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司马仁的身边多了一个漂亮的小宫人,由太子妃安排来的。
对于红袖添香的事情,司马仁本是不喜的。
可在瞧了那小宫人的容貌后,司马仁没有拒绝了。
因为,那个小宫人名叫花蓉,她有一张司马仁总瞧着忆不起来哪儿见过?却又是莫名亲切的脸庞。
东宫。
这个夏天,一些宫女自然是羡慕嫉妒恨啊,对于得了太子殿下亲睐的花蓉,在暗戳戳里,更种的扎了小人儿。
倒是太子妃谢蕴是沉得住气,一幅处之泰然的模样。
太子妃,那花蓉提拔上来,是不是容易养虎为患?陪嫁嬷嬷花蓉侍寝一回后,向太子妃谢蕴说了担忧。
陪嫁嬷嬷一心一意忠于的主子,自然是太子妃,而不是太子殿下。
要知道,陪嫁嬷嬷的亲人可真是谢氏一族好好安排了后路,更委以了重任的。
具体一点,就是陪嫁嬷嬷与太子妃谢蕴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嬷嬷,不必在意。
太子妃谢蕴是笑得温柔,她说道:安排在花蓉身边的人,可有好消息回禀?什么好消息?自然不需要多讲的。
那就是太子妃谢蕴盼望着的,怀有皇嗣啊。
要知道太子妃谢蕴为何提拔了花蓉?不就是起了心思,要借腹生子嘛。
若不然,花蓉早被太子妃谢蕴一句吩咐就是暗中料理了。
暂时还没信儿。
陪嫁嬷嬷忙是回了一句。
太子妃谢蕴叹息一声,说道:也是本宫太心急了。
说了这一话后,太子妃谢蕴就是坐那儿,似乎在沉思什么。
良久后,太子妃谢蕴说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嬷嬷,你提点的也是道理,本宫也觉得是要做些什么,以防万一。
更何况……更何况本宫只想要皇嗣,不想要一个将来长大了的白眼儿狼。
太子妃谢蕴说话温柔,还是斯斯文文的。
可话中的味儿,陪嫁嬷嬷已经是品出来一些了。
陪嫁嬷嬷脸色一喜。
太子妃,您的意思是……去母留子?要办了差事,肯定要领会了主子的意图。
这不,陪嫁嬷嬷就是想求证了,太子妃可是有此意?若太子妃有此意,陪嫁嬷嬷肯定得好好的安排安排,保证万无一失。
……太子妃没回话,而是轻轻的点了一下头。
陪嫁嬷嬷瞧在眼中,喜上眉头。
那奴婢提前安排……陪嫁嬷嬷准备着手了,到时候,肯定是要推个干净,不让太子妃留有半点儿的污名。
不,嬷嬷,在这之前,还有别的事情,要你去办呢。
太子妃谢蕴浅浅一笑后,望着陪嫁嬷嬷吩咐道:先办了另一起事情。
当然,也不急。
在那个小宫人身边的暗线传回有喜的消息后,就让她失宠吧。
对付一个得宠的,跟对付一个在殿下跟前失宠的,且在殿下心头留了恶毒阴影的婢妾,那是两回事儿。
太子妃谢蕴说了她的打算。
陪嫁嬷嬷这一回是完全懂了。
太子妃谢蕴的意思够明白了。
花蓉注定了,就是东宫里一个命运操于她人手的小宫人。
彼时。
夏,七月初一日。
建业城,外城北区,三榕巷子口。
荣娘家的生意非常好,这会儿,豆腐已经卖完了,豆渣馒头也是卖完了。
铺面这会儿还开着,也不过是卖了豆干、豆皮这等耐放一些时间的。
因为不太耐放的豆腐,荣娘家每一日做出来的份量,那是将将算计好的。
至于豆渣馒头吗?那得按着豆渣份儿来做啊,所以,也不会过量的。
天真热。
荣娘这会儿坐了铺子里,与亲娘赵春花一边摇了扇子,一边谈了话。
铺面窄,除了前头的大门处,将将够了两扇窄门的宽度外。
在侧面,也是开了两扇的窗户的。
这会儿,两扇的木窗门全是挑开的。
偶尔里,有夏风吹来,也是带着热气。
喝点酸梅汤,专门给你熬的。
亲娘赵春花递了酸梅汤给荣娘。
这是荣娘怀孕后,她家专门提前买了梅子腌制的。
夏日,就是熬了汤,加了少量的麦芽糖,煮给她喝。
至于赵春花、刘之烨?这二人是舍不得多喝的。
到底梅子价格尚可,不算特别贵。
可那糖就是一个稀罕的玩意儿,这时代里,糖真心是精贵的物品。
娘,我多喝了凉白开便是。
酸梅汤回回煮了,咱们一家人都喝。
荣娘的性子,就是有好吃食,得一家人一起吃。
毕竟,再是好吃,也是一个小玩意儿。
那主食还得是饭食与面食,其它的,也就是哄哄自己的嘴巴。
放心吧,娘熬的有多。
赵春花回了女儿一句话。
稍后,母女二人一起饮了小碗的酸梅汤,留了一碗搁井中镇着,等刘之烨归来后,就得用了井水镇冰的酸梅汤。
那滋味,特酸爽好喝。
至于荣娘不如此?完全是因为她怀孕了,不得喝太凉的东西。
毕竟,算一算日子,她这快要生了呢。
三郎,应该快回来了吧?赵春花去将酸梅汤用竹篮子搁了井水中镇着后,回了窄窄的铺子里,又坐了小凳子上。
听着亲娘的问话,荣娘笑说道:应该快了。
就是在荣娘母女谈话时。
建业城,外城西区的梧桐巷子处,一户李姓人家中。
李山正招呼了他这些年里,结交的三教九流中的朋友们。
刘之烨是这些吃席面中的一员。
这会儿,大家伙都是席面吃得正好高兴。
说是席面?倒不全是李山预备的。
就是这些朋友啊,你出一块肉,我拿一小坛酒,他再凑了一只鸡。
再或者,又是带些青菜,带些米粮。
一群人凑了一桌子的好东西,由得李山的嫂子动手,给整治好一大桌子的席面来。
然后,摆了院子里,大家伙凑了一堆儿,就是说话谈话间,说起了市井里的趣事。
至李山的哥嫂,还有李山的爹娘,他们没在院子里用饭,而是端了饭菜躲屋中用了,不打扰了李山这一群人的热闹劲头。
刘之烨会来,完全是因为这些年里,他跟李山交情好。
当然,也免不了李山多有帮衬。
李山就是管了梧桐巷子这一块儿的那位李里正的嫡亲侄儿。
可以说,刘之烨当初求到了李里正,李里正也是看着刘之烨跟他李家的交情好,再加上李山说情,这才是帮忙一把。
人情来往,这走动走动,关系自然亲近。
这些人里,刘之烨就是那个出了一只鸡的人。
所以,这一顿席面,刘之烨是吃得大大方方,没啥扭扭捏捏的。
在刘之烨眼中,他的妻子荣娘就是一个贤惠的,也是一个爱喝醋的。
不管是小心眼儿,还是总爱捉弄他呢?哪样哪样,刘之烨都是心悦着他的妻子。
这会儿。
李山给在场的众人敬了酒。
大家能来,是我李山的幸运,有大家伙一众的朋友兄弟,我不讲虚的,先干为敬。
李山也这客套,就是干了小碗里的酒。
众人自然齐饮了小碗中的酒。
都开心啊。
吃席面对于出生社会底层居多的市井之徒而言,那真是一件好事儿。
毕竟,多油水,解了肚子里的馋虫。
众人开心里。
李山也说了,请大家来的用意。
李山准备离开建业城,要去闯荡闯荡。
这是明面上的理由,刘之烨跟李山的关系真好。
所以,他早从李山口中知道了,李山是想去投军。
这些年里,李山在市井之中混出了一些名声。
那又如何呢?李家除了李里正那一房是真个有些家底的。
就李山家,是真穷。
瞧瞧一家人,还挤了四间屋舍的小院中。
除了一间堂屋,一间厨房外,李山爹娘一间寝屋,李山哥嫂一间寝屋,李山自己独居一间寝屋。
这真没多余的屋舍。
而李山家的人口呢?李山爹娘生了五个儿女,大女儿出嫁了。
靠着大女儿的彩礼,给李山的大哥娶了嫂子。
下面的三个孩子,李山排行老二,李山的两个弟弟早年生病了,家中没银钱治疗,小小年纪便是夭折掉。
等李山长大了,应该说一房媳妇了?李山的嫂子怀孕,眼瞧着,也是今年生的样子。
这时候,家中哪还有什么银钱?建业城虽大,可对于市井里的普通百姓而言,讨生活还是颇难的。
特别是如李山这等想正道儿,却又没家底,没手艺的青年人。
出苦力?李山有些搁不下脸来。
在行会里当了打手?李山已经做了些年,也是靠着这行当,勉强混口饭吃。
那又如何呢?这青皮混子的日子,并不好过的。
建业城里,多少势力混杂?一不小心,得罪了哪路的贵人,连怎么死的都不知。
李山为何要走,说是去闯荡?根子上,还是李山头顶的小头领出事儿,李山也是被吓住了。
他在行会里,也是讨口饭吃的。
可真没打算着,把小命填进去。
再则嘛……刘之烨知道的,问题也有一部分出在了他的身上。
在席面吃好后,众人给李山赠了一些力所能及的盘缠。
都不多,倒底是心意。
这些年了,李山在行会里做事,也是给朋友兄弟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大家伙能交好,总是有真好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