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娇宠为患 > ☆、第56章

☆、第56章

2025-04-01 17:11:38

纪愉的担心和不舍并不能改变什么,送亲的队伍还是如期出发了。

这一次为公主送嫁的路线与上一回的西疆之行不同,因为已与西戎议和,所以此次挑选的是南线,不必走关内、陇右一线,而是直出京畿,经山南道下剑南,直接进入西戎境内,到时西戎那边会派人迎接。

其实纪宣对这条线路也不陌生,山南、剑南他都来过。

这一世他的重生地就是山南道的治所襄州。

山南卫大将军姚庆厚与先郡王纪衡有兄弟之谊,今上潜龙之时,曾在山南历练,姚庆厚与纪衡从那时起就已追随,二人皆有从龙之功。

当年剑南内乱,今上以储君之身前往剑南平乱,姚、纪正是其左膀右臂,是以这二人的交情也算是在刀口上滚出来的,可惜的是,纪衡因护主身故,把命丢在了剑南。

姚庆厚虽是草莽汉子出身,但却极重情义,至今仍记着当年并肩拼杀的兄弟,每年回京述职,皆要去郡王府看看,对纪家的几个孩子也格外照顾。

上一回,纪宣在襄州办差,便是住在他的府上。

送亲的队伍走了两旬就到了襄州,纪宣与靖王商量之后,决定在襄州停留三日。

这种阵仗的送亲队伍,襄州的地方官自然不敢怠慢,使尽浑身解数殷勤招待。

靖王殿下是个爱玩的性子,就这么几日,他一下也没闲着,把襄州的好景赏玩了个遍。

纪宣只陪了他一日,就搪塞着不与他出去乱跑了,倒是抽空去姚庆厚府上走了一趟。

两人在书房叙话许久,临走前,纪宣给姚庆厚留了一封密信。

七月流火,正是长安最热的时节。

一年一度的避暑热潮又来了。

京中权贵之家开始携家带口地跑到郊处庄子上小住,一时间,京中空落了不少。

纪愉越来越不爱出门了,每日窝在凉榻上,人也犯懒了,做什么都没有兴致,有时看着话本,也会突然走神。

雪泱总担心这样下去,她会憋出病来。

好在有纪沁在。

夫子最近给纪沁加了课业,但她每日仍旧会来灵缈苑一趟,姊妹两个说说话儿,纪愉还是挺欢喜的。

到了七月尾,纪愉到宫里跑了一趟,因为皇上病了。

侍疾的是惜妃,纪愉就去探望了一回。

毕竟皇上是她的姨父。

今上年过五旬,早些年是个猛的,曾在战场上走过几遭,受过伤,近几年身体底子差了,时常抱恙,这一回也不知是天儿太热了,还是过于劳累,突然病得有些重,卧床多日,仍未大好,朝中政事几乎都交给太子处理,原定的西山避暑之行也取消了。

朝臣们私下交谈时,话中隐隐透出担忧。

虽然谁也不敢明说,但他们心里都已经感觉到今上的身体似乎操劳不起了。

若是再这般病上几回,说不准就要退下来了。

然而,太子新立,羽翼未丰,虽已经过几番历练,但在那些或战功煊赫或兵权在握的王将眼里,太子还是太嫩了啊。

京官这头倒还好说,外头那些个藩王、边将、封疆大吏一时间恐怕对这个储君不甚信服吧。

京官们大多是接触过太子的,对他的性子、能耐多少有些了解,但常年待在外头的那些人就不甚清楚了。

对他们来说,把功劳战绩摆出来,才是最实在的证明。

若要这样算,太子就只有在西疆做的那点事能够在他们眼里占下一点地方了。

这样一想,还真教人不能不担心,只怕某些早有野心的人要瞅准这个机会蠢蠢欲动了。

就在朝臣们为太子殿下捏了一把汗时,剑南传来了消息——五公主的送亲队伍出事了。

据说是在要进成都府境内时遭袭,送亲的卫军死伤不少,这还不算什么,等到队伍进了成都的驿所时,却发现公主不见了。

这消息一传回来,朝堂和宫帷都惊乱不已。

五公主的生母郑皇后当即就昏过去了,等醒来时便哭得泪流满面,竟跑到皇上的寝宫外头跪了大半日。

然而皇上还在病中,本就虚弱不堪,一听得这消息,病情又加重了。

到最后,接手收拾这个烂摊子的只有太子。

太子当机立断,派出使团带上厚礼,以最快的速度赶去西戎,商议将联姻之事后延。

待使团出发后,太子又到皇上的病榻前主动请缨前往剑南。

病歪歪的皇帝陛下看着自己挑出的太子,心里甚觉安慰,却又很不放心。

剑南是什么地方,他心里很清楚。

多年前的那场内乱由他亲自领兵平定。

然而令人呕血的是,当年先帝晏驾前,又在剑南给他挖了一个坑。

他的十二皇叔宸王的封地就在剑南。

宸王是什么人,皇帝陛下心里也很清楚。

然而这位英明神武了一辈子的帝王却从没有动宸王一根头发。

他处理政事,素来果敢,唯独对宸王,最是优柔。

明明知道这位比他还小十岁的皇叔骨子里不是个善茬,他却容留了二十余年。

如今这个难题又落到了他儿子头上。

帝王之心再难测,他也是个凡人。

在最忌惮的叔叔和最爱重的儿子之间,要选谁,应该选谁,都是很明显的。

满脸病气的帝王靠在龙榻上,微浊的目光望着跪在他面前的太子,哑着嗓子开口,十二叔到底还是忍不住了……年轻的太子跪在乌玉地面上,闻得这虚弱的声音,抬起眼眸,父皇,此事尚不明朗,兴许并非……已经明朗啦。

皇帝陛下十分霸气地打断了他,朕的十二叔,朕还不懂吗?他蛰伏了这么多年,已经够有耐心了,说来……也算对得起朕的父皇了。

说到此,他闷闷叹了口气,又道,朕留了他这么多年,也算没有辜负父皇的嘱托,如今……如今他也怪不得朕啦。

说完这话,皇帝陛下似乎松了一口气,看着太子,温和道,小四啊,这个事儿本该由你爹我来解决,可惜拖到了今日,如今落你头上了,说不准就是一场硬仗,剑南是龙潭虎穴,你要去,我不拦,这万里江山都是要交给你的,一个剑南也不在话下,我信我儿子能拾掇好。

太子显然没有料到皇帝陛下会说出这样一番话,这话里话外只把他当个平常人家的儿子,连朕这个自称都没有用,俨然是个普通的慈父。

太子殿下何曾得到过这种待遇,不由地心头一热,眼睛竟有些酸了,父皇……好啦好啦。

皇帝陛下似乎也受不住这种煽情的气氛,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说话,又接着道,十六卫禁军随你选,留下四卫即可,山南道、剑南道驻军随你调动,姚庆厚那个家伙是个猛的,你不要跟他硬撞,拿捏好了,那将来还是你的忠心纯臣,纪衡的儿子很不错,只是碍于他的王爵,朕不能给他兵权,但这回你去剑南,可以多与他参谋。

太子垂首,一一应是。

交代完了这些,皇帝陛下最后丢了一句,明日过来,领一道圣旨带上。

太子应声,抬目见他摆了摆手,便起身告退,但走到寝宫门口,却又返回来。

他走到榻边,又跪下了,儿臣万万不会辜负父皇。

从皇上的寝宫离开后,太子就往东宫走,却在太掖池旁看到一个人。

纪姑娘?殿下!纪愉望见他,急步跑近,竟在他面前跪下了。

纪姑娘,这是怎么了?他皱眉。

臣女冒昧,还请殿下恕罪。

纪愉垂首请了罪,也不耽搁,立即道,敢问殿下,可有我哥哥的消息?原来是为纪宣来的啊。

太子微微一笑,弯身扶她,起来罢,你哥哥无事。

纪愉惊讶地抬头,有些不相信地望着他,桃花眼微红,不是说遇袭了吗?听说死了很多人……的确如此,但……容修毫发无伤,你不必担心。

他说得如此肯定,纪愉站直了身体,松了一口气,然而脸上仍有忧色,迟疑了一瞬,问道,我听姨母说,太子殿下要去剑南了?是。

太子道,纪姑娘有话要带给令兄吗?纪愉眼里透出欢喜,转瞬却又化为忐忑,可以吗?请太子殿下帮忙带口信,似乎……有点不对啊。

自然可以。

见太子语气温和,似乎并没有不高兴,纪愉放下心,认真道,那就麻烦殿下告诉我哥哥,叫他一定要平安回来。

还有别的吗?太子噙着笑意,要不要告诉他,你很想念他?呃,纪愉愣了一下,脸颊突然就红了,吞吐道,不、不用了,谢谢殿下。

不必客气。

太子轻笑了一声,纪愉抬头望了他一眼,觉得他笑得有些古怪。