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看来,大姐的婚事是真订下了。
荣娘用肯定的语气说道:瞧着今个儿的见面,双方彼此都挺满意的模样。
那便好,那便好。
赵春花听得女儿荣娘的话,满面的欣喜。
如此说来,三郎他娘也能了一桩大大的心事。
赵春花表示若是儿女没个好的归宿,甭管是儿是女,当娘的心头都记挂在那儿。
如今看来,三夫人刘王氏能心底松一块大石头了。
既然是一家人,三郎大姐要成婚了,咱家要给的添妆。
三郎、荣娘,你们夫妻得早早预备上了。
赵春花提醒了一句道。
娘放心,我和三郎心头有数,我们会备好的。
荣娘和夫君对望了一眼后,荣娘就是开口回了话道。
刘之烨也是点头,对丈母娘笑回道:娘放心,都会妥当的。
你们心头有数,娘是放心的。
赵春花对于女儿女婿办事情的态度,还是满意的。
她这般提醒,也是怕两人预备的时间晚了,到时候有哪儿不满意的,也是少了时间去修正一二。
又是聊了小会儿,关于大姑姐的婚事。
荣娘的目光就是转移了。
这会儿,她提瞧了一双儿女的功课。
女儿玉娘学得不错,那是写起字时,倒是学得快,写得也快。
至于儿子小伯玉,这孩子还是反映慢几拍的样子。
不过,荣娘瞧得出来,儿子是一个耐心不错的。
哪怕反应慢了,可那认真的架式,还是让人瞧着,看不出来什么异常的。
至少,练字时的儿子,荣娘瞧得特满意。
认真的孩子,勤奋就是最好的禀性。
至少,荣娘是这般认为的。
至于刘之烨的教学,是挺慢的速度。
总之,孝经一千九百零三字。
刘之烨的打算。
就是孩子三岁时,一天学习一个大字。
孩子四岁时,一天学习两个大字。
等到孩子满了五岁后,那读书识字的量,才会慢慢的加大。
如此,尚不急。
就是此时,荣娘家的前院的院门,叩叩敲门声响起。
荣娘起身,去打开了院门。
见着院外之人,算得熟悉时。
荣娘微是愣了一下。
那院门外,正站着一个老道士。
他一身干净的道袍。
这会儿,老道士一个道家礼,道:无量天尊。
贫道明阳,见过居士。
老道士此话一讲后,荣娘回了一个道家礼,说道:不知道道长来我家,有什么事情吗?这会儿,荣娘没请了对方进院中。
因为,荣娘一直记得,上一回老道士的要求,被她家给拒绝了。
这时候,赵春花走了过来。
赵春花一瞧见了院门外的明阳老道士,就是说道:道长,我家的孙儿是不会拜入道教门下的。
我家的孙儿长大了,还要给刘氏开枝散叶,哪能当了不娶媳妇,不生子嗣的道士?在这一点上。
赵春花和亲家刘王氏那是站了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那态度特鲜明。
听到院门口的说话声,刘之烨就是按排了一双儿女继续着练字。
他也是走了过来。
明阳老道士一瞧这架式,算是知道了这刘家人的态度。
明阳老道士一声叹息,说道:无量天尊,贫道此来,也是渡了有缘人。
既然各位居士不同意,贫道自不会强求。
明阳老道士一摆指尘,一派高人风范尽显。
刘之烨走过来后,拱手一礼,说道:道长的好意,我家众人皆是心领了。
只是,我和妻子膝下就儿子一根独苗。
我家已经是四代单传,在下不敢让祖先蒙羞,断了家族里给祖宗祭祀血食香火的子嗣。
望道长见谅。
刘之烨的态度也是明白了。
打从曾祖父那辈儿算。
刘伯玉目前还真是四代单传了。
刘之烨在瞧着儿子小伯玉能开口唤人,也就是反映稍慢一些后。
那心底的一些担忧,早是搁下了。
刘之烨觉得,就像是妻子荣娘讲的。
将来花多了聘礼,给儿子伯玉聘了一房贤惠灵巧的好媳妇。
巧妇伴拙夫,就足矣。
什么道教门外下,什么世俗之外。
拜托,让刘氏没了子嗣祭祀祖宗,刘之烨那才真真是无脸去地下见先祖亲爹了。
这是一点心意,我家多谢道长多次登门来访。
道长的好意,我家人也是心头感激的。
刘之烨递上去的是一个小钱袋子。
里面的碎银子,是小小一块的。
刘之烨知晓,这个明阳道长似乎有真本事的人。
他家能不开罪,自然还是不开罪的好。
就当是破财免灾了。
无量天尊。
明阳老道士念了一句道号。
又瞧着刘之烨双手捧上的小钱袋子,明阳老道士摆一摆指尘,笑道:无功不受禄,居士的好意,贫道不敢笑纳。
既然各位居士的心意已定,贫道自是不多打扰了。
告辞。
明阳老道士又一个道家礼。
再念一句无量天尊。
尔后,明阳老道士就是离开了三榕巷子口。
在明阳老道士的身影消失后。
荣娘说道:唉,但愿咱家往后,莫与这些神神道道的事情牵扯上了。
在荣娘看来,平平静静的日子,不牵扯上了这些麻烦,这般好好的过下去就好了。
荣娘没大志向,她家夫君刘之烨也没大志向。
一家人合美的过了平安生活,挺好的。
进院里吧。
赵春花提了一句。
荣娘应了。
这会儿,刘之烨落了后面,把院门的门栓子给落上了。
进了院中。
荣娘瞧见了,女儿玉娘正坐那儿,眼巴巴的瞧着院门口,他们进来的方向。
似乎挺眼馋了,刚刚的热闹啊。
倒是儿子小伯玉挺坐得住,还在那儿一板一眼儿的练了字。
那等认真的劲头,倒真是有一些镇静之心性。
姥姥,姥姥,爹娘,你们看,我写好了大字啊。
玉娘在长辈走近后,就是忙站起身。
那微胖的身板儿,倒是显得婴儿肥。
这会儿,她更是欢快的模样。
那指着自己在沙盘上写的大字,满面的小骄傲。
荣娘心里直摇头,这孩子啊,就是想得了大人们的夸奖。
不过,倒也是人之常情,哪个人儿小时候不是这般模样啊。
赵春花搂了孙女儿这个小胖蹲,笑说道:写得真好,我家的玉娘真利害。
其实,赵春花是不认识字的。
不过,在长辈眼中,自家的晚辈,肯定哪儿哪儿都好的。
荣娘瞧了一眼女儿玉娘的字,又去瞧了儿子小伯玉的字。
荣娘发现了,女儿玉娘许是难得的写出了,她自己认为的漂亮字。
所以,干脆不练了,等待着长辈们的夸奖。
到时候儿子小伯玉,真是一个老实孩子。
本份的写啊,擦啊,再写啊,再擦啊。
那等劲头,荣娘心头满意极了。
荣娘觉得,就是儿子小伯玉这等的好心性,一定能赶上来女儿玉娘的进度。
人啊,不怕聪明,就怕小聪明。
小时优秀,大时了了的例子,历史上比比皆是。
倒是大智若愚,大器晚成的例子,那也是同样有许多的。
荣娘就是觉得,她家伯玉如果一直坚持下去,学什么都那股子认真的劲头。
将来啊,肯定也不差了哪儿去。
在荣娘看来,世间事,唯怕认真二字。
玉娘这字,写得真好。
荣娘夸了女儿。
在女儿要抱抱时,她还真抱了。
尔后,又是把女儿搁了夫君刘之烨跟前,让夫君刘之烨再去夸一夸她家的小玉娘。
至于儿子小伯玉,荣娘没打扰。
而是等待着儿子写完了好几回的大字后,荣娘才是开口,笑说道:今个儿的字,就练到这儿。
伯玉,可以停手了。
荣娘说完话,还是伸手,去握了儿子伯玉的手。
反映慢几拍的小伯玉,那是停了手。
好一下后,才是抬头望着亲娘,那是给了一记大大的灿烂笑容。
娘。
在喊了话,荣娘应了后。
小伯玉才是起身,又是望了四周。
接着,他才是又唤了姥姥和亲爹。
这般唤了话,众人应了后。
小伯玉伸手,指了沙盘问道:爹、娘,今天不练字了。
沙盘是不是要收起来了?做事有始有终,不练字了,这收拾了器具。
这等认真的态度,小伯主这般小小年纪,倒是记下了。
荣娘真欣慰。
于是,荣娘上前,给了儿子一个爱的抚头杀。
那是摸了摸儿子小伯玉的小脑袋,特高兴的说道:不练字了,沙盘等器具,全要收妥当了。
爹娘都瞧见了,伯玉练字认真,写得非常好。
刘之烨这时候也上前,轻轻拍一拍儿子的小肩膀,给了大大的夸奖。
这会儿,小伯玉先是想了想,接着,就是重重的点了头,开心的说道:伯玉以后,一定更努力。
是的,这是一个反映慢几拍,却是特努力的小盆友。
在亲爹刘之烨怀中,那是撒娇的小玉娘这会儿,也是笑嘻嘻的说道:我跟弟弟一样,都会更努力的。
玉娘、伯玉,都是好孩子。
荣娘见着夫君抱了女儿,于是,她也是抱了儿子,在怀中那是再鼓励了一回。
夕阳后。
一家人忙碌了一些杂活,倒也是早早歇下了。
彼时。
月明星稀。
建业城外,一处山神庙中。
明阳老道士在火堆前打坐。
他一个灵力大周圈运转下来后,就是胸口一热。
尔后,一口黑血从嘴里吐出来。
伤势加重了吗?老道士瞧着地上的黑血块,轻声呢喃一句。
话落后,他起身。
一边拿了腰间的酒葫芦,一边饮了一口酒,接着,他走出了山神庙。
夜间,风凉。
明阳老道士望着夜空里,那一颗颗或是明亮的星辰,或是晦暗的星辰,又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他是谁?他从哪儿来?他将到哪儿去?他曾经的名字,他以为,他斩断红尘,再不多言过往。
他的新生,自修道始。
他的向往,就是踏长生之途,存逆天之心,求仙人之法。
终究……后面的字眼儿,明阳老道士许是说的太轻了,全数掩了夜风的呜咽声里。
对着天空,明阳老道士饮了酒。
望着晦暗的帝星,明阳老道士突然间,两眼之角处,落了两行泪来。
尔后,泪在风中,慢慢的自然消散。
许久后,似乎他未曾落泪一般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