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文九年,秋。
静国公主刘玉娘出嫁了。
这一场婚礼自然引得了整个汉京城的关注。
王室的所有人,都是祝福了这一位公主殿下未来的婚姻生活。
公主下嫁,哪怕出嫁的日期一波三折,已经担搁了四年的光阴。
到底还是一桩美事,至少,有情人终成眷侣。
荣娘也是高兴的,女儿出嫁了。
哪怕她舍不得呢,可还是盼着女儿玉娘和女婿付奇勇能恩爱一生。
这算是一个亲娘心底,最大的祈求。
不求孩子大富大贵,但求平平安安。
出嫁了。
于静国公主刘玉娘而言,也是人生踏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她不在是曾经的小女儿,能在父王、母后的面前撒娇了。
至少,她认为,她真正的长大了。
将来会与夫君组成了家庭,他们会有了属于他们的孩子。
公主下嫁,于付氏一族而言,算得一些安慰。
毕竟,付王后的过逝,真是付氏一族心头的一道伤口。
王太子刘宗赐的年纪尚小,真心需要了长辈的护持。
可这些东西,在这一日里,人人都更关注了静国公主的婚事。
公主的喜轿从王宫离开。
那等喜庆的乐章已经然奏响了。
王宫内,荣娘瞧着迎亲的驸马,瞧着那新郎官的模样,心头满意着。
当然,这一日。
静国公主的花轿,是从王宫抬进了公主府。
驸马与公主成婚后,这居住的地方,自然也是公主府。
当然,这是公主乐意的情况下,毕竟,公主府是完全属于了公主殿下的。
所以,驸马爷也有尚字一说。
在女儿离开后。
荣娘就是与夫君刘之烨十指相扣,两人默然无言。
彼此之间,还是会心一笑。
盼他们能百年好合,恩爱一生。
荣娘说了她的祝福。
刘之烨笑说道:会的。
咱们的玉娘是一个聪慧的孩子,奇勇也是一个本心不错的儿郎。
他们是一对璧侣。
刘之烨这般讲了,荣娘也是笑了。
至于公主府内的婚宴,这时候,才是刚刚开始。
那一对新人,在这大婚之日,自然是欢欢喜喜。
王宫里。
这一晚。
荣娘一思考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三朝回门。
当然,女儿玉娘其实想进宫,那随时都行的。
堂堂的静国公主肯定是身份超然的,自然不比了这个时代里,那些受了委屈的小媳妇们。
这也是荣娘能踏实放心了女儿大婚的原由。
到底女儿站的位置好,那注定了,只要自己立身正,就没谁给她能难受了。
而刘玉娘的脾气嘛?那还真不是吃素的。
也不是一个委屈了自己的。
那等懦弱的小性子,自然不可能出现在了荣娘的女儿身上。
第三日。
果不然。
在静国公主进宫里,与驸马一起给长辈们请安时。
荣娘瞧着女儿那等开心的模样,也是笑得开心。
倒如她跟亲娘奉国老夫人说的一般样。
这孩子在婚后的生活,倒真真的会过得自在。
女儿给父王、母后请安。
小婿给父王、母后请安。
这一对璧人来请安,荣娘自然是欢喜。
还是留了二人用膳。
倒是用膳后,长子伯玉才来了。
对于在君王面前,付奇勇还是守了君臣礼节的。
可没敢着,因为妹夫的身份,有所的改变。
显然,付奇勇是一个能看懂自己位置的男人。
刘长石留了妹夫谈话,刘之烨这位太上王自然是当了一听众。
至于荣娘自然是拉了女儿去后殿里详谈。
他待你可好?荣娘笑问。
刘玉娘微红了脸,回道:驸马待女儿挺好的。
母后放心,女儿往后自然会好好待驸马。
以真心换真心。
嗯,那就好。
荣娘笑了,拍拍女儿的手,说道:你们能好好过日子,天天开心着,母后就放心了。
荣娘觉得,她可不敢再多叮嘱了。
不然,就真成了老妈子。
当然,在这一回女儿女婿请安后,荣娘还提点了一句。
让两个晚辈去蓬莱行宫,也去一趟。
太王太后这一回没进王宫。
这一位荣娘的婆母刘王氏似乎不乐意进王宫,所以,自然就得当晚辈的刘玉娘和付奇勇多跑了一趟。
刘玉娘自然是应了。
蓬莱行宫里,可是住着太王太后、奉国老夫人两位长辈。
刘玉娘和夫君付奇勇去请安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当然,这一回进王宫一趟,不光是荣娘夫妻给了礼物。
这是长辈的赏。
便是君王的刘长石也是给了厚赏。
这算是新婚的贺喜。
这个秋似乎也便是这般的过去了。
入了冬。
奉国老夫人病了。
荣娘连忙出了宫,去蓬莱行宫探望了亲娘。
许是冬天的寒意,奉国老夫人在花园里赏梅,这是赏得久了一些。
人老了,也是受了寒。
这耐不住时间啊,人老了,免不了一些的病痛。
娘,天冷了,您可得多注意。
荣娘瞧着太医给亲娘开的方子,也是感觉到了中药的苦意。
只能叮嘱了亲娘。
能如何?这病了,只能是良药苦口。
人老了。
奉国老夫人说了这话。
算了,不提这事情。
到底我养一养,就会好了。
奉国老夫人是看得开。
她笑道:如今我这最想看着的,是仲玉的婚事。
你和女婿是一个什么章程?奉国老夫人提了萧仲玉的婚事。
这算是提到了点儿上。
说起来,今年的秋,萧仲玉就是满了十六周岁,来年可满十七了。
在这个时代里,也是大龄未婚青年。
不过,长幼有序,原来静国公主刘玉娘没成婚。
排在姐姐后面的萧仲玉,自然能等待了。
有眉目。
原来给玉娘当伴读的四位名媛,都是不错的人选。
荣娘笑了,道:也是考查过的好孩子,家世背景,人品样貌,件件拿得出手。
我瞧着,就让仲玉自个儿挑了他的嫡妻。
荣娘嘴里的四位名媛,当初说是进宫了,给静国公主刘玉娘当了伴读。
这不如说,就是王室在挑了儿媳妇。
进宫了,这就是考查了品行的。
那四个姑娘啊,是不错,不错的。
奉国老夫人对四位小姑娘自然有印象的。
这会儿,说起来了,也是满意的样子。
可得问一问仲玉的意思。
四个姑娘,个个我瞧着都是顶顶好的。
奉国老夫人表示她这里没问题。
这得看了孙儿仲玉的心意。
可不,这玉娘的婚事后,如今看着的仲玉的婚事。
玉娘的婚事后,四位名媛就是回了各自的府第。
荣娘说了实情,尔后,又道:那会儿,我是给仲玉说过这嫡妻的人选。
这孩子说要考虑一二。
到现在,也没个准信儿给我。
荣娘不逼了孩子。
可萧仲玉自然不开口,荣娘这个亲娘也不知道,哪个更入了儿子的眼啊。
奉国老夫人一听这话。
这位老夫人就是连连摇摇头,说道:你啊,你啊。
你若是不好开口,我去问了仲玉。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仲玉早些确定了人选,不能担搁了人家姑娘的花季时光。
奉国老夫人这么一说。
荣娘连连点头,回道:娘,您放心,我这回去了,就跟仲玉落了话。
一定问清楚了他的心思。
母女二人这谈了一翻。
荣娘瞧着亲娘似乎累了。
于是,她是扶着亲娘躺下来,小小歇一觉。
在亲娘睡着后,荣娘自然是跟照顾了亲娘的掌事嬷嬷吩咐了几句。
老夫人身子骨这一遭后,不能再受寒。
你吩咐了侍候的,老夫人往后身边的人都得仔细些。
哪怕老夫人扭了性子,只要是碍了老夫人健康的事儿,应该劝的,还得仔细劝了。
荣娘这等交待,掌事嬷嬷忙应了。
这一回,亲娘的病,荣娘也知道,不能全怪了身边侍候的。
主子真做了某事,这些侍候的宫人,其实应该也挺为难的。
不过,应该叮嘱的,荣娘肯定得叮嘱了。
只是,亲娘老了,老了老了,也成了脾气倔强的老小孩子。
等这一回,在亲娘这儿看望了。
荣娘又去了婆母刘王氏那儿,也是陪着用了一顿膳食。
总之,两位长辈这儿,荣娘肯定都得好好的侍候一回的。
到底是尽一尽晚辈的孝心。
等从蓬莱行宫,又回了王宫后。
荣娘就是把次子萧仲玉的婚事,给提到了眉眼间。
来年有好日子。
这次子媳妇的人选,真不能再拖了。
结果就是出乎了荣娘的意料之外。
她唤了次子来,这三子刘叔玉也跟着哥哥来了。
这让荣娘惊讶。
因为,三子叔子、四子季玉这是双胞胎,这两兄弟更乐意常常混了一块儿。
如今一起来,这四子季玉的影儿没瞧见。
可不,就像是太阳打西边儿出来嘛。
儿子给母后请安。
两个孩子,都是少年郎,模样又不错。
站那儿,让荣娘看着养眼。
荣娘笑道:你们兄弟一起来,母后就高兴。
快,别行礼了,坐吧。
荣娘唤了儿子们起身。
有荣娘这话,兄弟二人自然是依了。
母子三人落座。
宫人上了茶水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