的精神。

于是,就是止步在了鸭子江的西畔。

徒然让高丽王是在临时的充当了王宫的县令府第中,气得吐了一口鲜血。

差不多了。

刘长石有预感了。

今年的战争到此,应该就是结束了。

后面不会有大的战役,至多就是局部的争锋。

至于南韩国?南韩国在刘长石还来,还得继续的乱下去。

谁势力更大,刘长石就平衡了势弱的。

绝对要把南韩国那些贵族与大势力们的血,是放一个干净了。

等那一锅肉,是煮熟了,再去品尝了。

想是这般想。

可更深层的原由。

就是东屠国的国力有限。

如今的扩张到了极限。

这攻城也罢,用了燧发枪也罢,那都需要了海量的火药。

在这个时代里,火药也是金钱啊。

更不消说了,军队从来就是吞金兽。

好在了,攻下了高丽国鸭子江东畔的疆域,东屠国的收获也颇大的。

因为,那土地上有煤与铁的矿山,不是小小的储量,而是丰厚的让人在百年以后,还是眼红的储量啊。

靠着江山的运输,还是颇为便利的。

这是东屠国进军的最大的收获。

这代表了,东屠国的工业发展,有了原料。

当然如今谈什么工业发展,还尚早了。

毕竟,蒸气机连个影儿还没有。

可有了煤钱啊,至少,炼铁、炼钢这等重要的行业,能进行了大发展。

以前东屠国的疆域里,那等煤与铁的矿山,还是太小了。

大军开拔回汉京城。

至于留守的军队更简单,总要扫荡了鸭子江东畔的这一片土地上,那些反抗者。

当然,更需要了东屠国派来了治理的官员。

当然,投降的官员可以继续任用。

可东屠国的治度不同,这会加塞了自己的人马。

慢慢的淘汰,那也是淘汰。

在刘长石看来,时代的脚步在前进。

如今就是开始而矣。

汉京城。

君王的胜利,传到了后方。

这自然是谱天同庆的大事情。

这时候,已经是秋天了。

丰收的秋节。

王宫中。

付明月这一位王后,在等待了她的夫君的归来。

同样的,在蓬莱行宫的荣娘夫妻,也是在等待了他们的长子的归来。

大军归来时。

满城的喧哗与热闹。

荣娘和儿媳付明月,陪着婆母刘王氏是一起在殿中,等候了君王的归来。

等真的见到了长子伯玉时,她情不自禁的就是哭了。

刘长石自然是给长辈们一一行礼。

最后,才是轮到了付明月给夫君行礼。

一家人总算是再聚了,荣娘这时候的哭泣,亦是喜极而泣的。

刘之烨在旁边安慰了妻子,说道:伯玉回来了,还是打了大胜仗,自然得高兴。

我是高兴,就是高兴坏了。

荣娘自个儿忙拿了帕子探了眼角。

这眼泪擦拭了,她打量了儿子时,发现长子是瘦了。

真的,荣娘就是觉得孩子瘦了。

倒是刘长石的精神头不错。

这一回,王室的一家人自然是一起用了膳食。

等从长辈那儿离开后,刘长石是与妻子付明月一起回了王后的寝宫。

在寝宫里。

刘长石见到了,他许久未曾见到的女儿刘爱宗。

爱宗,喊父王、父王。

付明月哄了女儿。

刘爱宗已经过了周岁,这等小孩儿长得可爱,就是一个小豆丁。

她昂着头,望着高大的父王,一双小汪的眼睛里全是好奇。

刘爱宗这位小公主没有见到了陌生人的害怕等情绪,她全然就是好奇。

爱宗,唤父王、父王。

付明月又是哄了女儿,还是笑着摸一摸女儿的头,说道:母后教过爱宗的,父王、父王。

付明月耐心的哄了。

刘长石蹲下身,望着面前眨巴了眼睛的女儿,眼神里全是温柔。

爱宗长得真好看。

刘长石夸赞了自己的女儿。

父王。

刘爱宗喊了父王,尔后,她还是躲进了母后的怀里。

然后,她又是伸了头,看了她喊了父王的男人。

她明明想偷偷看的小模样,确是意外的触动了刘长石心底的那处柔软。

爱宗真聪明。

爱宗,再喊了父王。

刘长石走上前,拥抱了女儿。

他抱起了孩子时,孩子一点也不怕生。

她还是咯咯的笑了。

于是,刘长石是举着她的女儿,给小孩子来一个举高高。

这等游戏,刘爱宗这一位小公主似乎颇喜爱了。

父王、父王。

她喊了父王,似乎还是兴奋着。

于是,这一对父女就是玩起了举高高的游戏。

在旁边的付明月是瞧着,她的唇角含了笑,那眼底啊,全是满满的温柔与眷恋。

她想,这般真好,若能长长久久,就更好了。

当然。

这时候的付明月也在想了,若是她给夫君添一位王子,就更好了。

这样的话,将来爱宗出嫁了,也有弟弟给撑腰。

在王后这个位置上。

哪怕有君王的宠爱,付明月也清楚着,她需要了一个儿子,王室需要了一位继承人。

夫君在付明月的眼中,是最伟岸的大丈夫。

东屠国的社稷江山,自然是需要了未来的储君。

一切会更好的。

付明月轻轻的呢喃。

是啊,夫君归来了。

他们还年轻,他们会有了属于他们的继承人。

给东屠国的臣民,一个交代的。

这一场东屠国的胜利,对高丽的胜利,自然是有庆功宴的。

王室自然要赏赐了,那些有功的将士。

至于半岛上的南韩国。

南韩国内,其实已经是各有私心的势力,还有那些贵族们,也是浮想联篇了。

人人都在为自己谋划,谋划了最大的利益。

只不过,有人有如愿,有人不能如愿罢了。

秋末。

在南方,在大晋朝,在建业城。

有关于大魏朝的事情,大晋的朝廷自然是在意的。

对于大晋朝而言,只要跟大魏朝有关的,大晋的朝廷亦是重视着。

毕竟,敌人的敌人,可能是盟友。

大晋朝需要了盟友,来分散了大魏朝的注意力。

至少,也分担了大魏朝强盛兵力的庞大压力。

建业城,皇宫。

大魏朝、高丽国、东屠国……作为君王的司马元曜正在看了舆图,他在得到了情报,知道了北边的战争后。

特别是关于了大魏朝的战争后,自然就是上心了。

东屠国、刘长石……莫名的,司马元曜在意了这个国家,以及这一位君王。

因为,在司马元曜的前一世里,并没有东屠国的这个小国。

东屠国,不是只有一个小小的东屠岛吗?为什么会冒出来一个东屠国?前一世里,只是高丽国的治下,有一座东屠岛罢了。

这一世,是不是改变了什么?这一个念头在司马元曜的脑海中响起。

这等念头一起,司马元曜起了心思,他准备让北边的情报探查的更清楚。

他这一位深宫里的天子,需要了更清楚的答案。

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的世界,让司马元曜有莫名的担忧。

同时,他怕他的到来,已经改变了太多的东西。

若是那样的话,曾经前一世的所谓历史,还有借鉴的必要吗?大势涛涛,谁人可逆?这一切,司马元曜必需要弄清楚了。

他觉得,他的心口像是揣着一条毒蛇,他心神不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