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皇后从其母那里,听说了族里的安排,听说了她父亲的决议。
谢皇后满脸的不可置信。
娘,怎么可以?谢皇后满面的不敢苟同。
她怎么可能与旁的女人分享了她的夫君?骄傲于谢皇后,岂能受得了。
这是族中的意思。
谢夫人说道:你是宫里的娘娘,族中自然是多为您着想的。
只是,你年岁大了,还能一直独宠下去?朝堂内外,多少非议?族里能压得了一时,能压一世吗?谢夫人更是分开讲了,谢氏一族的一些艰难。
以及摄政公一系的虎视眈眈。
对于谢夫人而言,她盼着女儿好。
可作为皇后无子,那就是罪过了。
毕竟,皇后无子,还不让纳了妃子,这传出去的话,真会惹了大乱子的。
我能生,我要给表哥生了子嗣。
谢皇后说道。
这些年了,生子妙方你吃了多少幅?你一直没个消息,族里是真压不住更多了。
谢夫人叹息一声。
莫怪你父亲,他心疼你的。
可你这做女儿的,也心疼心疼你父亲。
谢夫人望着打小娇宠的女儿,真心也是眼神黯淡下来。
这些日子夫君的为难,谢夫人是看在眼中的。
女儿还是这般不懂事,谢夫人也是觉得这孩子啊,终究年轻了。
瞧瞧她的姑母谢太后,没有亲生子这还不是坐稳了太后的位置?靠得是什么,靠得就是谢氏一族在背后。
……谢皇后哭了,泪扑簌簌的落下来。
娘,让我再想想,让我再想想……谢皇后一时间心如刀割。
许久后,也是停不下来。
罢了,那你再想一相。
族里为你好。
你父亲总也是为你好。
可你总得记着,你能坐稳了皇后的宝座,靠的还是你的母族。
你啊,总不能自私了。
谢夫人说了这话后,也是搂了哭泣的,像一个小孩子的女儿。
她啊,总想哄一哄女儿的。
夏。
七月初一日,万寿节。
这一年的万寿节,刘长石并没有让操办的热闹。
说是因为王后的国孝,便是简单的让王室一家人举行了一场小宫宴。
没什么大热闹。
君王似乎更沉寂在了政务之中。
当然,对于跟父王同一天生辰的长寿小公主而言,她应该得到的,长辈们给的礼物。
那是一分一毫也没少。
刘长石心疼女儿,更是加了食邑给自己的女儿。
对于这个失去了母亲的孩子,他总想着,给予了更多。
以浓浓的父爱,来弥补了孩子失去的母爱。
刘爱宗在这一日,过了三周岁的生辰。
三周岁的小姑娘,长得可爱的。
若说原来还是胖乎乎的小姑娘,一胖遮百美。
现在的刘爱宗小公主已经是微微的婴儿肥。
那更讨人喜爱的小脸蛋儿。
不再像以前了,以前这是一颗上肉球。
现在就是一个丰润讨人怜爱的小公主。
王室里,人人都是更多的宠爱了小公主。
东屠国中,君王权柄最重。
君王爱重了小公主,宫里人人都会爱眼色行事的。
所以,长寿小公主刘爱宗自然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王宫里。
在小宫宴结束后,数着自个儿得到的礼物。
刘爱宗小公主还对父王说道:父王,父王,弟弟明天的生辰。
我的礼物也分给弟弟。
刘爱宗小公主已经微微记事了。
当然,若说懂太多那是假的。
可刘爱宗小姑娘知道的,就是父王最疼爱她的。
祖父、祖母也宠爱她啊。
她得了大家的宠爱,就要懂得多疼爱了弟弟。
把长辈们对她的疼爱,分享给了还在吃奶的弟弟。
对于小弟弟,刘爱宗自然也是喜爱的。
到底有奶嬷嬷在身边,又有祖父、祖母的关爱。
哪怕小公主偶尔里,也奇怪了,她的母后去了遥远的地方?有多遥远,为什么总不回来看望她和弟弟呢?可刘爱宗小公主也是一个会看了长辈情绪的孩子,到底是失母的孩子,总是一些感觉敏锐的。
至少,长寿小公主是明白着。
她不能随意的,在长辈面前多提了母后。
若提了母后,父王会沉默。
父王心情不好了,整个王宫里,人人都会更沉默的。
似乎父王就是王宫里,人人的风向标准。
哪怕刘爱宗不完全懂得这些道理。
可她就能有了小孩儿的直觉。
一种吓死人的准备的直觉。
七月初二日,王太子刘宗赐的周岁生辰。
按说,这等日子必然要大办。
这可是王太子的拭儿礼啊。
在古代中,拭儿礼可是一件大事情。
偏偏这一回,随着万寿节一前。
君王依然下旨,以王后的国孝未除,那是下了旨意表示不操办了。
这等消息一出来。
多少人对于君王的意思都要琢磨了。
这是君王太在意了王后?还是君王对太子有芥蒂呢?总之,各花各眼,各有人心算计啊。
荣娘在知道了这事情时。
也是跟夫君刘之烨商量了。
瞧瞧,这一些碎言碎语,王宫里也是在传着。
荣娘是真心疼了大孙儿刘宗赐的。
周岁宴那可真不同的。
既然伯玉的意思,咱们何苦去戳了他的伤痕?刘之烨劝了这话。
这父子同心,刘之烨也能理解一些长子的顾忌。
只是,有些心话,不必说的明白。
其实,大家都懂得。
罢了,罢了,既然是伯玉的意思,我哪怕逆了他的意思?我就是心疼了我的儿子和孙儿。
荣娘当然看得出来,这是长子伯玉还没走出来,失去了嫡妻的痛楚。
只是这岁月悠悠。
日子总还得继续。
缺了谁?这太阳照常升起,照常落下。
百姓还要吃饭,东屠国的发展还得继续。
没谁,真是失去了,世界就要完蛋的。
哪怕付王后是她的儿媳,荣娘也得说,活着的人,还得好好的活着。
那样的话,死去的亲人,才真个安心。
七月初二日。
王太子刘宗赐的周岁生辰。
拭儿礼没举办。
可君王的赏赐,却是流水的到了。
若说这些赏赐里,最最引人在意的。
还是那一方的蟠龙私印。
那是君王的私印,赏给了如今的储君。
这未尝不是在表明了,君王在意了王后,同样,亦是在意了太子。
这一天。
君王亲自抱了女儿刘爱宗,儿子刘宗赐,去了付王后过逝后,就是封锁起来的王后寝宫。
在那里,君王让两个孩子给一幅画卷上了香。
哪怕儿子刘宗赐年岁小,也是君王刘长石手把手的给握着,也是磕拜了。
那一幅画像,就是付王后的画像。
画像之上,付王后还是那般的美丽温婉,她依然的端庄贤惠。
在刘长石心中,是最好的妻子,是最好的王后。
同时,亦是为他生了一双儿女。
……望着画像时,刘长石没说什么。
他不知道,你应该多讲了些什么。
只是默默的,想让孩子们给他心中的妻子,上一柱香。
次日。
七月初三日。
明面上宣布的王后去逝的日期。
也是这一日过了,便是国孝要结束了。
刘长石继续了他的君王生涯。
长寿小公主刘爱宗,太子刘宗赐自然还是由得太上王、太上王后一起抚养。
君王刘长石只是偶尔里,去看了孩子们。
他更多的精力,已经全部的用在了朝堂之上。
忙碌起来的君王,自然就想得更多的是正事,是家国天下。
那些儿女私事,他累坏了后,倒头就能睡。
自然就能遗忘了。
宣文九年,秋。
秋,一个丰收的季节。
南韩国的各方势力动了起来。
那一旦动起来,想再收手自然不可能的。
其实,彼此多方心头都明白,这水混了。
想摸鱼的人,就是更多了。
在知道了南韩国动起来时,乱起来时,刘长石难得的喝了酒。
他醉了,醉得高兴。
虽然,他醉了后,却又是莫名的落泪一场。
只是醒来后,君王是记不得他自己哭过的。
男儿流血不流泪。
若是清醒的君王,哪会落泪?泪,在男子汉的眼中,那是懦弱的象征。
哪怕明明到了伤心处,总也要忍一忍的。
也是这时,刘长石才发现,若大一座王宫,他有些心底像谁述说?曾经,有妻子的陪伴,如今,他是独利就寝。
那冰冷的榻,凉的是人心。
若以前,一人独睡前,刘长石觉得静醒与自由。
如今更多的让刘长石觉得孤寂了。
不是身体上的,而且心灵上的。
那个跟他合拍的女子,已经不在了啊。
午夜梦回里,政事烦忙结束后。
刘长石才是迟顿的发现这个事实。
他也许,也许早就在不知不觉中,其实已经爱上了他的嫡妻。
只是曾经不说爱,以为是心悦与欢喜。
如今才懂得那是爱,爱入骨髓与灵魂中,爱成为了习惯。
到失去了,才懂得,有些人不存在了,就是永远。
王后……刘长石唤一声。
尔后,他的寝宫里,全然是一室的孤寂。
刘长石明白着,他的心软弱了下来。
这真不是一件好事情。
君王岂能如此?思绪至这,刘长石就是准备在今后的日子里,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忙碌了国事。
他想,给他的太子留下一个太平盛世,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